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正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9章

若夫卒然肿痛,水浆不入,言语不通,死在须臾,诚可惊骇。其会厌之两傍肿者,俗谓之双乳蛾,易治;会厌之一边肿者,俗谓之单乳蛾,难治。古方通谓之喉痹,皆相火之所冲逆耳。经曰:一水不能胜二火。又曰:一水不能胜五火。甚言其真水之易亏,而相火之易动也。如大怒则火起于肝,房劳则火起于肾,饮食失节则火起于脾胃之类。是故知火者痰之本,痰者火之标,火性急速,故病发则暴悍。治之之法,必先大涌其痰,或以铍针刺其肿处,此急则治标之法也。用药者,必须以内经从治之法,而以桔梗、甘草、玄参、升麻、防风、羌活、荆芥、人参、白术、茯苓之类,少加干姜、附子等药为向导,徐徐频与,不可顿服,此为治之大法也。切不可骤服寒凉之药,非徒无益,而且促其死耳。俗人未谙此理,而峻用芩、连、栀、柏之类而正治之,又甚者杂进以大寒草药,频与顿服,但觉肿势稍退,语言略通,而医者病者皆谓获效而喜。殊不知上热未除,中寒复生,其毒瓦斯乘虚而入腹,渐而至于发喘不休,不可治矣,良可叹哉!外有天行一种,名曰大头病,俗呼捏颈瘟,其证甚为凶恶,染此者十死八、九,宜推运气治之,治法亦不甚相远也,东垣普济消毒饮子甚妙,实为百发百中之剂,学人再宜详究而扩充之,务活人于斯世也,幸甚。

脉法两寸脉浮洪而溢者,喉痹也。脉微而伏者死。

方法丹溪曰:喉痹多属痰,重者宜用吐法,或只以桐油灯油脚,用鹅翎探吐之。病轻者,新取园中李实根噙之,更研水于项上敷之。

卢氏曰:按本草:蠡实根即马蔺草根也,能治喉痹,北方多有之。此又曰园中李实根,未知孰是。

缠喉风,属痰热,亦宜吐之。

又方 用远志去心为末,水调敷项上。

又方 用灯心草烧灰,吹入喉中。

一方 治咽喉肿痛。

荆芥穗 当归身 桔梗 甘草(各等分)上细切,水煎放温,嗽而服之。有热加黄芩、枳壳。宜刺少商出血,立愈。

又方 治喉干燥痛,用四物汤加桔梗、荆芥、黄柏、知母,立已。

又方 治喉疮并痛者,多属虚火游行无制,用人参、黄柏(蜜炙)、荆芥。虚火,用人参、竹沥。血虚,用四物汤加竹沥。

又方 用黄撩郎根(俗名倒摘刺),入好酒少许研汁,滴入喉中愈。

又方 以灯笼草炒焦为末,酒调敷喉中。

泻实热火,用黄连、荆芥、薄荷、硝石为末,姜汁蜜调噙化。

喉舌之疾,皆属火热,虽有数种之名,轻重之异,乃火之微甚故也。微而轻者,可以缓治;甚而急者,惟用砭针刺血,最为上策。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一条)通关饮(东垣) 治喉痹肿痛不能语言者,但可进药,无不愈者,此从治之法也。一方,有鼠粘子,无白术、茯苓、干姜、附子,名利膈汤,治一切咽喉生疮肿痛。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桔梗(去芦,二钱) 防风(去芦,七分) 荆芥(五分) 薄荷(五分) 干姜(炮,五分) 或加附子(炮,五分)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七分,徐徐与之。

又方(东垣) 治喉痹。

用鸭嘴胆矾三分或五分,吹入喉中,吐痰愈。

普济消毒饮子(东垣) 治天行喉痛等证。(方见瘟疫门。)桔梗汤(东垣) 治咽喉微觉肿痛,声破难语。

当归身 马勃(各一钱) 白僵蚕(炒) 黄芩(各三分) 麻黄(去节,五分) 桔梗(去芦) 甘草(炙,各一钱) 桂枝(少许)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又治喉痹方 新取青艾叶杵汁,灌入喉中即愈。

