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但大多数人眼中的经济学却显得沉闷乏味,因为它严肃的外表令人望而生畏。即使是最基础的经济学教科书,也充斥着定理、模型和统计数据,经济学这门本应与大众最切近的学问,却主动远离了我们。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不过是经济学家们的经济学,与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何关系?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如同“空中楼阁”,既看不懂也用不上,于是便诞生了很多笑话用来讽刺经济学家,以此来揶揄经济学的华而不实。
问:要多少个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八个。一个人负责把灯泡换上,剩下的七人负责保持所有其他条件不变。
问:要多少个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一个也不用。要是灯泡坏了,万能的自由市场机制自然会把它更换,如果市场没有更换,那就说明没有换灯泡的需求,那就不必去更换。
问:要多少个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那就要看当时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指数如何了。
问:要多少个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越多越好。因为这样便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经济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问:如果我们派1000个经济学家去换灯泡,他们多久能换好?
答:永远也换不好。这1000个经济学家会先分成10个派别,每个派别会分别拥戴一个自己的精神领袖,然后众多派别开始口水大战,纷纷寻找对自己有利对他人不利的证据,然后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也陆续加入助战,最后还是没人去换灯泡。
这个故事嘲讽当今经济学派林立,经济学并不能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这样评价经济学确实有失偏颇,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必有其可取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掌握必要的经济学知识显得尤其必要。暮然回首之时,我们会发现经济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有心者也许会注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与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商品价格起伏涨跌,口袋里的钞票价值增减,是买房还是炒股……每一件小事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经济规律和法则可循,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经济学。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反观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经济学乐园里,人生时时皆经济,生活处处皆经济。
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如此密切,但是它的高深面孔却吓退了许多人。不用说那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演算公式,单说那晦涩的经济术语,也会让绝大多数读者望而却步。难道经济学只能成为少数经济学者在课堂上或书斋里的阳春白雪式的欣赏品?有没有一种通俗易懂、简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学习经济学的好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将会更加生动有趣!
本书的书名取作“趣味经济学”,就是以让每个人都能读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为宗旨,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学习经济学的捷径。本书并不推崇以复杂的图表及公式阐释经济学,通俗风趣是本书的最大特色。以趣味性入手,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以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解释娓娓道出,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著作时的费力和烦躁,随时随地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当然,本书并不仅仅停留在趣味的层次上,而是以通俗易懂为宗旨,让读者在轻松和幽默中学习到经济学知识,从经济学的不同领域阐释经济学知识,如生产、消费、博弈、货币金融等各个方面。每章的各个小节分为三个板块,“轶闻趣事”以小故事或趣闻引领读者进入经济学的殿堂,“经济学聊天室”以通俗化的语言解释经济学现象、阐释经济学道理,“知识链接”则连接相关的经济学知识,进一步开拓读者的经济学视野。
轻轻松松学习经济学,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能成为经济学专家,而是要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知识,进而学会如何更理性、更舒适、更精彩地生活。你可以在百忙之中抽出片刻时间阅读此书,如果它能给你带来一点愉快、轻松、快乐和自由,同时也能增长一点经济学的知识,这便已经达到我们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