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以天度起脉度是言其体也)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以日度起脉度是言其动也天日漏三层愈逼愈紧漏字一层即从天日中提出以作五十营之准者也故百刻正与五十营相映)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而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寥寥二百余字。有许多故事。许多议论涵盖其中。题只五十营。三字篇中幻出许多数目字。是烘托极热闹者。
营气第十六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其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间。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 。内注目内 。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
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
至跗上。复从跗注大趾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
循巅。下项中。循脊。入 。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先提大意。作冒后详叙其事。亦行文常格。笔意洁净可喜。
脉度第十七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
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手足各以六阴六阳纪数是各经左右两脉气行有先后矣而跷脉阴阳只叙其一此事乃本经中一大疑团也)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以上为第一节论脉度而以治法束之是实发题面之文)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
则阴气盛矣。(此热盛灼津而血涩者也)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以上为第五节是接发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之常变也)黄帝曰。
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荣之。岐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
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属目内 。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以上为第二节是接叙跷脉之起止以补首节未尽之义也)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以上为第四节因上编营气内注只言五脏不及六腑而疑之也)黄帝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以上为第三节即第二节之尾也)词气圆润静雅。足供揣摩。独怪承接有于理解难通之处。僭拟移置分注篇中。以俟高明指正。
营卫生会第十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以上总冒提清全篇头绪以下浩然直往穷原竟委不必回顾提笔而自曲折赴节)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
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
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
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以上三意一气贯注直起直住为第一节)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以上专发少壮不同气义精词湛为第二节亦直起直收与上节为一正一反一常一变)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
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 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上焦为宗气所会本节似言卫气者宗气本营卫之所令也故上半节言其常与营俱下半节又怪其不循卫道也)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
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
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三节畅叙荣卫生会分三焦而又各推其变当作一节读之若分三节文气便促而弱矣)布局则前单后双。运意则前总后分。两截似各不相顾。而实大气盘旋。真力弥满不拘于分提分应之成法。全以议论驾驭。其闲笔力又足以副之。词旨圆润。理致深密。耐人涵泳。局阵整肃。尤有正笏垂绅之度。此篇畅发荣卫之源流正变也。前两节合提笔数项而总叙之一正一变。后分三焦。中叙之又各一正一变也。若拘拘于分。应提笔转支节矣。
四时气第十九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
秋取经 。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 。风 肤胀。为五十七 。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徒 。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 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 。(中有脱文)必坚。来缓则烦 。
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 尽乃止。饮闭药。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三字是经脉篇文误衍于此)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甲乙经有小肠也三字)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
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
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 。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
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睹其色。察其以。(以目之讹也古目字相近)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笔力坚卓。惟结末一段语意无属笔致。亦与上文不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