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伤寒要义(1)
伤寒。外感百病之总名也。有小证。有大证。有新感证。有伏气证。有兼证。有夹证。有坏证。有复证。
传变不测。死生反掌。非杂病比。奈扁鹊难经但言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热病。
五曰温病。仅载脉候之异同。并无证治之陈列。语焉不详。后学何所根据。惟中风自是中风。伤寒自是伤寒。
湿温自是湿温。温热自是温热。已可概见。然皆列入伤寒门中者。因后汉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当时不传于世。
至晋王叔和。以断简残编。补方造论。混名曰《伤寒论》。而不名曰四时感证论。从此一切感证。通称伤寒。从古亦从俗也。予亦从俗。名曰《通俗伤寒论》。
人皆谓百病莫难于伤寒。予谓治伤寒何难。治伤寒兼证稍难。治伤寒夹证较难。治伤寒复证更难。治伤寒坏证最难。盖其间寒热杂感。湿燥互见。虚实混淆。阴阳疑似。非富于经验。而手敏心灵。随机应变者。决不足当此重任。日与伤寒证战。谚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非谓临证多者不必读书也。亦谓临证多者乃为读书耳。国初喻嘉言尝云、读书无眼。病患无命。旨哉言乎。予业伤寒专科。四十余年矣。姑以心得者。历言其要。
第一节·六经形层
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
【荣斋按】“六经形层”这个名词,是根据周学海“与友条论读伤寒论法”第五、九、十一条而产生的。
“六经”在伤寒论学说上,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道统术语。本节把六经假定作机体方面的六个层次,虽然说不出充分理由,但在病理上的某一分野里用它暂作“代号”,是应该的。恽铁樵先生曾这样说:“六经者,就人体所着之病状为之界说者也。”日人鹤冲元逸在“医断”里也说:“伤寒六经,非谓病在六经也,假以为纪也已;及其施治也,皆从证而不拘焉。”藤本廉更明确地说:“三阴三阳之目,何为而设焉?凡病有六等之差,而地位脉证不同也,概述诸说,皆以六经为病位之假称,而不取于经络之义。”总的来说,伤寒六经,不过就病变上分作六个阶段;但人体机能之亢盛衰减,中间的动态尚多,不是这样可以肯定划分的。第三节六经病证中,所以详列了错综复杂的证候群。
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
【秀按】此即六经分主三焦之部分也。《内经》云。上焦心肺主之。中焦脾胃主之。下焦肝肾主之。乃略言三焦五内之部分。合而观之。六经为感证传变之路径。三焦为感证传变之归宿也。尝读张仲景《伤寒论》。一则曰胸中。再则曰心中。又次曰心下。曰胸胁下。曰胃中。曰腹中。曰少腹。虽未明言三焦。较讲三焦者尤为详明。
【廉勘】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言六经者。明邪所从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所由传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饮瘀血渣滓。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所由变也。窃谓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病入五内。当辨三焦部分。详审其所夹何邪。分际清析。庶免颟顸之弊。其分析法。首辨三焦部分。
膈膜以上。清气主之。肺与心也。膈膜以下。浊气主之。脾胃二肠内肾膀胱也。界乎清浊之间者为膈膜。乃肝胆部分也。从膈下而上。上至胸。旁至胁。皆清气与津液往来之所。其病不外痰涎水饮。为邪所击搏。与气互结。由胃中脘。及腹中。下抵少腹。乃有渣滓瘀浊之物。邪气得以根据附之而成下证。此上中下三焦之大要也。
第二节·六经病理
(添加)陈逊斋说。伤寒六经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也。太阳、阳明、少阳、皆为阳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阴病。太阳、阳明、少阳、皆为热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寒病。太阳、阳明、少阳、皆为实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虚病。阴阳寒热虚实之中。又有在表在里。与在半表半里之不同。太阳为表。少阴亦为表。
