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忙什么(员工培训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最容易的是忙碌,最难的是忙出成效(1)

快节奏不等于高效率:摆脱“速度病”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步调都被调整得很快。走路要快,吃饭要快,说话要快,就连排队买电影票或是快餐时,也毫不例外地要求自己抢得先机。我们从不满足于现有的速度与效率,不断地寻找加速的新方法,并且从这种高度的紧张中获得极大的快感。

随着人们对快的追求,工作中是否忙碌、充实便成了考量我们个人工作效率的主要依据,自然也就形成了快节奏等于高效率的理念。

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我们先来看一下阿尔伯特的一段亲身经历。

阿尔伯特是美国著名的演说家及作家,每天都要乘飞机或者火车到世界各地去采访、演讲。

有一次,他应邀到日本去演讲,搭乘大阪往东京的新干线,在快到横滨时,由于铁路的转辙器出现了故障,被迫停驶。车长在车内广播:“各位旅客,对不起,由于铁路临时出现了故障,要暂停20分钟左右,请各位旅客稍候,谢谢!”阿尔伯特是个急性子的人,刚开始有一些烦躁不安,电车停驶20分钟,对于一个注重效率,时间又十分宝贵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

但是20分钟过去,并且都快30分了,电车一点儿也没有要发动的迹象。正当他越来越焦躁不安时,车内又再度广播:“很抱歉,请再稍候一会儿。”故障修理大概很费工夫吧!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他改变了惯常的想法,心想,焦躁也无济于事,不如找些别的事做。

阿尔伯特在看完手边的报纸杂志和书后,就去拿备置的《时事周刊》开始阅读。车内的乘客,大概有很多是忙人,他们焦躁地到处走动,向车长询问一些事情。阿尔伯特回忆这次特别的经历时说:

“电车由原先预定的延迟时间20分钟,变成一小时、两小时,最后慢了三小时,因此抵达东京时,我几乎看完了那本报道前总统卡特全貌的《时事周刊》。

“假如火车依照时间准时到达东京,或许我就无法获得有关前卡特总统的详细知识。而且,假设我又是位没有‘游戏’和‘从容’心态的人,这三小时,除了焦躁不安,不断抽烟外,就没有什么事好做了。”

阿尔伯特是现代效率社会的佼佼者,这一点从他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忙碌的身影就可以看得出来,然而自从他有了这次电车上的经历之后,他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及时地从社会以及身边的人一起营造的追求效率的氛围中走出来,以一种从容的心情来面对自己的工作,不要时刻都让效率之弦绷得太紧,否则就容易为自己带来过多的压力和挫败感。这样,工作就成了摆脱不掉的包袱,同时也毫无效率可言。

现代人一味强调高效,却忘记了该如何等待,从周一到周日时刻忙碌着。而这些追求所谓的快感的忙碌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制造慌乱,因为这种要求自己越快越好的压力使现代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大多数人认为问题出在时间的紧迫上,但事实上,是速度控制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一旦染上了这种“速度病”,我们就会迷失在毫无间隙的忙碌之中,失去清醒的头脑和必要的理智。为了准时完成任务总是疲于奔命,最终却往往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工作中错误百出,这时才后悔莫及:“要是我当时多花点时间就好了。”

一位西方评论家说过:“效率被视为这个时代对人类文明的最伟大贡献。效率被视为一种永远追求不完的力量,人们不可能达到的极致。”

但是整天忙碌并不一定有效率。效果和花费的时间并不一定成正比。强迫自己工作、工作、再工作,只会耗损自己的体力和创造力。如果你对所有日常运作的实务都过度投入,很可能会迷失方向,若出现这种状况,为了真正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尝试放慢脚步,放轻松,不要再增加已经被误导的实务作业。

树立“结果心态”,真正忙出成效

忙碌与成效,是很多企业的“心病”:有时候并不是员工不尽力,大家似乎都在忙碌工作,但企业却拿不到结果,导致销售业绩下滑,质量波动,人心浮动。同样,这也是员工们的疑惑:我这么努力,每天马不停蹄地忙碌,为什么老板还是不满意?

其实,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把重点放到结果上。现在,有不少员工在工作与结果的认识上存在一种误区。他们把上班当成结果,认为只要上班就可以领工资,这种观念大大地扭曲了员工与企业的关系。

事实上,我们不是用上班来交换工资的,上班的结果才可以交换工资。这就像睡觉一样,睡觉没有价值,睡着了才是有价值的,睡觉但睡不着叫失眠。失眠不但没有价值,而且还是一种病。

如果我们工作的时候,就是为了追求忙碌的过程,而不是结果,那么就是在睡觉,处于失眠的状态。所有忙而无效的公司,一定有一部分员工处于这种失眠状态。

在忙于工作时,我们要懂得一个基本的道理:对工作的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忙碌的价值负责;而对某项任务负责,是对忙碌的过程负责。忙碌不等于结果。

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创造结果。如果我们要一个满意的“商业结果”,那么我们首先要树立一种能够激发行动的“商业心态”。“结果心态: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姜汝祥在《请给我结果》一书中解释道,“既然锁定了目标,锁定了结果,那么我们对于结果,就不是要,而是一定要。在结果面前,你需要一个‘一定要实现’的决心!”

