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阅读理解
本章串讲
●本●章●串●讲
在吉林省考中,阅读理解题主要测查的是考生的理解能力。从题型分类来看,主要包括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两种形式。
考频探究
专题一 主旨概括★★★
主旨概括题是历年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属于必考题型。它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文段主要内容或论述主体的概括归纳能力。事实上,这种概括归纳能力是解答所有题型都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主旨概括题里面涉及的思路和技巧非常重要,需要考生重点把握。
一、主旨概括题的判别标志
判别题型主要根据题目的提问方式,主旨概括题典型的提问中往往有“主要”“核心”“中心”“概括”“主旨”“主题”“问题”“议题”“话题”等词语,诸如: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论的是;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对这段文字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这段文字的核心意思是;这段文字的中心议题是;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二、主旨概括题答题思路
(一)有主题句类
所谓主旨,就是一段文字表达的核心意思或重点内容。一般情况下,在一段文字材料中某个句子能承载整个文段的核心意思,这个句子就叫作这段文字的主题句。
归纳概括文段的中心、主旨。第一步:找出主题句;第二步:判断选项。
正确选项与主题句表达的意思一致,但表达形式一般不同,找到主题句后,对应正确选项有三种方法:
1.精简压缩
选项所呈现的语句一般比较简短,如果主题句是一个复杂的长句,将其中的定语、状语和补语舍去,提取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即可对应到正确选项。如:
主题句:必须要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尽快引入市值考查机制,将国有大股东利益与广大中小股东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
正确选项:必须尽快引入市值考查机制,有机统一大中小股东利益。
2.同义替换
选项往往将主题句中的某个词语改换为同义词或近义词,从而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语义保持不变。如:
主题句: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
正确选项:气候变暖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
3.反证推导
有时候主题句会以“如果不A,那么B(B是负面结果)”的形式出现,这个格式叫做反面论证,这时需要结合前文提到的中心话题(文段论述的主题)推导出主题句表达的核心意思,通常表达“必须A”的意思。如:
主题句:如果没有其他部门依法依规的后续处理(问责程序),那么审计部门所做的工作就会付诸东流。
正确选项:问责程序是审计工作发挥效用的保障。
(二)无主题句类
另外还会存在一种情况,给定文段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分别论述某个对象的相关属性,而且这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这个文段没有主题句,这时就需要综合文段所提到的几层意思,从而得出正确选项。对文段的归纳概括有两种方式:
1.并列加和
将文段论述对象的多个属性一一罗列。如:
文段内容: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无色无味,不溶于水,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热带珊瑚的内脏、肌肉中。雪卡毒素主要影响人类的胃肠道和神经系统,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状与有机磷中毒有些相似,一些受害者开始感到唇、舌和喉刺痛,接着在这些地方出现麻木,另一些病例首先的症状是恶心和呕吐,接着是口干、肠痉挛、腹泻、头痛、寒战、发热和肌肉痛等症状,接触冷水犹如触电般刺痛,中毒持续恶化直到患者不能行走。
正确选项:雪卡毒素的特性、存在和危害性。
2.归纳概括
将文段论述对象的多个属性的共性提炼出来,加以整合。如:
文段内容:《米莉茉莉丛书》是吉尔·比特专为4—8岁儿童所编读物,其创作灵感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及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独特理解。她以米莉、茉莉这两个肤色不同的小女孩为主人公,讲述了她们的成长故事。丛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有独立的主题,蕴含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作者吉尔·比特认为书中传达的这些个性和素质,对于地球上任何国家、任何肤色的孩子都是适用的。
正确选项:《米莉茉莉丛书》的特点。
◎高频考点一 行文脉络分析法★★★
有些文段独立性较强,结构较为完整,层次比较清晰,可以通过梳理文段的行文脉络来把握文段的主题句。文段中被证明的、被支持的、被服务的句子,多具有概括性、宏观感,我们将它们简称为“总”,主题句往往就是总句。那些起支持作用、证明作用、服务作用的句子多是表示辅助性、理由性、条件性的从句,它们多以列举、铺垫、并列等形式出现,我们把它们简称为“分”。“总”和“分”在阅读材料分布组合中,构成了相对完整的片段材料。
一、总—分—总
“总—分—总”结构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接着分析这个问题,最后找到某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句子是文段的主题句。
第二种:首先提出一个观点,接着论证这个观点,最后重申这个观点,重申观点可能是认可基础上的加深,也可能是对原来观点的否定。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重申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观点就是文段的主题句。
【考点示例】现在电影创作对热门题材大肆重复利用,一个题材有市场,多方人马就一拥而上,这不是健康的电影生态。相比之下,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却不多见,比如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等为背景的开发,以及对昆曲、黄梅戏等民族艺术元素的利用都很少。一旦用心去挖掘这些中华民族文化财富,呈现在创作者面前的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艺术宝库,国产电影也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第一句话提出现在电影创作方面的问题,第二句话举例来分析这一问题,第三句话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即用心挖掘中华民族文化财富。尾句即文段的主题句。
高分必看
云课堂:《总分总结构》
云课堂
真题·直击
