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开释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序 轻叩禅门,观似海佛法(2)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星云大师

佛教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一些人不信,排斥。我说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它,世间所有的东西,即使是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宗教有这么久的历史,这么久的文化,应该获得起码的尊重。它对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承载我们的中华文化,有莫大的贡献。

这段话出自《包容的智慧》一书。在与刘长乐先生谈到佛教的历史与现状时,星云大师还颇为感慨地说道,中国和佛教始终是和谐的。佛教文化被悠久的中华文化所接纳,并且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的佛教。佛教对得起中国,中国也不负佛教,正是两者之间相互的包容造就了这一切。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这句话不不仅适用于人对宗教的信仰,同时也适用于每个人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呐喊,它象征着西方人对尊重个体与尊重自由的向往,在东方,这种意识同样存在,不过被转化成了一种更加和谐、更易被接受的形式——包容。东方式的包容是海纳百川、泽被万物,是接受彼此的差异化,求同存异。

不论是学佛还是处世,包容的智慧都弥足珍贵。真正的佛法,对于世间的一切,都是恭敬的,这是佛的精神。所以,即使你不信佛法,也应该学会佛法倡导的包容的精神。如果你信佛法,第一要学弥勒佛,学常开笑口、放大度量的菩萨,那么肚子就要大一点,要能包容万象;要相信即使其他人和自己观点不同,也有对的地方;要用慈悲的笑容面对他人。以上这些都是佛法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感知到的。

这世上的事物千奇百怪,人与人之间也有着众多的差异,生活背景、生活方式、个性、价值观等的差异,让我们的相处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难,无所谓希望或者失望、信任或者背叛,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真诚相对,不必强求一致。

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在客观上便要求我们要做到“求同存异”,即寻找相互之间相同的地方的同时尊重相互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实现相互之间的合作。因此,要做到“求同存异”,“尊重”是基础,而且还需要有耐心、能包涵、心胸开阔。如果能将这一条与取长补短、开诚布公协调运用,那么,不仅双方能表达得更为舒畅,而且还能从中学到不少的新东西。

有一个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总是与他人发生矛盾。后来他找到一位大师,向他求教。

大师沉思了一会儿,默然舀起一瓢水,说:“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谁哪有形状呢?”

大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一只杯子,这人恍然,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大师无语,轻轻地拿起花瓶,把水倒入其中,这人又道:“哦,难道说这水的形状像花瓶?”

大师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花土的盆中。水很快就渗入土中,消失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思。

这时,大师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就是人的一生。”

那个人沉思良久,忽然站起来,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想通过水告诉我,我们身边的人就是不同的容器,想与他们相处得好,那么,我就要把自己变成可以倒入各种容器中的水,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这样。”大师微笑,接着说:“又不是这样!”说毕,大师出门,这人随后。走到门外,大师指着院内的水井说:“这里是水。”又指向庙门旁边的山泉:“那也是水。”然后又抬起胳膊指向遥远的地方,说:“那边有条河流,那也是水。”

此人大悟:“大师是想对我说,虽然水可以化为各种形状,但水终究还是水,不是水瓢、水杯,也不是花瓶,对吗?”

大师笑着点了点头。

对那些我们不相信,但又无损于原则的事情,我们大可不必用绝对较真的态度排斥,我们可以像水一样,能将自己融入其中,但又能保持自我。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如此,在人际交往里亦是。

我们要逐渐学会求同存异,保留相同的利益要求,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学会照顾他人的利益。当双方观点出现分歧或利益不能平衡时,尽量寻找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中间值,否则,我们就很有可能在面临差异与分歧时彼此伤害。

参禅未必非到庙宇之中

待人处世是修行,工作服务是修行,诵经拜佛是修行,谈话会面是修行,爱语赞叹是修行,改过迁善是修行,乃至休闲娱乐都是修行。

——星云大师

禅如空气一般,将我们环绕其中。正如星云大师所言,“待人处世是修行,工作服务是修行,诵经拜佛是修行,谈话会面是修行,爱语赞叹是修行,改过迁善是修行,乃至休闲娱乐都是修行”。

古德说“热闹场中做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深山古寺中能修行,红尘俗世中也可得道。

禅是静,禅是定,于滚滚红尘中踉跄奔走的众生能否聆听梵音佛唱呢?

只要心中有佛,外境又怎能阻碍人的修行之路?心中有佛,眼睛看到的都是佛的世界;心中有佛,耳中听到的都是佛的声音;心中有佛,说的话都是佛的语言;心中有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事情。这是星云大师所到达的禅悟境界,也是在俗世中摸爬滚打的众生获得心灵解脱的法门。

虽然生活在这污浊的婆娑世界,但只要心中有佛,凡尘俗世中也能聆听到曼妙梵音,凡夫俗子也能成为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白莲。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溪水是禅,青山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

禅就在身边,所以,参禅并非必须到庙宇之中。

无德禅师从法堂中走出来的时候,恰好看到一位女施主手捧鲜花,面色虔诚地走进了佛殿。于是,无德禅师朝她点头微笑。

女施主向无德禅师微微施礼后说道:“禅师,这是我今天刚刚从家中的花园里采下的鲜花,您看这花朵绽放得多么美丽!”

