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丛刊书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ID 总类别 子类别 《四部丛刊》书名 卷数

801 诗文类 宋代 眉山唐先生文集 三十

802 诗文类 宋代 眉山唐先生文集_校勘记 一

803 诗文类 宋代 华阳集 四十

804 诗文类 宋代 頣堂先生文集 五

805 诗文类 宋代 默堂先生文集 二十二

806 诗文类 宋代 翠微南征录 十一

807 诗文类 宋代 翠微南征录_校勘记 一

808 诗文类 宋代 莆阳黄仲元四如先生文藁 五

809 诗文类 宋代 吾汶藁 十

810 诗文类 宋代 吾汶藁_校勘记 一

811 诗文类 元代 龟巢藁 二十

812 诗文类 元代 龟巢藁_校勘记 一

813 诗文类 元代 夷白斋藁 三十五

814 诗文类 元代 夷白斋藁_外集 一

815 诗文类 元代 夷白斋藁_补遗 一

816 诗文类 元代 夷白斋藁_校勘记 一

817 诗文类 元代 蚁术诗选 八

818 诗文类 元代 蚁术诗选_蚁术词选 四

819 诗文类 明代 密庵藁 五

820 诗文类 明代 密庵藁_文藁 五

821 诗文类 明代 眉庵集 十二

822 诗文类 明代 眉庵集_补遗 一

823 诗文类 明代 静居集 六

824 诗文类 明代 北郭集 十

825 诗文类 明代 北郭集_补遗 一

826 诗文类 明代 蚓窍集 十

827 诗文类 明代 白沙子 八

828 诗文类 清代 居易堂集 二十

829 诗文类 清代 居易堂集_集外诗文 一

830 总集类 总集类 窦氏联珠集 一

831 诗曲类 诗曲类 山谷琴趣外篇 三

832 诗曲类 诗曲类 山谷琴趣外篇_校勘记 一

833 诗曲类 诗曲类 虚斋乐府 二

834 诗曲类 诗曲类 梨园按试乐府新声 三

835 诗曲类 诗曲类 梨园按试乐府新声_校记 一

《四库全书》与《四部丛刊》版本比较

在世界文明历史上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典籍是最博大、最宏伟的宝藏之一。《四库全书》便是这座宝藏中最尊贵的一樽王冠而《四部丛刊》便是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四 库 全 书》

《 四 库 全 书》乃清乾隆(公元1773年)纂修之一部空前庞大丛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土壤和营养。从那时开始,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宝”。《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总共44类。为了保存这批精典文献,由皇帝“御批监制”,从全国征集钞胥三千八百多人,集中在京城,历时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书七部,连同底本,共八部。书成七部:《四库全书》始编于四库馆成立之乾隆 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 ,至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 陆续完成四套 ,分藏于北京故宫文渊阁 (公元1781年) 、北京圆明园文源阁 (公元1783年) 、 奉天 (今辽宁沈阳) 故宫文溯阁 (公元1782年) 及热河(今河北承德) 避暑山庄文津阁 (公元1784年) , 即所谓 “北四阁” , 或 “内廷四阁” 。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 (公元1782年) 至乾隆五十二年六月 (公元1787年) ,四库馆另钞三套 , 分别藏于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 、 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及杭州西湖圣恩寺之文澜阁 ,即所谓“南三阁” 或 “浙江三阁”。建阁深藏,世人难得一见。虽然由数千人抄写,但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如出一人。并以唐玄宗于两都(长安及洛阳)分建四库贮藏四部典籍而定名。所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难得的研究、收藏和

欣赏价值。

征书、版本、禁毁 、校 勘

四库馆按各敕撰本、内府本、各省采进本、私人进献本、通行本及《永 乐 大 典》本, 分“著录书”及“存目书” 撰作提要收入《四 库 全 书》。“存目书” 不录全书 , “著录书”则经整理、校勘及考证 ,按固定体例重钞存入 。此外,凡被认定违碍 、悖谬、抵触清廷及词意媟狎、有乖雅正之书籍均被纂改 、删削或禁毁 。据统计,当时被禁毁书籍不下十万部 ,包括全毁书目二千四百五十三种、抽毁书目四百零二种 、销毁书版目五十种及销毁石刻目二十四种 。《四库全书》对清人忌讳之史实及文字大肆涂改 。涂改之文字大抵为“胡”改 “金”、“虏”改“敌”、“贼”改 “人”、 “虏廷”改 “北廷”、 “入寇” 改 “入 塞”、 “南寇”改 “南侵” 、“夷” 改 “彝”、“狄” 改 “敌” 等。 成书时 ,钞本不时发现有舛错伪误,因此亦需多次覆校。文渊阁本告成为先 ,字体较工整 ,且阁处内廷 ,为乾隆常到之处 ,所以校勘较其它为精 。乾隆五十二年 (公元1787年),乾隆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明 李清《诸史同异录》一书有诋毁清朝字句, 于是重检《四库全书》,撤毁下列书籍,并将此十 一

