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師初至江西參馬祖。祖問從何處來。曰越州大雲寺來。祖曰來此擬須何事。曰來求佛法。祖曰。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作什麼。我這裏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師遂禮拜問曰。阿那箇是慧海自家寶藏。祖曰即今問我者是汝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覓。師於言下大悟。識自本心不由知覺。踊躍禮謝。師事六載。後以受業師年老。遽歸奉養。乃晦迹藏用。外示癡訥。自撰頓悟入道要門論一卷。法門師姪玄晏竊出江外呈馬祖。祖覽訖謂眾曰。越州有大珠圓明光透。自在無遮障處也。眾中有知師姓朱者。迭相推識。結契來越上尋訪依附。時號大珠和尚也(師諱慧海。建州人。依越大雲寺道智和受業)。

師謂學徒曰。我不會禪。竝無一法可示於人。故不勞汝久立。且自歇去。時學侶漸多。日夜叩激。事不得已隨問隨答。其辯無礙。時有法師數人來謁曰。擬伸一問。師還對否。師曰。深潭月影任意撮麼。問如何是佛。師曰清譚對面非佛而誰。眾皆忙然。(法眼云。是即沒交涉)良久。其僧又問。師說何法度人。師曰貧道未曾有一法度人。曰禪師家渾如此。師却問曰。大德說何法度人。曰講金剛般若經。師曰講幾座來。曰二十餘座。師曰此經是阿誰說。僧抗聲曰。禪師相弄。豈不知是佛說耶。師曰。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若言此經不是佛說。則是謗經。請大德說看。僧無對。師少頃又問。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大德且道。阿那箇是如來。曰某甲到此却迷去。師曰。從來未悟。說什麼却迷。僧曰請禪師為說。師曰。大德講經二十餘座。却不識如來。其僧再禮拜。願垂開示。師曰。如來者。是諸法如義。何得忘却。曰是。是諸法如義。師曰大德是亦未是。曰。經文分明。那得未是。師曰大德如否。曰如。師曰木石如否。曰如。師曰大德如同木石如否。曰無二。師曰大德與木石何別。僧無對。乃歎云。此上人者難為酬對。良久却問。如何得大涅槃。師曰不造生死業。對曰如何是生死業。師曰求大涅槃是生死業。捨垢取淨是生死業。有得有證是生死業。不脫對治門是生死業。曰云何即得解脫。師曰。本自無縛不用求解。直用直行是無等等。僧曰如禪師和尚者實謂希有。禮謝而去。

有行者問。即心即佛。那箇是佛。師云。汝疑那箇不是佛。指出看。無對。師曰。達即徧境是。不悟永乖疎。

有律師法明謂師曰。禪師家多落空。師曰却是座主家多落空。法明大驚曰何得落空。師曰。經論是紙墨文字。紙墨文字者俱空。設於聲上建立名句等法。無非是空。座主執滯教體。豈不落空。法明曰禪師落空否。師曰不落空。曰何却不落空。師曰。文字等皆從智慧而生。大用現前。那得落空。法明曰故知一法不達不名悉達。師曰。律師不唯落空。兼乃錯用名言。法明作色問曰何處是錯。師曰。律師未辨華竺之音。如何講說。曰請禪師指出法明錯處。師曰。豈不知悉達是梵語耶。律師雖省過。而心猶憤然。(具梵語薩婆曷剌他悉陀。中國翻云一切義成。舊云悉達多猶是訛略具語)又問曰。夫經律論是佛語。讀誦依教奉行。何故不見性。師曰。如狂狗趂塊。師子咬人。經律論是自性用。讀誦者是性法。法明又曰。阿彌陀佛有父母及姓否。師曰。阿彌陀姓憍尸迦。父名月上。母名殊勝妙顏。曰出何教文。師曰出陀羅尼集。法明禮謝讚歎而退。