无德禅师回答说:“是啊,多么美丽的花朵!施主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以香花供佛,必然会得到福报。”

听到无德禅师的评价,女施主非常高兴,她开心地说:“这是作为一个信徒应该做的。每次一走进庙门,我的心就会变得特别清净,所有的烦恼刹那间烟消云散。可是一旦回到家里,无数的烦恼又会涌上心头,我到底该如何消除心中的魔障呢?”

无德禅师并未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既然施主每天都来寺里献花,我很想向您请教,请问您是如何保持花朵的鲜艳的呢?”

“每次我将花采摘下来之后,都会将其泡在清水里,并且及时地为它换水。换水时,还会把花梗剪掉一段,因为花梗在水的浸泡下容易腐烂,一旦腐烂就无法正常地吸收水分和营养。”

“施主,这和在世俗生活中保持清净心难道不是一个道理吗?我们就像是那瓶中花,而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像是净瓶一样,唯有不断地净化自己的身心,检讨、修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获得快乐。”

女施主似懂非懂地问道:“谢谢禅师的开释,我很希望能在寺院中过一段禅者的生活,既能够向禅师多多请教,又可享受晨钟暮鼓和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到寺院中生活呢?”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座庙宇,呼吸之间就能够感受到禅意的清澄与圆融。

在自然天地之间,有无处不在的禅机妙意。一粒沙尘中包含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中蕴藏一个天堂,生命中缺少的不是风景,而是一双发现美丽风景的眼睛。道理是如此平常,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像孩童一般的单纯心灵来体悟。

一切世间的学问、智慧、思想,一切世间的事,都可以使你悟到般若在哪里——到处都是。在看花中能悟道,在风景中也能成佛。

智慧绝非刹那芳华

智慧就是对万事万物的豁达和穿透一切的力量。

——星云大师

保持心正意诚是获得并维系禅宗智慧的法宝,而如何才能做到正心诚意呢?

星云大师教诲:“对世间要救苦救难,对他人要感恩戴德,对家属要共荣共有,对社会要献心献力。”

智慧不是刹那芳华,也不是镜花水月,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身边,也将永恒地存在于人世间。真正的智者能够在这永恒的智慧之光的照耀下,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绎出最美丽的传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风雨凋零了春花,往日时光难以再现;光阴似水,时光如梭,所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后主李煜将自己人生失意的一番怅恨寄寓在暮春残景之中,这既是自我心情的写照,也涵盖了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将人生易逝、光阴难留的无限痛苦融汇和浓缩在了这千古一叹中。

穿越岁月的长河,无数美好的瞬间都在细雨中凋零陨落,无数壮丽的举动都在和风里化为尘埃,雄奇的景观都将随光阴而沧桑,坚定的信仰也会遗失在时光的洪荒里。美丽、感动、快乐、悲伤常常只在刹那之间,如清晨露水,日出即干涸;如夜色昙花,一夜枯荣。人道“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然毕竟东流去,这一滴水与那一滴水转瞬之间从咫尺到天涯。

人生短暂,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尽,而禅的智慧却在人生的众多瞬间化为永恒。

与群石对语,看顽石点头,拈花一笑,掸衣无痕,这是佛的姿态。

相传在灵山法会上,释迦牟尼为众人说法。他手指间拈着一朵花,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对着众生微笑,似乎所有佛法的奥义,都已经在这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道尽了。

众生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应。唯有大弟子摩诃迦叶抬起头,直视着佛陀的双目,并报以会心一笑。

释迦牟尼欣然赞叹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

这一拈一笑间传递了一切,也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这就是禅宗的第一次传灯,摩诃迦叶继承了佛祖的衣钵,也继承了他传法普度众生的事业。禅法智慧的传承似乎就在两人相视一笑间完成了,但智慧的意义并未在那个瞬间全部实现。禅宗智慧的刹那芳华与永恒魅力往往是共存的,并行且永不相悖。

星云大师说,有智慧的人,对于任何事物都会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别人看到外,你看到内;别人看到相,你看到理;别人看到点,你看到面。所以,就在这一笑间,释迦牟尼与摩诃迦叶就能洞悉彼此。

人的色身虽然有老死,真实的生命却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样,赓续不已。所以,人一旦获得了禅法的智慧,就应该将其融汇于自己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既然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步速从这几十年的光阴中穿行,为何不选择走得更加踏实、更加稳健,既能自利,又可利人。当走到生命的尽头,即使不能留下深刻的痕迹,也能够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欣慰。

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种飞翔也是一种姿态,它同佛陀的所有智慧姿势一样,具有一种永恒不灭的精神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