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从基层做起,基层是最好的课堂
基层是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精英人士,都来源于基层。只有把理想植根于现实的沃土,根植于生活的最前沿,获得厚重的体验,得到扎实的锻炼,才能够拓展人生的疆域和生命的境界。
仔细观察,很多耳熟能详的名人,都是从基层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在基层磨炼出的真本事,他们才会有所作为。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人们羡慕他的成就和富有,却很少有人能“复制”袁隆平走过的人生道路,为什么?因为愿意像袁隆平那样种水稻的人很少。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并于2009年当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劳模。
20世纪50年代,袁隆平结束了大学学习生活,被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每次备课时,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是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
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更是浸透了他严谨治学的精神。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进行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一定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
于是,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面对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袁隆平凭着忘我的工作精神,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种植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这些成就不能不归功于袁隆平。
虽然已经过了80岁的生日,但袁隆平没有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仍然天天守在稻田里,任凭风吹日晒。像袁隆平那样搞研究,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就不愁不长本领。
在基层,不仅能感知最鲜活的信息,也能在实践中增长本领。基层是一线,是离群众需求最近的地方,是提升能力最好的课堂。
但很多人最不想去的,就是基层,农村不去,工厂不去,甚至连小城镇也不愿意去。实际上,在基层能得到最好的锻炼,也能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蓝领专家孔祥瑞就是从基层中成长起来的最好的例子。
孔祥瑞17岁走进港口,成为天津港第一代大型门吊司机。1985年,已经开了十几年门式起重机的他,参加了职工大学的考前培训班。那时候,孔祥瑞已经是值班队长,是队里的技术骨干。上学就要占用工作时间,岗位上离不开他呀!他人在课堂,心里却惦记着生产。上课第三天,孔祥瑞做了决定:告别课堂,重新回到他最牵挂、最热爱的工作岗位。他认为,生产实践这个大课堂,照样培养人。
短暂的求学经历虽然停止了,但孔祥瑞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了。孔祥瑞把工作岗位当成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把设备故障作为课题,把身边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友当做老师,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找来设备说明书,一页一页地学,一项一项地啃,不明白的找资料,不懂的找人问,直到把厚厚的说明书弄通弄懂。
孔祥瑞的家住在天津市区,到港口有50多公里的路程。那些年,他每天上下班都要坐汽车、倒火车,再换汽车,来回要走5个多小时。孔祥瑞总是带着书,如饥似渴地学习。如此刻苦钻研,使孔祥瑞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
孔祥瑞对所在岗位的各项设备了如指掌,对操作技术参数烂熟于心,他不仅克服了自身的“知识屏障”,而且练就了“听音断病”的绝活,成为“门机大王”和“排障能手”。2003年,他主持的“门座式起重机中心集电器”技改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近年来,由他主持的技术创新项目180多项,为企业节约增效过亿元。
在基层岗位上不断成长,是孔祥瑞的成功之道,也是绝大多数成功者的进阶之道。
只有深入基层,面对基层中的现实问题,才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干好工作。反过来,要想干好工作,就必须深入到基层去。基层是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在这个课堂里,以实践为师,以群众为师,一定能学到实用的知识,使抽象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把基层看做是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就一定能够实现“阅历在一线增长、能力在一线提升、经验在一线积累、业绩在一线创造”的目标。
基层是磨炼意志的火热熔炉
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我们,人的成才和成功,就如同炼钢。“钢”是结果,“炼”是过程。而基层就是磨炼意志的火热熔炉,没有“炼”的过程,就不会有“钢”的结果。中国有句古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那些坐不住冷板凳、不耐贫寒、浅尝辄止的人,是难做出学问的。在基层中经受各种磨炼,最终才能“百炼成钢”。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经过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基层就是磨炼意志的火热熔炉。
基层工作是艰辛的,也是最锻炼人的,只有面对着社会的惊涛骇浪,体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培养出过人的体能,坚毅的品格,周到细致的办事能力,遇难则上的精神面貌,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怀揣着梦想,从象牙塔走向大熔炉;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拥有着学识,渴望着成就人生事业;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完善自我,不断提升,最终破茧成蝶、展翅翱翔。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就是这类人。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面对北京与上海的工作机会,樊锦诗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敦煌,而且来到这里就再也没有离开。其实,幼年时得过小儿麻痹症的她,身体一直很弱,并不适合到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但她还是选择了敦煌。
