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河水又东,分为二水,枝津东径甲下城南,会贞按:即《经》甲下邑之城也,当在今利津县东南。东南历马常,注济。朱河水又东以下讹作《经》,脱马字,作沇,《笺》曰:孙云,按上文有马常,此沇字疑当作。戴改《注》,增马,改。全、赵同。赵云:胡渭不悟此条是《注》,移在又东北过利县之上,非是。会贞按:此条朱本脱马字,只二十三字,检黄本并同,故赵云二十三字是《注》混作《经》,而戴云此二十四字,原本及近刻并讹作《经》。所云原本者,指《大典》本,[九一]所云近刻者指何本耶?恐戴所见近刻,原只二十三字,因赵增马字,此遂云二十四字,将原本近刻一笔了之,以省烦琐,然未免武断欺人。前后凡戴本云若干字讹作《经》,与赵本云若干字是《注》混作《经》,字数不合者,皆当作如是观。《经》言济水注河,非也。朱此二字讹在仓子城下。[九二]戴移此,云:考《济水注》云,又东北,河水枝津注之,《水经》以为入河,非也。斯乃河水注济,非济入河。其文与此《注》互相发明。赵移同。河水自枝津东北流,径甲下邑北,世谓之仓子城,朱下有非也二字。全、赵、戴移。又东北流,入于海。戴云:按此即《济水注》所谓河水于济、漯之北,别流注海者是也。《淮南子》曰:九折注于海,朱于作为,赵、戴改。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守敬按:《览冥训》文。《尚书 禹贡》曰:夹右碣石守敬按:碣石详《濡水》篇。入于河。《山海经》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东流注入于河。守敬按:《北次三经》
文。河之入海,旧在碣石,守敬按:《汉书 沟洫志》颜《注》引,臣瓒以为《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则河入海乃在碣石。《史记 河渠书 集解》亦引瓒说。郦氏本瓒说,复兼采《山海经》绳水出碣石山入河,以证河入海在碣石。今川流所导,朱所讹作可,戴改,赵同。守敬按:残宋本、《大典》本作所。非禹渎也。周定王五年,河徙故渎。守敬按:四语抄变《沟洫志》文。[九三]故班固曰:商竭周移也。朱竭讹作碣,赵据《汉书 叙传》改戴作竭。守敬按:残宋本作竭。又以汉武帝元光三年河又徙东郡,更注渤海。朱作元光二年,赵、戴同。守敬按:《沟洫志》颜《注》引臣瓒,此三句文,作元光二年,《河渠书 集解》引同,盖郦氏所本。然考《汉书 武帝纪》,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邱东南,流入渤海。则作二年,误也,今订。赵删河下又字。是以汉司空掾王璜赵云:按《汉书 儒林传》,琅邪王横平仲传古文《尚书》。《沟洫志》亦作王横。会贞按:《汉书 儒林传》作璜,与此同。惟《沟洫志》作横,又《后汉书 儒林传》作横。言曰: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朱作往昔天尝连北风。赵改云:《沟洫志》作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戴改同。海水溢,西南出,侵数百里。守敬按:二语亦《沟洫志》文。故张君云:赵云:《禹贡锥指》曰,《后汉志 注》、《禹贡 正义》,并引张氏《地理记》,张氏不知其名,岂即所称张君耶?程大昌以为张揖,按《隋志》有魏博士张揖,撰《广雅》二卷,而无《张氏地理记》,未审张君是揖否?守敬按:《南山经》,句余之山,郭《注》引《张氏地理志》。《海内南经》,
