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经济基本常识
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一)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区别
(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联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出让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二、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商品的价值量也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三、商品的价值总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降低。
四、价值与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交换价值与价格: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所以,交换价值包括价格,价格是交换价值的一种形式。
五、纸币与货币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都能充当流通手段;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二者的区别:
六、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真题链接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 )。
A.不会发生
B.可能发生
C.取决于商品数量
D.是不可能的
【解析】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流通,就会造成通货膨胀。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可以作为贮藏手段。当金属货币的数量超过流通中的需要量时,一部分金属货币便退出流通,被贮藏起来,因而不会贬值。本题正确答案为A。
八、价值规律
知识精讲
扫右侧二维码,即可观看知识点视频。
九、影响价格的因素
1.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2.供求关系。
3.国家的宏观调控。
4.纸币的发行量。结合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过大或流通周转速度加快,引起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反之,通货紧缩会引起大范围的物价下跌。
5.人们的消费心理。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某些商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重复性。如文物、名人字画、珍藏邮票之类的物品价格不断飙升,但它们的价格再高,也不会扩大再生产以增加供应量,能够抑制它们价格上涨的因素只能是人们的购买力。
第二节 经济体制
一、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
经济体制作为系统化的制度安排,是由各种具体的经济制度按照一定的联系方式而构成的有机的整体;通常把经济体制理解为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机组合,因而所有经济体制都由以下三类制度构成:
1.资源占有制度安排。这里包括所有制、利益关系和动力机制三组制度。
2.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的出发点是所有制或产权制度。
3.经济运行的支持系统。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系统,二是监督—协调系统。如果没有这两类系统,经济运行过程必然会发生混乱,或出现摩擦现象,从而阻碍甚至窒息经济体制的活力。
经济体制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层次:核心要素,是所有制或产权制度;支配要素,包括决策结构和利益结构;运行要素,包括组织结构、动力结构、信息结构和协调(监督)结构。
二、经济体制的主要分类
按资源占有方式或所有制形式划分经济体制,是通常所采用的划分方式。当然,这种方式也往往用于区分社会基本制度或经济制度,如马克思把西欧社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以所有制方式为基本准则的。
(一)按所有制形式划分经济体制
这种划分往往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即“所有制+运行机制+意识形态=某种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把经济体制分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也有经济学家把经济体制分为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自由社会主义三类。
(二)按资源配置方式分类
瑞典的艾登姆等按照资源集中配置还是分散配置,把经济分成三类:(1)完全集中的模式——CC模式;(2)完全分散的体制模式——CD模式;(3)中间模式。
埃冈·纽伯格等人认为,经济体制包括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动力结构三方面,并以决策作为主要标准,把经济体制分成以下几类:传统体制、分散市场、集中市场、计划市场、分散计划、集中计划。
1985年,亚诺什·科尔奈在中国参加“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时,提出了按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两种方式划分经济体制的主张。
(三)按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分类
经济体制是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组合,资源占有方式可抽象为公有制与私有制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可抽象为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两种,这样,就可把经济体制划分为四大类: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私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公有制市场经济体制、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这四类体制可以基本反映现实体制模式。但私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在现实中没有相应的体制实例。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引入计划机制中并未放弃市场机制,因而这类体制可称为私有制为主导的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三、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政府一直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工厂按照国家计划生产产品,农村按照国家计划种植农作物,商业部门按照国家计划进货和销售,所有的品种、数量和价格都由计划部门统一制定。这种体制使我国经济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稳定发展,但也严重地束缚了其本身的活力和发展的速度。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1984年扩展到城市。1992年,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尝试,我国政府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方向。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衔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1997年,我国政府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经济体制改革迈出更大步伐。
(三)经济体制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按预定计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节 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所谓市场经济,是指依靠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实现各类经济资源配置的一种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以市场为中心;二是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市场为导向;三是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市场决定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向,并依靠市场力量形成均衡价格;四是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是调节经济运行的主要机制。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所谓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指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市场经济都具有以下五大基本特征: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市场经济的功能,是指市场经济这种运行机制所产生的机能和作用。它主要是由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及其运动规律所决定的。从市场经济功能的总体进行概括,最基本的有五条:
1.利益刺激功能。即通过利益机制刺激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
2.信息传递功能。即市场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自动汇集到市场上来。进入市场的企业等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及时获得各种信息,并作出决策,使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社会需要。
3.资源配置功能。即市场机制通过价格的波动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4.市场导向功能。即市场机制通过价格变动反映市场供求状况,为企业指明它们的利益所在,从而引导企业趋利避害,使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市场需要。
5.奖优罚劣功能。即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对企业及企业行为进行筛选,筛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市场的缺陷
市场经济虽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功能,但市场绝不是万能的。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市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滞后性问题
由于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产品产出,存在着一定的时滞,尤其在那些生产周期长的产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经济危机的不时出现,即根源于此。
(二)外部性问题
经济的外部性是指有些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用同个体效用之间、社会成本同个体成本之间存在差别,它们的结果无法在一个企业内部表现出来。如兴建一个化工厂,从企业来看可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从社会角度讲就可能污染了环境,损害了生态效益。这种情况不可能通过市场作用自发地得到调节,最终势必影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垄断问题
在规模经济意义显著的行业,市场机制必然促使垄断的产生,而垄断又势必影响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和各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甚至导致整个竞争性市场的解体,最终影响的是整个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反对垄断和非公平竞争就成了政府行政干预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职责。
(四)收入分配问题
在市场经济下,收入分配以生产要素的贡献为据,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这种差距应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证既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能维持社会稳定。然而,这个比较合适的差距却是市场本身所不能控制的。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述
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国家以指令性计划的行政手段,直接配置社会经济资源。因而在实际运作中,是以国家为中心,统分统配、统收统支、统购统销、统负盈亏。在国家的组织管理体系中,表现为政企不分、条块分裂、过分集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要真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则必须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基础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各个具体特点产生的根基。正由于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如下明显的特征:
(1)市场行为主体以公有制企业为主。
(2)市场主体的个人消费基金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
(3)市场经济运行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又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