有三藏法師問。真如有變易否。師曰有變易。三藏曰禪師錯也。師却問三藏有真如否。曰有。師曰。若無變易。決定是凡僧也。豈不聞。善知識者能迴三毒為三聚淨戒。迴六識為六神通。迴煩惱作菩提。迴無明為大智。真如若無變易。三藏真是自然外道也。三藏曰若爾者真如即有變易。師曰。若執真如有變易。亦是外道。曰。禪師適來說真如有變易。如今又道不變易。如何即是的當。師曰。若了了見性者。如摩尼珠現色。說變亦得。說不變亦得。若不見性人。聞說真如變便作變解。聞說不變便作不變解。三藏曰故知南宗實不可測。

有道流問。世間有法過自然否。師曰有。曰何法過得。師曰能知自然者。曰元氣是道否。師曰。元氣自元氣。道自道。曰若如是者則應有二。師曰知無兩人。又問。云何為邪。云何為正。師曰。心逐物為邪。物從心為正。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飢來喫飯。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喫飯時不肯喫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校。所以不同也。律師杜口。

有韞光大德問。禪師自知生處否。師曰。未曾死。何用論生。知生即是無生法。無離生法說有無生。祖師云。當生即不生。曰不見性人亦得如此否。師曰。自不見性。不是無性。何以故。見即是性。無性不能見。識即是性。故名識性。了即是性。喚作了性。能生萬法。喚作法性。亦名法身。馬鳴祖師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若心生。故一切法生。若心無生。法無從生。亦無名字。迷人不知法身無象。應物現形。遂喚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鬱黃華無非般若。黃華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喫筍。應總喫法身也。如此之言。寧堪齒錄。對面迷佛。長劫希求。全體法中。迷而外覓。是以解道者行住坐臥無非是道。悟法者縱橫自在無非是法。

大德又問。太虗能生靈智否。真心緣於善惡否。貪欲人是道否。執是執非人向後心通否。觸境生心人有定否。住於寂寞人有慧否。懷於傲物人有我否。執空執有人有智否。尋文取證人.苦行求佛人.離心求佛人.執心是佛人此皆稱道否。請禪師一一開示。師曰。太虗不生靈智。真心不緣善惡。嗜欲深者機淺。是非交爭者未通。觸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機者慧沈。傲物高心者我壯。執空執有者皆愚。尋文取證者益滯。苦行求佛者俱迷。離心求佛者外道。執心是佛者為魔。大德曰。若如是。應畢竟無所有。師曰。畢竟是大德。不是畢竟無所有。大德踊躍禮謝而去。

師上堂曰。諸人幸自好箇無事人。苦死造作要檐枷落獄作麼。每日至夜奔波。道我參禪學道解會佛法。如此轉無交涉也。只是逐聲色走。有何歇時。貧道聞江西和尚道。汝自家寶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不假外求。我從此一時休去。自己財寶隨身受用。可謂快活。無一法可取。無一法可捨。不見一法生滅相。不見一法去來相。徧十方界無一微塵許不是自家財寶。但自子細觀察。自心一體三寶常自現前。無可疑慮。莫尋思。莫求覓。心性本來清淨。故華嚴經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又淨名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若不隨聲色動念。不逐相貌生解。自然無事去。莫久立。珍重。

此日大眾普集。久而不散。師曰。諸人何故在此不去。貧道已對而相呈。還肯休麼。有何事可疑。莫錯用心。枉費氣力。若有疑情。一任諸人恣意早問。時有僧法淵問曰。云何是佛。云何是法。云何是僧。云何是一體三寶。願師垂示。師曰。心是佛。不用將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法。佛法無二。和合為僧。即是一體三寶。經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身口意清淨。名為佛出世。三業不清淨。名為佛滅度。喻如瞋時無喜。喜時無瞋。唯是一心。實無二體。本智法爾。無漏現前。如蛇化為龍不改其鱗。眾生迴心作佛不改其面。性本清淨。不待修成。有證有修即同增上慢者。真空無滯。應用無窮。無始無終。利根頓悟用無等等。即是阿耨菩提。心無形相。即是微妙色身。無相即是實相。法身性相體空。即是虗空無邊身。萬行莊嚴即是功德法身。此法身者乃是萬化之本。隨處立名。智用無盡。名無盡藏。能生萬法。名本法藏。具一切智。是智慧藏。萬法歸如。名如來藏。經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又云。世間一切生滅法。無有一法不歸如也。

