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9章 户政十五仓储下(4)

一朱子所议。收支米事毕具总散申府县照会一条。臣查江省各属捐贮社谷。现在每年岁底。取具动存各数清册。管收除在。四柱总册。送部查核。是事毕具总照会之意。业经奉行。毋庸另议。

一朱子所议。排保式。开明大小目住址。逐户开列一条。臣查江省。现行保甲。所造户门牌。俱将男妇大小名目。作何生理。有无产业。逐一注明。是与排保逐户开列之式。已属相符。毋庸再议。

一朱子所议。队长缺。社首依公差补。社首缺。即申尉司定差一条。臣查江省各属社正社副缺出。即令地方乡约。公择殷实老成之人。报明有司充补。现今奉行已久。是即尉长尉司差补之意。虽名目不同。而法无互异。毋庸更设。以免纷更。

一朱子所议。簿书钥。乡官公共分管一条。臣查江省社仓事宜。俱系正副社长。轮流收管。其社簿设立二本。一本社长收执。一本缴县存查。至于钥。即交正副社长公同分管。以便查看。不时启闭。现在奉行。毋庸另议。

以上十一条。仿之于古。既于朱子社仓事目。不甚相悬。而参之于今。复与九卿条奏章程。更无所背。至于各属士民。捐输社谷。原以本地之有余。备本地之不足。应如御史所奏。钦遵圣祖仁皇帝谕旨。免其拨协外郡。庶同里之人。共相踊跃。藏得以有备无患。至其如何奉行。可使广为储蓄之处。惟在严饬地方官。善于劝导。仍照九卿原议劝谕之法。每乡设立印簿。听愿捐各户。自登姓名。捐至十石以上者。给以花红。三十石以上者。奖以匾额。五十石以上者。申报上司。递加奖励。果有好善不倦。捐数甚多者。奏请给以顶带。以示鼓励。再正副社长。果能出纳有法。乡里推服。一年无过者。赏赐花红。三年无过者。奖以扁额。十年无过者。申报上司奖励。如有徇纵侵蚀等情。即行惩革。按律治罪。均照定例遵行。庶于 国计民生。均有裨益矣。

酌定社长章程疏乾隆三十五年

江苏巡抚李湖

臣于察核各属社仓亏短情形。深悉社仓之裨益固多。而办理社仓之流弊。正复不少。因为之推求其故。自前抚臣二十四年奏定成规后。奉行之初。原属无弊。无如江苏民情巧伪。事熟弊生。而地方有司。又视社仓为无关考成。漠不经意。行之日久。胥役乡保。与社正副联为一气。就除弊之科条转而为滋弊之涂境。即如点充社长。原定成规。以十年更换。嗣经条奏。改为三年一换。前抚臣陈宏谋。因社长不无赔累。请改为一年一次轮当。其意原为社长久充。致成亏欠之弊。讵近日社长。视同传舍。寅接卯替。彼此巧为规避。互相蒙蔽。遂至春借秋还。皆成虚套。且一社之中。公正堪充社长者。不可多得。一年一换。需人过多。惟凭乡保举报。按户轮当。遂多任非其人。弊难枚举。更查原定规条。端责社长收掌出纳。不令地方官司其出入。恐官吏经手。易启挪掩之弊。且一经官管。便与常平仓无异。即失社仓本意。但春借秋还。地方官竟不稽查比追。社长徇情滥借。与土棍强借不偿之弊。势所必至。就前抚臣陈宏谋原奏定五条内。与现在江苏省社仓。实在情形。悉心体察。现在行之无弊。应仍其旧者三条。应酌改者二条。应增添者一条。谨就现在社仓情形。斟酌调剂。恭陈圣鉴。

一社长年限宜酌更也。社长一年一换。岁岁需人。不得不责之乡保开报。恐其所举。非尽端谨诚实之人。滥借侵渔。既不能免。即有一二小心谨饬者。又或慎守管钥。颗粒不放。冀迨一年期满。交卸脱累。亦属无裨农民。应请嗣后选充社长。永不许着落乡保举报。务令该州县在本社各村庄内。照例于不应试之殷实监生。遴访举充司事。三年出纳公平。社谷无弊。详报道府。给匾奖励。再令接管三年。如能始终如一。据实通详。将该社长举充乡饮。以示优眷。六年期满。另选充补。设或办理不善。即行随时更换。不必定以三年。倘本社各村。实无不应试之监生。即举诚实乡民充当。亦不必拘泥成例。

一州县稽查之法。宜更重其责成也。社仓定例。社长端司出纳。官役不得掣肘。但春借之期。官不为之稽查核实。则柔懦社长。土棍乡保胥役。皆得强借重借。秋敛之期。官不为之查比。欠户皆得拖延。应请凡遇春借之期。社长将应在本社借谷之户。取具押领。同正副簿票。送州县核准。示期开仓出借。该州县接到禀报。按照村庄门牌。核明应借之户。填入正副簿内。其不应借者。不准入簿借给。即于次日定期出示赴领。至期分委佐杂。或教职一员。亲赴看散。散毕封仓。如开仓出借时。有强梗之刁民。该委员即带交印官究处。至秋成后。应行还谷时。社长禀明州县。示期开仓收纳。若按期交纳全完。州县或亲赴验明封仓。或委佐杂教职赴验封仓。倘十月内不能全完。社长将簿内欠户标明。禀送州县。差传欠户比追。是收掌出纳。仍责之社长也。地方官严其查核。则强借拖欠之弊可除。其州县交代验报。及岁底奏报。一切事宜。仍照原定规条办理。