三星公司开发笔记本电脑要比索尼公司晚得多,但是现在三星的新产品活力十足,新品不断,而索尼的新产品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当年,索尼的笔记本电脑因为设计精巧而在市场上很畅销。三星公司为了与索尼公司的经典产品一比高下,决心开发出比索尼产品更轻、更薄的新款笔记本电脑。

于是,三星高层要求研发人员按照比索尼公司同类产品“至少薄1厘米”的高标准来研发新产品。尽管,这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三星的研发人员经过8次反反复复的实验与提高,还是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当时主攻技术创新的陈大济(2003年3月被任命为韩国信息通信部部长),带领研发团队接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当时,也正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其他企业纷纷缩减研发经费之际,陈大济和研发人员勇敢地承担起责任,并没有因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放弃努力。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研发不出比索尼产品“至少薄1厘米”的产品,三星笔记本电脑就赶不上索尼,三星就不会变强大!对结果负责,对公司的责任感,使三星的研发人员不断克服技术难题,成功地完成了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戴尔看到三星的这些产品后大吃一惊,赶紧派人到三星采购。为此,三星顺利地从戴尔手中得到了160亿美元的采购合约,使三星一下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笔记本生产企业之一。

任何企业购买的都是结果,也就是忙碌的结果,而不是忙碌。忙碌是不值钱的,只有忙出的结果才值钱。

所以我们要永远看重结果这个“目标”,而不是忙着完成任务这个“程序”,因为完成任务不等于得到结果。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撞钟,半年下来,觉得无聊至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有一天,住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老住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为什么小和尚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因为小和尚是在完成任务——撞钟,他以为这就是住持想要的结果。但住持真正想要的结果不是撞钟,而是唤醒沉迷的众生!撞钟是任务,撞得唤醒沉迷的众生是结果!而要撞得唤醒众生,首先你要真正用心去撞!我们有多少员工是成天在忙着做撞钟这项任务,而从不想要真正唤醒沉迷的众生这个结果?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树立“结果心态”,他们只为完成任务而机械地忙碌。放眼望去,那些在工作中关注结果的人,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那些忙出成效的人,人生价值更是得到了提升。所以,从现在开始,树立“结果心态”,让自己忙出成效吧!

跳出效率的陷阱:心态浮躁,才华也会变成毒药

一个人才华横溢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不懂得用良好的态度驾驭你的才华,才华就会变成毒药,从而阻碍你前进的步伐。

随着电视剧《大长今》的热播,大家对剧中的主角长今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她是朝鲜历史上第一个主治皇帝的女医官。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医术高明的人,却曾经因为自己的浮躁输掉了一次关键性的比赛。

为了争夺最高尚宫的位置,长今和今英各自全力以赴协助自己的师傅,比赛熬制鲜美的汤。

长今做菜的灵性和才能都不可能输给今英,但在一场比自己生命都还重要的比赛中,她怎么会输了呢?

因为长今实在太想赢得这场比赛了,为了能够寻找到最好的牛骨,她跑到很远的地方,因此耽误了一天多的时间。要熬制上好的牛骨汤,至少需要三天三夜才能去除牛骨的油腻和腥味。长今想出了利用宣纸来去除油腻,加珍贵药材来去掉腥味的方法。

结果却输了。

因为,长今违背了考题的宗旨——“做出老百姓也能做得出的汤”。

师傅对长今说:“是你的聪明才智变成了毒药,所以你才会失败。”

其实,真正的毒药不是长今的聪明才智,而是长今太想赢得比赛而引发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她失去了一颗“平常心”,违背了做事的根本。

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除了要善于抓住时机,懂得运用必要的技巧之外,还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这种平常心,对于想真正忙出成效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说来,人的心往往不能以常理来衡量。理论上,或许认为某种做法是对的,但人心往往朝着相反的方向走。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仍有某种法则可循。如果你有一颗平常心,就可以心平气和地工作,心平气和地生活。

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冠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保持了平常的心态。的确,在竞技场上保持平常心态,就能使竞技者超水平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在工作中更是这样,只有保持平常心,我们才能保证自己忙出成效。

实际上,很多人并不是被自己的能力所打败,而是败给自己无法掌控的情绪。在现实工作中,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与强烈的成功欲望的双重压力下,从业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欢喜、急躁、慌乱、失落、颓废、茫然、百无聊赖等困扰工作的情绪。这种情绪一齐发作,常常会让人丧失对自身的定位,变得无所适从,从而大大地影响了个人能力的发挥,使自己的工作效能大打折扣。

你的自信与才华,虽可以使你更容易获取成功,但无论什么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不能只凭借才华和自信取得成功。与才华相比,更重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谦虚、不骄不躁地去做事。

在华为,就有这样一个不浮躁的优秀员工小刘。小刘1998年初刚进华为的时候,公司正提倡“博士下乡,下到生产一线去实习、去锻炼”。实习结束后,领导安排他从事电磁元件的工作。堂堂的电力电子专业博士理应干一些大项目,不想却坐了冷板凳,搞这种不起眼的小儿科,小刘实在有些想不通。

有想法归有想法,工作还要进行。就在小刘接手电磁元件的工作之后不久,公司电源产品不稳定的现象出现了,结果造成许多系统瘫痪,给客户和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研发部领导把解决该电磁元件问题故障的重任,交给了刚进公司不到三个月的小刘。

在工程部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小刘经过多次反复实验,逐渐理清了设计思路。又经过60天的日夜奋战,小刘硬是把电磁元件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使该电磁元件的市场故障率从18%降为零,而且每年节约成本110万元。现在,公司所有的电源系统都采用这种电磁元件,几年过去,再未出现任何故障。

这之后,小刘又在基层实践中主动、自觉地优化设计和改进了100A的主变压器,使每个变压器的成本由原750元降为350元,且消除了独家供应商,减小了体积和重量,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250万元,并对公司的产品战略决策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