坐了3天3夜的火车,再转乘汽车来到敦煌,迎接她是一片荒凉的戈壁滩。晚上没电灯,房子里没自来水,房子是土块的,门都是透风的,吃的是窝窝头和高粱米。生在北京,长在上海的她习惯了大城市的阁楼,江南的和风和大米。不适应敦煌的环境和条件,她苦不堪言。看着和她抱有同样目标的年轻人一个个离敦煌而去,她挺了下来,因为她觉得敦煌的莫高窟实在是太美了。
在西部干燥并有风沙侵袭的环境中,她的皮肤变得粗糙,她的外形在漫天黄沙中变成村姑。1964年的一天,恋人彭金章从武汉过来看她,见面时几乎认不出她来。1968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敦煌出生了。23年之后的1990年,拗不过妻子的彭金章只好放弃了他在武大创办的考古专业,来到敦煌与妻子团聚。
从1963年自愿分配到敦煌工作以来,在此扎根46年,樊锦诗把人生的大爱和智慧全部献给了敦煌文物保护事业,她已经把全部的身心与敦煌融为一体。因此,人们称她为“敦煌的女儿”。
只有经过严冬才能迎来盛春,只有历经风雨才能看见彩虹,只有经受磨炼才有收获。正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痕、牺牲的血雨。
通过基层工作,了解和熟悉社会,掌握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层工作错综复杂,是磨砺应变能力、处事能力的大熔炉。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过的人,对待工作一定会更加扎实,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会更强,这些素质正是优秀人才应该具备的。
在基层中经受摔打,才能不断成长。正如柳传志的一句名言所说:“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在基层工作中经受磨炼,尽管过程并不那么舒适,但前途光明。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要想迅速成长、百炼成钢,就必须经历摔打、磨炼。
常见一些员工在办公室里大谈人生理想、伟大抱负,这显然很滑稽,空谈理想终究不能实现理想,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干出点实绩。
秦文贵1982年从华东石油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油田。他怀着“头戴铝盔走天涯,昆仑山下送晚霞”的豪情走向了戈壁瀚海。
渐渐的,大漠的风沙吹粗了他的皮肤,高原强烈的紫外线晒黑了他的面庞。在全队掰腕子比赛中,他已排名第二。打钳子、甩钻杆、扶刹把、下套管……钻井的每一道工序,他都了如指掌。
渐渐的,秦文贵发现,柴达木盆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油田相对落后的技术装备严重阻碍了青海油田的进一步发展。要改变现状,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实干。他深知,在艰苦的地方苦熬不算真本事,只有自强创业,干出一番事业才有真正的价值。一种强烈的责任心、紧迫感促使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为学好英语,秦文贵自费订阅了英文《中国日报》、《北京周报》等报刊,长年坚持用英语记工作日记。劳累了一天后,别人已酣然入睡,他还就着昏暗的灯光学习。
在钻井队,他还不断研究各种设备,练就了一套千里眼、顺风耳的本领:看板房的灯光明暗,就知道井上启动了什么电机设备;听钻机的异常声音,就可判断出井上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毕业第五年,他入了党;第八年,他当上了钻井队队长兼工程师。
在油沙山一口井的施工中,为了防止把井打斜,他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提出采用刚性满眼钻井技术和钟摆钻井组合工艺。他的建议被采纳了。实践证明,不仅井身质量合格,而且钻井速度提高了20%,节约成本20多万元。
秦文贵是柴达木石油精神哺育成长的英模,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又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典型,他那“越是艰苦,越要奋斗,越要奉献”的壮志凌云,与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革命豪情一脉相承。
每个人只有经过基层这个大熔炉的锻炼,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通过基层锻炼,才能充分地了解和熟悉社会,更好地发展和提高自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必须消除不现实的幻想,我们应该认识到,没有任何工作是卑微并且不需要辛勤努力的。年轻人应该磨去棱角,在基层中磨砺自己,不断充电,提升能力。要知道,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步入社会时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一个人,只有放下架子,埋头干活,打牢根基,才能在日后有所作为。经历基层的磨炼,将自己的根系扎稳扎牢,才能使自己枝繁叶茂。
基层是实现成长的最好土壤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拼爹”成为了流行词,但“拼爹”并不是真本事,“拼自己”才是最现实、最积极、最有前途的选择。那些只懂得拼家庭背景,只做表面文章、只搞虚假动作、干不出实际成绩的人,终究会受到社会的检验。
在基层,我们倡导实干精神,唯有实干才能干出业绩。“拼爹”不如“拼自己”,扎根基层,鼓足干劲,拼体力、拼汗水、拼知识、拼智慧、拼吃苦耐劳,就能在基层拼出属于自己的那份人生辉煌与幸福。
面对基层的实际情况,我们必须要时刻怀有满腔的热忱,放下身段甘当小学生,处理好各种矛盾纠纷。虽然基层任务繁重、情况纷繁复杂,但是在一线摸爬滚打,直接面对困难,眼勤看,耳勤听,脚勤走,脑勤想,在无形中一定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曾是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他经过刻苦钻研,不懈创新,成为闻名世界的发明家,但是,他坦言,创新动力源自兄弟感情。
包起帆坦言,对工人兄弟的真挚感情才是他早期创新和发明的原动力。一次,包起帆用钢丝绳捆扎圆木,刚刚捆扎完,吊车的挂钩就启动上升了,钢丝绳一下子收紧,把他左手的大拇指连同手套一起往上拖去。他拼命挣扎,总算从手套中抽出左手,可是大拇指已经血肉模糊,骨头都露了出来。他抱着自己的左手哇哇叫,十指连心哪!
