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罗本纪第六。
<文武王>上。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元年
<文武王>立。讳<法敏>,<太宗王>之元子。母氏<文明王后>,苏判<舒玄>之季女,<庾信>之妹也。其妹{囗}梦登<西兄山>顶坐,旋流囗国内。觉与季{文明}言梦,季{文明}戱曰:“予愿买兄此梦。”因与锦裙为直。后数日,<庾信>与<春秋公>蹴鞠,因践落<春秋>衣纽。<庾信>曰:“囗囗囗{吾家幸}近,请往缀纽。”因与俱往宅,置酒,从容唤囗囗{<宝姬>},囗{持}针线来缝。其囗有故不进,其季进前缝缀。淡妆轻服,光艶照人。<春秋>见而悦之,乃请婚成礼,则有娠生男,是谓<法敏>。妃<慈仪>王后,波珍囗<善品>之女也。<法敏>姿表英特,聪明多智略。<永徽>初如,<高宗>授以大府卿。<太宗>元年,以波珍囗为兵部令,寻封为太子。<显庆>五年,<太宗>与将<苏定方>,平<百济>,<法敏>从之,有大功,至是卽位。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零一年
元年六月,入宿卫<仁问><儒敦>等至,告王“皇帝已遣<苏定方>,领水陆三十五道兵,伐<高句丽>,遂命王举兵相应。虽在服,重违皇帝勅命。”
秋七月十七日,以<金庾信>为大将军,<仁问><眞珠><钦突>为大幢将军,<天存><竹旨><天品>为贵幢摠管,<品日><忠常><义服>为<上州>摠管,<眞钦><众臣><自简>为<下州>摠管,<军官><薮世><高纯>为<南川州>摠管,<述实><达官><文颖>为<首若州>摠管,<文训><眞纯>为<河西州>摠管,<眞福>为誓幢摠管,<义光>为郞幢摠管,<慰知>为囗衿大监。
八月,大王领诸将,至<始饴谷>停留。囗使来告曰:“<百济>残贼,据<瓮山囗{瓮山城}>,囗囗{遮路},囗囗囗{不可前}。”囗王{大王}先遣使谕之,不服。九月十九日,大王进次<熊岘停>,集诸摠管大监,亲临誓之。二十五日,进军围<瓮山城>。至二十七日,先烧大栅,斩杀数千人,遂降之。论功,赐角干伊囗为摠管者剑;囗沧{囗}波珍囗大阿囗为摠管者戟,已下各一品位。筑<熊岘城>。<上州>摠管<品日>,与<一牟山郡>太守<大幢><沙尸山郡>大守{太守}<哲川>等,率兵攻<雨述城>,斩首一千级。<百济>达率<助服>恩率<波伽>与众谋降。赐位<助服>级囗,仍授<古囗耶郡>大守{太守},<波伽>级囗,兼赐田宅衣物。冬十月二十九日,大王闻皇帝使者至,遂还京。使吊慰,兼勅祭前王,赠杂彩五百段。<庾信>等休兵,待后命,<含资道>摠管<刘德敏>至,传勅旨,输<平壤>军粮。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使臣在馆,至是,册命王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乐浪郡>王{公}<新罗>王。拜伊囗<文训>为中侍。王命<庾信>与<仁问><良图>等九将军,以车二千余两,载米四千石租二万二千余石,赴<平壤>。十八日,宿<风树村>,氷滑道险,车不得行,并载以牛马。二十三日,渡<七重河>,至<囗壤>。贵幢弟监<星川>军师<述川>等,遇贼兵于<梨岘>,击杀之。二月一日,<庾信>等至塞{獐塞},距<平壤>三万六千步。先遣步骑监<裂起>等十五人,赴营。是日,风雪寒囗,人马多冻死。
