东观汉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7章

传十二

崔篆

崔篆王莽时为郡文学,(一)以明经征诣公车。太保甄丰举为步兵校尉,篆辞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战阵不访儒士。此举奚至哉?”遂投劾归。(二)御览卷二四二  崔篆为建新大尹,(三)篆叹曰:“吾生值浇、羿之君,上有老母,下有兄弟,安得独洁己而危所生哉?”乃单车到官,称疾,三年不视事行县。(四)门下掾倪敞谏,篆乃强起班春。(五)所至之县,狱犴填满。篆垂涕曰:“嗟乎!刑罚不中,乃陷民于阱。此皆何罪,而至于是乎!”(六)遂平理,所出二千余人。掾吏叩头谏曰:“诚仁者之心,然独为君子,将有悔乎!”篆曰:“邾文公不以一人易其身,(七)君子谓之知命。如煞一大尹赎二千人,(八)盖所愿也。”遂称疾去。御览卷六四三

(一)“崔篆”,范晔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附载其事。史通古今正史篇载:桓帝时,崔寔等于“儒林传、入崔篆诸人”,又作“顺帝功臣孙程、郭愿及郑众、蔡伦等传”。可见东观汉记有崔篆传,而范书删之。

(二)“遂投劾归”,此条书钞卷三二、记纂渊海卷五七亦引,字句较为简略。

(三)“建新”,王莽改千乘郡为建新。“大尹”,即郡守,王莽改称大尹。

(四)“行县”,司马彪续汉书百官志云:“凡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常以春行所主县,劝民农桑,振救乏绝。”

(五)“班春”,范晔后汉书崔骃传李贤注:“班布春令。”

(六)“而至”,此二字原无,聚珍本有,御览卷六四三引亦有此二字,今据增补。

(七)“邾文公不以一人易其身”,左传文公十三年载:“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遂迁于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八)“一”,此字原无,聚珍本有,御览卷四一九引亦有此字,今据增补。

崔骃(一)

窦宪为车骑将军,辟崔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征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二)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卒于家。御览卷四五三

(一)“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范晔后汉书卷五二有传。又见汪文台辑华峤后汉书卷一、袁山松后汉书。袁宏后汉纪卷一二亦略载其事。

(二)“长岑”,原脱“长”字,聚珍本有,与范晔后汉书崔骃传相合,今据增补。长岑,乐浪郡属县。

崔瑗

崔瑗爱士,(一)好宾客,盛修殽膳,殚极滋味,不问余产。御览卷四〇五

(一)“崔瑗”,范晔后汉书卷五二有传。又见汪文台辑谢承后汉书卷三、华峤后汉书卷一。

崔寔

崔寔为五原太守,(一)时不种麻,不纺绩。寔到官,劝种麻,命工伐木作机,以教民纺绩。(二)书钞卷七四

(一)“崔寔”,范晔后汉书卷五二有传。又见汪文台辑谢承后汉书卷三、华峤后汉书卷一。

(二)“以教民纺绩”,此条姚本作“崔寔为五原太守,五原土宜麻桑,而俗不知纺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寔至官,劝种麻,命工伐木作机纺车,教民纺绩”。聚珍本惟“俗”字作“民”,余与姚本同。

申屠蟠(一)

申屠蟠同郡缑氏女玉为父报雠,杀夫氏之党,吏执玉以告外黄令梁配,(二)欲论杀玉。蟠时年十五,为诸生,(三)进谏曰:“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四)乡人称美之。御览卷四八一

(一)“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范晔后汉书卷五三有传。又见汪文台辑谢承后汉书卷三、司马彪续汉书卷四、华峤后汉书卷一。袁宏后汉纪卷二五亦略载其事。

(二)“吏执玉以告外黄令梁配”,范晔后汉书申屠蟠传李贤注引续汉书云:“同县大女缑玉为从父报仇,杀夫之从母兄李士,姑执玉以告吏。”

(三)“诸生”,原误作“书生”,范晔后汉书申屠蟠传作“诸生”,今据改正。

(四)“谳”,请也。

闵贡

闵贡,(一)字仲叔,太原人也。恬静养神,(二)弗役于物。与周党相友,党每过仲叔,共唅菽饮水,(三)无菜茹。类聚卷八五  闵仲叔,太原人也,与周党友,尝遗其生蒜,(四)仲叔叹曰:“我欲省烦耳。”受而不食。类聚卷八五

