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财会专业知识(2016最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财务报告

考点知识精讲

考点 1.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它是企业根据日常的会计核算资料归集、加工和汇总后形成的,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每个会计期末,必须根据账簿上记录的资料,按照规定的报表格式、内容和编制方法,做进一步的归集、加工和汇总,编制成相应的会计报表,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为有关各方提供全面的信息。

考点 2.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组成部分:①资产负债表;②利润表;③现金流量表;④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⑤附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资产、需偿还的债务,以及投资者(股东)拥有的净资产情况;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即利润或亏损的情况,表明企业运用所拥有的资产的获得能力;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企业的净利润及其分配情况是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组成部分,相关信息已经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附注中反映,企业不需要再单独编制利润分配表。

附注是财务会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考点 3.财务会计报表的分类

财务报表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照财务报表的编报时间,可以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又称中期报告)和年报。其中月报要求简明扼要、及时;年报要求揭示完整、反映全面;季报在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方面,介于月报和年报之间。股份有限公司应编制半年报即中期财务报告,半年报比年报提供的资料略为简单。

(2)按照财务报表反映财务活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财务报表和动态财务报表。静态财务报表指反映企业特定时点上有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财务报表,一般应根据各个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动态财务报表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资金耗费和收回情况以及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一般应根据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填列。

(3)按照财务报表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外部报表和内部报表。外部报表是企业定期向外部报表使用者(如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报送的财务报表,这类报表是按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的会计准则编制的,有统一的格式和指标体系;内部报表,又称为管理报表,则是为了适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设计、编制的报表,没有统一规定的格式和指标体系。

(4)按照财务报表编制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个别财务报表是独立核算的企业用来反映其本身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则是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了所有控股子公司财务报表的有关内容,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

考点 4.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为了使财务会计报告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有关方面的需要,实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目的,充分发挥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单位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以及完整、准确的账簿记录等资料,严格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单位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真实可靠、相关可比、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便于理解。

1.真实可靠

会计报表必须根据核实无误的账簿及相关资料编制,不得以任何方式弄虚作假。如果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资料不真实或者可靠性很差,则不仅不能发挥会计报表的应有作用,而且还会由于错误的信息,导致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作出错误的评价与判断,致使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决策。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承担责任。

2.相关可比

企业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必须与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并且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便于报表使用者在不同企业之间及同一企业前后各期之间进行比较。只有提供相关且可比的信息,才能使报表使用者分析企业在整个社会特别是同行业中的地位,了解、判断企业过去、现在的情况,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为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服务。

3.全面完整

企业会计报表应当全面地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满足各有关方面对财务会计信息资料的需要。为了保证会计报表的全面完整,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当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格式和内容填报。特别是对某些重要事项,应当按照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说明,不得漏编漏报。

4.编报及时

企业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只有及时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才能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资料。否则,即使会计报表的编制非常真实可靠、全面完整且具有可比性,但由于编报不及时,也可能失去其应有的价值,成为相关性较低甚至不相关的信息。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报表的及时性要求将变得日益重要。

5.便于理解

可理解性是指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可以为使用者所理解。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是为广大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有关资料,为企业目前或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因此,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当然,会计报表的这一要求是建立在会计报表使用者具有一定的会计报表阅读能力的基础上。

我国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次编定页数,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当注明:企业名所称、企业统一代码、组织形式、地址、报表所属年度或者月份、报出日期,并由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还应当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一、资产负债表

考点 5.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股东)权益”这一会计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股东)权益项目进行适当分类、汇总、排列后编制而成的。

考点 6.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1)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状况,分析企业在某一日期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2)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分析企业目前与未来需要清偿的债务数额。

(3)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所有者(股东)权益的情况,了解企业现有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有的份额。

(4)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从而为未来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考点7.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1.资产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一般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分类并进一步分项列示。

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款项、预付账款、存货、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等。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项目计提了跌价准备或坏账准备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以上项目的金额应为抵减了各该减值或坏账准备项目后的净额。

非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等。其中固定资产项目又包括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清理等。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因发生减值而计提了减值准备的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以上项目的金额应为抵减了各该减值准备项目后的净额。

2.负债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所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一般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①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等。

②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其他长期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股东(投资者)拥有的净资产的总额,它一般按照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分项列示。

考点 8.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资产负债表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一般格式如表3—5—1所示。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流动性大的资产如“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排在前面,流动性小的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则排在后面。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项目,按求偿权先后顺序排列,“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需要在1年以内或者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流动负债排在前面;“长期借款”等需要在1年以上或者长于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才需要偿还的非流动负债排在中间,在企业清算之前不需要偿还的所有者权益排在后面。