六日,至<杨囗>,<庾信>遣阿囗<良图>大监<仁仙>等致军粮,赠<定方>以银五千七百分细布三十匹头发三十两牛黄十九两。<定方>得军粮,便罢还。<庾信>等闻兵归,亦还渡<囗川{川}>。<高句丽>兵追之,回军对战,斩首一万余级,虏小兄<阿达兮>等,得兵械万数。论功,中分<本彼宫>财货田庄奴仆,以赐<庾信><仁问>。<灵庙寺>灾。<耽罗国>主佐平<徒冬音律>[一作津。],来降。<耽罗>自<武德>以来,臣属<百济>,故以佐平为官号,至是,降为属国。三月,大赦。王以旣平<百济>,命所司设大囗。秋七月,遣伊囗<金仁问>,入贡方物。八月,<百济>残贼,屯聚<内斯只城>,作恶,遣<钦纯>等十九将军,讨破之。大幢摠管<眞珠><南川州>摠管<眞钦>,诈称病,闲放不恤国事,遂诛之,幷夷其族。沙囗<如冬>打母,天雷雨震死,身上题须囗堂三字。<南川州>献白鹊。[囗字未详。]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零三年
三年春正月,作长仓于<南山新城>。筑<富山城>。二月,<钦纯><天存>领兵,攻取<百济><居列城>,斩首七百余级。又攻<居勿城><沙平城>降之,又攻<德安城>,斩首一千七十级。夏四月,大,以我国为<鸡林>大都督府,以王为<鸡林州>大都督。五月,震<灵庙寺>门。<百济>故将<福信>及浮图{浮屠}<道琛>迎故王子<扶余豊>,立之,围留鎭郞将<刘仁愿>于<熊津城>。皇帝诏<仁轨>检校<带方州>刺使{刺史},统{将}前都督<王文度>之众,与我兵向<百济>营,转鬪陷陈,所向无前。等释<仁愿>围,退保<任存城>。
旣而<福信>杀<道琛>,井{幷}其众,招还叛亡,势甚张。<仁轨>与<仁愿>合,解甲休士,乃请益兵。诏遣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兵四十万,至<德物岛>,就<熊津府城>。王领<金庾信>等二十八[一云三十。]将军,与之合攻<豆陵[一作良。]尹城><周留城>等诸城,皆下之。<扶余豊>脱身走,王子<忠胜><忠志>等,率其众降,独<迟受信>据<任存城>,不下。自冬十月二十一日,攻之,不克,至十一月四日,班师,至<舌[一作后。]利停>,论功行赏有差。大赦,制衣裳,给留鎭军。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零四年
四年春正月,<金庾信>请老,不允,赐囗杖。以阿囗<军官>为<汉山州>都督。下敎妇人亦服中朝衣裳。二月,命有司徙民于诸王陵园,各二十户。角干<金仁问>伊囗<天存>与勅使<刘仁愿><百济><扶余隆>,同盟干{于}<熊律{熊津}>。三月,<百济>残众,据<泗囗山城>叛{反},<熊州{熊津}>都督发兵,攻破之。地震。遣<星川><丘日>等二{三}十八人于<府城>,学乐。秋七月,王命将军<仁问><品日><军官><文颖>等,率<一善><汉山>二州兵,与<府城>兵马,攻<高句丽><突沙城>,灭之。八月十四日,地震,坏民屋,南方尤甚。禁人擅以财货田地施佛寺。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零五年
五年春二月,中侍<文训>致仕,以伊囗<眞福>为中侍。伊囗<文王{文汪}>卒,以王子礼葬之。皇帝遣使来吊,兼进赠紫衣一袭腰带一条彩绫罗一百匹囗二百匹。王赠使者金帛尤厚。
秋八月,王与勅使<刘仁愿><熊津>都{都督}<扶余隆>盟于<熊津><就利山>。初,<百济>自<扶余璋>与<高句丽>连和,屡{侵}伐封囗。我遣使入朝求救,相望于路。及<苏定方>旣平<百济>军回,余众又叛。王与鎭守使<刘仁愿><刘仁轨>等,经略数年,渐平之。<高宗>诏:<扶余隆>归,抚余众及令与我和好。至是,刑白马而盟,先祀神祇及川谷之神,而后囗血。其盟文日{曰}:“往者,<百济>先王迷于逆顺,不敦邻好,不睦亲姻,结托<高句丽>,交通国,兵{共}为残暴,侵削<新罗>,剽邑屠城,略无宁岁。天子悯一物之失所,怜百姓之无辜,频命行人,遣其和好。负囗恃远,侮慢天经,皇赫斯怒,囗{恭}行吊伐,旌旗所指,一戎大定。