(联考2013上)数学方法是西方科学中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方法。严谨和精确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严谨和精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数学方法带来的。科学要求各种概念尽可能被定量且能以一定的精确性加以检验。定律和定理的精确性体现在它的数学表达上。实验测定值与定律和定理的数学推定值二者的符合或接近,是定律和定理得以成立的主要依据,也是定律和定理令人信服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是:一门学科如果不能“数学化”,就算不得精确学科,或被认为是不成熟的学科。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数学化是衡量科研成果的标准
B.数学表达使定律和定理更精准
C.数学方法是使科学精准化的手段
D.数学的魅力在于严谨和精确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文段行文脉络为总—分—总式,首句提出观点,强调数学方法对于科学的必要性,中间具体解释说明,尾句“如果不能‘数学化’,就算不得精确学科”重申观点,呼应首句。这个观点就是文段的主旨句,C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二、总—分
“总—分”结构从内容上表现为:首先提出一个观点,接下来通过分析原因、举例证明、正反论证或援引论证等方法来证明这个观点。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
在“总—分”结构中,通常提出观点的句子是主题句,一般位于段首。
【考点示例】古代咏花诗对花的自然属性有丰富多彩的描绘。剪春萝花瓣前端呈不规则锯齿状,像剪出的花边,被描述为“谁把风刀剪薄萝,极知造化著功多”。写腊梅的“洗却铅膏饰道装,檀心浅露紫香囊”。“饰道装”表明总体来说花被是黄色的,长在下陷成囊状的花托上,且基部有紫晕,所以说“檀心浅露紫香囊”。写山茶花“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野蔷薇“似锦如霞色,连春接夏开”。
第一句话提出观点,古代咏花诗对花的自然属性有丰富多彩的描绘,接下来分别以“剪春萝”“腊梅”“山茶花”为例来论证古代咏花诗对花的自然属性的描绘这一观点。首句即文段的主题句。
高分必看
云课堂:《总分结构》
云课堂
真题·直击
(吉林2013甲级)事实上,由于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矛盾大多是结构性矛盾,控制城市汽车使用量,用“减法”可能比用“加法”好。加法就是开征汽车排污费;而减法,核心就是大幅减少各种名号的公车,全面推进车改。如果这一招能真正推进,加上环保税等的开征,估计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情况就会大大好转。
这段文字的议题是( )。
A.如何控制汽车使用量
B.如何进行公车改革
C.“加法”和“减法”的优劣比较
D.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变形题。文段首句是中心句,即“控制城市汽车使用量,用‘减法’可能比‘加法’好”;第二句分别论证了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第三句对使用这种方法的意义进行了假设论证。由此可知议题为如何控制城市汽车使用量。答案为A。
三、分—总
“分—总”结构从内容上表现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列举现象—提出观点。
首先列举一个或多个现象,或铺陈背景,接下来在文段最后提出作者的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观点的句子是主题句,一般位于段尾。
第二种: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通常从多个方面分析原因,最后一句话归纳出这些原因导致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表示结论的句子是主题句,一般位于段尾。
第三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接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解决问题的句子是文段的主题句,一般位于段尾。
【考点示例】在当代中国,由于国力的限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都比男性少,而因家务和抚育子女主要由妇女来承担又限制了她们的流动,妇女对这些主要发展资源的占有远远少于男性,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妇女与男性的平等竞争,拉大了他们之间的距离,造成男女不平等的进一步扩大。
原因①:国力限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
结论①:妇女受教育机会和程度比男性少。
原因②:家务和抚育子女;
结论②:妇女占有的主要发展资源比男性少。
结论③:男女不平等进一步扩大。
这段文字前面两层是并列关系,由“而”连接,分别阐述了两个小结论:一是妇女受教育机会和程度比男性少,二是妇女占有的主要发展资源比男性少。这两个小结论最终得出一个大结论,即文段最后一句,男女不平等进一步扩大,这句话便是文段的主题句。
高分必看
云课堂:《分总结构》
云课堂
四、分—总—分
“分—总—分”结构从内容上表现为:首先铺陈社会背景或知识背景,或者引用他人观点,接着提出作者的观点或对策,最后通过分析原因或举例的方式对文段的观点或对策加以论证。
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观点或对策的句子是文段的主题句,通常位于段中。
【考点示例】文物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环境、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社会地位、文化差异、利益关系等原因,使得人们的文物价值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都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政府的文物价值观可能取决于决策人员——文物工作者的文物价值观,通常会表现出相对的先进性、积极性和稳定性,一般民众的文物价值观则依赖于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导向、个人文化素质等因素。
这段文字第一句表明文物价值观会变,但这并不是文段的核心观点,而是一个背景铺陈。第二句提出观点,文物价值观有差异。接下来从“政府”和“一般民众”两个方面来论证人们的文物价值观表现有很大不同这一观点。文段第二句话是主题句。
高分必看
云课堂:《分总分结构》
五、分—分
云课堂
“分—分”结构是指材料语句之间构成平行关系,也就是语意之间的并列关系,它可能借助表并列关系的词语,可能借助分号,也可能只是语意上的并列关系。这种结构的主旨需要对两个层次或多个层次进行并列加和或综合概括,不要犯片面选择的错误。
【考点示例】我们的一些科普文章常常激不起公众的兴趣,原因之一便是枯燥。要把科普文章写得“郁郁乎文哉”,就需要作家的笔。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写作提供了一座富矿。相信有眼光的文学家一旦领略科学题材的广阔富饶,便会陶醉在它的无限风光中乐而忘返。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层强调文学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层强调科学也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因此,概括文段主旨应为科学与文学相互促进。
◎高频考点二 辅证推断法★
一、背景铺陈
