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_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8章 工政十四直隸水利中(6)

惟滹沱一河。源遠流長。獨行赴海。為善決善淤。遷徙靡常。自古患之。向入甯晉泊。則泊淤而眾流無所容納。自去年北徙。決州頭而東。直趨束鹿。奔軼四出。至今尚未歸槽。田廬俱被衝壓。束邑官民。請疏入泊之道。以紓切己之憂。然此道本非正流。闐淤已成平地。旋加挖掘。工費甚繁。且大陸古澤。眾流委注之地。亦不應聽淤塞也。今查有乾河一道。係滹水入滏舊路。由木邱至焦罔。河槽現存。修治不難為。力自張岔開挑六七里。便可直接決河。從此改流。由焦罔而入滏水。沛然而東。甯晉泊既遠淤壅之害。即束鹿深州等處。亦無沖潰之患矣。

畿南州縣。地方遼闊。臣等未及歷者。已遣員悉心經理。即當酌量緩急。次第興工。以仰副我皇上愛養民生興修水利之至意。

請定考核以專責成疏雍正四年

朱軾

為政之經。厚生為大。愛民之道。察吏為先。臣等疏濬水澤。營治稻田。開萬世永賴之美利。仰遵聖訓。隨地經畫。陸續興修。所有完過工程。派委大員勘明。如式者。例應交地方官收管。本年二月內。臣等奏請各處水田溝洫。必須每年經理。令管河各道督率所屬州縣。按時修浚。定為考成。奉旨依議。今工員現在調回。工程暫交州縣。但考成未有定例。即河道無憑舉劾。請嗣後計典。將水利營田事實。逐一開註。由河道結送督撫。以定優劣。果能實心奉行。著有成效者。該督撫不時薦舉。其或因循怠惰。致誤工程。查明即行題參。至該道職司表率。責任匪輕。凡所屬地方水利營田之興廢。即該道奉職之優劣。作何一併分別澄之處。懇乞敕部議覆施行。抑臣等更有請者。直隸農民。向苦旱潦。其於種植之方。多所未遑。今旱潦無虞。則地利宜盡。除稻粱麥黍之屬。隨宜播種外。其有畸零閒曠之地。不能播種五穀者。俱宜種植樹木。或薪或果。利用無窮。至各處河隄栽種柳樹。既可保護隄根。亦可資民樵爨。尤為有益。臣等稽諸往古。凡言燕地之產者。俱云魚鹽棗栗之饒。現今行視京東永府一帶。其民種植棗栗。所在成林。果實所收。貿遷遠邇。夫土性不甚相殊。而樹藝不能皆一。雖百姓之勤惰不齊。亦有司之勸相未力。嗣後請著為定例。訓飭農民。凡一村一坊之地。務令種植若干。造冊報明。本管上司。不時查視。再水泉之利既興。凡陂塘淀澤。俱可種植菱藕。蓄養魚鳧。其利尤溥。如此。則地無遺利。家有餘財。吏治修而民生厚。畿輔之蒼赤。共沐高厚之皇仁矣。

磁州計板開閘議雍正五年

正定府知府童華

為請定計板開閘之法。以均水利事。竊查滏陽河發源磁州。從前州民欲獨擅其利。既建東西兩閘。復於東閘之下。建第三閘以束之。每遇三月以後。八月以前。三閘盡閉。永年曲周之民。思沾涓滴而不可得。官吏商民。屢詳屢告。因屬隔省。莫能控制。經怡親王奏明。將磁州改歸直隸廣平府。磁人失其所恃。轉而降心相從。嗣戶部議准前守張廷勷條奏。定以磁州兩閘。五日啟放。然未定作何啟放章程。若令閘板盡啟。則建瓴之勢。溝澮之水。一日可盡。目下既慮偏枯。將來必致爭奪。職等親臨相度。詳加酌議。磁州西閘。在西門外十二里。地名槐樹村。閘有七洞。每洞下板八塊。每塊以地畝尺一尺三寸為度。積水至六板。即可分注溝渠。至八塊而各田充足矣。請自二月三十日以後。將閘板全下。每月開放六次。放閘之法。水底板六塊。水面去板二塊。使本地之溝水常滿。而下游之餘波不絕。既不遏水以病鄰。亦不竭上以益下。爭端可永息也。東閘在城東二十里。地名琉璃鎮。閘止一洞。下板十三塊。每塊以一尺為度。使與西閘同日啟放。放閘之法。水底板九塊。水面去板四塊。每啟閘之時。委官看視。水與板平即止。以五日一啟為率。其東閘下十五里。地名閻家淺。州人建有第三閘。此處地勢極低。攔河收束。水難下灌。應飭拆毀此閘。不許復健。查張廷勷條奏一案。現行各地方官會議。恐磁永官民。各執己見。未能均平水利而服眾心。職奉委南局。親勘確訪。集思廣益。仿唐臣李泌明臣湯紹恩西 湖三江兩閘計板放水之遺規。酌定成法。實可經久。乞飭祇遵。於水利田功。大有裨益矣。

