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的人生自在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得也好,失也好,不争随缘(2)

同样得到了飞来之美名,关肃霜和海斯的态度不同,结局也各异。还是东坡先生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只是对于那些还有一点正义感、有一点良知的人来说,面对不该属于他们的美名,受之可以,坦然却未必办得到!得到的是美名,得到的也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条捆缚自己的锁链,早晚会被压垮,压得喘不上气来。像关肃霜,就活得真实、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活得安然。

随缘心语:

做人要力争上游,但也要安心随缘。如果所要求之事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那还是安心处于自己的位置比较好。如果非要强求,那就很可能不走正路,最终害人又害己。

5.愈是有本领的人,愈是不需要别人的夸奖

欧洲有一句著名格言说:“愈是喜欢受人夸奖的人,愈是没有本领的人。”反之,我们也可以说:“愈是有本领的人,愈是不需要别人的夸奖。”

中国人常说,有本事要让别人去说。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不喜欢自吹自擂的,因为别人的眼睛要比你的眼睛亮得多。就像1999年举行的那场世纪拳王大赛一样,虽然这场比赛被判为平局,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刘易斯获胜的,真正的拳王当是刘易斯,霍利菲尔德再怎样吹嘘也是没用的。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南怀瑾先生说:“老子把我们老祖宗传统文化的原则抓住,指出做人处世与自利利人之道——‘曲则全’。为人处事,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只此一转,便事事大吉了。是的,凡事不要刻意,越是直接地表现,有时越达不到效果,越是想彰显自己的美名,往往美名越得不到流传。”如此可见,得与不得,自然天成,应自在随缘。

美国南北战争时,北军格兰特将军和南军李将军率部交锋,经过一番空前激烈的血战后,南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李将军还被送到爱浦麦特城去受审,签订降约。

格兰特将军立了大功后,是否就骄奢放肆、目中无人起来了呢?没有!他是一个胸襟开阔、头脑清晰的大人物,他绝不会做出这种丧失理智的行为来!

他很谦恭地说:“李将军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他虽然战败被擒,但态度仍旧镇定异常。像我这种矮个子,和他那六尺高的身材比较起来,真有些相形见绌。他仍是穿着全新的、完整的军服,腰间佩着政府奖赐他的名贵宝剑,而我却只穿了一套普通士兵穿的服装,只是衣服上比士兵多了一条代表中将官衔的条纹罢了。”

这一番谦虚的话在人们听来,远比数次的自吹自擂好得多。唯有对自己的成就发生疑问的人,才爱在人家面前吹牛,以掩饰那些令人怀疑的地方。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不必自我吹嘘自我炫耀的,因为你的成绩、你的成功,别人会比你看得更清楚,而且会记在心上。

也许你以为格兰特将军的自谦固然值得赞美,而李将军身为败将,居然也昂首挺胸、衣冠整齐,似乎有些骄傲吧?其实不然,李将军虽然战败,但仍能坦然忍受耻辱,这正是他勇敢坚毅的地方。他这样做,是表示他把失败当做一种经验,而非一种耻辱,如果能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仍能挺身奋战、争取光荣。所以他也可以说是不失为一位伟大军人的风度。他之所以与格兰特持相反的态度,并非不肯谦虚,实在是由于两人所处的环境不同。

格兰特将军不但赞美了李将军的态度,而且也没有轻视他的战绩。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和李将军的失败是综合因素所造成的。他说:“这次胜负是由极凑巧的环境决定的,当时敌方军队在佛吉尼亚,几乎天天遇到阴雨天气,害得他们不得不陷在泥淖中作战。相反的,我们军队所到之处,几乎每天都是好天气,行军异常方便,而且有许多地方往往是在我军离开一两天后便下起雨来,这不是幸运是什么呢!”

格兰特将军把一场决定最后命运的大胜利归功于天气和命运,这正表示他有充分的自知之明,始终没有被名利的欲念所埋没。曾经有人说:“愈是不喜欢接受别人赞誉的人,愈是表示他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微不足道的。”

假使你常常为芝麻大的小事而得意忘形,接受别人的称赞,自己拍自己的肩膀,把它当作一桩了不得的事情,那你无疑是在欺骗自己,就像那些被魔术欺骗了的观众一样。从此你将走上失败之路,因为你早已没有自知之明,盲人骑着瞎马乱闯,怎么会有成功的希望呢?

实际上,只要我们仔细思考,就知道我们90%的成功其实有不少机遇的成分夹杂在里边,我们应该看清这些机遇所在,将来如有同样事情发生,又缺乏这些机遇时,知道怎样应付。

随缘心语:

凡事不要刻意,越是直接地表现,有时越达不到效果,越是想彰显自己的美名,往往美名越得不到流传。

6.很多事,不需要放在心上

对于每个人来说,烦恼、痛苦都是难免的,而一些人往往太过于计较,认为这是自己的不幸,生活没有快乐可言。其实只要我们学会包容,用心去领悟生活的内涵,珍惜所拥有的幸福,对一些小事挥挥手,不去在意,用大海般的胸怀去容纳一切,人生的境界就会从此不同。

有一对夫妇,吃饭闲谈时,妻子兴致所至,一不小心冒出一句不大顺耳的话来。不料丈夫细细地分析了一番,于是心中不快,与妻子争吵起来,直至掀翻了饭桌,拂袖而去。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细细想来,当然是以小失大,得不偿失的。我们不得不说,他们实在有点小心眼,太在意身边那些琐事了。其实,许多人的烦恼,并非是由多么大的事情引起的,而恰恰是来自对身边一些琐事的过分在意、计较和较真。