有客問云。弟子未知律師.法師.禪師何者最勝。願和尚慈悲指示。師曰。夫律師者。啟毗尼之法藏。傳壽命之遺風。洞持犯而達開遮。秉威儀而行軌範。牒三番羯磨。作四果初因。若非宿德白眉焉敢造次。夫法師者。踞師子之座。瀉懸河之辯。對稠人廣眾啟鑿玄關。開般若妙門。等三輪空施。若非龍象蹴蹋安敢當斯。夫禪師者。撮其樞要。直了心源。出沒卷舒。縱橫應物。咸均事理。頓見如來。拔生死深根。獲現前三昧。若不安禪靜慮。到這裏總須忙然。隨機授法。三學雖殊。得意忘言。一乘何異。故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客曰。和尚深達佛旨。得無礙辯。又問。儒道釋三教為同為異。師曰。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機者執之即異。總從一性上起用。機見差別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異同。

講唯識道光座主問曰。禪師用何心修道。師曰。老僧無心可用。無道可修。曰。既無心可用。無道可修。云何每日聚眾勸人學禪修道。師曰。老僧尚無卓錐之地。什麼處聚眾來。老僧無舌。何曾勸人來。曰禪師對面妄語。師曰。老僧尚無舌勸人。焉解妄語。曰某甲却不會禪師語論也。師曰老僧自亦不會。

講華嚴志座主問。何故不許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華無非般若。師曰。法身無象。應翠竹以成形。般若無知。對黃華而顯相。非彼黃華翠竹而有般若法身也。故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虗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黃華若是般若。般若即同無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還能應用。座主會麼。曰不了此意。師曰。若見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隨用而說。不滯是非。若不見性人。說翠竹著翠竹。說黃華著黃華。說法身滯法身。說般若不識般若。所以皆成諍論。志禮謝而去。

人問。將心修行。幾時得解脫。師曰。將心修行。喻如滑泥洗垢。般若玄妙。本自無生。大用現前。不論時節。曰凡夫亦得如此否。師曰。見性者即非凡夫。頓悟上乘超凡越聖。迷人論凡論聖。悟人超越生死涅槃。迷人說事說理。悟人大用無方。迷人求得求證。悟人無得無求。迷人期遠劫證。悟人頓見。

維摩座主問。經云。彼外道六師等是汝之師。因其出家。彼師所墮汝亦隨墮。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謗於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今請禪師明為解脫。師曰。迷徇六根者。號之為六師。心外求佛。名為外道。有物可施。不名福田。生心受供。墮三惡道。汝若能謗於佛者。是不著佛求。毀於法者。是不著法求。不入眾數者。是不著僧求。終不得滅度者。智用現前。若有如是解者。便得法喜禪悅之食。

有行者問。有人問佛答佛。問法答法。喚作一字法門。不知是否。師曰如鸚鵡學人語話。自語不得。為無智慧。故譬如將水洗水。將火燒火。都無義趣。

人問。言之與語為同為異。師曰。一也。謂言成句名語矣。且如靈辯滔滔譬大川之流水。峻機疊疊如圓器之傾珠。所以廓萬象號懸河。剖乎義海。此是語也。言者。一字表心也。內著玄微。外現妙相。萬機撓而不亂。清濁混而常分。齊王猶慙大夫之辭。文殊尚歎淨名之說。今之常人。云何能解。