种书之提要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删除 :

明 李清之《诸史同异录》、《南北史合注》、《南唐书合订》 、《历代不知姓名录》

清 周亮工之 《读画录》、《书影》、《闽小纪》、《印人传》、《同书》 。

吴其贞之 《书画记》 潘柽章之 《国史考异》。

上述十一种书虽被撤出,部分却仍置宫中,未交销毁 ,故今尚存当日撤毁书之原书九种,仅未见《诸史同异录》及《同书》之原缮本而已 。《四库全书》集中国古籍之大成 ,收有图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 ,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 。由于七部之成书时间不同 ,钞写方式不 一 ,抽补散失又各异 ,致各部总数并不相同 。 据统计 ,文渊阁本共收书籍三万六千零七十八册 ;文澜阁本原藏三万五千九百九十册 。前人评《四库全书》之缺失大多为 (1) 所 收书籍偏而不全 (2) 重钞本讹误满纸 (3) 校补疏忽 (4) 纂改原著 , 失其真意 (5) “寓禁 于征”导致“古书之亡”。其优点计有(1)目录完备 (2)分类正确 (3) 集散为整 (4) 化私为公 (浙江三阁藏本供民间使用)。 而其深远之影响计为推动 (1) 完善之图书分类 (2) 版本目 录学之研究 (3) 校勘学之研

究及 (4) 辑佚工作征书、版本、校 勘 。

《四部丛刊》

《四部丛刊》分为初编、续编、三编。每编内皆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初编始印于公元1919年,至公元1922年始成,收书323种,8,548卷。公元1924年重印初编,抽换21种版本,增为8,573卷,并新撰若干校勘记。续编于公元1934年印成,收书81种,1,438卷。公元1936年续出三篇,73种,1,910卷。原拟再出四编,以二次

大战起作罢。正续三编,总计收书477种,3134册。

征书、版本、校 勘 :

《四部丛刊》全书采用影印技术,重现原书面貌,并详记原版宽狭大小于卷首;分经史子集四类,体例较备。以涵芬楼所藏为主,兼采江南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瞿氏铁琴铜剑楼、傅氏双鉴楼、刘氏嘉业堂、缪氏艺风堂 等名家秘笈。甚至日本静嘉堂文库、帝室图书寮、内阁文库、东洋文库、东福寺等藏书,凡宋元旧本,明清佳刻,具述其急要者而登之,罕见实用,兼收并蓄。张元济先生印书首重版本,尤贵初刻,「所采录者,皆再三考证,择善而从」(《丛刊》例言)。以宋本言,三编所收,几于百种,如赵注大字本《孟子》,即为仅见之宋本。重刊初编所抽换《盘洲文集》,系海内孤本,与影宋本相校,得补正千三百字。又《太平御览》卷帙庞大,今所存版本多不全,张元济先生乃以静嘉堂本、喜多村直聚珍本配补宋蜀刻本,复以国内鲍崇成本、张若云本对校补缺,使其成最善与可信之本,功不可没。又《春秋正义》十二册三十六卷据日本正宗寺抄本影印,为日本汉字版本。是编由张元济先生往来征询,改定书目,至商借版本,预约出书,皆居中协调。因所见善本既多,撰录题跋约百二十余首,校勘记四十余篇,引据考证;以版式行款、刻工、避讳等鉴别版本;或阐述各集刻藏源流,往往尽发前人所

未发,以此窥张元济先生校勘、整理古籍之实学,对学术研究帮助颇深。

《四部丛刋》与《四库全书》相同书目(清 乾隆以前书目)