太阳之表为热为实。少阴之表为寒为虚。阳明为里。太阴亦为里。阳明之里。为热为实。太阴之里。为寒为虚。
少阳为半表半里。厥阴亦为半表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为热为实。厥阴之半表半里。为寒为虚。
太阳少阴。皆为表。太阳之表。为发热恶寒。少阴之表。为无热恶寒。阳明太阴皆为里。阳明之里为胃实。太阴之里为自利。少阳厥阴皆为半表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为寒热往来。厥阴之半表半里。为厥热进退。太阳少阴皆为表。太阳之表可汗。少阴之表不可汗。阳明太阴皆为里。阳明之里可下。太阴之里不可下。少阳厥阴皆为半表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可清解。厥阴之半表半里。不可清解。
得病之初。身体之正气。起而反抗。发热恶寒。即正邪交争之表示也。头痛、项强、体痛。即正邪交争时所发生之充血作用也。此时因皮肤开合。汗腺通塞之故。又发生有汗为中风。无汗为伤寒之两大症候。伤寒为散温机能衰弱。故以麻黄汤发其表。中风为散温机能亢进。故以桂枝汤解其肌。凡此伤寒中风。可由发汗解肌而愈者。皆称为表病。又称为太阳病。
正气抵抗邪气。在太阳病期内。无法战胜。因而妨碍三焦水道之流行。由此而引起寒热往来、胸胁满呕、口苦咽干各症。概称为少阳病。《内经》谓三焦为决渎之官。生理学则不称三焦。而称淋巴。其理由相同。三焦在脏腑之外。
皮肤之内。故谓之半表半里。小柴胡一方。为本病之主剂。
正邪交争愈久。水分愈加蒸散。内部粘膜。愈加干燥。及在太阳少阳期内。发汗利尿过多。则肠胃间之水津。乃愈涸竭。由是发生烦渴谵语。不大便。但恶热不恶寒之阳明里实症。轻则用白虎汤。重则用承气汤。
若肠胃之抵抗力不足。失去消化水谷之能力。则为太阴病。水谷不化。则水分过剩。因而上吐下利。此与阳明病正成反比。阳明热而太阴寒。阳明实而太阴虚也。理中汤温中去湿。故为太阴病之专剂。
若造温机能衰减。体温为之降低者。则为少阴病。中医谓为阳虚。因心脏衰弱。故少阴病之脉必微细也。因神经不振。故少阴病之症但欲寐也。因体温不能分布。故少阴病之四肢必厥逆也。此与太阳病正成反比。太阳必发热而恶寒。少阴必恶寒而不发热。四逆汤强心生温。实为少阴病之主剂。
若夫厥阴病者。实抵抗力消长进退之重要关头也。其病状为厥热互为来复。热多于厥。则抵抗力有恢复之希望。故主病退。厥多于热。则抵抗力愈趋愈下。故主病进。若但厥无热。则抵抗力完全失败。病主不治。
此与少阳病正成反比。少阳之寒热往来。不过三焦不和。血管伸缩之作用。可以和解了事。厥阴之厥热来复。
则出生入死。关系重大。厥阴之主剂。亦不离四逆辈。盖非生温无以退厥也。
总观六经之变化。三阳病惟恐其热。三阴病惟恐其寒。三阳病惟恐其实。三阴病惟恐其虚。三阳病则抵抗力均未衰弱。故三阳病无死症。三阴病则抵抗力均感不足。故三阴病多死症。一部伤寒论。盖如是而已。
【荣斋按】此篇为一九三五年陈逊斋先生在前中央国医馆附设训练班的演讲词。综合全文大意,所谓三阳,它的病多属于进行性,而其人的脏器体功尚强壮,未曾发现衰弱状态的三种证状。所谓三阴,它的病多属退行性,而其人的机体功能已非强壮,已表现出衰弱状态的三种证状。精简的说:“就是三阳言实,三阴言虚。三阳言表实、里实、半表半里实,三阴言气虚、血虚、气血两虚。”
第三节·六经病证
太阳标证。头痛身热。恶寒怕风。项强腰痛。骨节烦疼。无汗者寒甚于风。自汗者风重于寒。
太阳本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甚或短数淋沥。或反小便自利。蓄血如狂。
【秀按】太阳之为病。寒水之气为病也。寒为病。故宜温散。水为病。故宜利水。总以发汗为出路。利水为去路。若非水蓄而血蓄。则又以通瘀为去路。
太阳中见证。凡见太阳标证。而大便不实。小便清白。甚则男子遗精。女子带多。腰脊坠痛。痛如被杖。甚或气促而喘。角弓发痉。若目戴眼上视。尤为危候。
【秀按】此即张景岳所谓太阳未解。少阴先溃是也。必其人肾气先虚。则肾中之阳。不足以抵御阴寒。即从太阳中络直入足少阴肾经。
太阳兼证。兼肺经证。鼻塞流涕。鼻鸣喷嚏。嗽痰稀白。甚则喘而胸满。兼脾经证。肢懈嗜卧。口腻腹泻。兼胃经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
【秀按】太阳经主皮毛。故《内经》云。太阳者毫毛其应。上与肺经相关。故形寒则伤肺。下与肾经相关。故汗多则溺少。若兼脾经证。必其人素禀多湿。兼胃经证。必其人新挟食滞。