源律師問。禪師常譚即心是佛。無有是處。且一地菩薩分身百佛世界。一地增於十倍。禪師試現神通看。師曰。闍棃自己是凡是聖。曰是凡。師曰。既是凡僧能問如是境界。經云。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此之是也。又問。禪師每云若悟道現前。身便解脫。無有是處。師曰。有人一生作善。忽然偷物入手。即身是賊否。曰故知是也。師曰。如今了了見。性云何不得解脫。曰如今必不可。須經三大阿僧祇劫始得。師曰。阿僧祇劫還有數否。源抗聲曰。將賊比解脫。道理得通否。師曰。闍棃自不解道。不可障一切人解。自眼不開。瞋一切人見物。源作色而去云。雖老渾無道。師曰即行去者是汝道。

講止觀慧座主問。禪師辨得魔否。師曰。起心是天魔。不起心是陰魔。或起不起是煩惱魔。我正法中無如是事。曰一心三觀義又如何。師曰。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未至。現在心無住。於其中間更用何心起觀。曰禪師不解止觀。師曰座主解否。曰解。師曰。如智者大師說止破止。說觀破觀。住止沒生死。住觀心神亂。為當將心止心。為復起心觀觀。若有心觀是常見法。若無心觀是斷見法。亦有亦無成二見法。請座主子細說看。曰。若如是問。俱說不得也。師曰何曾止觀。

人問般若大否。師曰大。曰幾許大。師曰無邊際。曰般若小否。師曰小。曰幾許小。師曰看不見。曰何處是。師曰何處不是。

維摩座主問。經云。諸菩薩各入不二法門。維摩默然是究竟否。師曰。未是究竟。聖意若盡。第三卷更說何事。座主良久曰。請禪師為說未究竟之意。師曰。如經第一卷是引眾呼十大弟子住心。第二諸菩薩各說入不二法門。以言顯於無言。文殊以無言顯於無言。維摩不以言不以無言。故默然收前言語也。第三卷從默然起說。又顯神通作用。座主會麼。曰奇怪如是。師曰亦未如是。曰何故未是。師曰。且破人執情作如此說。若據經意。只說色心空寂。令見本性。教捨偽行入真行。莫向言語紙墨上討意度。但會淨名兩字便得。淨者本體也。名者迹用也。從本體起迹用。從迹用歸本體。體用不二。本迹非殊。所以古人道。本迹雖殊。不思議一也。一亦非一。若識淨名兩字假號。更說什麼究竟與不究竟。無前無後。非本非末。非淨非名。只示眾生本性不思議解脫。若不見性人。終身不見此理。

僧問。萬法盡空。識性亦爾。譬如水泡。一散更無再合。身死更不再生。即是空無。何處更有識性。師曰。泡因水有。泡散可即無水。身因性起。身死豈言性滅。曰。既言有性。將出來看。師曰。汝信有明朝否。曰信。師曰我將明朝來看。曰。明朝實是有。如今不可得。師曰。明朝不可得。不是無明朝。汝自不見性。不可是無性。今見著衣喫飯行住坐臥。對面不識。可謂愚迷。汝欲見明朝。與今日不異。將性覓性。萬劫終不見。亦如有人不見日。不是無日。

講青龍疏座主問。經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禪師如何體會。師曰。為般若體畢竟清淨。無有一物可得。是名無法。即於般若空寂體中。具河沙之用。即無事不知。是名說法。故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講華嚴座主問。禪師信無情是佛否。師曰。不信。若無情是佛者。活人應不如死人。死驢死狗亦應勝於活人。經云。佛身者即法身也。從戒定慧生。從三明六通生。從一切善法生。若說無情是佛者。大德如今便死。應作佛去。

有法師問。持般若經最多功德。師還信否。師曰不信。曰。若爾靈驗傳十餘卷。皆不堪信也。師曰。生人持孝自有感應。非是白骨能有感應。經是文字紙墨。文字紙墨性空。何處有靈驗。靈驗者在持經人用心。所以神通感物。試將一卷經安著案上。無人受持。自能有靈驗否。