又方 用蛇床子于有嘴瓶中烧,令病者以瓶嘴含口中,吸烟入喉内,立愈。

吹喉散 治咽喉一切肿痛。

胆矾(五钱,别用青鱼胆一个,以矾研细入胆内,阴干) 巴豆(七粒,去壳) 朴硝(二钱五分,另研) 铜青(一钱) 轻粉(五分) 青黛(些少,另研)上将胆矾同巴豆肉于铜铫内飞过,去巴豆,合朴硝以下四味,再加麝香少许研匀,每用一字,吹入喉中,吐出痰血,立愈。

圣烟筒 治喉痹。

蓖麻子取肉捶碎,纸卷作筒,烧烟吸之。

(祖传方)治喉痹神效。

马兰菊 五爪龙草 车前草(各一握,俗名虾蟆衣)上以三物杵汁,徐徐饮之。

又方 治喉痹及喉中热痛等证。

用上好消梨杵汁,频频饮之。如患者能自嚼咽下,亦可。多食为良,大解热毒。惟金疮产妇及诸脱血证不可食,以其破血故也。其余一应痈疽发背等证,多食极妙。

齿病

论《内经》曰: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夫齿者,肾之标,骨之余也。足阳明胃之脉贯络于齿上龈,手阳明大肠之脉贯络于齿下龈,手阳明恶寒饮而喜热饮,足阳明恶热饮而喜寒饮,故其为痛有恶寒恶热之不同也。有开口呷风则痛甚者,肠胃中有风邪也。有开口则秽臭不可近者,肠胃中有积热也。或谓痛而齿动摇,或谓痛而虫侵蚀,又有齿缝疏豁饮食不便者,比比是也。大抵齿龈宣露而动摇者,肾元虚也,治宜滋阴补肾为要。憎寒恶热而口臭秽者,胃气热也,治宜安胃泻火为良。其所谓风邪虫蚀之证,盖因热生风而风生虫也。肠胃之火既平,更加以擦牙诛虫之药以治其标,无有不安之理也,学人详之。

脉法右寸关脉洪数,或弦而洪,肠胃中有风热,齿痛。

尺脉洪大而虚者肾虚,主齿动摇疏豁,相火上炎而痛。

方法丹溪曰:牙痛或出血,属热,胃中有热,有风寒,有虫,有湿热。实热肿痛,调胃承气加黄连,又用升麻、白芷、防风、荆芥、薄荷、甘草、桔梗之类,外用胡桐泪、麝香擦之。

灸法:上片痛,灸足三里二穴(在足阳明经,膝下三寸,骨外,大筋内陷中,灸七壮);下片痛,灸手三间二穴(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中,手阳明大肠经,灸七壮)。

治虫牙痛,用韭菜子,以黄蜡包之,外以瓦片烧红,将韭子蜡丸置于其上,又别糊一纸袋如巨螺样,上以小竹管为袋嘴,将袋复于蜡丸上,以竹管拄于齿窍中,接烟熏之,其虫即死而愈。

治走马牙疳方,其效如神。

干姜 南枣(各烧存性) 枯白矾上各等分为末,敷之即愈。

小儿走马牙疳,牙床一齐腐烂即死,此方神效。

妇人尿桶中白垢,火 一钱,入铜绿三分,麝香一分半,敷之立愈。

(以上丹溪方法凡五条)麝香散(东垣) 治热多寒少,牙龈露,肉脱血出,齿动欲落,疼痛妨食,恶寒少,恶热多。

熟地黄(二分) 益智仁(二分半) 当归身 生地黄 麻黄根 酒汉防己 人参(各五分) 升麻(一钱) 草豆蔻 黄连(各一钱五分) 羊胫骨灰(二钱) 麝香(少许)上为末,先用温水漱口净,擦之。