背景铺垫通常出现在文段的开篇,引导背景的词语有:随着、目前、近日、近年来等。另外还有一类提示词需要考生特别注意:“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种情况下”,这类短语表示前文为背景材料,后面往往出现对策句,即文段的主题句。还有一些介绍事物概念或特点的语句也可在文段中充当知识背景铺垫。
背景材料只是起到铺垫和引导的作用,本身不是文段的重点,可以快速阅读甚至略读。主题句往往出现在背景材料之后。
【考点示例】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政府执政的舆论环境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舆论可以借助网络、短信等现代传播工具,跨越时空迅速传递,使意见空间加大,意见力度增强,而决策透明度的增加和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又加大了政府的舆论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对“舆情危机”的处理,需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方式,针对新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新的方式来应对。
文段第二句话由“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导,表明前文所描述的都是背景材料,背景材料并非作者论述的重点,文段的主题句应该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之后的对策句,即政府应该转变应对舆情危机的方式。
高分必看
云课堂:《背景铺垫》
云课堂
真题·直击
(河南2013)人的静脉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生理组织,即使是双胞胎也不具有相同的静脉形状,甚至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的静脉结构形状也不一样。许多静脉隐藏在皮肤下,使其极难伪造或篡改。通常情况下,静脉形状不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基于静脉的这些特点,科学家开发出了静脉识别系统。在使用静脉识别系统时,人们只要将手指、腕关节、手掌或手背放在扫描器之上便可,相机用近红外线摄取图像,软件会根据静脉结构的形状和位置创造一个参照模式。
这段文字介绍了( )。
A.身份识别技术的新进展
B.静脉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
C.人体静脉的生理组织结构
D.近红外线相机在身份识别系统中的应用
名师解析 根据“基于静脉的这些特点”可知,前文讲述的都是静脉的特点,属于知识背景的铺垫,显然不是文段重点,背景铺垫后面往往会出现重点。在静脉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家开发出了静脉识别系统”,后文继而围绕“静脉识别系统”这一话题展开谈论静脉系统如何识别人体,即静脉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这是文段重点论述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B项。
二、援引佐证
援引佐证是指通过引用别人的观点来辅助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通过批驳他人的观点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援引有两种类型:一是正向援引,二是反向援引。正向援引和作者的观点一致,用来辅助证明作者的观点;反向援引与作者观点不同,往往是作者批驳的对象,也为提出自己观点做了铺垫。
正向援引标志:××说:“……。”所以……;
正如××所说“……”
反向援引标志:有人说“……。”但是……
答题技法:
1.援引本身不是文段的重点,可以快速阅读。
2.反向援引的后面往往出现文段的主题句;正向援引的前面或后面均可能出现文段的主题句。
3.当主题句较复杂的时候,可以借助正向援引进行辅助理解。作者有时会引用“专家”的观点来代替自己的观点。
【考点示例】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巴尔扎克在《风雅生活论》中曾引用两句谚语来说明这个道理,一句是:“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另一句是:“请你讲话、走路、吃饭、穿衣,然后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什么人。”
文段第一句提出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可以从他的生活细节中反映出来。后面两句通过引用巴尔扎克的话来佐证这一观点。
高分必看
云课堂:《援引观点》
云课堂
真题·直击
视频解析
(吉林2015甲级)在微信的《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里明确写着:“腾讯保留因业务发展需要,单方面对本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服务内容在任何时候不经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变更、暂停、限制、终止或撤销腾讯微信服务的权利,用户需承担此风险。”这意味着,哪天腾讯突然关闭微信了,他无需负担任何责任。在免费时代,真正的减免只是“价格”。作为交换,仍需付出其他“代价”,可能是安全,也可能是隐私。爱因斯坦曾说过:“有时候一个人为不花钱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最高。”即使如此,或许已经没有回头路。
下列俗语中,与这段文字主旨相符的是( )。
A.丢下西瓜捡芝麻
B.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C.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D.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名师解析 作者观点与文段最后爱因斯坦的观点一致,即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因此选B。
三、原因分析
表示原因的标志词语:因为、由于、之所以……是因为……
答题技法:
1.原因本身通常不是文段的主题句,可以快速阅读甚至略读。
2.表示原因的语句后面或者前面往往出现文段的主题句,可以根据原因的位置来判断主题句的位置。
【考点示例】“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可见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是何等重要!因为,只有一个公平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向心力的社会,才是一个有共同情感的社会,才是一个互相认同的社会,才是一个能养成高尚道德的社会。
材料的主题句是“社会公正与公平问题是何等重要”,后面原因标志词的“因为”引导原因论证,原因论证本身不重要,重点出现在原因论证的前面。
四、举例论证
表示举例的标志:比如、例如、例证、有这样一个例子、就……而言,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
答题技法:
1.例子本身通常不是文段的主题句,可以快速阅读甚至略读。
2.例子的后面或者前面往往出现文段的主题句,可以根据例子的位置来判断主题句的位置。
3.选项中围绕例子论述的选项不选。