僧問。未審一切名相及法相。語之與默。如何通會即得無前後。師曰。一念起時本來無相無名。何得說有前後。不了名相本淨。妄計有前有後。夫名相關鏁。非智鑰不能開。中道者病在中道。二邊者病在二邊。不知現用是無等等法身。迷悟得失常人之法。自起生滅埋沒正智。或斷煩惱或求菩提。背却般若。

人問。律師何故不信禪。師曰。理幽難顯。名相易持。不見性者所以不信。若見性者號之為佛。識佛之人方能信入。佛不遠人而人遠佛。佛是心作。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覺。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心無相。迷人執物守我為己。悟人般若應用見前。愚人執空執有生滯。智人見性了相靈通。乾慧辯者口疲。大智體了心泰。菩薩觸物斯照。聲聞怕境昧心。悟者日用無生。迷人見前隔佛。

人問。如何得神通去。師曰。神性靈通。徧周沙界。山河石壁去來無礙。剎那萬里往返無踪。火不能燒水不能溺。愚人自無心智。欲得四大飛空。經云。取相凡夫隨宜為說。心無形相即是微妙色身。無相即是實相。實相體空喚作虗空無邊身。萬行莊嚴故云功德法身。即此法身是萬行之。本隨用立名。實而言之。只是清淨法身也。

人問。一心修道。過去業障得消滅否。師曰。不見性人未得消滅。若見性人如日照霜雪。又見性人猶如積草等須彌山。只用一星之火。業障如草。智慧似火。曰云何得知業障盡。師曰。見前心通前後生事。猶如對見。前佛後佛萬法同時。經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

有行者問。云何得住正法。師曰。求住正法者是邪。何以故。法無邪正故。曰。云何得作佛去。師曰。不用捨眾生心。但莫污染自性。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曰。若如是解者。得解脫否。師曰。本自無縛。不用求解。法過語言文字。不用數句中求。法非過現未來。不可以因果中契。法過一切。不可比對。法身無象應物現形。非離世間而求解脫。

僧問何者是般若。師曰汝疑不是者試說看。又問云何得見性。師曰。見即是性。無性不能見。又問如何是修行。師曰。但莫污染自性即是修行。莫自欺誑即是修行。大用現前即是無等等法身。又問性中有惡否。師曰此中善亦不立。曰。善惡俱不立。將心何處用。師曰將心用心是大顛倒。曰作麼生即是。師曰。無作麼生。亦無可是。

人問。有人乘船。船底刺殺螺蜆。為是人受罪。為復船當罪。師曰。人船兩無心。罪正在汝。譬如狂風折樹損命。無作者。無受者。世界之中無非眾生受苦處。

僧問。未審託情勢.指境勢.語默勢乃至揚眉動目等勢。如何得通會於一念間。師曰。無有性外事。用妙者動寂俱妙。心真者語默總真。會道者行住坐臥是道。為迷自性萬惑茲生。又問如何是法有宗旨。師曰。隨其所立即有眾義。文殊於無住本立一切法。曰莫同大虗否。師曰汝怕同太虗否。曰怕。師曰解怕者不同太虗。又問言方不及處如何得解。師曰。汝今正說時。疑何處不及。

有宿德十餘人同問。經云。破滅佛法。未審佛法可破滅否。師曰。凡夫外道謂佛法可破滅。二乘人謂不可破滅。我正法中無此二見。若論正法。非但凡夫外道。未至佛地者二乘亦是惡人。又問。真法.幻法.空法.非空法各有種性否。師曰。夫法雖無種性。應物俱現。心幻也一切俱幻。若有一法不是幻者。幻即有定。心空也一切皆空。若有一法不空。空義不立。迷時人逐法。悟時法由人。如森羅萬象至空而極。百川眾流至海而極。一切賢聖至佛而極。十二分經.五部毗尼.五圍陀論至心而極。心者是總持之妙本。萬法之洪源。亦名大智慧藏。無住涅槃。百千萬名盡心之異號耳。又問如何是幻。師曰幻無定相。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機關木人。如陽燄。如空華。俱無實法。又問何名大幻師。師曰。心名大幻師。身為大幻城。名相為大幻衣食。河沙世界無有幻外事。凡夫不識幻。處處迷幻業。聲聞怕幻境。昧心而入寂。菩薩識幻法達幻體。不拘一切名相。佛是大幻師。轉大幻法輪。成大幻涅槃。轉幻生滅得不生不滅。轉河沙穢土成清淨法界。