表3—5—1 资产负债表

考点 9.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我国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数据,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

1.根据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大部分项目,都可以根据相应的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如“应收票据”项目,根据“应收票据”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短期借款”项目,根据“短期借款”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等。

2.根据总账账户余额计算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有些项目需要根据若干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账户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存货”项目,根据“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物资+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受托代销商品-代销商品款)+劳务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存货跌价准备”填列。

3.根据明细账户余额计算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某些项目不能根据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或若干个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简单计算填列,而是需要根据有关账户所属的相关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账户的所属相关明细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账户的所属相关明细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列。即: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坏账准备+预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预付账款(预付账款借方余额+应付账款借方余额)、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贷方余额+预付账款贷方余额)、预收账款(预收账款贷方余额+应收账款贷方余额)。

4.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某些项目需要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需要根据“长期借款”总账账户余额扣除“长期借款”账户下属的明细账户中反映的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部分计算填列。

5.根据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有些项目,需要根据该账户的有关期末余额,减去其所计提的各种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由“无形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备抵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考点 10.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具体方法

1.资产负债表“年初数”栏的填列方法

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上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

2.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期末情况填列。

①“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总额。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流动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等项目,反映企业持有的相应资产的期末价值。其中,固定资产清理发生的净损失,以“-”号填列。

③“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相应资产的实际价值,应当以扣减提取的相应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填列。其中,“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项目,还应按减去相应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存货”项目还应按加上或减去“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长期应收款”项目,应按减去相应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企业期末持有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应在“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反映。

④“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预计负债”、“其他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专项应付款”、“其他非流动负债”等项目,一般应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应付未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应交未交税费等。

其中,“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期末转为债权的。以“-”号填列。“递延收益”应在“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反映。

⑤“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库存股”等项目,一般应反映企业期末持有的接受投资者投入企业的实收资本、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余额、企业收购的尚未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等。

其中,期末累计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为负数的,以“-”号填列。

⑥企业与同一客户在购销商品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应当单独列示,不应当相互抵消。即应收账款不能与预收账款相互抵消、预付账款不能与应付账款相互抵消、应付账款不能与应收账款相互抵消、预收账款不能与预付账款相互抵消。

长期应收款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部分,在“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反映。长期待摊费用中将于1年(含1年)内摊销的部分,在“待摊费用”项目反映。

“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企业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部分,在“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反映。

二、利润表

考点 11.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按照各项收入、费用以及构成利润的各个项目分类分项编制而成的。

考点 12.利润表的意义

通过利润表可以从总体上了解企业收入、成本和费用、净利润(或亏损)的实现及构成情况;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利润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由于利润既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又是企业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利润表是会计报表中的一张基本报表。

考点 13.利润表的内容

在合并利润表中,企业应当在净利润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的损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

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

营业利润从营业收入出发,减去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有关的流转税)后得到。

2.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

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得到。

3.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

净利润(或净亏损)在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后得到。

4.构成每股收益的各项要素

考点 14.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由表头、表身和表尾等部分组成。表头部分应列明报表名称、编表单位名称、编制期间和金额计量单位;表身部分反映利润的构成内容;表尾部分为补充说明。其中,表身部分为利润表的主体和核心。

利润表是通过一定的表格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会计信息要求不完全相同,利润表的结构也不完全相同。但目前比较普遍的利润表的结构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我国企业一般采用多步式利润表格式,《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的一般企业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如表3—5—2所示。

表3—5—2 利润表

考点 15.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的实际情况,报告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表中的“本期金额”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期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期金额”栏改成“上期金额”栏。如果上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利润表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报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入报表的“上期金额”栏。

考点 16.利润表中各项目的内容及其填列方法

利润表中的各项目,主要根据各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填列。

(1)本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的实现情况。

(2)本表“上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度利润表“本期金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上年度利润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本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期金额”栏内。

(3)本表“本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一般应当反映以下内容:

①“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扣除借方发生额后的净额计算填列。

“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扣除贷方发生额后的净额计算填列。

②“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③“销售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企业发生勘探费用的,应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项目之间,增设“勘探费用”项目反映。

④“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⑤“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按照相关准则规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额。如为净损失,以“-”号填列。

⑥“投资净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如为净损失,以“-”号填列。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处置收益部分应当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转出,列入本项目。

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其中,处置非流动资产净损失,应当单独列示。

⑧“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⑨“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⑩“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比如,企业购买的从购买日起3个月或更短时间即可到期或即可转换为现金的债券就是现金等价物。本节提及现金时,除非同时提及现金等价物,均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考点 17.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现金收入与支出的信息,次要目的在于揭示在该特定期间内有关投资与理财活动的信息。

