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厥阴经症(2)
王肯堂曰。蛔厥者。其人手足冷而吐蛔也。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虽厥而烦。吐蛔已则静。
不若脏厥之躁无暂安时。病患脏寒胃虚。蛔动上膈。闻食臭则出。因而吐蛔。舌燥口干。常欲冷冻饮料浸口不欲咽。蛔上烦躁。昏乱欲死。两手脉沉迟。足冷至膝。甚者连蛔并屎俱出。大便秘而不行。此症虽险。都可救治也。
鳌按。戴氏阳症吐蛔之说。往往有之。医者不可不察。而动以桂、附、干姜等热剂与之也。
除中
【纲】仲景曰。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
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目】刘完素曰。除者。除去也。与除夕之除同义。夫脉迟为寒。胃中真阳已薄。不可更与凉药。盖胃暖乃能纳食。今胃冷而反能食。则是胃之真气发露无余。而胃阳亦必渐去而不能久存。故必死。腹中。即胃中也。
魏荔彤曰。此为阳虚阴寒家立法。见厥阴一症。原寒热杂合。其盈虚消息之机。全在临时斟酌。
为阳气盛。热有余。则越之散之。甚且凉之下之。为阴气盛。热不足。则升之举之。甚且温之补之。
俱难一以为治也。此固为厥阴传经之邪言之。而不止此也。伤寒中何经不然。杂病中何症不然。故此条俱未尝专指厥阴也。学人可不察乎。
【纲】仲景曰。眼睛不慧。语言不出。而设食反多者。此为除中。口虽欲言。舌不能言。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
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目】杨士瀛曰。除中者。脏寒应不能食。今反能食是也。有三症。悉属厥阴。其一由误服黄芩汤而致。期以必死。其一则热少厥多。胃气在者愈。暴来出而复者死。其热续在者生。此不因药故也。其一至眼不慧。舌不能言。则为坏症。必死
气上撞心
【纲】仲景曰。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
【目】成无己曰。气上撞者。腹中气时时上撞也。此汗吐下后之疾。虽经下之。邪犹在表故也。
痞病气上撞咽候。亦由误汗吐下而生。
魏荔彤曰。此言厥阴病传经热邪为患。历举其症以验之。示误下之禁也。伤寒之邪。传入少阴。
为里中之里。及自少阴传厥阴。又为三阴之极尽处矣。阴尽处受邪。亦无所复传。却由同表里之少阳为升降之出路。故在阳明有下法。在少阴亦有下法。今阴尽之极。则少阳固无下法。厥阴更无下法。下之为误可知矣。然邪在少阴。原分寒热。邪在厥阴。亦必分寒热。邪由传经入少阴者为热。
及递传厥阴。不问而知为热矣。惟是厥阴病中。若直中寒邪。亦自少阴起。而入厥阴。是寒热皆由少阴而来。大足相混也。试先言传经自太阴而来为热邪者。能辨乎此。则由少阴直中而起之寒邪。
自可徐考而识之。厥阴病。得于传经为热邪者。先验其症。首曰消渴。凡热必渴。然寒湿隔阻正气亦有渴。渴欲饮水。必不能多。未有渴而饮。饮而仍渴。随饮随消随渴者。故随饮随消随渴。则为传经之热邪。传入厥阴无疑也。少阴居下。厥阴居中。热渐传上。则上焦必受熏灼之害。为消渴。为气上撞心。为心中疼热。皆少阴之邪热。缘木而升者。竟入肝为病。木火交炽。而诸症见矣。然又有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之症者。何也。盖邪从少阴传来。本自三阳传入。病久胃虚。邪热乘之。蛔因胃气虚。则不能安伏于胃底之下。又热乘之。反浮游于胃口之上。于是胃虚而热。则多饥。蛔在胃口。故不欲食。食入而食在蛔上则相安。食入而蛔反在食上则必吐蛔。此又厥阴病中旁及之胃病也。
医家或见热症。谓宜下。再见胃病。又谓宜下。漫为下之。大误矣。少阴之传厥阴。其势 日上矣。治之如法。则邪可从少阳而散。亦如阳明传少阳。为邪出之门户也。反逆其势而下之。阴性本降。再经误下。利何能止乎。
仲师于厥阴中。首揭不可下之禁。见厥阴病无论为寒为热。俱不可下也。
【纲】仲景曰。病如桂枝症。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撞咽喉。不得息者。
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目】寇宗 曰。此盖未经汗吐下作膈实。故宜吐也。
王肯堂曰。气撞心疼者。厥阴本病也。如气上撞。不吐蛔者。为阳症。若撞咽不得息者。瓜蒂散吐之。往来寒热者。奔豚。阴拘挛者。阴阳易。卒口噤者。刚痉与汗吐下之后。各有症治方法。
学人详之。
胸胁满痛