三天子鄣,郭《注》引张氏《土地记》,不着其名。《尔雅》,鸟鼠同穴,郭《注》引张氏《地理记》。《山水泽地》篇郦《注》引作张晏,知张氏即张晏。又《史记 夏本纪 太史公论 索隐》引张敖《地理志》,《寰宇记》亦引张敖《地理志》,张氏或是张敖。然则此张君,张晏、张敖,必居其一。至张揖止解《汉书 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明言之,而《广雅》亦无释碣石事,程氏以为张揖,乃臆度耳。全称孙潜本作张折,不知所出。残宋本、《大典》本、明钞本并作折。而戴作张折,本于《大典》、残宋本,明抄本亦然,皆不足据也。[九四]碣石在海中,盖沦于海水也。赵云:《禹贡锥指》曰,按道元卒于魏孝昌二年,岁在丙午,下距齐文宣登碣石之岁,天保四年癸酉凡二十八年。而文宣所登,乃在营州,前此营州未闻有碣石。疑是时平州之碣石已亡,故假营州临海之一山登之,以修故事。不然岂有舍此登彼之理?自是以后,登碣石者无闻焉。妄意推测,碣石之亡,当在魏、齐之世,丙午至癸酉二十八年闲也。会贞按:《水经山水泽地》碣石山在辽西临渝县南水中。《注》云,海水西侵,岁月逾甚,而苞其山,故言水中。《濡水注》,昔在汉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广,碣石苞沦洪波。此《注》亦言碣石沦于海水,胡渭并引之。复称曹孟德诗,东临碣石。后魏文成帝登碣石山。接云,山虽沦海,而去北岸不远,犹可扬帆揽胜。是胡氏疏解郦说,盖谓碣石本连北岸,至后世潮流冲断,立于海中,非谓碣石遂荡灭也。又据齐文宣事,乃终言碣石之亡在魏、齐闲耳。赵但以《锥指》言碣石之亡,证此《注》,骤观之似沦为亡者,故补所未备,使读郦书者了然焉。昔燕、齐辽旷,分置营州,守敬按:《史记 五帝本纪 集解》引马融曰,舜以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通典》引郑玄云,舜以青州越海,分置营州。其辽东之地,
宜《禹贡》青州之城也。《尚书集传》,舜分冀东北医无闾之地为幽州。即杜氏所指《禹贡》青州之域,转定舜营州之域,当分辽东乐浪三韩之地,西抵辽水,[《尔雅》,齐曰营州。则殷营州之域同。]而后魏营州,领昌黎、建德、辽东、乐良、冀阳、营丘等郡,皆在辽河以西,为古幽州境。郦氏特因叙当时营州之域,先概言营州之名所自昉,未遑细剖也。今城届海滨,守敬按:此承上文营州,谓魏营州城也。《大辽水注》,白狼水北径黄龙城东,魏营州刺史治。《地形志》,营州治和龙城。太延二年为镇,真君五年改置。则州城即黄龙城,亦即和龙城也。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朱无者字,《笺》曰:谢曰,宋本作城垂沦者半。戴、赵增。王璜之言,信而有征,碣石入海,非无证矣。赵云:《禹贡锥指》曰,薛氏曰,河入海处,旧在平州石城县,东望碣石。其后大风,逆河皆渐于海,旧道堙矣。又曰,王璜曰,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寖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九河但堙塞耳,而璜云为海所渐,世莫不痛诋之。百诗独为余言曰,九河若作逆河,则未为不是。余颔之而未有以见其诚然。及读薛氏语,始知古人先得我心。又曰,九河之地,为海所渐,王横之言诚误。若程大昌云,郦道元亦谓九河沦苞于海,则善长实未之有也。按郦氏三言碣石沦于海中,而九河不从横说。第五卷《河水注》云,自鬲、般、东光、河闲、乐成以东,城地并存,川渎多亡。第十卷《漳水注》云,九河既播,八枝代绝,遗迹故称,往往时存。此与许商、郑康成所言,如出一口,而程氏与碣石连举,遂使郦亭负此长冤。吁!可怪也!一清按:郦《注》引王璜之言,以证碣石沦海,而九河为海所渐之语,竟概从删削,卓见特识,得东樵为之阐明,善哉言乎!薛氏名季宣,见《宋史 儒林传》。守敬按:郦氏以上引王璜云,海水侵数百
里,又引张君云,碣石在海中,恐人以为不足凭,故即所目验者申明之,谓营州之海水北侵,可为王说之征,营州城之半沦,可为张说之证也。
校记
[一]「郦《注》所引《春秋》」按:郦《注》分别引《经》、《传》,故于《经》曰《春秋经》。于《传》则曰《春秋左传》,曰《春秋谷梁传》,于《公羊》则但曰《公羊传》,盖郦氏为古文家言故也,熊氏未瞭此例,下「《春秋》」二字非复。
[二]「原陵在临平亭东南」按:《礼仪志》作「之南」,西望平阴,东南去洛阳十五里。《疏》东下钞脱「之」字。
