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作答策略熟练掌握
第一章 全方位审题
学前导引
“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这里要强调的是,审题不是读题,而是要对题目类型、作答要求及答题范围等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为准确、高效作答题目奠定基础。
第一节 分清题目类型
这是作答题目的一个大的方向。只有首先分清了题目类型,才不至于在作答时偏离主体。我们知道,与考试大纲所考查能力相对应,申论题目一般包括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公文写作、文章写作五种类型。那么具体应如何对这些题型进行区分呢?
一、归纳概括题
一般情况下,当题目中出现“归纳”、“概括”、“总结”等具有概括提炼意义的词汇和“全面”、“准确”等要求时,即可判定其为归纳概括题。
【例1】2012年春季福建第一题:
根据“给定资料6”,概括动物福利立法有哪些现实意义。(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在这一题目中,既出现了“概括”一词,又有“准确、全面”的要求,由此可见,这是一道标准的归纳概括题。
【例2】2014年国考(地市级)第二题:
“给定资料4”反映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本题要求考生指出问题的具体表现,其中没有“归纳”、“概括”之类的词汇,但须注意,这里明确提出了“全面、准确”的要求。因此,它也是一道归纳概括题,要求考生对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
二、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的主要特征是要求考生分析、理解、思考、提出观点,且通常会提出“观点明确”、“分析合理”等要求。
【例1】2015年国考(省部级)第二题:
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
(3)不超过250字。
【例2】2013年云南第一题:
“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作全面解释。(20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300字。
上面两个例子中,例1要求考生思考问题并谈自身看法,且要求“观点明确”,例2要求考生对指定的短语进行解释,很显然,它们是综合分析题。
三、提出对策题
当题目要求考生给出建议、对策、方案、措施、启示等内容,有时又辅以“针对性”、“可行性”等词汇时,就可判定其为提出对策题。
【例1】2013年北京第三题:
根据给定资料,请就政府今后如何缓解或避免节假日出行拥堵提出对策建议。(25分)
要求:对策建议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例2】2012年上海(B类)第四题:
结合“资料”,就“富了以后怎么办”提出对策。(15分)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300字。
上述两题均要求考生提出对策,且所提对策要有可行性,是典型的提出对策题。当然,这里还有一种对策题是比较特殊的,即启示型对策题,后文我们会详细讲到,此处不再赘述。
四、公文写作题
这一类型题目考查形式多样,总结起来有建议、意见、报告等法定公文写作题和宣传稿、倡议书、讲解稿、调查问卷、公开信、短评、发言稿等事务文书写作题两大类。
【例1】2015年国考(地市级)第四题:
为了消除社会上对“网络新一代”的疑虑,某报特邀市科协工作人员为该报“时评”栏目撰文。假如你是这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该报写一篇题为“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的短文。(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简洁有力;
(2)紧扣材料,层次分明;
(3)语言流畅,有逻辑性;
(4)不超过500字。
【例2】2014年国考(省部级)第三题:
“给定资料3”介绍了S大学举办心理健康节活动的情况。假如你是该省教育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观摩了这次活动,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总结会上发言,请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目的明确,切合主题;
(3)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4)不超过500字。
五、文章写作题
这是申论考试中最好区分的一类题型,通常作为最后一道题目压轴出现,且特征较为明显,即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
【例1】2015年国考(地市级)第五题:
“给定资料6”中画线句子写道:“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历史和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例2】2014年北京第四题:
有专家指出,目前北京用水需求不断增长,供水缺口日益增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将难以走出“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水”的怪圈。请你就这一“怪圈”现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以上对各类题型的区分方法只是针对特征较为明显的题目而言的,我们知道,申论命题是多种多样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节 明确作答要求
一、明晰作答内容
作答内容即指题目针对的是哪一个具体的话题、需要考生作答的要素都有哪些。下面举例说明。
【例1】2013年国考(地市级)第二题:
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这一题目设问较为简单,很直接就可以看出来考生需要作答的内容针对的是目前的汉语生态环境,答题要素是对“问题”的概括。