比如,在有些人那里,别人说的话,他们喜欢句句琢磨,对别人的过错更是加倍抱怨;对自己的得失喜欢耿耿于怀,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易于敏感,而且总是曲解和夸大外来信息。这种人其实是在用一种狭隘、幼稚的认知方式,为自己营造着可怕的心灵监狱,这是十足的自寻烦恼。他们不仅使自己活得很累,而且也使周围的人活得很无奈,于是他们给自己编织了一个痛苦的人生。

要知道,人生中这种过于在意和计较的毛病一旦养成,天长日久,许多小烦恼就会铸成大烦恼。其实,在这一点上,古代的智者们早已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早在两千多年前,雅典的政治家伯里克利斯就向人们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注意啊,先生们,我们太多地纠结于小事了!”以后,法国作家莫鲁瓦更深刻地指出:“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结于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时光。”这话实在发人深思。过于在意琐事的毛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失去光彩。显然,这是一种最愚蠢的选择。

从台湾归来定居的111岁老人陈椿有一句话说得极妙:“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要活好。”其实,有些事是否能引来麻烦和烦恼,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看待和处理它。所谓事在人为,结果就大相径庭。因此,美国的心理学家戴维·伯恩斯提出了消除烦恼的“认知疗法”——通过改变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方式和反应方式来避免烦恼和疾病。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学会不在意,换一种思维方式来面对眼前的一切。

不在意,就是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事事“较真”、小心眼;别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过于看重名与利的得失;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动辄大喊大叫,以至因小失大,后悔莫及;别那么多疑敏感,总是曲解别人的意思;别夸大事实,制造假想敌;别把与你爱人说话的异性都打入“第三者”之列而暗暗仇视之;也别像林黛玉那样见花落泪、听曲伤心、多愁善感,总是顾影自怜。

要知道,人生有时真的需要一点大气。不在意,也是在给自己设一道心理保护防线。不仅不去主动制造烦恼的信息来自我刺激,而且即使面对一些真正的负面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要处之泰然,置若罔闻,不屑一顾,做到“身稳如山岳,心静似止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妙法,也是一种坚守目标、排除干扰的妙策。我们的精力毕竟有限,假如处处纠缠琐事,被小事所累,我们一生必将一事无成。不在意,也是一种豁达、大度与包容。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是很容易告别琐屑与平庸的。而当你实现豁达与包容,自然会产生轻松幽默,从而洋溢出一种性格的魅力。

不在意,最终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高贵的人格,一种人生大智慧。那些凡事都与人计较、锱铢必争的人,自以为很聪明,其实是以小聪明干大蠢事,占小便宜惹大烦恼;而不在意,乃是不争,无为之为,大智若愚,其乐无穷!

不在意的人,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得潇洒的人。因为免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也就使自己获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驰骋。

随缘心语:

不在意,就是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事事“较真”、小心眼;别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过于看重名与利的得失;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动辄大喊大叫,以至因小失大,后悔莫及;别那么多疑敏感,总是曲解别人的意思;别夸大事实,制造假想敌;别把与你爱人说话的异性都打入“第三者”之列而暗暗仇视之;也别像林黛玉那样见花落泪、听曲伤心、多愁善感,总是顾影自怜。

7.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吃亏是福”一说。这是中国哲人所总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生命含义的旷达和由吃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宁静。

如果我们知道福祸常常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福尽则祸亦至,而祸退则福亦来的道理,那么,我们就真的应该采取“愚”、“让”、“怯”、“谦”这样的态度来避祸趋福。所以“吃亏是福”不失为人生一种特殊的处世哲学。

“吃亏是福”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吃亏”大多是指物质上的损失。倘使一个人能用外在的吃亏换来心灵的平和与宁静,那无疑就获得了人生的幸福。记不清哪位哲人曾写下下面这段令人叫绝的文字,的确是对“吃亏是福”的最好诠释。在此引用,以与大家共赏:

“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平衡系统。当你的付出超过你的回报时,你一定取得了某种心理优势;反之,当你的获得超过了你付出的劳动,甚至不劳而获时,便会陷入某种心理劣势。很多人拾金不昧,决不是因为跟钱有仇,而是因为不愿意被一时的贪欲搞坏了好心情。一言以蔽之: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有时,你是用物质上的不合算换取精神上的超额快乐。也有时,看似占了金钱便宜,却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精神的快乐。所以先哲强调:吃亏是福。”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调的姿态做着各种各样的好事,在不同的程度上,他们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圣人”。

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吃亏了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和平与安全的时期之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再度放射出绚丽的光芒。

“吃亏是福”的信奉者,同时也一定是一个“和平主义”的信仰者。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对所谓“和平主义者”这样写道:“中国和平主义的根源,就是能忍耐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相信在万物的体系中,在大自然动力和反动力的规律运行之上,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做‘傻子’。”

大智者,常常是若愚的。而且,唯有其“若愚”,才显其“大智”本色。其中的“若”这个字在这里很重要,是“像”的意思,而不是“是”的意义。

因此,人最难做到的,即“吃亏是福”的前提,一个是“知足”,另一个就是“安分”。“知足”则会对一切都感到满意,对所得到的一切,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安分”则使人从来不奢望那些根本就是不可能得到的或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没有妄想,也就不会有邪念。所以,表面上看来“吃亏是福”以及“知足”、“安分”会予人以不思进取之嫌,但是,这些思想也是在教导人们能成为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做一个清醒正常的人。因为,一个非常明白的事实——即不需要任何理论就可以证明的是,一切的祸患,不都是在于人的“不知足”与“不安分”,或者说是不肯吃亏上吗?所以,保持随缘的知足心,能得多少是多少,即使吃亏也不争,这样反倒会让你保持平和安泰。

随缘心语:

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吃亏了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和平与安全的时期之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再度放射出绚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