固可{囗}宫囗{囗}宅,作诫{范}来裔,塞源拔本,垂训后昆。然怀柔伐叛,前王之令典,兴亡继絶,往哲之通规。事必师古,传诸囗册。故立{树}前<百济>大司稼正卿<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守其祭祀,保其桑梓,依倚<新罗>,长为与国,各除宿憾,结好和亲,各承诏命,永为藩服。仍遣使人右威卫将军<鲁城县>公<刘仁愿>,亲临劝诱{谕},寔{具}宣成旨。约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刑牲囗血,共敦终始,分灾恤患,恩若弟兄,祗奉纶言{音},不敢失坠,旣盟之后,共保岁寒。若有背盟{弃信不恒/乖背不恒},二三其德,兴兵动众,侵犯边囗,明囗{神}监{鉴}之,百殃是降,子孙不育{昌},杜稷{社稷}无守,囗祀磨灭,罔有遗余。故作金书铁券,藏之宗庙,子孙万代,无敢违祀{犯}。
神之听之,是飨{享}是福。”<刘仁轨>之辞也。囗讫,埋牲币于坛之壬地,藏其书于我之宗庙。于是,<仁轨>领我使者及<百济><耽罗>人四国使,浮海西还,以会祠<泰山>。立王子<政明>为太子,大赦。冬,以<一善><居列>二州民,输军资于<河西州>。绢{囗}布旧以十寻为一匹,改以长七步广二尺为一匹。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零六年
六年春二月,京都地震。夏四月,<灵庙寺>灾。大赦。<天存>之子<汉林><庾信>之子<三光>,皆以奈麻入宿卫。王以旣平<百济>,欲灭<高句丽>,请兵于。冬十二月,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摠管,以司列少常<伯安陆><囗处俊>副之,以击<高句丽>。<高句丽>贵臣<渊净土>,以城十二,户七百六十三,口三千五百四十三来投。<净土>及从官二十四人,给衣物粮料家舍,安置王都及州府。其八{十二}城完,囗{囗}遣士卒鎭守。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零七年
七年秋七月,大囗三日。皇帝勅以<智镜><恺元>为将军,赴<辽东>之役,王卽以<智镜>为波珍囗,<恺元>为大阿囗。又皇帝勅以<日原>大阿囗为云麾将军,王命于宫庭受命。遣大奈麻<汁恒世>,入朝贡。<高宗>命<刘仁愿><金仁泰>从<卑列道>,又征我兵,从<多谷><海谷>二道,以会<平壤>。秋八月,王领大角干<金庾信>等三十将军,出京。九月,至<汉城停>以待<英公>。冬十月二日,<英公>到<平壤城>北二百里,差遣<囗同兮>村主大奈麻<江深>,率<契丹>骑兵八十余人,历<阿珍含城>,至<汉城>移书,以督兵期,大王从之。十一月十一日,至<獐塞>,闻<英公>归。王兵亦遇{还}。仍授<江深>位级囗,赐粟五百石。
十二月,中侍<文训>卒。留鎭将军<刘仁愿>,传宣天子囗命,助征<高句丽>,仍赐王大将军旌节。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零八年
八年春,<阿麻>来服。遣<元器>与<净土>入,<净土>留不归,<元器>还。有勅此后禁献女人。三月,拜波珍囗<智镜>为中侍。置<比列忽州>,仍命波珍囗<龙文>为摠管。夏四月,彗星守天船。六月十二日,<辽东>道安抚副大使<辽东>行军副大摠管兼<熊津>道安抚大使行军摠管右{左}相检校太子左中护上柱国<乐城县>开国男<刘仁轨>,奉皇帝勅旨,与宿卫沙囗<金三光>到<党项津>。王使角干<金仁问>,廷{往}迎之以大礼。于是,右相约束讫,向<泉冈>。二十一日,以大角千{大角干}<金庾信>大幢为{为大幢}大摠管;角干<金仁问><钦纯><天存><文忠>囗<眞福>波珍囗<智镜>大阿囗<良图><恺元><钦突>,为大幢摠管;伊囗<陈纯>[一作。]