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改变处境,始于改变心境
改变处境,始于改变心境。决定你的生活航向的是你自己的心灵,而不是环境。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时要苦苦撑持暗无天日的境遇,有时却风光绝顶、无人能比,但能掌控我们命运的,绝不是我们所处的境遇,而是我们的心灵。
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纪的教堂遗址,上面的题词令人终生难忘:“事必如此,别无选择。”这几个字令人心痛,却又是人不得不承认的真实处境。在人的一生中,总是有一些事情,虽非心甘情愿,却也无可奈何。正如每一条所走过来的路径都有它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一样,每一条要走上去的前途也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虽然我们改变不了所处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
英国有一个天生乐观的人,从不拜神,令神很不开心,因为神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死后,为了惩罚他,神便把他关在很热的房间里。7天后,神去看望这位乐观的人,看见他非常开心。神便问:“身处如此闷热的房间7天,难道你一点也不辛苦?”乐观的人说:“待在这间房子里,我便想起在公园里晒太阳,当然十分开心啦(英国一年难得有好天气,一旦晴天,人们都喜欢去公园晒太阳)!”神不开心,便把这位快乐的人关在一间寒冷的房间里。7天过去了,神看到这位快乐的人依然很开心,便问他:“这次你为什么开心呢?”这位快乐的人回答说:“待在这寒冷的房间,便让我联想起圣诞节快到了,又要放假了,还要收很多圣诞礼物,能不开心吗?”神不开心,便把他关入一间阴暗又潮湿的房间。7天又过去了,这位快乐的人仍然很高兴,这时神有点困惑不解,便说:“这次你能说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我便不为难你。”这位快乐的人说:“我是一个足球迷,但我喜欢的足球队很少有机会赢。但有一次赢了,当时就是这样的天气。所以每遇到这样的天气,我都会高兴,因为这让我联想起我喜欢的足球队赢了。”神无话可说,给了这位快乐的人自由。
身处逆境,选择快乐还是选择悲观失望?这是每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人所不得不经历的选择。为了摆脱痛苦和不幸,是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的心境去适应自己所置身其中的现实?
你的心灵决定生活航向
改变环境,始于改变心境。决定你生活航向的是你自己的心灵,而不是环境。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时要苦苦撑持暗无天日的境遇,有时却风光绝顶、无人能比,但能掌控我们命运的,绝不是我们所处的境遇,而是我们的心灵。
踏入一条错误的河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心灵开错窗。不管上天有没有给你一个华美的舞台,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
有两个有着特殊背景的人都有亚洲血统,后来都被来自欧洲的外交官家庭所收养。两个人都上过世界各地有名的学校。但他们两个人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其中一位是40岁出头的成功商人,他实际上已经可以退休享受人生了;而另一个是学校教师,收入低微,并且一直觉得自己很失败。
有一天他们一起出去吃晚饭。晚餐在烛光的映照中开场了,不久话题进入了在国外的生活。因为在座的几个人都有过周游列国的经历,所以他们开始谈论在异国他乡的趣闻逸事。随着话题的一步步展开,那位学校教师开始越来越多地讲述自己的不幸:她是一个如何可怜的亚细亚孤儿,又如何被欧洲来的父母领养到遥远的瑞士,她觉得自己是如何的孤独。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表现出同情。随着她的怨气越来越重,那位商人变得越来越不耐烦,终于忍不住在她面前把手一挥,制止了她的叙述:“够了!你说完了没有?!你一直在讲自己有多么不幸。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养父母当初在成百上千个孤儿中挑了别人又会怎样?”
学校教师直视着商人说:“你不知道,我不开心的根源在于……”然后接着描述她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
最终,商人说:“我不敢相信你还在这么想!我记得自己25岁的时候无法忍受周围的世界,我恨周围的每一件事,我恨周围的每一个人,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和我作对似的。我很伤心无奈,也很沮丧。我那时的想法和你现在的想法一样,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报怨。”他越说越激动,“我劝你不要再这样对待自己了!想一想你有多幸运,你不必像真正的孤儿那样度过悲惨的一生,实际上你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你负有帮助别人脱离贫困漩涡的责任,而不是找一堆自怨自艾的借口把自己围起来。在我摆脱了顾影自怜,同时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幸运之后,我才有获得了现在的成功!”
那位教师深受震动。这是第一次有人否定她的想法,打断她的凄苦回忆,而这一切回忆曾是多么容易引起他人的同情。
是啊!如果在你身边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好像看了一场不好的电影一样,天天在回想,这不是很愚蠢吗?这与重蹈覆辙有什么区别呢?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在今天这个纷扰的世界中,在我们不得已置身各种处境时,请记住:决定你生活航向的是你的心灵,而不是你所处的环境。
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在还没有发明鞋子以前,人们都赤着脚走路,不得不忍受着脚被扎被磨的痛苦。某个国家,有位大臣为了取悦国王,把国王所有的房间都铺上了牛皮,国王踩在牛皮地毯上,感觉双脚舒服极了。
为了让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感到舒服,国王下令,把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了牛皮。众大臣听了国王的话都一筹莫展,知道这实在比登天还难。即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凑不到足够的牛皮来铺路,而且由此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正在大臣们绞尽脑汁想劝说国王改变主意时,一个聪明的人大臣建议说:大王可以试着用牛皮将脚包起来,再用上一条绳子捆紧,大王的脚就不必忍受痛苦了。国王听了很惊讶,便收回命令,采纳了建议,于是,鞋子就这样发明了出来。
把全国的所有道路都铺上牛皮,这办法虽然可以使国王的脚舒服,但毕竟是一个劳民伤财的笨办法。那个大臣是聪明的,用牛皮包脚,比用牛皮把全国的道路都铺上要容易得多。按照第二种办法,只要一小块牛皮,就和将整个世界都用牛皮铺起来的效果一样了。
许多时候,我们应该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周围环境不尽如人意:自然条件的恶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工作压力太大,报酬太低……面对这种种烦恼,不少人整天抱怨生活待自己太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明白,即使是皇帝,也没有能力让周围的一切如他所愿。对周围的环境,我们可以想办法来改变它,将现实中无法令人满意的成分降到最低限度。但改变环境往往是很困难的,这时候,我们应该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路还是原来的路,境遇还是原来的境遇,而我们的选择灵活了,路和境遇所给予我们的感受也就截然不同了。
松树无法阻止大雪压在它的身上,蚌无法阻止沙粒磨蚀它的身体,但松树可以弯曲自己,蚌可以包裹沙子来适应这悲惨的遭遇。学会和环境化敌为友,这是一种适应性,也是一种生存的技巧。人类作为万物的灵长,又怎能屈居于这些小生物之下?正如席慕容所说:“请让我们相信,每一条所走过来的路径都有它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前途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我们也许没有选择的权利,但我们有改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