司徒侯霸辟闵仲叔,(五)到,(六)与相见,劳问之,不及政事。仲叔曰:“始被明公辟,且喜且惧。及奉见明公,喜惧皆去。所望明公问属何以为政,美俗成化,令蒸庶得所。(七)以仲叔为不足耶,不当辟也。如以为任用而不使臣之,(八)则为失人,是以喜惧皆去。”便辞而出。(九)御览卷二〇九

闵仲叔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买肉,(一〇)日买一片猪肝,屠者或不肯为断。安邑令候之,问诸子何饭食,对曰:“但食猪肝,屠者或不肯与之。”(一一)令出敕市吏,后买辄得。仲叔怪问之,(一二)其子道状,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耶?”遂去之沛。(一三)御览卷四八四

(一)“闵贡”,此下二句原作“闵仲叔”,聚珍本作“闵贡,字仲叔”,文选卷四二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李善注引同,今据增补。闵贡,范晔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传序、袁宏后汉纪卷五略载其事。又见汪文台辑谢承后汉书卷七、谢沈后汉书。

(二)“恬静养神”,此下二句原无,聚珍本有,御览卷四〇七引亦有,今据增补。

(三)“唅”,姚本、聚珍本作“啜”。按此字御览卷八四一、合璧事类别集卷五八引同,御览卷四〇七、文选卷四二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李善注引作“含”。“含”,与“唅”字同。范晔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序亦作“含”。各书未见作“啜”字者。姚本、聚珍本作“啜”,无据。

(四)“生蒜”,原作“生麻”,姚本、聚珍本同,御览卷八四一引亦作“生麻”。按下文云“受而不食”,“生麻”不可食,二字必有误。范晔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序云:党“遗以生蒜,受而不食”。李贤注引皇甫谧高士传云:“党见仲叔食无菜,遗之生蒜。仲叔曰:‘我欲省烦耳,今更作烦邪?’受而不食。”可证“生麻”乃“生蒜”之讹,今改正。

(五)“司徒侯霸辟闵仲叔”,书钞卷六八两引此条,一引此句下有“为属”二字。

(六)“到”,姚本作“留”,书钞卷六八两引,一引同,一引作“引”。如作“留”或“引”,则应与下句连读。

(七)“令蒸庶得所”,此句原无,聚珍本亦无。书钞卷六八引有,今据增补。姚本有此句,但误作“令日廉得所”。

(八)“臣”,原误作“陈”,聚珍本作“臣”,今据改。

(九)“便辞而出”,此句聚珍本同,姚本作“遂以辞出自劾”。

(一〇)“不能买肉”,此句姚本、聚珍本作“不能得钱买肉”,类聚卷九四引同。

(一一)“者”,原无此字,姚本、聚珍本有,类聚卷九四,御览卷三八三、卷四二五、卷八二八引亦有此字,今据增补。

(一二)“之”,原无此字,范晔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序有,今据增补。

(一三)“遂去之沛”,此条初学记卷二六,御览卷八二七、卷八六三,类林卷一三亦引,字句较为简略。

荀恁

荀恁,(一)字君大,雁门人也。永平中,骠骑将军东平宪王苍辟恁,署祭酒,敬礼焉。后朝会,上戏之曰:“先帝征君不奉,(二)骠骑辟反来,何也?”对曰:“先帝秉德惠下,臣故不来。骠骑将军执法检下,臣故不敢不来。”(三)文选卷六〇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李善注

(一)“荀恁”,姚本作“郇恁”,书钞卷三四引亦作“郇恁”。范晔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传序载荀恁事迹,字作“荀恁”,而刘平传又作“郇恁”。“荀恁”至“敬礼焉”一段文字,书钞卷六九引无,而有“东平王苍为骠骑,开东合,延贤士,荐鸿门,郇恁隐居教授,辟为祭酒”数句。

(二)“奉”,字误,当作“来”,二字形近易误。范晔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传序作“至”。

(三)“臣故不敢不来”,此条聚珍本作“郇恁,字君大,雁门人也。隐居教授,东平宪王苍为骠骑,开东合,延贤士,辟恁,署为祭酒,敬礼焉。后朝会,明帝戏之曰:‘先帝征君不来,骠骑辟君而来,何也?’恁曰:‘先君秉德以惠下,臣可以礼进退。骠骑执法御臣,臣惧法而至。’月余遂去官”。文字详于文选卷六〇所引。

冯良

南阳冯良少作县吏,(一)耻在冢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主挞之。从杜抚学。妻子见车有死马,谓为盗贼所害。良志行高洁,约礼者也。(二)书钞卷七七