營田四局工程序直隸通志

雍正三年秋。直隸水。既賑既貸。烝民既乂。天子乃臨軒而咨。命怡賢親王曰。畇畇畿甸。非三代井畝之區乎。平衍千里。率多汙下。而無一溝一澮流行而翕注之。不達於川。乃瀦在田。非地利之異於古。乃人事之未修也。夫水聚之則為害。而散之則為利。用之則為利。而棄之則為害。倣遂人之制。以興稻人之稼。無欲速。無惜費。無阻於浮議。於是以大學士臣朱軾為輔行。歷三輔。所以為疏瀹排決計者甚備。經度高下。酌量蓄洩。一切引水溉田之法。課導補助旌鼓舞之方。咸條例以請指授。乃遵而行之。四年。先之灤玉諸州邑。濬流圩岸。建閘開渠。皆官為經理。而工本之費。借帑以給。歲納什一焉。是秋。田成歲稔。凡一百五十頃有奇。而民間之聞風興起。自行播種者。若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新安安州任邱。共七百一十四頃有奇。皆於積潦停洳中隨方插蒔。盡獲收穫。於是爭求節水疏流。以成永利。而四局之設。自茲起矣。一曰京東局。統轄豐潤玉田薊州寶坻平谷武清灤州遷安。自白河以東凡可營田者咸隸焉。一曰京西局。統轄宛平涿州房山淶水慶都唐縣安肅新安霸州任邱安州行唐新樂滿城。自苑口以西凡可營田者咸隸焉。一曰京南局。統轄正定平山井陘邢臺沙河南和磁州永年平鄉任縣。自滹沱以西。凡可營田者咸隸焉。一曰天津局。統轄天津靜海滄州。暨興國富國二場。自苑口以東凡可營田者咸隸焉。局各有長有副。有效力委員。凡相度估料開築建造。皆委員與地方官偕。而查報地數花名。給發農本。則耑責之地方官。田成工訖工程工本。胥令守土者遵前規而以時達之水利營田府。當是時。上方以和衷協助。期地方文武之吏。而特諭賢王舉劾之。故以勤於田功。立膺顯擢者有矣。一時守令。皆慕而思奮。夫官之所先。民罔敢後。是故事易集而功易成。自五年分局。至於七年。營成水田六千頃有奇。于是天心助順。歲以屢豐。總秸積於場圃。稻溢於市廛。上念北人不慣食稻。恐運糶不時售。大賈居積。則賤而傷農。於每歲秋冬。發帑收糴。民獲厚利。向所稱汙萊沮洳之鄉。率富完安樂。豳吹蜡鼓相聞。可謂極一時之盛矣。八年。賢王薨。司局者無所稱稟。令不行于令牧。又各以私意為舉廢。九年。大學士臣朱軾河道總督臣劉於義奏請遣太僕卿臣顧琮。乘傳稽覈之。除距水較遠。地勢稍高。須車戽而升者。聽民隨便種植外。其餘水與地平。無煩汲升之處。取地方官永遠可為水田結狀。著籍存戶部。荒廢者查參如例。議設觀察使二員。兼以憲職。分轄京東西。督率州縣開營可田地畝。無力者。貸以牛種之費。秋收扣還。所有舊田圍渠閘洞修治俾無壞。又設副使二員。出資經理。以為民倡。我皇上愛養元元。與之圖萬世之安。則營田樂利之政。必將垂裕無疆。所謂盡溝洫之力。以佐平成之績者。與神禹比隆。不可以不紀也。故詳志之。以著實效云。