又有一次,和他同一天进港务局装卸班的同学小林在船舱里检查钢丝绳,突然,一根从钢丝绳里脱落的圆木从天而降,轰隆一声,狠狠砸在小林的背上,他惨叫一声倒在包起帆身边,嘴里立刻就喷出鲜血。小林被圆木敲断了十根肋骨,从此再也挺不起身子。
还有一次,船舱里正在紧张作业,刚刚吊走中间的一拨圆木,两旁的圆木就开始滚动,向站在中间的张师傅滚去,顿时,毫无防备的张师傅就被压在七八根木头下面。张师傅凄惨地叫着:木,木头……包起帆和工友们含着泪,死命地搬原木,死命地叫喊张师傅,张师傅,可是,张师傅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光是1979这一年,包起帆就有三个师兄弟死在圆木之下。包起帆说:“能够解除安全隐患,能够使工人兄弟高兴上班,安全下班,是我最大的快乐。”一次,包起帆到连云港码头学习,一个素不相识的码头工人认出了他,霎时间,几个工人就围上来。他们说:“你发明的抓斗真好,过去我们用人工装卸木材,经常死人,现在我们再也不用下舱了。”在包起帆的眼里,这才是对他的发明的最高褒奖!
正是从基层出发,从本岗位出发,从细节出发,包起帆立足码头,学习创新、实践创新,持续不断地创新。这些年来包起帆和他的同事们先后完成了12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获得了41项国家专利,其中有3项获得了国家发明奖,2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基层无疑是优秀青年成长成才的沃土。作为优秀青年就应该选择基层,选择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塑造自己。
在基层工作,看到、学到、体会到的能促使个人不断成长进步,尤其在实践能力方面会得到充分的锻炼。邓建军现任江苏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他就是从基层岗位上成长为中国当代工人的代表人物之一。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的成长经历像是一部励志大片,给人以很多启发。
1988年,19岁的邓建军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常州一家色织企业做电工。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进厂的第一次操作就出了问题。一天夜里,他接到了车间打来的电话,一台由他负责保养维修的机器出了故障。接到电话后,邓建军立即赶到厂房,检修了几个小时,也没有解决问题。
看着工友们质疑的眼神,邓建军决定去找一位老师傅帮忙。这位师傅到了现场,只用了十几分钟,就解决了问题。事后有人悄悄地告诉邓建军,因为维修耽误了时间,厂里损失了好几千元。
这使邓建军认识到,有技术才有底气。为此,邓建军给自己订下了强制学习计划,每晚必须看一个半小时的技术书籍和有关资料。几年下来,他读了200多册专业书籍,在获得大专学历后继续攻读本科专业。后来,他又用惊人的毅力跨越了英语和德语的障碍。终于,厂里1000多台(套)机器设备的“脾气”,他全部摸清。
邓建军很欣赏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染整行业一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薄弱环节,主要被色差、缩水率等问题所困扰。邓建军所在的黑牡丹公司的主产品是出口牛仔布,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预缩率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
邓建军立志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与同事们一起奋力攻关,经过无数次调试,熬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通过将电子技术与气动技术的完美结合,终于攻克了预缩率不稳定这个老大难问题,黑牡丹牛仔布的预缩率精度稳定控制在了2.5%以内,优于3%的国际标准。
与此同时,他综合染整工程、化学、电化学等知识,开发了“在线染料组份自动控制系统”,并一口气钻研出在线染液控制系统、在线流量控制系统、自动浆液控制系统等一整套技术。这些技术均是行业内首创。操作工人只需按照他制定的详细的“缩水率表”进行操作,产品就不会出现质量问题。这些技术的突破,使黑牡丹产品逐渐蜚声国际牛仔布市场。
邓建军非常喜欢印在公司画册上的一段话:“在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之际,一头狮子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一头羚羊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那么,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你要做的,都是奔跑。”
身处基层,使邓建军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自身的能力迫切需要提高。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学习、踏实工作、不断创新,由一名普通的青年工人成长为新世纪的“能工巧匠”。“以学习增加能力、以创新创造业绩、以奉献体现价值”,邓建军的成才之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可信可学的榜样。
“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不是空洞的说教。安于基层工作,在基层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一定能在基层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基层是检验能力的最好考场
基层实践就是检验一个人能力的“试金石”,如果不了解基层工作的基本情况,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做客观现实,就不可能做出出色的成绩。