序号 编序号 部序号 书名 版本 著者

001 初编 子部 新刊王氏脉经十卷 据元本景印 晋 王叔和

002 初编 子部 翻译名义集七卷 据宋本景印 宋 释法云

003 初编 集部 陆士衡文集十卷 据明正徳翻宋本景印 晋 陆机

004 初编 集部 岑嘉州诗七卷 据明正徳本景印 唐 岑参

005 初编 集部 碧云集三卷 据宋本景印 南唐 李中

006 初编 集部 玉川子诗集二卷外集一卷 据旧钞本景印 唐 卢仝

007 初编 集部 桂苑笔耕集二十卷 据高丽本景印 唐 崔致远

008 初编 集部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六十卷 据宋本景印 宋 苏轼

009 初编 集部 张右史文集六十卷 据旧钞本景印 宋 张耒

010 初编 集部 金华黄先生文集四十三卷附札记一卷 据元本景印 元 黄潜

011 初编 集部 萨天锡诗集二卷 据明弘治本景印 元 萨都刺

012 初编 集部 倪云林先生诗集六卷附录一卷 据明天顺本景印 元 倪瓒

013 初编 集部 宋学士文集七十五卷 据明正徳本景印 明 宋濂

014 初编 集部 亭林诗集五卷附校补一卷文集六卷 据淸康熙本景印 清 顾炎武

015 初编 集部 亭林余集一卷 据淸康熙本景印 清 顾炎武

016 初编 集部 南雷文案十卷外卷一卷吾悔集四卷撰杖集一卷子刘子行状二卷南雷诗历三卷. 学箕初稿二卷 据淸康熙本景印 清 黄宗羲

017 初编 集部 姜斋诗文集二十八卷 据船山遗书本景印 清 王夫之

018 初编 集部 牧斋初学集一百十卷 据明崇祯十六年本景印 清 钱谦益

019 初编 集部 牧斋有学集五十卷补一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淸康熙三年本景印 清 钱谦益

020 初编 集部 陈迦陵文集六卷俪体文集十卷湖海楼诗集八卷迦陵词全集三十卷 据淸患立堂本景印 清 陈维崧

021 初编 集部 增修笺注妙选羣英草堂诗余前后集二卷 据明本景印 宋 口 口

022 初编 集部 朝野新声太平乐府九卷 据元本景印 元 杨朝英

023 续编 经部 礼记要义三十三卷(原缺卷一至二)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宋 魏了翁

024 续编 经部 东莱吕太史春秋左传类编六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旧钞本景印 宋 吕祖谦

025 续编 史部 孔氏祖庭广记十二卷 据蒙古本景印 金 孔元措

026 续编 史部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一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宋 张栻

027 续编 史部 吴越备史四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吴翌凤手钞本景印 宋 林禹

028 续编 史部 作邑自箴十卷 据景钞宋淳熙本景印 宋 李元弼

029 续编 子部 张子语录三卷后录二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宋 张载

030 续编 子部 饮膳正要三卷 据明本景印 元 忽思慧

031 续编 子部 括异志十卷 据景宋钞本景印 宋 张师正

032 续编 子部 续幽怪录四卷 据南宋书棚本景印 唐 李复言

033 续编 集部 宋之问集二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本景印 唐 宋之问

034 续编 集部 朱庆余诗集一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唐 朱庆余

035 续编 集部 周贺诗集一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唐 周贺

036 续编 集部 李丞相诗集二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南唐 李建勋

037 续编 集部 三山郑菊山先生淸隽集一卷 据林佶手钞本景印 宋 郑起

038 续编 集部 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一卷锦钱余笑二十四首一卷郑所南先生文集一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林佶手钞本景印 宋 郑思肖

039 续编 集部 先天集十卷附录二卷. 山屋许先生事录一卷 据明嘉靖本景印 宋 许月卿

040 续编 集部 萧冰厓诗集拾遗三卷 据明本景印 宋 萧立

041 续编 集部 存复斋文集十卷附录一卷 据明本景印 元 朱德润

042 续编 集部 张光弼诗集七卷 据明钞本景印 元 张昱

043 续编 集部 茗斋集二十三卷. 据手稿刊本钞本景印 清 彭孙贻

044 续编 集部 明诗九卷 据手稿刊本钞本景印 清 彭孙贻

045 续编 集部 雍熙乐府二十卷 据明嘉靖本景印 明 郭勋

046 续编 集部 白云斋选订乐府吴骚合编四卷 据明崇祯本景印 明 张楚叔

047 三编 经部 诗集传二十卷 据宋本景印 宋 朱熹

048 三编 经部 中庸说残三卷(存卷一至三) 据宋本景印 宋 张九成

049 三编 史部 编年通载残四卷(存卷一至四) 据宋本景印 宋 章衡

050 三编 史部 太宗皇帝实录残二十卷(存卷二十六至三十五、卷四十一至四十五、卷七十六至八十) 据宋馆阁钞本旧钞本宋钞本景印 宋 钱若水

051 三编 史部 元朝秘史十卷续集二卷 据景元钞本景印 元 口 口

052 三编 史部 明史钞略残七卷 据石门吕氏钞本景印 清 庄庭鑨

053 三编 史部 罪惟录九十卷 据手稿本景印 清 查继佐

054 三编 史部 东山国语不分卷 据海宁张氏铁如意馆传录本景印 清 查继佐

055 三编 史部 天下郡国利病书不分卷.顾亭林先生年谱一卷 据手稿本景印 清 顾炎武

056 三编 子部 图画考七卷 据钞本景印 元 盛熙明

057 三编 子部 丞相魏公谭训十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旧钞本景印 宋 苏象先