【纲】仲景曰。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目】吴绶曰。治胁下痛。加枳壳、青皮、枯梗、芍药。胁下硬。加牡蛎粉。若憎寒拘急。往来寒热。而胸胁满者。加桂枝、白芍。俱小柴胡汤内加之。
李时珍曰。此宜小柴胡汤、抵当汤、黄芩芍药汤。
魏荔彤曰。此就邪热之微。阳气之出。易于升举而得愈者。明之也。若小便色不白。即热少厥微。然有烦躁病在。日久郁内。无所宣泄。遂致上冲下注。且下肝脏之血。示人不可轻忽其微热也。
此条总是一串成文。
【纲】仲景曰。妇人发热恶寒。经水适来。热除。脉迟。身凉。胸满如结胸状。谵语者。刺期门。
吐下后。脉微。心下痞。胁痛。气上冲咽。眩冒。脉动惕者。必成痿。下后。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名脏结。死。
【目】王肯堂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胁之部也。宿痞在胁。则阴阳之道路不通。故邪不得传经而直入于脏。是以死。
【纲】仲景曰。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
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目】吴绶曰。胸满多用吐法。实者瓜蒂散。虚者人参芦。或以香苏散送下。以手探喉中吐之。
亦可。伤寒三四日。已传少阳经。脉弦口苦。发热而胸满。小柴胡汤。胸中满闷者。加桔梗、枳壳各二钱以利之。胸胁满而烦者。加栝蒌实三钱。黄连一钱半。活人治胸满。气痞不宽。只用桔梗、枳壳各二钱。生姜五片。名曰枳壳汤。凡心之上。胸之分。宜枳壳。心之下。胃之分。宜枳实。盖枳壳能泄至高之气。枳实泄至低之气。栝蒌仁能泄肺。涤胸中痰垢之要药也。故胸满而烦必加之。
一法。治痞气胸满。用小麦麸一二升。以生枳壳切半同炒令热。去枳壳。以帛包麸熨胸中。冷则易。
则气易散而愈。
腹满痛
【纲】仲景曰。下利清谷。不可发表。汗出必腹满。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下利也。
【目】成无己曰。哕而腹满。气上而不下也。视其前后部。有不利者。则利之以降其气。前部。
小便也。后部。大便也。或用五苓散。或用小承气汤。
张云岐曰。伤寒邪在三阴内。不得交通。故为腹痛。手足之经。皆会于腹。如脉弦而腹痛。过在厥阴肝。太阴肺。刺太溪太渊太陵。脉沉而腹痛。过在太阴脾。少阴肾。手厥阴心包。刺太溪太陵。脉沉细而腹痛。过在太阴脾。少阴心。刺大白神门三阴交。此刺腹痛之法也。
魏荔彤曰。二条。乃言直中厥阴之寒邪。有急行温里之法。徐可升举其阳。由厥阴而少阳。以返于太阳之表也。下利本症也。腹满痛。阴寒内结也。身体疼痛。寒邪拘急也。此必先使阳回于少阴。而后厥阴之侵及者可徐图之。且寒邪本自少阴发源。源头之阳水既温。则灌溉于肝木者皆春泉矣。是温肾即以温肝也。然不攻其表。则厥阴本经之阴寒。留滞不散。于是用桂枝攻表也。首条。
下利清谷。则里寒阳微可审。不先温里回阳。遽发其汗。邪即散。阳必亡。阳愈衰。阴愈盛。腹满犹小患也。必至厥冷不还。脉微至绝矣。岂非失于温里乎。三条。乃预防下利之因也。转气下趣。
为寒为热。俱有此症。凡伤寒症中见此。则知其为欲自利。然在阳明胃邪。则为欲下行之机。在厥阴肝邪。则为欲下陷之候。邪欲其去。以下利而痊。正欲上升。以下利而危。必然之理也。
少腹满急
【纲】仲景曰。尺寸脉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其症少腹烦满。而囊缩。
病者手足厥逆。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名脏结。死。
【目】王肯堂曰。少腹。下焦所治。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冷结在膀胱。或用真武汤。
夫胸中满。心下满。皆气也。腹满者。多有燥屎也。少腹满者。有物聚也。盖身半以上。同天之阳。身半以下。同地之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在上满者。气也。在下满者。物也。物者。溺与血耳。邪结下焦。则津液不通。血气不行。或溺或血。留滞而腹胀也。若小便利者。蓄血之症。小便不利者。溺涩症也。俱是热病。惟冷结膀胱。少腹满一症。为寒病。有手足厥冷可辨。
【纲】仲景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
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气汤。
【目】成无己曰。如狂者。热在下焦。必与血相搏。若不蓄。为热迫之。则血自下。下则热随血出而自愈。不下则血为热搏。蓄积于下。而少腹急结。乃可攻之。以下热散血。内经曰。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后调其内。此之谓也。