【考点示例】细小的火山灰中含有二氧化硅,这种化合物的熔点是1100摄氏度,而目前大部分飞机的涡轮发动机工作温度为1400摄氏度,一旦火山灰被吸入引擎内部,二氧化硅熔化后就会吸附在涡轮叶片和涡轮导向叶片上,导致灾难性后果。1982年,两架飞机曾经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加隆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中穿过,两架飞机的8个引擎全部停转,在从11000米高空滑翔至4000米高度后才重新启动,得以紧急迫降。
第一句提出观点“细小的火山灰会给飞机造成灾难性后果”。接下来“1982年”之后的内容是举例论证,快速把握材料的主旨,举例论证的部分可以略读。这段文字的主旨就是火山灰对飞机飞行有严重的影响。
高分必看
云课堂:《举例论证》
云课堂
真题·直击
(吉林2013乙级)日前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过大学生群体严重浪费粮食的问题,他们每年倒掉的食物足以养活1000万人口一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如遇红白喜事,人们都以大摆宴席、铺张浪费为荣,似乎吃剩下的饭菜越多,越能表明其热情好客和慷慨大方。相反,如果谁家的宴席刚刚够吃,会被认为是小气鬼,丢人现眼。
视频解析
这段文字最能说明的是( )。
A.红白喜事和大学生食物浪费严重
B.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C.红白喜事宴请铺张有社会心理认同
D.中国人舌头上的浪费现象严重
名师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先通过央视报道指出中国人在餐桌上的浪费问题极其严重,然后列举了大学生群体浪费粮食问题和红白喜事时人们的心态造成的粮食浪费问题。故文段最能说明的是中国人在餐桌上的浪费问题严重,D项是其同义替换,A项只是文段中的两个例子;B项是一种评价,文段说明的只是一种现象,并没评价性的语句;C项只是针对其中的一个例子而言。故答案为D。
五、反面论证
反面论证是指提出观点之后,从反面来对该观点进行论证,也就是说假设不按照前面提出的观点来做,就可能导致某种不理想的结果。
反面论证的标志:否则、不然、如果不……那么……
答题技法:
1.反面论证本身不是文段的重点,可以略读。
2.反面论证之前往往出现文段的主题句。
3.当反面论证用“如果不……那么……”表示时,若反面论证前面没有出现主题句,那么文段的主旨就是与这个反面论证假设内容相反的意思。通过反证推导可以得到文段的主旨。
【考点示例】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策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
材料第三句话是由“如果”引导的反面论证,“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是公信力下降,结果是负面的,所以这段文字的主旨是假设内容的反义,也就是政府应该贯彻原有政策。
高分必看
云课堂:《反面论证》
云课堂
◎高频考点三 掌握关联词定位法★
有些文段层次比较简单,或者主题句有明显的标志,可以通过标志性的词语来锁定主题句的位置。另外在分析文段行文脉络找主题句时也可借助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快速定位主题句。这些标志性的词语主要指关联词和某些关键词。关联词主要包括表示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和并列关系的连词。
一、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指后一个分句比前一个分句语义更进一层。
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但……还……;而且;更;甚至;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特别是;不但……而且……甚至……;除了……还……更……
答题技法:
1.递进之后往往出现主题句。但是递进之后的句子并不一定都是文段的主题句,这要看递进之后的分句所在的复句是否处于文段“总”的位置。
2.递进关联词连接的前后分句在语义上和感情倾向上均一致,且前后都是作者的观点。
3.“不但……而且……甚至……”这样的多层递进,最后一层递进部分往往是主题句。
【考点示例】要想使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尽快引入市值考查机制,将国有大股东利益与广大中小股东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
这段文字的主题句是递进关联词“更重要的是”之后的内容,也就是必须尽快引入市值考查机制,有机统一大中小股东利益。
高分必看
云课堂:《递进关系》
云课堂
真题·直击
(吉林2013甲级)人类对自然无节制地索求,在城市开发时忽略生态平衡保护,这是对候鸟一场无声无息的猎杀,这种“猎杀”比起猎杀、毒杀候鸟罪,负面效应其实毫不逊色。更大的问题是,那些猎杀、毒杀候鸟的犯罪,是被我们所警惕并谴责的,而另一种“猎杀”由于是看不见、静悄悄的,导致我们浑然不觉。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这场“猎杀”的旁观者、参与者。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
A.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应该有所节制
B.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猎杀了候鸟
C.城市开发时要重视生态平衡的保护
D.警惕人类无声无息的“候鸟猎杀”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先指明什么是无声无息的猎杀,再指出它的危害性,又通过对比重点突出了“无声无息的猎杀”不易被我们警惕察觉,最后进一步说明每个人都可能是这场“猎杀”的旁观者、参与者。由此可知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要警惕人类无声无息的“候鸟猎杀”。故答案为D。
二、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指句子中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了一个弯,跟前面分句的意思相反,或是对前句加以修改补充。
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还……;但是;然而;可是;却;不过;事实上;实际上;其实。
答题技法:
1.转折之后往往出现主题句。注意转折之后的句子并不一定都是文段的主题句,这要看转折之后的分句所在的复句是否处于文段“总”的位置。
2.转折关联词连接的前后分句在语义上和感情倾向上均相反,且转折之后是作者的观点。
3.当文段中同时出现多个转折关联词语时,需要考虑转折复句的语气强烈。在吉林省考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在一个文段中同时出现了两个转折,其中,表达语气较弱的转折在前面出现,而语气相对强烈的转折在文段的后半部分,此时文段的重点往往在于强转折,即文段的后半部分。
【考点示例】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其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很难单项突进,现在结构调整引起了高度重视,但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尤其是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全国的统一大市场,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如果市场机制得不到应有的发育,那么以市场为导向的结构调整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区域化布局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