一苦累社长事。宜严行禁革也。近日江苏各属。凡系乡曲谨愿之人。无不畏避社长一役。缘经管出纳。不惟虑招乡里尤怨。与顽户之抗欠。而其最为苦累者。则交代盘查。按月按季册报折报等事。地方官以社谷掌于社长。每遇造册结报事。总惟社长是问。奔走城乡。致多浮费。加以胥役之驳诘。差使之传催。一充社长。便无休息。此等弊累。亟应严行禁革。查每社俱定有正副簿籍。出借时。按户登明。有无存谷数目。一目了然。及至秋还。亦复登簿。一存州县。一存社长。一社之数目。灿然可稽。即通县之数目。较若列眉。不但州县造报月折季册。可按籍而稽。即遇交代盘查册结。亦无难按簿查办。嗣后社长除春借秋还。赴官禀报。及遇盘查。到仓开验外。如仍有以造册出结等事。苦累社长者。或经告发。或被访出。官则严参。胥役立拏重处。则社长之重累尽除。而责任亦专矣。

创建南乡太平堡社仓记粤东文海

杨仲兴

统一邑计之。地无别产。禾稼外。茶竹木而已。山高土瘠。非五风十雨。则旱见告。人鲜经纪。乏惟称贷。必产为质。不是即坐困。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是以贫民十之七八。常平备储社仓者。济民而通出纳也。宜在乡。兴邑则在县而官掌焉。顾遐迩不一其地。丁口不一其数。贫寡不一其状。非周知民隐。深入其怀而曲体之。何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耶。余自乾隆八年莅兴以来。即力行保甲。官有籍。门有牌。所以清盗源也。调剂民食。即在乎此。遇青黄不接之际。开仓出借。核册稽人。审时计日。持门牌来者。如取如携。各足其分而去。里胥不得昌焉。准此而粜亦维均。行之一年而知其形。又一年而知其情。又一年悉其道里曲折之数。邑属最远者。猺獞有永丰社仓矣。次远者。西乡发贮万寿仓矣。南乡又次焉者也。路崎岖。自四十里至八九十里不等。老幼妇女艰于跋涉。不获均沾。此非长吏者责欤。为亲履其间。见太平堡适中区。地高户密。旧有武庙。栋朽将废。询于佥谋。倡捐劝助。辟基拆竖。左右各建社仓二座。即以太平名之。立社长以司出纳。延法僧以为住持。分居民以警昏夜。众议公举。各任其责。乾隆十三年。即移贮县仓社谷一千三百八十九石六斗。又清理庙田二十一亩零。岁共租谷二十五石。铺房一十五间。租银一两六钱有奇。给庙僧耕管。以奉香灯。并葺两仓者。另铺基八间。六里分造。年收租息。为五月神会需。像宇重新。积贮有备。敬神便民。庶两得之。落成详请立案。今春授代。会首唐生等曰。是役也。惠泽周矣。章程所立。当勒石以垂厥后。余曰。邑令者。一邑之父母也。顾名思义。深愧不称。但疾痛痒。知其故而不为之所。益重予咎。惟尽吾力之所得为。行吾心之所可安。六载民社。利物济人。日计月计。以次举者。待一邑皆然。非独今日私南乡之人也。至庙田缘起。襄事题名。此间绅士志之。不赘。

请分常平为社仓疏乾隆元年

晏斯盛

周礼遗人之职。委积以恤阨。积储之所系綦重。是故治平之世。无不加意仓储。而仓储之善。莫如社仓。以本里之蓄。济本里之饥。权丰岁之赢。救歉秋之乏。缓急相通。不出同井。子母相生。总利吾侪。三代而下。井田既不可复。而井有余积。里有同仁。惟社仓为独得之。然行之今而不效。或私议其难。而终以虚文答诏旨者。何也。谓其经官则为官累。不经官则私侵不免也。夫官不为理。而听人自为积。此必无之事。至官理之。而以常平之法行之。使专积于官。则失实之甚。何也。常平务积而已。不善为散。所积者在官而已。无及于民。夫无及于民。非仅丰年之蓄也。即岁歉赈给。亦无及于民。何也。城郭之中。贮米千万。领给者多半囤贩。而嗷嗷待哺者。实在四乡。匍匐数十百里。不得沾颗粒者。往往有之。借曰粜贱买贵。如平粜法。而民之贫无所得银者。亦终不可得米。此常平之积于城郭而粜籴之。不若社仓之贮于当社而贷易之之为有济也。借曰贷易。则洒派那移之弊滋。然积贮大政。立法过密。则累深而益浅。为程稍宽。虽有弊而亦利。诚使官经其社。社经其乡。出纳之际。十甲之长。轮流交代。不使豪强者得专之。则贫弱之民。新黄不接之际。亦未必无小补。况其行之久而不无大效哉。且夫常平平粜。与社仓固相为用者也。汉耿寿昌所谓谷贱增价而籴。谷贵减价而粜者。常平之本于平粜也。朱子之借常平米。夏贷冬还。而归本得息。凶年不饥者。社仓之分息于常平也。今查安徽所属。如太湖宿松休宁婺源祁门宣城南陵东流无为舒城凤阳临淮凤台亳州六安霍山泗州等州县。并无仓储。如太平当涂芜湖霍邱等县。各存谷仅三五十石。殊违功令。臣请将各属常平积米至万石者。存三千外。各于近城四乡。按社保设立社仓。将常平米七分均贮各乡。以为社本。其常平所积甚少。不满三千者。即于江宁省仓常积之米。均发该州县。以为社本。严谕州县。总其大成。各社保长。按甲轮管。以时出纳。照现在加一出息。行之有效。而后推之远乡。其中或有出纳一均者。官晓谕之。不率。仍追断如法。渐次行之。久必有效。井地以后。惟社仓为长久规模。非近功速效可比。使得贤有司共矢实心。继承经理。不侵不扰。行之既效。将丰歉有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保甲亦因以联。而教且并行乎其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