僧問。何故不許誦經。喚作客語。師曰。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曰不可離文字言語別有意耶。師曰。汝如是說。亦是學語。曰同是語言何偏不許。師曰。汝今諦聽。經有明文。我所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得意者越於浮言。悟理者超於文字。法過語言文字。何向數句中求。是以發菩提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遺教。亦猶得魚忘筌得兔忘蹄也。

有法師問。念佛是有相大乘。禪師意如何。師曰。無相猶非大乘。何況有相。經云。取相凡夫隨宜為說。又問。願生淨土。未審實有淨土否。師曰。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若心清淨。所在之處皆為淨土。譬如生國王家。決定紹王業。發心向佛道。是生淨佛國。其心若不淨。在所生處皆是穢土。淨穢在心。不在國土。又問。每聞說道。未審何人能見。師曰有慧眼者能見。曰。甚樂大乘。如何學得。師曰。悟即得。不悟不得。曰如何得悟去。師曰但諦觀。曰似何物。師曰無物似。曰應是畢竟空。師曰空無畢竟。曰應是在。師曰有而無相。曰不悟如何。師曰。大德自不悟。亦無人相障。又問。佛法在於三際否。師曰。見在無相不在其外。應用無窮不在於內。中間無住處。三際不可得。曰此言大混。師曰。汝正說混之一字時。在內外否。曰。弟子究檢。內外無踪跡。師曰。若無踪跡。明知上來說不混。曰如何得作佛。師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曰眾生入地獄。佛性入否。師曰。如今正作惡時。更有善否。曰無。師曰。眾生入地獄。佛性亦如是。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何。師曰。作佛用是佛性。作賊用是賊性。作眾生用是眾生性。性無形相。隨用立名。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僧問何者是佛。師曰離心之外即無有佛。曰何者是法身。師曰。心是法身。謂能生萬法。故號法界之身。起信論云。所言法者。謂眾生心。即依此心顯示摩訶衍義。又問何名有大經卷內在一微塵。師曰智慧是經卷。經云。有大經卷量等三千大千界。內在一微塵中。一塵者是一念心塵也。故云一念塵中演出河沙偈。時人自不識。又問。何名大義城。何名大義王。師曰。身為大義城。心為大義王。經云。多聞者善於義。不義於言說。言說生滅。義不生滅。義無形相。在言說之外。身為大經卷。心為大義王。若不了了識心者。不名善義。只是學語人也。又問。般若經云。度九類眾生皆入無餘涅槃。又云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兩段經文如何通會前後。人說皆云。實度眾生而不取眾生相。常疑未決。請師為說。師曰。九類眾生一身具足。隨造隨成。是故無明為卵生。煩惱包[果/衣]為胎生。愛水浸潤為濕生。倐起煩惱為化生。悟即是佛。迷號眾生。菩薩只以念念心為眾生。若了念念心體俱空。名為度眾生也。智者於自本際上度於未形。未形既空。即知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僧問言語是心否。師曰。言語是緣。不是心。曰離緣何者是心。師曰離言語無心。曰。離言語既無心。若為是心。師曰。心無形相。非離言語。非不離言語。心常湛然應用自在。祖師云。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僧問。如何是定慧等學。師曰。定是體。慧是用。從定起慧。從慧歸定。如水與波一體。更無前後。名定慧等學。夫出家兒莫尋言逐語。行住坐臥並是汝性用。什麼處與道不相應。且自一時休歇去。若不隨外境之風。性水常自湛湛。無事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