许多人总抱怨在基层工作,自己的机会很少,身具非凡的能力却没有得到重用……他们没有意识到,在基层工作是检验能力的最好考场。
要想在某一个位置上保持优势并得到认可,创造更大的辉煌,就必须在这个位置上做出更多的成绩。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沈浩同志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颂扬与怀念,就是因为他始终扎根于基层,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地在基层干事业。
2004年,猴年春节刚过,小岗村妇女主任韩巧兰在街上看见一个身穿深棕色棉夹克,中等个头,白净脸的中年男人正往村民家里走。一打听,他就是新来的村书记——沈浩。
“他恐怕在小岗待不了两个月。之前下来的干部,有的来这‘镀镀金’,回去就提拔。”但这个干部有些不同,一到小岗村沈浩就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摸清了小岗的家底……
“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有人用这句话形容小岗村。还有人用“偏、穷、乱、散”四个字描述小岗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欠债几万元;村里到处是柴垛、垃圾,环境十分差……
“是啊!小岗肯定存在很多问题,既然来了,还怕吗?要退缩吗?绝不!”沈浩在日记中写道。
修路——沈浩干了来小岗的第一件大事。
村里友谊大道东边2里多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大伙都巴望着改成水泥路。沈浩跑上跑下争取,终于得到帮扶资金50万元。修路的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一天傍晚,沈浩和村干部来到工地。看到刚刚运来的水泥浆卸在地上,找不到铁锹,沈浩就用双手把水泥浆捧到路基里,全身都是泥,手还被灼伤。行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村里人叹服:这个沈书记人实在,不是来图虚名的。
保护村集体财产——不久,沈浩又干了一件大事。
属于村集体的20多间房屋被几户人家强占,多年无人敢过问。敢不敢收?村里几百双眼睛瞅着新来的书记。以前有开警车来小岗村挂职的干部,也没敢咋样。沈浩不怕难,敢碰硬,苦口婆心劝说不通,就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钉子户终于被拔掉了,村民们对沈浩刮目相看。
沈浩成了全天候“村官”。他习惯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和村民平起平坐商量事情,从不坐老板椅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坐沙发,和大家交流‘零距离’,这样老百姓才会亲近你。”
他住的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床头贴着村民联系电话,大门从不上锁,谁都能推门而入。村里的大事小情、百姓疾苦他都知道。“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邱世兰老人,拄着沈浩送的拐杖。“沈浩看原来那根拐棍要断了,怕我摔着,说要给买根新的。我以为他随便一说,没想到他专门买了新的给我送过来。这拐杖拄着踏实。”
五保户韩庆江那天突然发病,沈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他去抢救。后来又安排他去当门卫,如今一月能挣500多元;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掏出1000元钱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4人有残疾,沈浩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
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招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小岗钢构厂等企业也开始生产了,“大包干”纪念馆建起来了……
沈浩把小岗村当成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服务群众的“主阵地”、磨砺成长的“大熔炉”。经过多年的栉风沐雨、摸爬滚打,沈浩在把小岗村带入发展新天地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炼”成了熠熠闪光的“金子”。
一个人想干好本职工作,想在本职岗位体现先锋作用,不妨多问问自己:“干得好不好?”这样可以使自己在检视工作得失时更用心、更彻底,对自己存在的缺点看得更明白、更透彻;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对下一步的努力方向看得更准,把改进措施订得更实,从而促进自己把工作干得更好。
实干是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基层的工作虽然零碎,但每个人都在一定的岗位上承担着一定的任务,这些看起来非常平凡的工作和任务,却都是最能检验一个人真实办事能力的考场。一个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基层工作中的具体成效。
“嘴上说的不如手上干的”,在基层中成长是成就一切伟大事业的基础,成功所需要的一切因素都需要靠务实努力来获取。
基层是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会有所作为,因为基层是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有很多人看不起基层工作、不安于基层工作,每到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工资,除了偶尔抱怨一下基层工作的艰辛,再重复老样子……他们很少思考自己的境况:究竟能不能在基层发挥自己的才干?