天河二府積水狀乾隆四年

陳宏謀

天河二府屬境內積水。應濬應築各工。本道照督憲奏開工段。親往覆勘明確。估計詳報在案。抑本道附有請者。此番疏濬積水。原為永除直隸水患。而水性就下。欲使水有去路。必須挑挖河渠。欲使水不倒漾。仍須另築隄閘。大抵應挑挖河渠者十之七八。應築隄閘者十之二三。然其挑挖河渠之中。有關係數州縣之利害。是為經流。經流既通。然後左近渠溝可以隨地挑濬。因勢利導。伏讀憲臺奏摺。內開勸用民力者十之四。照以工代賑者十之三。照修築河隄之例者十之三等因。本道就天河二府所屬工段情形而論。凡關全邑及數州縣之經流大河。及應行堅築之隄閘。民力難勝。即以工代賑。亦難堅固深通。小民值連年災傷之後。方需賑糶接濟。豈能強其合力。成此大工。即或勉強派修。而心力不齊。上下不能一律。上游稍利。下游翻受其害。此斷不能責之民力。而非動帑決難成工者也。至於止關數村之溝渠。一縣之內不計其數。若不專責之民夫。是凡民間些小溝渠短港。亦須官為挑挖。既無如許帑金。亦無如此政體。均應責之民修。不必因其費少而概行動帑者也。再一切工程。均需於春融興工。而各處既有帑修之大河大隄。又有民修之溝渠。加以運河遙隄月隄大工。同時并舉。恐各處無如許力作之夫。與其先挖溝渠而水無去路。民情多所疑畏。不如先挖大河。先建隄閘。使民情有所倚賴而爭先開溝也。本道愚見。凡帑修之河隄。其大綱也。民修之溝渠小。其細目也。大綱先舉。細目斯張。經流既通。支派自達。其事本有次序。其工亦有緩急。除該處無帑修之工。而舊有通暢經流者。仍令民力於春融興工。挑挖溝渠外。其餘先將帑修之大河隄。先期興修。其民間應開小渠小溝。暫緩挑挖。待帑修之大河大隄告成之後。上下通暢。各處水有所歸。民間之溝渠。將不待督勸而自爭先挑挖。似不宜漫無分別。動作民修節帑之虛文。徒啟驚疑。徒滋物議。而終無裨於疏濬之實事也。所有天河二府。應開之大河。應築之大隄。已經分案議詳。均候憲臺鑒核批定。速發帑項。以便遵行。實無庸再行勘議。反滋掣肘觀望之弊。

覆奏酌辦水利疏乾隆二十七年

方觀承

查工部侍郎范時紀奏請飭直隸州縣。于低窪之處。疏濬種稻一摺。奉旨此不過偶以近來一二年間。雨水稍多。竟似此等地畝。素成積潦之區。殊不知現在情形。乃北省所偶遇。設遇冬春之交。晴霽日久。便成陸壤。蓋物土宜者。南北燥濕。不能不從其性。即如附近昆明湖一帶地方。試種稻田。水泉最便。而蓄洩旺減不時。灌溉已難遍給。倘將窪地盡令改作秧田。當雨水過多。即可藉以瀦用。而雨澤一歉。又將何以救旱。從前近京議修水利營田。未嘗不再三經畫。始終未收實濟。可見地利不能強同。但范時紀既有此奏。著寄方觀承閱看。或有可以隨時酌採。於目下疏消之法。裨補一二者。該督悉心籌議具奏。欽此。臣思南北地利。不能強同。非人力所可變易。細繹訓諭。畿地農田情形。已荷聖明燭照。臣查范時紀原奏。有可隨宜酌採。查京南州縣窪地。有應種稻。並可以寓疏消之法者。惟霸州東北煎茶鋪等濱淀數村。又與文安接壤之畢家房宋家莊等十數村。下濕停潦。每於消餘一二尺後。不能驟涸。而地勢平衍。土性澤埴。乾隆二十四年秋澇。曾於次年試種稻秧。竟獲有收。今年九月內臣查勘文霸積水。面交該州縣督令村民照前經理。而貧戶無力得種。因該州貯有侍郎王鈞捐存營田工本銀一千五百兩。每年照例貸助佃民。隨飭於餘存項內。動銀借給。該處村民領種。秋收免息還官。如來年乾涸。無從得水。仍聽照舊播種黍粟。以從民便。此外又有保定府屬安州之壘頭村新安縣之馬定寨一帶近淀窪地。土脈亦云宜稻。已於淀水落後。將安州淀頭閘。新邑端村東西二閘。開放積水。俟窪水內外相平。酌看其瀦存之深淺盈絀。亦仿照霸州暫種稻田事宜辦理。既資補救。並寓疏消。見可而行。不無裨益。至如固安沙地。非稻所宜。寶坻津靜青滄。皆水鹹土。天津藍田久廢。是其明驗。且為諸河下游。河淀相連。古窪排列。既不可以築隄湮水。亦非尋常溝濠所能宣洩。向來皆俟海河運河水退。大勢乃得減掣。其中一水一麥之地居多。非蓄洩即事秋耕者可比。況侵耕占種致妨水道。近日河工正坐此患。尤未便一概而施也。至於大道開溝。及濬復田間渠路。修築舊有隄。或勸用民力。或以工代賑。經臣分委道府查勘。通飭各屬。上緊籌辦。已節次據報開工。容臣另行彙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