<竹旨>,为京停摠管;伊囗<品日>囗<文训>天阿囗{大阿囗}<天品>,为贵幢摠管;伊囗<仁泰>,为<卑列道>摠管;囗<军官>大阿囗<都儒>阿囗<龙长>,为<汉城州>行军摠管;囗<崇信>大阿囗<文颖>阿囗<福世>,为<卑列城州>行军摠管;波珍囗<宣光>阿囗<长顺><纯长>,为<河西州>行军摠管;波珍囗<宜囗{宜福}>阿囗<天光>,为誓幢摠管;阿囗<日原><兴元>,为囗衿幢摠管。二十二日,<府城><刘仁愿>遣贵于{贵干}<未囗>,告<高句丽><大谷囗{大谷城}><汉城>等二郡十二城归服,王遣一吉囗<眞功>称贺。<仁问><天存><都儒>等,领<一善州>等七郡及<汉城州>兵马,赴军营。二十七日,王发京赴兵。二十九日,诸道摠管发行,王以<庾信>病风留京。<仁问>等遇<英公>,进军于<囗留山>下。[<囗留山>在今<西京>北二十里。]秋七月十六日,王行次<汉城州>,敎诸摠管往会大军。<文颖>等遇<高句丽>兵于<蛇川>之原,对战大败之。
九月二十一日,与大军合围<平壤>,<高句丽>王先遣<泉男产>等,诣<英公>请降。于是,<英公>以王<宝臧>王子<福男><德男>大臣等二十余万口回。角干<金仁问>大阿囗<助州>随<英公>归,<仁泰><义福><薮世><天光><兴元>随行。初,大军平<高句丽>,王发<汉城>指<平壤>,次<囗次壤>,闻诸将已归,还至<汉城>。冬十月二十二日,赐<庾信>位太大角千{太大角干},<仁问>大角干,已外伊囗将军等并为角干,苏判已下并增位一级。大幢少监<本得>,<蛇川>战功第一。<汉山州>少监<朴京汉>,<平壤城>内杀军主<述脱>,功第一。黑岳令<宣极>,<平壤城>大门战功第一,并授位一吉囗,赐租一千石;誓幢幢主<金遁山>,<平壤>军营战功第一,授位沙囗,赐租七百石;军师<南汉山><北渠>,<平壤城>北门战功第一,授位述干,赐粟一千石;军师<斧壤><仇杞>,<平壤>南桥战功第一,授位述干,赐粟七百石;假军师<比列忽><世活>,<平壤>少城战功第一,授位高干,赐粟五百石;<汉山州>少监<金相京>,<蛇川>战死,功第一,赠位一吉囗,赐租一千石。<牙述>沙囗<求律>,<蛇川>之战,就桥下涉水出,与贼鬪大胜,以无军令,自入危道,功虽第一而不录,愤恨欲经死,旁人救之,不得死。二十五日,王还国,次<褥突驿>,<国原>仕臣<龙长>大阿囗,私设筵,飨王及诸侍从。及乐作,奈麻<紧周>子<能晏>,年十五岁,呈<加耶>之舞,王见容仪端丽,召前抚背,以金盏劝酒,赐币帛颇厚。十一月五日,王以所虏<高句丽>人七千入京。六日,率文武臣寮,朝谒先祖庙,告曰:“祗承先志,与大同举义兵,问罪于<百济><高句丽>,元凶伏罪,国步泰静,敢兹控告,神之听之。”十八日,囗死事者,少监已上十囗囗匹,从者二十匹。十二月,<灵庙寺>灾。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零九年
九年春正月,以<信惠>法师为政官大书省。僧<法安>来传天子命求磁石。二月二十一日,大王会群臣,下敎:“往者,<新罗>隔于两国,北伐西侵,暂无宁岁,战士曝骨,积于原野,身首分于庭界。先王愍百姓之残害,忘千乘之贵重,越海入朝,请兵绛阙,本欲平定两国,永无战鬪,雪累代之深雠,全百姓之残命。<百济>虽平,<高丽{高句丽}>未灭,寡人承克定之遗业,终已成之先志。今两敌旣平,四隅静泰,临阵立功者,并已酬赏,战死幽魂者,追以冥资。但囹圄之中,不被泣辜之恩,枷囗之苦,未蒙更新之泽。言念此事,寝食未安,可赦国内。自<总章>二年二月二十一日昧爽已前,犯五逆罪死已下,今见囚禁者,罪无小大,悉皆放出;其前赦已后犯罪夺爵者,并令依旧;盗贼人,但放其身,更无财物可还者,不在征限;其百姓贫寒,取他谷米者,在不熟之地者,子母俱不须还,若在熟处者,至今年收熟,只还其本,其子不须还。囗囗{今月}三十日为限,所司奉行!”夏五月,<泉共{泉井}><比囗囗{比列忽}><囗连{各连}>等三郡民饥,发仓赈恤。遣<祇珍山>级囗等,入献磁石二箱。又遣<钦纯>角干<良图>波珍囗,入谢罪。