这段文字的主题句是转折关联词“但”之后的内容,即农业市场化改革需要加快进行。
高分必看
云课堂:《转折关系》
云课堂
真题·直击
(吉林2015甲级)春节期间,duang“震碎”无数网友的屏幕。作为2015年开年第一个爆红的“字”,网友张口闭口不duang一下,似乎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然而,随着近年来这类网络新说法的日益增多,很多人开始担忧它们对传统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冲击,并建议应该规范汉字的使用。其实,汉字文化的演变本来就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些网络新说法,作为当下社会发展的映照,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汉字文化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可再生的文化体系。如果真的有一些新说法被留下来了,也不失为一件悦事。
概括文段语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字传承有自身规律,无需谈“新”色变
B.随着大量新词的产生,应该不断规范汉字的使用
C.汉字的极大丰富说明汉字文化具有极大的可再生能力
D.新说法的涌现不会冲击传统文化,甚至还丰富了汉字文化体系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文段中“其实”表示转折关系,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汉字文化发展过程中,即使有一些新说法保留,也是一件“悦事”,也就是说汉字的丰富是一件好事,因此选C。注意,D项的丰富汉字文化体系在原文中没有谈到。
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指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后一个分句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结果。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表示结论的词语:所以、因此、可见、看来、导致、造成、使得、由此可见、照此看来、正因如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
表示原因的词语:因为、由于。
答题技法:
1.结论词之后通常出现主题句。尤其是文段尾句如果由结论词引导,那么它一般就是文段的主题句。
2.当出现原因词时,可以在表示原因的分句之后或者之前寻找表示结论的句子。
【考点示例】作为整体,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作为个人,不少中国人还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国家之强和个人之弱使一些人心理失衡,觉得自己活得还是像在半殖民地时代受人家欺负的受害者。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生存的状态有理性的认识,克服狭隘的“受害者情绪”。否则,崛起的中国将难以担当与自己的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
这段文字的主题句在结论词“正因如此”之后,即中国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高分必看
云课堂:《因果关系》
云课堂
真题·直击
(天津2014)“先老”即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意味着我们的要素禀赋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变得昂贵了,意味着我们在丧失原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比较优势。“未富”则意味着,我们并不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一下子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得到足够显著的比较优势。因此,这个阶段就比较优势来说,我们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也可以不准确地说,我们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比较优势真空”。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
A.“未富先老”的局面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B.过去的发展方式会使我们丧失比较优势,不能支撑经济持续增长
C.中国面临的挑战,集中表现为如何应对“未富先老”的困境
D.“未富先老”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文段首先分别阐述“先老”与“未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一句“因此”引导的句子是文段的主旨句,即“这个阶段就比较优势来说,我们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也可以不准确地说,我们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比较优势真空’”,也就是说按过去的发展方式,这个阶段我们的比较优势会丧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B项是其同义替换,A、C、D三项均不是文段表述的核心观点。本题答案选B。
四、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指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的结果。包括充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假设条件关系和周遍条件关系。
充分条件关系关联词:只要……就……
必要条件关系关联词:只有(唯有)……才……;……,才……;除非……否则……
假设条件关系关联词:如果……那么(就)……
周遍条件关系关联词:无论……都……
答题技法:
1.充分条件关系一般强调结论的必然性,也就是说“就”后面的分句比较重要。
2.必要条件关系中必要条件往往是文段的主题句,即“只有”引导的对策句通常比较重要。有时候会省略“只有”,单独出现“才”,那么“才”前面的内容往往是主题句。
3.在假设条件关系中,“如果”引导的假设条件是未然的,即没有发生;当“那么”引导的结果具有负面性时,“如果”所引导的内容的反面意思就是文段的主旨。
4.周遍条件关系一般强调结论,也就是说“都”后面的分句比较重要。
【考点示例】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我们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农业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来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大升级,才能全面扩大内需,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