草豆蔻散(东垣) 治寒多热少,牙齿疼痛。

细辛叶 防风(各二分) 羊胫骨灰 熟地黄(各五分) 当归(六分) 草豆蔻 黄连(各一钱三分) 升麻(二钱五分)上为细末,如前法擦之。

羌活散 治客寒犯脑,及风寒凑袭,脑痛项筋急,牙齿痛动摇,肉龈袒脱疼痛。

本 香白芷 桂枝(各三分) 苍术 升麻(各五分) 当归身(六分) 草豆蔻(一钱) 羌活(一钱五分) 羊胫骨灰(二钱) 麻黄(去根节) 防风(去芦,各三钱) 柴胡(五钱) 细辛(少许)上为细末,如前法擦之,立愈。

白牙散(东垣)白芷(七分) 升麻(一钱) 石膏(一钱五分) 羊胫骨灰(二钱) 麝香(少许)上为细末,如前法擦之,立效。

独圣散(东垣) 治一切牙痛风疳等证。

北地蒺藜(不拘多少,阴干)上为细末,每用刷牙,以热浆水漱牙,外用粗末熬浆水刷牙,大有神效。

立效散(东垣) 治牙齿痛不可忍,微恶寒饮,大恶热饮,其脉上中下三部阴胜阳虚,是五脏内盛,六腑阳道脉微小,小便滑数。

细辛(三分) 炙甘草(五分) 升麻(七分) 防风(一钱) 草龙胆(洒洗,三钱)上为细末,作一服,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以匙抄在口中,漱痛处,待少时则止。如多恶热饮,更加草龙胆一钱。此法不定,随寒热多少,临时加减。若更恶风作痛,加豆蔻、黄连各五分,勿加草龙胆。

牢牙散(东垣) 治牙龈肉绽有根,牙疳肿痛,牙齿动摇欲落,牙齿不长,牙黄口臭。

羌活(一两) 草龙胆(酒洗,一两五钱) 羊胫骨灰(二两) 升麻(四两)上为细末,临卧时贴牙龈上。

清胃散(东垣) 治因服热药,或食辛热之物,致使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大痛,足阳明之别络入脑,喜寒恶热,乃是手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其齿喜冷恶热。

当归身 黄连(夏月倍用) 生地黄(酒制,各三分) 牡丹皮(五分) 升麻(一钱)上为细末,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滤去渣,带凉服。

神功丸(东垣) 治多食肉人,口臭不可近,牙齿疳蚀,牙龈肉将脱,牙齿落,血不止。

兰香叶(如无藿香代之) 当归身 藿香叶 木香(各一钱) 升麻(一钱) 生地黄(酒洗) 甘草(生,各三钱) 黄连(酒洗) 缩砂仁(各五钱)上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或加至二百丸止,白汤下,食远服。此药兼治血痢,及血崩,及血下不止,血下褐色,或紫色,或黑色,及肠 下血,空心服,米汤下,其脉洪大而缓者,及治麻木,血气上冲,逆气上行,妄闻妄见者,皆效。

(祖传方)治胃有实热齿痛,或上 痛尤甚者。

用凉膈散,以大黄酒蒸为君,加知母、石膏、升麻为佐,频频含咽即愈。

又方 治胃热齿痛,口臭秽不可近者。

用大黄牡荆一、二十斤,于火上烹沥,入姜汁六分之一,时时含咽,甚效。

又擦牙止痛方用黄虿蜂窠一个,以川椒填满其窍,更以白盐一钱封口,烧存性,入香白芷、羊胫骨灰各一钱,同研为细末,先以清茶漱口净,然后以此药擦之,及敷痛处。如有虫蛀孔作痛,以少许塞于孔中立愈。