冬,使到传诏,与弩师<仇珍川{仇珍山}>沙囗回。命造木弩,放箭三十步。帝问曰:“闻在尔国造弩射一千步,今囗三十步,何也{耶}?”对曰:“材不良也,若取材本国,则可以作之。”天子降使求之,卽遣<福汉>大奈麻献木。乃命改造,射至六十步。问其故,答曰:“臣亦不能知其所以然,殆木过海,为湿气所侵者欤。”天子疑其故不为,劫之以重罪,而终不尽呈其能。颁马囗九{凡}一百七十四所:属所内二十二,官{宫}十,赐<庾信>太大角干六,<仁问>太角干五,角干七人各三,供囗{伊囗}五人各二,苏判四人各二,波珍囗六人大阿囗十二人各一,以下七十四所,随宜赐之。
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一零年
十年春正月,<高宗>许<钦纯>还国,留囚<良图>,终死干{于}圆狱。以王擅取<百济>土地遗民,皇帝责怒,再留使者。三月,沙囗<薛乌儒>与<高句丽>太囗囗{大兄}<囗延武{高延武}>,各率精兵一{二}万,度<鸭囗江{鸭绿江}>,至<屋骨>,囗囗囗<靺鞨>兵先至<皆敦壤>待之。夏四月四日,对战,我兵大克之,斩获不可胜计。兵继至,我兵退保<白城>。六月,<高句丽><水临城>人<年岑{牟岑}>大兄,收合残民,自<穷牟城>,至<浿江>南,杀官人及僧<法安>等。向<新罗>行,囗{至}西海<史冶岛>,见<高句丽>大臣<渊净土>之子<安胜>,迎致<汉城>中,奉以为君,遣小兄<多式>等,哀{来}告曰:“兴灭国,继絶世,天下之公义也,推{惟}大国是望。我国先王臣{以}失道见灭,今臣等得国贵族<安胜>,奉以为君,愿作藩屛,永世尽忠。”王处之国西<金马渚>。
<汉祇部>女人,一产三男一女,赐粟二百石。秋七月,王疑<百济>残众反复,遣大阿囗<儒敦>于<熊津>都督府请和,不从,乃遣<司马称{司马弥}>军窥囗。王知谋我,止<称{弥}>军不送,举兵讨<百济>。<品日><文忠><众臣><义官><天官>等,攻取城六十三,徙其人于内地。<天存><竹旨>等取城七,斩首二千。<军官><文颖>取城十二,击狄兵,斩首七千级,获战马兵械甚多。王还,以<众臣><义官><达官><兴元>等囗囗囗寺营退却,罪当死,赦之免职。<仓吉于>囗囗囗囗一,各授位级囗,赐租有差。遣沙囗<须弥山>,封<安胜>为<高句丽>王。其册曰:“维<咸享>元年岁次庚午秋八月一日辛丑,<新罗>王致命<高句丽>嗣子<安胜>。公大祖{太祖}<中牟王>,积德比{北}山,立切{功}南海,威风振于<靑丘>,仁敎被于<玄囗>。子孙相继,本支不絶,开地千里,年将八百。至于<津{建}>兄弟,祸起萧墙,囗成骨肉,家国破亡,宗社{湮}灭,生人波荡,无所托心。公避危难于山野,投单身于邻国,流离辛苦,迹同<晋文>,更兴亡国,事等<卫侯>。夫百姓不可以无主,皇天必有以眷命,先王正嗣,唯公而已,主于祭祀,非公而谁?谨遣使一吉囗<金须弥山>等,就披策命公为<高句丽>王,公宜抚集遗民,绍兴旧緖,永为邻国,事同昆弟,敬哉敬哉。兼送粳米二千石,甲具马一匹,绫五匹,绢细布各十匹,绵十五称,王其领之!”十二月,土星入月。京都地震。中侍<智镜>退。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汉城州>摠管<薮世>取<百济>囗囗囗囗囗囗国,适彼事觉,遣大阿囗<眞珠>,诛之。[十二囗囗囗贲书所六{云}囗囗囗事同异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