这段文字的主题句在必要条件词“只有”之后,强调“强农惠农政策”的必要性。文段的主旨是强农惠农政策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高分必看
云课堂:《条件关系》
云课堂
五、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表示句子或词语之间具有的一种相互关联,或是同时并举,或是同地进行的关系。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有两类,并列并存和相反相对。
表示并列并存关系的词语:还;此外;另外;同时;与此同时;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
表示相反相对关系的词语:有的……有的……;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当“而且”“但是”用来连接并列复句时,它们分别所具有的递进和转折功能将被削弱。
答题技法:
1.构成并列的两个部分同等重要:如果文段是由并列关联词连接的两个或多个层次,那么这几个层次同等重要,应综合概括或者并列加和来把握文段的主旨。概括主旨应注意全面,不能片面选择。
2.并列关系里面无重点:如果文段中只有一部分语句是并列关系,那么可以快速阅读这个并列复句,在并列复句的前面或后面寻找主题句。
【考点示例】空间碎片,又称太空垃圾,是人类空间活动的废弃物,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碎片与日俱增,对近地空间的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此外,空间碎片坠入大气层,会对地面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以核能为动力的航天器陨落时,对环境产生化学和放射性污染,后果尤其严重。
材料中并列关联词“此外”将材料分成并列的两个层次,“此外”之前讲的是空间碎片的概念,“此外”之后讲的是空间碎片的危害。将这两层意思并列加和,这段文字的主旨是空间碎片的概念和危害。
高分必看
云课堂:《并列关系》
云课堂
六、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一般用来引导主题句的标志性词语。考生在阅读时通过把握文段中的关键词可以迅速定位主题句,从而快速概括文段的主旨。片段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词有条件词、倡导词、强调词、疑问词、顺序词。
条件词:必须、务必;
倡导词:需要、应当、应该;
强调词:真正的、重要的是、有趣的是、有意思的是;
疑问词:如何、怎样、为什么、什么;
顺序词: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答题技法:
1.条件词和倡导词通常引导解决问题的语句,解决问题的语句一般是文段的主题句。因此条件词和倡导词之后的句子往往是文段的主题句。(除非后文出现转折的意思)
2.强调词表示着重强调,用来引起读者注意,通常引导作者的观点。因此强调词后面往往出现文段的主题句。(除非后文出现转折的意思)
3.疑问词通常出现在设问句中,所谓设问句是指自问自答,用来引起读者注意。在文段中如果出现由疑问词引导的设问句,那么围绕问题的答案往往是文段的主题句。
4.顺序词有两种作用:一是表示并列列举,当一段话用顺序词并列列举几个方面时,概括文段主旨需要将并列的几个方面综合概括或并列加和;二是表示先后次序,当一段话用顺序词来强调做某件事情的先后次序时,文段的主旨应为做某事的方式方法或者怎样做某事。
【考点示例】据悉,一只成熟的母鼠大约20天左右即繁殖一次,一胎少的可生六七只、多则十来只小老鼠。而一只小老鼠出生1.5—2.5个月就可达到性成熟,具备繁殖能力。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发现,老鼠具有“计划生育”的功能。当一个地区老鼠的总量较多时,老鼠会减缓其繁殖频率,而在老鼠较少或人们大举灭鼠后,它们会加快繁殖力度,使老鼠快速地成倍增长。
这段文字的主题句在“有趣的是”这个表示强调的短语之后,即“老鼠具有‘计划生育’的功能”,也就是说老鼠中存在着生育数量自我调节现象。
◎高频考点四 话题一致法★
话题一致是指正确选项所论述的话题应该与文段所论述的核心话题保持一致。如果给定的四个选项话题均不同,那么只需要快速判断文段的话题,从而选择与文段话题一致的选项即可。如果有两个选项的话题与文段话题不同,那么可以先排除这两项,再比较剩余两项择优选择答案。话题一致原则可以帮助考生快速解答较易和较难的题目,特别是在对干扰选项纠结不定时,可以利用话题一致原则确定答案。
在“总—分—总”“总—分”“分—总”“分—总—分”的行文脉络中,文段的话题一般出现在“总”句。在“分—分”的行文脉络中,文段的话题会在并列的每个分句中有所体现,每个分句都围绕一个共同话题展开。
近几年考试题中出现一种新的考点——主旨概括题的变形题,提问方式通常为“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所谓关键词,就是文段谈论的核心话题词,这类题目实际上考查考生对给定阅读材料话题的把握。
【考点示例】德国电脑专家正在开发一种新系统,这种系统能利用视觉、语音和触摸技术收集一个人情绪状态的数据,并做出反应。例如,如果电脑感觉到用户情绪激动,它可能会自动让屏幕色彩变得柔和,关闭背景音乐,放大或缩小图形数据,甚至直接表示歉意。这种系统可在用户与电脑互动时感知他们的情感。
这段文字谈论的核心话题是“新系统”,所以主旨也应该是围绕“新系统”的表述。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小技巧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定位主旨句。
在有些文段中,可能没有很明显的关联词,其行文脉络也不够清晰。那么你可以观察一下文段中有没有出现比较特殊的标点符号。每种标点符号都有自己特定的作用,或许可以借助它们来获取一些有效信息。
例如,冒号“:”和破折号“——”,这两种符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那么符号之后的语句很有可能是对前文的具体解释,是用来补充论述前文观点的,可见符号之前是文段的核心观点。
高分必看
云课堂:《主体排除》
云课堂
专题二 意图判断★★
意图判断题是历年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属于必考题型。
准确解答意图判断题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正确答案所围绕的话题应该和给定材料所谈论的主要话题保持一致;
二是要结合材料主要内容深刻理解作者说话的用意,不能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作答;
三是紧密结合给定材料的核心意思,防止推断过度,偏离文意。
意图判断题属于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里的难点,因为其与主旨概括题既有本质区别,又有相互交叉的地方,有时二者区分难度较大。尤其是近几年的题目,有将两种题型的界限渐渐模糊化的趋势,使得意图判断题成为考生极易丢分的题型。
一、意图判断题的判别标志
判别题型主要根据题目的提问方式,意图判断题典型的提问中往往有“想要”“意在”“推出”“道理”等词语,例如:这段话想表达/说明;这段话要表达/说明;这段文字主要想传递的信息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说明;这段文字暗示的信息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这个寓言的寓意是。
二、意图判断题答题思路介绍
意图判断题主要考查考生判断作者意图、目的,推测材料中隐含信息的能力。所谓意图就是指作者的用意、目的,也就是说作者讲这段话为了表达什么观点或者达到什么效果。解答意图判断题,第
一步要把握给定文段论述的重点,第二步要在文段重点的基础上来判断作者的意图。
◎高频考点一 发出呼吁★★