少阳标证。寒热往来。耳聋胁痛。
少阳本证。目眩咽干。口苦善呕。膈中气塞。
【秀按】少阳以寒热胁痛耳聋为半表证。口苦咽干目眩为半里证者。以少阳经外行腠理。内行两胁。不居身之前后而居侧也。两耳寤则闻。寐则不闻。口咽目开之则见。阖之则不见。此数者。不可谓之表。亦不可谓之里。则谓之半表里而已矣。惟寒热一证。必寒已而热。热已而汗。则为少阳之寒热往来。若发热恶寒如疟状。
一日二三发。其人不呕。仍是太阳表证。非少阳之半表证也。临证时亦要辨明。
少阳中见证。手足乍温乍冷。烦满消渴。甚则谵语发痉。四肢厥逆。
【秀按】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若相火之邪。不从外达。势必内窜包络肝经。发现热深厥深。火旺风动之危候。
【廉勘】 陆九芝曰。论经则以太阳阳明少阳为次。论病则太少之邪。俱入阳明。窃谓太阳主皮。为躯体最外一层。少阳主腠。为躯壳上第二层。盖腠理即网膜。金匮所谓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也。故太少两阳。病在皮腠。
证多传变。两阳合明。病归中土。故不复传。由是推之。三阳传经。亦当以太阳少阳阳明为次。其三阳寒热之分。身虽大热而仍恶寒者。太阳也。寒已而热。热已而汗。寒热往来者。少阳也。始虽恶寒。一热而不复恶寒者。阳明也。
少阳兼证。兼胃经证。烦闷恶心。面赤便闭。身痛足冷。斑点隐隐。兼脾经证。四肢倦懈。肌肉烦疼。唇燥口渴。膈中痞满。斑欲出而不出。兼肾经证。耳大聋。齿焦枯。腰背酸痛如折。甚则精自遗。冲任脉动。兼肺经证。喉痛红肿。
咳则胁痛。甚则咯血。兼心经证。舌红齿燥。午后壮热。神昏不语。甚则郑声作笑。兼小肠经证。舌赤神呆。语言颠倒。小便赤涩。点滴如稠。兼大肠经证。胸膈硬满而呕。腹中痛。发潮热。大便秘。或反自利。
【秀按】手足少阳经。内部膈胁。外行腠理。均司相火。相火者。游行之火也。内则三焦之膜。布膻中。络心包络。循胁里。连肝而及于胆。历络三焦。多与各脏腑相通。其相通之道路。既与三焦相关。又于膈膜相会。如手太阴肺经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足太阴脾经脉。络胃。上膈。手少阴心经脉。出心系。下膈。手厥阴心包络脉。起于胸中。下膈。足阳明胃经脉。手太阳小肠经脉。手阳明太阳经脉。均下膈。足厥阴肝经脉。贯膈。故少阳一经。不特多中见证。抑且多各经兼证也。惟兼足少阴肾经证。则由相火炽盛。由肝及肾耳。
【廉勘】兼胃经证者。是少阳转属阳明。二阳合病。胃热已盛。就欲发斑之候。兼脾经证。由于失表。腠理闭塞。相火被湿郁遏。斑不得透之候。兼肾经证。由少阳相火大炽。逼入少阴。阴伤热盛之候。兼肺经证。由相火烁肺。热咳痰嗽。胸膈气痹之候。兼心经证。必其人心虚有痰。一经相火薰蒸。痰火即蒙闭清窍。每有目睛微定。昏厥如尸之候。兼小肠经证。由相火下窜。热结小肠。小肠为火府。两火相煽。每有逆乘心包之候。
兼大肠经证。由相火炽盛。热结在里。心上痞硬。复往来寒热而呕者。热结肠痹也。由是观之。刘草窗为伤寒传足不传手者。伪言也。
阳明标证。始虽恶寒。二日自止。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目痛鼻干。不得眠。或多眠睡。
阳明本证。在上脘病尚浅。咽干口苦。气上冲喉。胸满而喘。心中懊 。在中脘病已重。大烦大渴。胃实满。手足汗。发潮热。不大便。小便不利。在下脘。由幽门直逼小肠。且与大肠相表里。病尤深重。日晡所热。谵语发狂。目睛不和。腹胀满。绕脐痛。喘冒不得卧。腹中转矢气。大便胶闭。或自利纯青水。昏不识人。甚则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秀按】上脘象天。部居胸中。清气居多。犹可宣上解肌。使里邪从表而出。下脘象地。内接小肠。浊气居多。法可缓下。使里邪从下而出。而其能升清降浊者。全赖中脘为之运用。故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于肺。以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泄。法虽多端。总以健运胃气。照顾胃液。或清或下为主。俞氏细分上中下三脘现证。盖以胃虽一腑。却有浅深轻重之不同。临证者不可不详辨也。
阳明中见证。四肢烦疼。口腻而淡。脘腹痞满。便如红酱。溺短数热。甚或小便不利。便硬发黄。黄色鲜明。
或斑点隐隐。发而不透。神识模糊。躁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