(一)“冯良”,范晔后汉书卷五三周燮传、袁宏后汉纪卷一七略载其事。范书云良字君郎,袁纪云良字君卿。

(二)“约礼者也”,此有脱误。范晔后汉书周燮传云:良“志行高整,非礼不动”。袁宏后汉纪卷一七云:良“虽处幽闇,必自整顿,非礼不动”。此条唐类函卷六〇引作“冯良少作县吏,耻在冢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从杜抚学”。姚本同。聚珍本“冯良少作县吏”句作“冯良字君郎,南阳人,少作县吏”,余亦与唐类函所引同。此条陈禹谟刻本书钞引作“冯良少作县吏,耻在冢役”,多有脱漏。

杨震

杨震,(一)字伯起,少好学,(二)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三)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御览卷六一二  杨震,字伯起,弘农人。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为东莱太守,道经昌邑,邑令王密故所举茂才,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何谓无知?”(四)御览卷四二五

杨震为太尉,性忠诚,(五)每陈谏诤,中常侍樊丰等谮之,收印绶,归本郡。震到洛阳都亭,顾谓子及门生曰:“吾蒙恩居上司,奸臣狡猾而不能诛,嬖人倾乱而不能禁,(六)帑藏空虚,赏赐不节,而不能塞,何面以见日月。”遂仰鸩而死。书钞卷五一

(一)“杨震”,范晔后汉书卷五四有传。又见汪文台辑谢承后汉书卷三、司马彪续汉书卷四、华峤后汉书卷一、袁山松后汉书。袁宏后汉纪卷一七、隶释卷一二太尉杨震碑亦略载其事。

(二)“少好学”,此句原无,御览卷四九五引有“少学”二字。范晔后汉书杨震传云:“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是“少学”二字当作“少好学”三字,今据补入。

(三)“太常”,此二字原无,御览卷四九五引有,范晔后汉书杨震传同,今据增补。

(四)“何谓无知”,此条书钞卷三七、卷三八亦引,字句简略。

(五)“性忠诚”,此句原无,姚本、聚珍本有,初学记卷一一引亦有此句,今据增补。

(六)“嬖人”,姚本、聚珍本作“宠嬖”,初学记卷一一引同。范晔后汉书杨震传载震言云:“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

杨秉

杨秉谏桓帝曰:(一)“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跸而行,清室而止。”(二)御览卷六八〇

(一)“杨秉”,字叔节,杨震中子,范晔后汉书卷五四有传。又见汪文台辑司马彪续汉书卷四。袁宏后汉纪卷二二、蔡中郎文集卷三司空杨秉碑亦略载其事。

(二) “清室而止”,姚本、聚珍本皆未辑此句。此条书钞卷一三〇亦引,字句稍有不同。范晔后汉书杨秉传云:“桓帝即位,以明尚书征入劝讲,拜太中大夫、左中郎将,迁侍中、尚书。帝时微行,私过幸河南尹梁胤府舍。是日大风拔树,昼昏,秉因上疏谏曰:‘……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跸而行,静室而止。……’”

杨赐(一)

光和中,有虹蜺昼降嘉德殿,上引杨赐等入金商门崇德署,(二)问以祥异。对曰:“按春秋谶曰:‘天投蜺,天下怨,(三)海内乱。’加四百之期,象见吉凶,圣人则之。(四)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而今缙绅之徒委伏畎亩,口诵尧、舜之言,身蹈绝俗之行,亡捐沟壑,(五)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御览卷四五三  杨赐,字伯献,代刘郃为司徒,(六)帝欲造毕圭灵昆苑,赐上疏谏曰:“窃闻使者并规度城南民田,(七)欲以为苑。昔先王造囿,裁足以脩三驱之礼,薪莱刍牧,皆悉往焉。先帝之制,左开鸿池,右作上林,不奢不约,以合礼中。今猥规郊城之地,以为苑囿,广坏田园,废居民,畜禽兽,殆非所谓保赤子之义。”御览卷四五三

杨赐以病罢。(八)居无何,拜太常,诏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帻绶,玉壶革带,金错钩佩。(九)初学记卷二〇

(一)“杨赐”,杨秉之子,范晔后汉书卷五四有传。又见汪文台辑司马彪续汉书卷四。袁宏后汉纪卷二五,蔡中郎文集卷三汉太尉杨公碑、文烈侯杨公碑亦略载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