如果一段文字提出一个负面问题,并阐释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么作者的意图有两种情况:一是呼吁针对原因解决问题;二是呼吁直接解决问题。
【考点示例】据了解,针对药价虚高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希望通过药品降价的方式来解决。据统计,自政府恢复对部分药品价格实行管制以来,已经进行了17次药品降价,截至目前,已经制定、调整了国家医保目录的1000多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但由于流通环节的繁琐和暗箱操作等原因,药品价格依然很高,实际药价与患者的期望值仍然具有较大差异。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由于流通环节的繁琐和暗箱操作等原因,药品价格依然很高,这是在提出一个负面问题。作者的意图是呼吁尽快通过减少流通环节和实施透明操作使药品降价,即呼吁解决问题。这是针对原因呼吁解决文段所提出的问题的典型例题。
◎高频考点二 间接提出观点★
作者意图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是隐含观点,如果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是提出某个负面的问题,那么它可能间接地提出作者的某种观点,这个观点便是作者写这段话的意图。对于隐含观点,考生需要借助一些方法技巧来揣摩把握。
判断作者的隐含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文段中出现的评价性词语或带有褒贬色彩、感情倾向的词语,可以依据这些词语判断作者的隐含观点。用积极倾向的词语论述某个事物,表明作者的意图是在强调该事物的重要性或者呼吁加强对该事物的重视;用消极倾向的词语论述某个事物,表明作者的意图是在否定该事物的作用或者澄清某个事实。
2.文段将甲、乙事物或事件进行对比,作者的意图往往是突出强调一方的特征。
3.文段中出现反面论证,作者的意图往往是反面论证所证明的正面观点。
4.文段并列列举了几个客观现象,可以通过归纳这几个现象的共性来判断作者的隐含观点。
5.文段依次介绍几个话题之间的关系,作者的意图是揭示首尾话题之间的关联性。
【考点示例】当前,信息技术、视听手段的空前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这是发明蒸汽机和电力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进步。不少人认为,电视、电脑提供的画面与音响,已足够提供人类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超过了文字的功能。于是他们片面地认为,人类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
文段的主题句在尾句,并且由“于是”这个表示结论的词语引导。尾句出现一个带有消极倾向的评价性词语“片面”,表明作者对“不少人”的观点持否定态度,那么作者的隐含观点是人类还没有进入“读图时代”,即文字的价值依然存在。
◎高频考点三 直接陈述意图★
文段尾句由表示结论的关联词引导,那么这句话就是作者直接陈述的观点,通常也就是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意图。
文段提出问题之后,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时,往往由“应该”“需要”“必须”“只有……才……”等词语引导,这时候解决问题的句子就是作者直接陈述的观点,也就是作者的意图,无需再引申推敲。需要注意的是,当文段明确提出对策但选项中没有与之同义替换的对策时,可能是考查由对策反推这一对策所要解决的问题。
文段客观说明某个事物的概念、原理、功用时,作者的观点是直接陈述的,文段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的意图。
作者想要提出的对策或表达的观点有时会直接陈述出来,此时把握作者的意图不需要再作引申,考生只需把握文段的主题句,选择与主题句同义替换的选项即可。
【考点示例】纵观各国货币发展历史,货币国际化虽然给所在国带来一定风险,但却远远低于带来的好处。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高,就意味着在出国旅游、消费、留学的过程中可以较为便利地用本币进行支付,不必经过繁琐的汇兑程序;从政府的角度看,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通过发行本国货币为国际赤字融资,相当于对别的国家征收了“铸币税”,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都“争先恐后”地走向国际化。
文段的尾句由结论词“因此”引导,是文段的主题句。这句话就是作者直接提出的观点,表明这段文字作者的意图就是揭示促使货币国际化的原因。
真题·直击
(吉林2013乙级)政务工作不是“一微就灵”,光靠微博无法缩短政府与民众的距离,对于积极开通政务微博的政府部门来说,要真正把从微博上搜集来的意见和问题处理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心思,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微博回应民意关切,但无法用微博替代全部的政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微博反映的言论并不代表全部的民意
B.政务微博是政务工作的第一步
C.对于政务工作而言,微博不是万能的
D.政务微博是一把双刃剑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判断题。文段提到“光靠微博无法缩短政府与民众的距离”“可以通过微博回应民意关切,但无法用微博替代全部的政务”。由此可知,对于政务工作,微博不是万能的。A、B两项文中未提到,D项的“双刃剑”表述不恰当,文段的重点不是论述政务微博的利与弊,故本题选C。
◎高频考点四 以例说话★★★
意图判断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即文段讲述一则寓言或一个故事,让考生理解并揣摩作者通过这个寓言或故事想传递给我们的寓意或道理。寓言故事从内容上可分为三类:主人公失败;主人公成功;主人公先失败后成功。
判断寓言故事的寓意或道理不能只停留在故事的字面意思,而是要深入挖掘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哲理性的启示。每个故事内容最后都会有一种结果,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往往就是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1.文段讲述主人公成功的故事,分析成功的原因从而得到启示。
2.文段讲述主人公失败的故事,分析失败的原因从而得到启示。
3.文段讲述主人公从失败到成功的故事,对比分析前后有何变化,分析转变的原因从而得到启示。
4.文段讲述主人公甲失败,主人公乙成功的故事,对比分析甲、乙有何不同,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得到启示。
真题·直击
(吉林2013乙级)跳蚤被放进敞口的瓶子里,它便立刻跳了出来。当把瓶子盖上时,跳蚤还是会竭力跳出瓶子,它不停地撞击瓶盖的内侧。一个多小时后,它还在那样跳着。差不多三个小时后,它依然在跳,只是它不再撞着瓶盖了,此时它跳的高度离瓶盖大约1厘米,而且每一次都是如此,它已经习惯了这个高度,后来即使瓶盖被拿掉了,跳蚤也没有跳出瓶口,它依然保持着有瓶盖的高度,再也跳不出瓶口。
跳蚤的故事告诉我们( )。
A.有形的禁锢比无形的束缚更易被打破
B.胸无大志,势必无所作为