058 三编 子部 景德传灯录三十卷 据宋本景印 宋 释道原

059 三编 子部 文始眞经三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明本景印 周 尹喜

060 三编 子部 新雕洞灵眞经五卷附校勘记一卷 据宋本景印 周 庚桑楚

061 三编 集部 颐堂先生文集五卷 据宋本景印 宋 王灼

062 三编 集部 蚁术诗选八卷 据明本景印 元 邵亨贞

063 三编 集部 蚁术词选四卷 据明本景印 元 邵亨贞

064 三编 集部 居易堂集二十卷集外诗文一卷 据淸康熙二十三年本景印 清 徐枋

065 三编 集部 虚斋乐府二卷 据景宋钞本景印 宋 赵以夫

066 三编 集部 梨园按试乐府新声三卷附校记一卷 据元本景印 元 口口

《四部丛刋》与《四库全书》相同书目(清 乾隆以后书目)

序号 编序号 部序号 书名 版本 著者

001 初编 集部 惜抱轩文集十六卷诗集十卷 据淸嘉庆十二年本景印 清 姚鼐

002 初编 集部 戴东原集十二卷. 戴东原先生年谱一卷 据经韵楼本景印 清 段玉裁

003 初编 集部 鲒埼亭集三十八卷外编五十卷. 全谢山先生年谱一卷经史问答十卷 据淸姚江借树山房本景印 清 全祖望

004 初编 集部 鲒埼亭诗集十卷 据旧钞本景印 清 全祖望

005 初编 集部 洪北江诗文集六十六卷. 洪北江先生年谱一卷 据北江遗书本景印 清 洪亮吉

006 初编 集部 孙渊如诗文集二十一卷. 长离阁集一卷 据淸嘉庆兰陵孙氏本景印 清 孙星衍

007 初编 集部 抱经堂文集三十四卷 据淸嘉庆二年本景印 清 卢文弨

008 初编 集部 潜硏堂文集五十卷诗集十卷诗续集十卷 据淸嘉庆十一年本景印 清 钱大昕

009 初编 集部 述学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 春秋述义一卷 据汪氏本景印 清 汪中

010 初编 集部 容甫先生遗诗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 据汪氏本景印 清 汪中

011 初编 集部 揅经室一集十四卷二集八卷三集五卷四集二卷诗十一卷续集九卷外集五卷 据淸道光阮氏本景印 清 阮元

012 初编 集部 大云山房文稿初集四卷二集四卷言事二卷补编一卷 据淸同治本景印 清 恽敬

013 初编 集部 定盫文集三卷续集四卷补五卷 据吴氏本景印 清 龚自珍

014 初编 集部 定盫文集补编四卷 据淸朱氏本景印 清 龚自珍

015 初编 集部 茗柯文初编一卷二编二卷三编一卷四编一卷 据淸同治八年本景印 清 张惠言

016 初编 集部 茗柯文补编二卷外编二卷 据淸道光陈善本景印 清 张惠言

017 初编 集部 曾文正公诗集三卷文集三卷 据淸同治本景印 清 曾国藩

018 续编 史部 嘉庆重修一统志五百六十卷 据进呈钞本景印 敕撰

019 续编 史部 嘉庆重修一统志索引 据进呈钞本景 敕撰

《四部丛刋》与《四库全书》书目对照

《四库全书》版本主要是敕撰本、内府本、各省采进本、私人进献本、通行本及《永 乐 大 典》本。虽广博而不精良加之删削或禁毁使其失真。《四库全书》版本在《四库提要》中略提一二但并无版本出处具体说明。《四部丛刊》之版本得益于张元济先生改定书目,反复严选,原版景印。收入《四库全书》未收之精品书目,汇萃名藏古籍,至此所得善本甚多。以下资料以《四部丛刊》477种书目为主与《四库全书》全部书目对照。对照表中《四库全书》书目空白处为《四库全书》未收入书目。

1.书名相同者共计:245种 。占百分之51.36 例:《六臣注文选》等

2.同书不同名者 共计:143种 占百分之29.99例:《四部丛刊》称做《汲冢周书》而《四库全书》称做《逸周书》。

3.《四库全书》未收录的书目 共计:89种 占百分之18.65例:《四部丛刊》中 的《罪惟录》《曾文正公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