[三]「置北中郎府」按:《通志》云:「后魏灵太后时,北中郎将带河南郡。」
[四]「魏氏起玄武观于芒垂」按:垂,尾也。《通鉴》胡《注》:「盖馆在芒山之尾,其地直洛城北。」
[五]「河水于斯」按:「于」当作「至」,用《禹贡》文,见下。赵说是。
[六]「《书 疏》引《泰誓》文」按:《书 疏》引马融《书 序》有「不谋同辞」,非《泰誓》文。
[七]「覆于陶河」按:《杜畿传》载:文帝诏畿于孟津试船,遂至覆没,郦《注》引之以证陶河即孟津。《文帝纪》「将幸许昌」有明文,朱《笺》本存「将」字而脱「幸」字,诸家增「幸」字是也。熊氏删「将」字非是,「将」字当补。
[八]「而遵河渚」按:沈氏云:「按《竹书》作遵」,义较长,当补录。
[九]「知为晚年定本」按:杨《疏》亦信七校本为全氏晚年定本,其识高于王先谦。
[一〇]「《笺》曰:原书有此二字……即是处也」按《笺》但云脱「周师」二字,下句有《笺》引《吕览》,此未录。全、戴同增作「处矣」,今乙。(「全、戴增作处矣」,今据台北本删。)
[一一]「播九道于中州」按:《类聚》八、《初学记》六、严氏《全后汉文》四十二,「于」字并作「乎」。
[一二]「《笺》说祇据《史记 注》文」按:《笺》引孙氏说耳,非《笺》说。
[一三]「郑康成曰地喉也」按:王鸣盛《尚书后案》以为此必引《地说》文。《地说》于大陆以为地腹,与地喉义相类。《后案》又以为导泲入于河,入也。为荣,出也,郑增成地喉之义。(「喉」,今据台北本改「肱」。)
[一四]「疑是徐锴《说文 系传》」按:检徐氏书无此语。
[一五]「擒虎而献之」按:《汉志 注》作「搏」,与今本《穆天子传》同。明天一阁本作「捕」。
[一六]「畜之东虢」按:聚珍本校改「虢」。《元和志》六讹作「隅」,隅、虞之讹。虞,因虞虢事而讹。
[一七]「景之寿春……明中宰颍川郡」按:钞胥颠倒原文,今订正之为:洧水《注》言:景明中,宰颍川郡长社县,此言景明中之寿春,亦当是宦游。
[一八]「《笺》曰:汜音似」按:《笺》曰:「孙云:按《史记 正义》曰汜音似。」
[一九]「《通鉴》后唐同光二年《注》引此作东关关」按:今标点本作「车关」,不作「东」。
[二〇]「崔云」按:杨氏《要删》云:「崔云疑崔豹之讹。」待考。
[二一]「蒗荡渠出焉」按:即汴渠,《元和志》、《寰宇记》均云:「汴河之别名,一名通济渠。」又按:荡,《玉篇》有莨薚,《注》药也。查《大典》本仍作「荡」字,杨氏未及见《大典》本,故疑是《大典》本之误字。《玉篇》无「薚」字。狼汤、莨宕、蒗荡皆迭韵连绵字。
[二二]「即《经》所谓蒗荡渠也」熙仲按:《经》文作「又东过荥阳县北」,《注》云:「即《经》所谓蒗荡渠也」,此条真《经》文用过字之确证,郦亭作《注》时分明如此。
[二三]「更相洄注」熙仲按:章怀《注》引郭璞《注》云:「洄旋流也。」郦氏《水经注 序》有云:「枉渚交奇,洄湍决澓。」又《滱水》篇亦云:「枉渚回湍,率多曲复。」皆可互注。(「洄」,今据台北本改「回」。)
[二四]「此《注》则实指扈亭」按:《释例》曰:「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
[二五]「《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按:《路史 国名纪》丁引作「二十二年」。《竹书》,出公在位二十三年,当贞定王十七年。所见《竹书》与今本异。
[二六]「孝文时……东溃金堤」按:《括地志》云:「金堤在白马县东五里。」见《河渠书 正义》引。
[二七]「通谓之延津」按:《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澹台灭明下《正义》引《括地志》云:「延津在滑州灵昌县东七里。」
[二八]「石勒之袭刘曜」按:孙潜曰:「御或作袭。」戴、赵从之。
[二九]「胡《注》所引已是误本」按:胡《注》云:「《水经》曰:河水径东燕县故城北,则有济水自北来
注之。《注》云:垣护之守石济,即此处。」今按:胡注《经》、《注》分明,但「过」字误作「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