又灸法亦妙:列缺二穴,在手太阴肺经与阳明经相连,叉手取穴中指尽处、又看其浮脉丫叉之间,灸七壮,其痛立止,永不再发。

鼻病

论《内经》曰: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又曰:鼻者肺之外侯。丹溪曰:肺之为脏,其位高,其体脆,性恶寒,又恶热。是故好饮热酒者,始则伤于肺脏,郁热久则见于外而为鼻 淮赤之候,得热愈红,得寒则黑,此谓热极似水之象,亢则害承乃制也。其或触冒风寒,始则伤于皮毛,而成鼻塞不通之候,或为浊涕,或流清汁,久而不已,名曰鼻渊,此为外寒束内热之证也,《原病式》曰肺热则出涕是也。又有胆移热于脑,则为辛额鼻渊,鼻中浊涕如涌泉下渗而下,久而不已,则为鼻蔑、衄血、 肉、鼻痈等证,医者宜各以类推而治之,无忽也。

脉法右寸脉浮洪而数,为鼻衄鼻 。左寸脉浮缓,为伤风鼻塞,鼻流清涕。

方法丹溪曰:鼻为肺之窍,因心肺上病而不利也,有寒有热。寒邪伤于皮毛,气不利而壅塞;热壅清道,气不宣通。寒则表之,麻黄、桂枝之类;热则清之,芩、连、栀子之类。

面鼻紫黑,面为阳中之阳,鼻居面之中,一身之血运到面鼻,皆为至清至精之血。多酒之人,酒气熏蒸,面鼻得酒,血为极热,热血得寒,污浊凝结而不行,故色紫黑。治宜化滞血,生新血,四物加片芩(酒炒)、红花(酒浸)、茯苓、陈皮、甘草、生姜煎,调五灵脂末服。气弱者,加黄 (酒浸)。

酒 鼻乃热血入肺(治用前方),用梧桐子桐油,入黄连,以天吊藤烧油,热敷之。

又方 用山硫黄(入萝卜内煨)、乳香、轻粉、乌头尖,酥调敷。或用胆矾敷之。

又方 用山栀为末,蜜蜡丸如弹子大,空心嚼一丸,白汤下。

鼻 肉乃肺气盛,用枯矾研为末面,脂调绵裹塞鼻中,数日自消。

又方 木通、附子炮、细辛,蜜和绵裹塞鼻中。又用防风通圣散加京三棱、山茱萸肉、海藻,并用酒浸,炒为末,每服一钱五分,酒调服之。

鼻渊,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防风通圣散一两,加薄荷、黄连各二钱五分,水煎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八条)防风汤(宣明) 治鼻渊脑热,渗下浊涕不止,久而不已,必成衄血之疾。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川芎 麦门冬(去心,各一两) 防风(去芦,一两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服,食后服,日三服。

丽泽通气汤(东垣) 治鼻不闻香臭。

黄 (八分) 苍术 羌活 独活 防风 升麻 葛根(各六分) 炙甘草(四分) 麻黄(不去节,冬月加) 川椒白芷(各二分)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枣二枚,葱白三寸,水二盏,煎至一盏,温服食远。忌一切冷物,及风寒凉处坐卧。

温肺汤(东垣) 治鼻不闻香臭,多眵泪。

丁香(二分) 防风 炙甘草 葛根 羌活(各五分) 升麻 黄 (各七分半) 麻黄(不去节,一钱五分)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葱白三根,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御寒汤 治寒气风邪伤于皮毛,令鼻壅塞,咳嗽上喘。

黄连 黄柏 羌活(各二分) 炙甘草 佛耳草 款冬花 白芷 防风(各三分) 升麻 人参 陈皮(各五分) 苍术(七分) 黄 (一钱)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服。

(祖传方)治鼻中时时流臭黄水,甚者脑亦时痛,俗名控脑砂,有虫食脑中。

用丝瓜藤近根三、五寸许,烧存性,为细末,酒调服之即愈。

又治方 用白牛毛枨叶(如白杨木叶,香辣者是)焙干为末,吹入鼻中,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