【例2】2010年国考(省部级)第三题:
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本题要求考生写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显然,作答内容所针对的是“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一具体问题;同时,由于是写报告的内容要点,那么答题要素就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可能会涉及指导思想、重要依据、迫切性和必要性、可行性等多个方面。
有人可能注意到了,上面两个例子中,例2对考生的身份进行了限定——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申论考试中到底要以怎样的身份来作答题目?这也正是我们要提醒大家的。由于公务员考试是对行政机关工作的实战模拟,所以在题目没有限定身份的情况下(如例1),一律从政府办公的角度来提出、分析或解决问题;而一旦题目对考生身份作出了限定(如例2),那就要严格从所限定身份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和作答题目了。
在具体的作答过程中,考生一定要根据具体题目准确判定其作答内容,如此一来,所写答案才会更具准确性和全面性,才会高度契合阅卷标准。
二、了解具体要求
申论题目中所谓的具体要求,既包括针对不同题型的特殊要求,也包括对所有题型的一些共同要求。在本节前面的“分清题目类型”部分,我们已经连带讲了对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和提出对策三种题型的特殊要求,下面主要讲一下对申论题目的一些共同要求。
(一)简明扼要/文字简练/简洁/言简意赅等
要求考生的答案意思完备,简单明白,没有多余的、与题目作答无关的内容;切忌啰唆、重复叙述。
(二)条理清楚/有条理/表述清晰等
要求考生所写答案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切忌语无伦次和一段到底。
(三)不超过/少于××字
标准的答题纸上都会标明字数,因此考生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字数要求。书写时一般不要超过或少于规定字数,以将所写内容表述全面、清楚为基本原则。
第三节 锁定答题范围
锁定了答题范围,也就找到了答案来源,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通常情况下,申论题目对答题范围的表述有下面三种形式。
一、根据/依据“给定资料×”
这里的“给定资料×”并不限于某一则资料,有时是一个范围,如“给定资料1—3”等。这样的表述形式是最简单易懂的,它告诉我们,该题的答案来源就是“给定资料×”,与除此之外的其他几则资料几乎没有关系。
【例1】2015年国考(省部级)第三题:
假设你是制博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就本届制博会的亮点,草拟一份备询要点,供组委会领导在制博会开幕日的记者通气会上使用。(1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概括准确,分条表述;
(3)不超过200字。
【例2】2013年国考(省部级)第四题:
假如你是平阳县的大学生村官,请根据“给定资料5”,为政府网站写一篇短文,向社会介绍鹤溪缸窑,以期促进缸窑的恢复与发展。(2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通俗易懂,表达简明;
(3)不超过400字。
这两个例子中,例1的答案来源为“给定资料3”,例2的答案来源为“给定资料5”,都非常明显,我们几乎不用怎么思考,就能快速锁定答题范围。
二、结合/参考“给定资料×”或“给定资料×”提到/写道
相较于第一种,这一种表述形式的难度系数要高出很多,因为除了“给定资料×”之外的其他资料中也有可能会涉及类似内容,这时,考生在将答题范围重点锁定在“给定资料×”的同时,还要注意兼顾其他资料,以使答案要点更加全面。
【例】2015年国考(地市级)第一题:
结合“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的理解。(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
(2)不超过150字。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给定资料1”来作答题目,那么我们并不能就此说所有答案要点只要从“给定资料1”中寻找就可以了,因为此外的其他材料也有可能涉及相关内容,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就需要在阅读全部材料的基础上再进行作答。
三、根据/依据/结合/参考“给定资料”或“给定资料”提到/写道
这一表述形式针对的是全部“给定资料”,因此考生需要阅读全部“给定资料”是自然而然的,但有的题目所针对的话题可能只涉及其中几则资料,这时,我们就可以从“给定资料”中寻找与题目所针对的话题相似或有关联的部分资料,重点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例】2011年国考(地市级)第三题:
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本题要求我们根据“给定资料”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建议,即应该从全部资料中寻找答案要点,但我们发现题目中含有“希望小学遭废弃”的表述,而“给定资料1、2”主要说明了当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遇到的种种受教育问题;“给定资料3”重点介绍了L县“调整不合理校点布局,创建寄宿制学校”的成功做法;“给定资料4”重在反映农民教育投入与教育回报之间的巨大落差;“给定资料7”说明了当前乡村文化衰落和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只有“给定资料5、6”是在说希望小学遭废弃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重点对这两则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中筛选整理答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