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师传第二十九
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曰。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民众皆欲顺其志也。(以上提唱顺字大意下乃实叙其事)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患问所便。黄帝曰。
便病患奈何。岐伯曰。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热。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顿住是歇后语气)黄帝曰。胃欲寒饮。肠欲热饮。两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黄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岐伯曰。便此者。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以上为前半篇论治之贵顺也)黄帝曰。本脏以身形肢节 肉。候五脏六腑之小大焉。今夫王公大人临朝即位之君而问焉。谁可扪循之而后答乎。岐伯曰。
身形支节者。脏腑之盖也。非面部之阅也。(谓尚有面部之阅无待扪循者也笔妙)黄帝曰。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知。而阅之奈何。(言以肢节知五脏六腑而亦有阅于面也其法奈何)岐伯曰。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巨肩陷咽。候见其外。黄帝曰。善。岐伯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 骨有余。以候 。黄帝曰。善。岐伯曰。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欲知坚固。视目小大。黄帝曰。善。岐伯曰。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视唇舌好恶。
以知吉凶。黄帝曰。善。岐伯曰。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黄帝曰。善。愿闻六腑之候。岐伯曰。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浓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此所以候六腑者也。上下三等脏安且良矣。
前论治病之贵顺。后论脏腑之外阅。两截各不相顾。篇法无可言者。惟用笔坚浓朴直之中自饶温润委婉之致。令人读之不厌。
决气第三十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
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曰。
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
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 。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言六气各主其部而互相资无贵贱也但发源于五谷与胃耳)前后两截均以六项平叙。板实之中自饶腴味。尤妙在末尾用单笔作结探原星宿悠然不尽。使通身经脉皆活。此经文极谨严之作。
肠胃第三十一
黄帝问于伯高曰。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曰。请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
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反十六曲。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
回肠当脐左环。回周叠积而下回运环反十六曲。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叠积。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三十二曲也。
此当与下编合为一也。中间叠积。或作叶积。或作叶脊。皆字之讹也。回运环下。或少反字。胃之容三斗五升而三。
或作二今皆正之。不必曲解也。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黄帝曰。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曰。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 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小肠大二寸半。
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长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谷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平人则不然。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肠胃之中。当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后。后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谷尽矣。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先叙事后发论。词旨洁净精微。
海论第三十三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
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黄帝曰。远乎哉夫子之合人于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伯答曰。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荣输。所在四海定矣。黄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
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
何生何败。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气海有余者。
气满。胸中 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 。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输。
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
布局整暇运笔清挺。此与本神决气皆叙内伤证也。而此篇摹绘尤妙。
五乱第三十四
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
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黄帝曰。何谓逆而乱。岐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循脉。
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 。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黄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来。有道以去。审知其道。是谓身宝。黄帝曰。善。愿闻其道。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
不知。取足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
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疾而徐之为泻徐而疾之为补此徐入徐出无分补泻但导其逆气和其精气以其病非有余不足而起于一时之逆乱也)黄帝曰。允平哉道。明乎哉论。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运笔布局与前篇同。通体一气直下。而前后各顿四句。便有曲致。此等文须看炼句之清健。尤看着字之精确有一字松泛。即全体为之懦而不振。
胀论第三十五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黄帝曰。何以知脏腑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脏阳为腑。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邪。脏腑之内乎。岐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黄帝曰。愿闻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裹之内也。
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黄帝曰。未解其意。再问。岐伯曰。夫胸腹。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小肠者。传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行。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
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黄帝曰。愿闻脏腑之胀形也。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