为什么同在基层,有的人做出了成绩,有的人仍在原地踏步呢?每个人身处基层的原因可能很多,恐怕对待工作的态度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有的人只是在做事情,而有的人是在做事业。
于志远在30年前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搓澡工,那时候“保健按摩”的观念还没有广泛传播。当于志远刚入这个行当的时候,自己也看不起这样的职业,工作一度懈怠。领导看到后对他说:“你这是不安心服务工作。”领导的批评激励了于志远,他决定从一名搓澡工做起,在这个基层岗位上干出个样儿出来。
从此,于志远成了浴池最勤快和最用心的人。只要花心思,行行都能出状元。经过自己的用心练习,于志远成了技艺精湛的保健按摩师。在当时,中国保健按摩行业还缺乏技术标准,针对这一状况,于志远还编写了保健按摩类的书,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一个一度对前途充满憧憬却又有点迷茫的搓澡工成为中国保健按摩职业的开创者、第一套保健按摩手法的创立者,于志远的成功向我们表明,只要扎根基层,将工作当做事业来做,一定能干出名堂。
基层工作可能比较枯燥乏味,但基层锻炼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基层无疑是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最好平台。基层是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只有扎根基层,做好基层工作,才能图谋大发展。
在很多人看来,要成就一番事业,应该有高起点、高平台,如果岗位一般、环境不佳,那就很难有什么大成就。其实,在基层岗位依然可以取得卓著的成绩,工作中的高低之分,并不在于工作本身,也不在于起点,而是在于每个人的境界。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震波刚过去的一刹那间,桑枣中学各班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挥迅速有序地疏散到了操场上,全校31个班2000多名学生疏散完毕,强烈的地震严重地破坏了学校的所有房屋和各种设备设施,但两千多名师生无一人伤亡,这简直是一个人间奇迹。而创造奇迹的是一个被称为“史上最牛校长”的人,他就是叶志平。他所在学校的2200多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全部安全疏散。实际上,叶志平的“牛”不仅限于此。
1995年,叶志平担任桑枣中学校长。当时的学校占地面积只有20多亩,没有食堂、会议室和教师宿舍,教学成绩也是全县最后几名,有时学校连老师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叶志平鼓励大家一起干,将最好的师资集中到毕业班,集中一切力量,先打了个翻身仗。他接手校长当年,学校中考成绩便一举夺得了全县第一。此后16年里,这个“第一”从未旁落。
就如何管理学校,叶志平多年来积累了一整套朴实而生动的“管理经”。在桑枣中学,从来不分快慢班,学生入学全部由计算机随机编班;让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反对在学校内部搞评比,因为这只能加剧内耗,团队的力量才最重要;无论做什么领导,教学岗位绝对不能放弃。
在叶志平的带领下,桑枣中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学校不仅连续16年中考获得全县第一,陈列室里还罗列着多个全县之最:校园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大,食堂面积最大,运动场最标准,绿化最好,计算机最多,在校学生人数最多。
实际上,叶志平并不是没有在城市工作的机会,但他选择了与农村孩子为伴,无怨无悔。1979年县公安局想要他这个“笔杆子”,2000年组织上想调他到教育局,2009年一些学校想高薪聘请他,都被他一一谢绝。他选择留下来,改变了一所学校:连续16年中考评比全县第一,在校学生增加到2600多人。
2011年6月27日,“最牛校长”叶志平走了。2011年9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发出《关于追授叶志平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指出:
叶志平同志参加工作以来,扎根基层36年,始终坚守“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的信念,默默耕耘在农村教育事业第一线,多次谢绝组织的提拔调动,回绝民办学校的高薪聘请,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爱生如子,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坚持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办学理念,致力建设安全、牢固、实用的校舍,多年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防灾逃生演练。他不甘平庸,始终把“办一所好学校”作为一生的追求,用最好的教学成果回报父老乡亲,所教学科和所带班级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任校长16年间学校中考成绩均为全县第一名。他淡泊名利,始终坚持“我不‘牛’,但我想做‘牛’,做鲁迅笔下的孺子牛”的人生信仰,勤政廉洁,谦虚谨慎,以高尚的品德聚人心正校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师德,用满腔热血谱写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华丽乐章。
叶志平把他的基层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因为在他眼里,基层拥有他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从基层锻炼中成长,以干事业的精神从事基层工作,充实自我,提高自我,一定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