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秘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阴阳入扶论

练形不外阴阳,阴阳不明从何练起。仙经之督脉,行于背之当中,统领诸阳经。任脉行于腹之当中,统领诸阴经。故背为阳腹为阴,二经下交会阴,上会龈交。一南一北,如子午相对,又如坎卦居北之正中,离卦居南之正中,一定不易也。俯势为阴势,却是入阳气,益督脉,领诸阳经之气,尽归于上之前也。仰势为阳势,却是入阴气,益任脉,领诸阴经之气,尽归于上之后也。

阳入阴附,阴入阳附说:

以背为阳,太俯而曲,则督脉交任,过阳入阴,阳与阴附合也。腹为阴太仰而弯,则任脉交督,过阴入阳,阴与阳附合也。阴催阳,阳催阴,循环无端,凡筋斗旋转势用之。

入阳扶阴,入阴扶阳说:

以俯势入阳气,不将阴气扶起,则偏于阳,必有领拉前栽之患。仰势入阴气,不将阳气扶起,则偏于阴,必有掀推后倒之忧,故俯势出者,落点疾还之以俯熟使无偏于阴也。阴来阳逆,阳来阴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落点还原,所云停成即是此法。推而至于屈者还之以伸,伸者还之以屈,高者还之以低,低者还之以高,侧者还之以正,正者还之以侧,以及斜歪纽缥,旋转往来无不皆然。逐势练去,则阴阳交结自有得心应手之妙,永无失着矣。

阴阳并入,阴阳并扶说:

此仄歪势也。仄势阴阳各居其中,故左侧势者,右边之阴阳并入,以左边之阴阳并扶之。右侧势者,左边之阴阳并入,以右边之阴阳并扶之。

阴阳分入,阴阳分扶说:

此手膊开合势也。开胸合背者,阴气分入阳分,开背合胸者,阳气分入阴分,“势分两边”,故气亦从中劈开分入而分疾之。

阴阳旋入旋扶说:

此平轮纽缥势,摇晃势也。势旋转而不停,气亦随之旋绕而不息,阴入阳分,阳入阴分,接续连绵并无休歇,左旋右旋,阴阳旋相为宫也。

阴阳各相扶说:

此直起直落、不偏不倚势也。直身正势,阳气不得入阴分,阴气不得入阳分,各归本位,上至百会穴而交,下至涌泉穴而聚,阴阳入扶,只在两头也。

阴阳斜偏十字入扶说:

此斜偏侧身俯仰势也。左斜俯势,阳气自脊右下提于脊左上,斜入左前阴分;右斜俯势,阳气自脊左下提于脊右上,斜入右前阴分。斜劈斜邀手用此。左斜仰势,阴气自腹右下提于腹左上,斜入左后阳分;右斜仰势,阴气自腹左下提于腹右上,斜入右后阳分。斜攉斜提手用此。

阴阳乱点入扶说:

此醉形势也。醉行者忽前忽后、忽仰忽俯、忽进忽退、忽斜忽正,势无定形,气亦随之乱为入扶也。但乱之中随势而布,阴阳不相悖谬,乱而却不可乱也。

以上总论一身之大阴阳,其入扶如此。至于手背为阳,膊外为阳,三阳经行于手膊之外也。“手太阳经起于手小指背,手少阳经起于无名指背,手阳明经起于食指之背,皆上行循膊外而走也。”手心为阴,膊内为阴,三阴经行于手膊之内也。“手太阴经止于大指内侧,手厥阴经止于中指内面,手少阴经止于小指内面,皆行膊内止于指也。”足背为阳,腿外为阳,三阳经行于足腿之外也,“足太阳经止于足小指内之次指背,足少阳经止于足大指内之次指背,足阳明经止于足大指内之次指背,三经皆循腿外而止于指背。”足心为阴,腿内为阴,三阴经行于足腿之内也。“足太阴经起于足大指内侧下,足厥阴经起于足大指内侧上,足少阴经起于足小指过足心涌泉穴,三经皆循腿内也。”其手足尖之伸翘颠踏,膝胯之屈伸提落,虽用法无穷,而阴阳入扶自有一定,形合则气不牵扯,形不合则气必濡滞,逐处体验无遗纤细为妙。

以上阴阳入扶各论,斜正仰俯左右旋转诸说,此即形气合一,一身之势法也。所谓浑元一气是也,此即五势梅花桩行功之势法也。前进后退,左旋右转,一身之法俱以五势为主。五势者,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是也。正势大势也,直出者顺势也,十字势为拗势也。曲丁腿势为小势,斜侧势为败势也。此即五势梅花拳是也,又为五势梅花桩,在桩上为梅花桩,在地上为落地梅花也。

【评注:以上各篇入扶之说,都是从入气的角度指导练功的文章。个方群步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忽仰忽俯,忽进忽退,忽斜忽正,势无定形,脚无定步。佛教禅宗修持的方法就是:“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他们还认为:“恰恰无心用,恰恰用功时也,盖有功可用则缚于功,无功之功乃为无缚之真用功。”所以禅宗论修悟之道,亦常自立自破。佛法与道法相同,老子的“道无形”之理亦是如此。梅花桩拳法的练功之道也是自立自破的,因为凡是练功的方法,到了一定的阶段后就成了练功者的束缚,必须打破该功法、套路的框框。只有这样练功者才能无拘无束、无阻无碍,且有灵巧应变之能力。因此,梅花桩拳法亦是有套路而无套路,乱而却不可乱的,只要“气亦随之乱为入扶”及“阴阳不相悖谬”即可。练功者只要做到“形气合一”,不必拘泥于死板的套路和招势,这就是真正的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