现金流量表从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两个方面,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能够说明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助于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考点 18.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概念,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具体来讲,它由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几个部分组成。其中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以及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权益性投资变现的金额通常不确定,因而不属于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当企业需要时往往可以随时变现,具有很强的支付能力,因而可视同现金。

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现金等价物的范围,并且一贯性地保持其划分的标准,如改变划分标准,应视为会计政策的变更。企业确定现金等价物的原则及其变更,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现金流量是指一定会计期间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现金流量表应按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反映。

现金流量一般应按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反映,但以下可以净额反映:代客户收取或支付的现金;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的项目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金融企业的有关项目,包括短期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贷款本金、活期存款的吸收与支付、同业存款和存放同业款项的存取、向其他金融企业拆借资金以及证券的买入与卖出等。

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索赔等特殊项目,应当根据其性质,分别归并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类别中单独列报。

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考点 19.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

现金流量表由表首、正表和附注三个部分组成。

(1)表首。表首部分应表明企业的名称、现金流量的会计期间、金额单位和报表编号。

(2)正表。正表部分是现金流量表的主体部分,主要反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3)附注。现金流量表附注包括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取得或处置子公司以及现金等价物等需要披露的信息。

考点 20.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一般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内容与结构如表3—5—3所示。

表3—5—3 现金流量表

续表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考点 2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作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又称股东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综合收益的特点,除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外,同时包含最终属于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净利润,从而构成企业的综合收益。

考点 22.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构成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构成情况的动态报表,其内容主要包括当期损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与所有者的资本交易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等。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相关规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1)净利润。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3)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4)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5)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6)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考点 23.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应当根据当期净利润、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等情况分析填列。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应包含在净利润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额等,应单列项目反映。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如表3—5—4所示。

表3—5—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续表

五、财务报表附注

考点 24.提供财务报表附注的原因

财务报表附注是企业财务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财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述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

提供财务报表附注,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突出财务报表信息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中所含有的数量信息已比较全面,但内容繁多,报表用户可能抓不住重点,对其中的重要信息了解可能不够全面详细。通过注释,可将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数据进一步予以分解、说明,有助于报表用户了解哪些是重要的信息,应当引起注意,并在决策中有所考虑。

2.提高报表内信息的可比性

财务报表通常依据会计准则编制而成,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规定了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允许企业根据本行业特点及所处的经济环境选择能最恰当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结果导致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各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产生较大的差异。在财务报告中用适当的方式通过注释来说明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及其变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3.增加报表内信息的可理解性

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为数颇多,其知识结构必然有异,信息需求及侧重点各不相同,仅有财务报表肯定不能满足所有报表用户的需要。对表中数据进行解释,将一个抽象的数据分解成若干的具体项目,并说明产生各项目的会计方法,有助于报表用户理解财务报表中的信息。

考点 25.财务报表附注的形式

在会计实务中,财务报表附注可采用旁注、附表和底注等形式。

1.旁注

旁注是指在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旁直接用括号加注说明。旁注是最简单的报表注释方法,如果报表上有关项目的名称或金额受到限制或需简要补充时,可以直接用括号加注说明。为了保持报表项目的简明扼要、清晰明了,旁注只适用个别只需简单补充的信息项目。

2.附表

附表是指为了保持财务报表的简明易懂而另行编制一些反映其构成项目及年度内的增减来源与数额的表格。附表反映的内容,有些已直接包括在脚注之内,有些则附在报表和脚注之后,作为财务报告的一个单独组成部分。必须注意的是,附表与补充报表的含义并不相同。附表所反映的是财务报表中某一项目的明细信息,而补充报表则往往反映一些附加的信息或按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最常见的补充报表是揭示物价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附表。

3.底注

底注也称脚注,指在财务报表后面用一定文字和数字所做的补充说明。一般而言,每一种报表都可以有一定的底注,其篇幅大小随各种报表的复杂程度而定。底注的主要作用是揭示那些不便于列入报表正文的有关信息。但是,底注作为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仅是对报表正文的补充,它不能取代或更正报表正文中的正常分类、计价和描述。凡列入财务报表正文部分的信息项目都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和一系列确认与计量的标准。财务报表正文主要是以表格形式描述有关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绩效的定量信息,这一特征使报表正文所能包含的信息受到限制,而底注则比较灵活,它可以提供的内容有:有关报表编制基础等方面的定性信息;报表项目的性质;比报表正文更为详细的信息;一些相对较次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理解和使用报表信息是十分有益的。由于这一优点,底注在财务报表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会计实务中报表底注的内容日益增多,其增长幅度大大超过报表的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