囊缩
【纲】仲景曰。尺寸脉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其症少腹烦满而囊缩。
【目】朱肱曰。厥阴病。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宜小建中汤。脉微缓者。必囊不缩。
外症必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宜桂枝麻黄合半汤。尺寸俱沉短者。必囊缩。表气入腹。宜承气汤下之。大抵伤寒脏腑传变。阳经先受病。次传入阴经。以阳主生。阴主杀也。若六七日传厥阴。脉得微缓微浮。为脾胃脉也。故知土气不受克。邪无所容。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则寒热作而大汗出矣。
王好古曰。厥阴病者。烦满囊缩。大小便不通。发热引饮腹满。尺寸脉俱微缓。烦者。火也。
满者。木也。虽不吐蛔囊缩。但急者。亦木也。火木相合。四肢厥逆。而爪甲青。大小便不通。地道塞也。发热引饮。邪气在里。宜温之下之。
有以上诸症。大小便俱通。地道不塞。不发渴引饮。邪不在里。则宜温之灸之。则里外相接。
以复阳气。宜正阳散。
手足厥逆
【纲】仲景曰。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目】朱肱曰。手足逆冷。此名厥也。厥者。逆也。阴阳不相顺接。故手足逆冷也。阳气衰。
阴气盛。阴胜于阳。故阳脉为之逆。不通于手足。所以逆冷也。伤寒热多厥少者。其病当愈。
厥多热少者。其病为进。然有冷厥。有热厥。当仔细辨认。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数。足多蜷卧而恶寒。或自引衣盖覆。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或小便数。外症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冷厥也。四逆汤、理中汤、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选用。热厥者。初病必身热头痛。别有阳症。二三日至四五日。乃发厥兼热。厥至半日。却身热。盖热气深方发厥。须在二三日后也。若微厥即发热者。热厥故也。脉虽沉伏。按之而滑。为里有热。其人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卧。大便秘。小便赤。外症多昏愦者。知其热厥也。白虎承气随症用之。本条云。厥应下之。以热厥当下。
若反发汗。必口伤烂赤也。又有下症悉具而见四逆者。是失下后血气不通。四肢便厥。医人不识。
疑是阴厥。反进热药。祸如反掌。大抵热厥。须脉沉伏而滑。头汗。手虽冷。爪甲时温。须承气下之。
勿拘忌。
诸手足逆冷。皆属厥阴。不可汗下。然有须汗须下者。谓虽逆冷。时有温时。手足掌心暖。非正厥逆也。当消息之。若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绵衣包手足令暖。急用五味子汤。或兼与麻黄细辛甘草汤。服之 时。必大汗解。或厥逆怔忡者。宜先治水。茯苓甘草汤。然后治厥不然。水浸入胃。必下利。又有手足厥冷。脉乍结者。
邪结在胸也。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吐之。瓜蒂散。盖病在胸中。亦令人手足厥。
但认脉乍结是也。脉阴虚则结。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主胸满烦躁。太阴少阴脉俱不至头。
俱无头疼症。仲景只有厥阴一症。吴茱萸汤治干呕吐涎沫头疼而已。大抵属三阳者。头疼为多也。若非次头疼。胸中满。
及发寒热。脉紧而不大者。即是膈上有痰。瓜蒂末一钱水调下。吐涎立愈。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暑之变也。假令手足逆冷。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脉沉而滑。阳症似阴也。轻则白虎。重则承气。
伤寒失下。血气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热深。故厥亦深。急用大承气加分剂下之。汗出立瘥。仲景所谓厥宜下之者此也。
热厥与阴厥。自不同。热厥者。微厥即发热。阴厥即不发热。四肢逆冷。恶寒脉细。大小便滑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