C.习惯往往会束缚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D.拒绝尝试往往使我们错失成功的机会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该则寓言故事讲到把跳蚤放进敞口的瓶子里会立刻跳出来,而盖上瓶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不再能跳到瓶盖处的高度,而是离瓶盖大约1厘米处,习惯这个高度后,即使后来把瓶盖拿掉它也已跳不出瓶口。通过前后的对比可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习惯往往会束缚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答案为C。
高分必看
云课堂:《意图判断》
云课堂
专题三 细节理解★★★
细节理解题在历年考试中出现频率都较高,属于必考题型。
细节理解题的特点是文段的文字量可能比较大,常会出现一些专业术语而使阅读难度增大,且考点分散等。因此,对于此种题型,我们要改变一下做题策略。如何迅速找到每个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信息呢?答案是:直接将选项代入原文中一一对应。也就是说,在通过提问方式判断出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之后,先不要着急阅读文段,而是将每个选项直接代入原文中,寻找原文的对应信息在哪里提到。这样,就可以略过不重要的信息,直接切中要害。这种方法在面对文字量特别大、内容特别复杂的文段时尤其有效。
一、细节理解题的判别标志
(一)简单类
××的原因/目的/作用类是……
(二)复杂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根据上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哪项不能得出……
二、细节理解题答题思路介绍
第一步,要快速阅读提问和选项,将选项依次代回材料;
第二步,回到阅读材料,通过浏览、跳跃式阅读,锁定选项针对的细节,理解其在语境中的含义,将选项和原文仔细比对分析;
第三步,通过范围、程度、数量、话题、逻辑关系、时态、情态等角度,分析选项的表述是否出现语义偷换,从而排除干扰选项,选出符合提问要求的答案。
三、细节理解题常见错误
(一)偷换范围
容易扩大范围的词语:一切、所有、都、完全、各个、全部、历代。
容易缩小范围的词语:没有、无、微乎其微、几乎没有、只有、唯一、仅仅。
(二)偷换程度
表示程度的词语:较、很、非常、最。
(三)偷换数量
表示较多量的词语:大多数、大部分、广大、较大的。
表示较少量的词语:少数、少部分、一点儿、较少的、个别、稍。
表示中间量的词语:有些、某些、部分。
(四)偷换话题
有些干扰选项设置会省略材料中话题前面的修饰语,或将材料中话题改换为意思相近但不相同的词语,或直接改换为另一个话题,从而造成偷换话题的错误。
(五)偷换关系
主要指偷换逻辑关系。如原文是并列关系,选项变为递进关系等。
(六)偷换时态
表示过去时的词语:已、已经、曾经、过、了。
表示进行时的词语:现在、目前、正在、在……中、着。
表示将来时的词语:将、要、将要、不久、很快、趋势。
(七)偷换情态
表示可能性的词语:可能、也许、大概、几乎、不一定。
表示确定性的词语:是、有、总是、绝对、一定、永远。
(八)无中生有
主要考查强拉关系和主观臆断(过度引申)。
真题·直击
视频解析
(吉林2015乙级)男性在40多岁甚至更年轻时就出现患心脏病和严重的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性,而女性在50岁以及经历了绝经期后才会真正开始面对这种风险,这让女性在遭遇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而言都是第一杀手的心脏疾病之前,赢得了更多的时间,经过研究,女性第一次心脏病发作的时间比男性晚了整整十年。年轻女性较好的胆固醇水平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之一,但雌性激素以及像饮食更健康这样的生活方式上的选择似乎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
A.雌性激素对女性的心脏很有益处
B.在心脏病风险方面,女人的性别优势突出
C.绝经期是女性面对心脏病风险的分界点
D.作为男性,难以赢得更多的时间防范心脏病
名师解析 A项表述不准确,“很有益处”属于无中生有,是作者的主观推测,根据文段的最后一句话,由“似乎”等词看出可能只是略有益处。B、C、D三项在文中均有提及。本题正确答案为A。
高分必看
云课堂:《细节理解》
云课堂
专题四 标题填入★
标题填入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为选考题型。
作为一个好的文章标题,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点题。也就是说,标题要将文段的核心观点或论述主体概括出来,同时要保证语言精练简洁。通常来说,一个文章的标题都应是词组或短语,很少出现成分很复杂的完整句子。第二,与文段风格相一致。标题填入题与主旨概括题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于标题来说,光起到点题作用是不够的,还需要与文段整体的风格相匹配。不同的文体,标题风格也截然不同。只有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才是一个好的、恰当的标题。
一、标题填入题的判别标志
提问方式多为:为上面文字拟写一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二、标题填入题解题思路
标题指向的是阅读材料的主旨或目的,这也正是“标题”的内在要求。一段文字材料的标题需要具备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能够概括文段的核心意思;二是与文段的文体风格相一致。解答标题填入题第一步要立足于阅读材料的语义,根据文体的不同,归纳概括材料的中心、主旨或判断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二步要提炼关键词,选择包含关键词并且风格上与材料文体风格一致的选项。
(一)议论型标题选择
议论文的标题要做到基于文意,不过度推断;简洁概括,不拖沓冗赘。议论文标题风格比较直接和犀利,通常是观点或对策的表述,往往带有号召性。
给议论型文段填标题,首先需要根据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技巧把握材料的主旨,往往要寻找观点句、对策句或通过归纳概括得出,其次在主题句基础上提炼关键词,也就是主旨对象、话题。最后选择包含这个关键词且风格上与材料匹配的选项。
真题·直击
(吉林2015甲级)有时你剪了一个失败的发型,觉得简直无脸见人,结果遇到熟人,别人也就是轻描淡写一句,剪头发啦。或许我们都一厢情愿地放大了别人的看法,或许我们以为别人都在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而那看法和目光,像一个无形的牢笼一样束缚了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但事实是,别人没有那么在意你。你以为的别人的目光和看法,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判断和投射。你把自己的恐惧放大,然后躲在那个巨大的阴影里畏缩不前。
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 )。
A.其实,没有别人的目光
B.其实,你渴望认同
C.其实,没有长期的关注
D.其实,你可以勇敢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标题填入题。议论文起文段标题要注意概括文段重点,文段谈的是不要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即没有别人的眼光,答案选A。D项原文跟勇敢与否无关,只是要客观看待别人的评价,没谈到勇气。
(二)说明型标题选择
说明文的标题不要大而空,而要具有较强针对性。不仅要包含说明对象,还要包含材料所涉及的说明对象的相关概念。另外说明文的标题还不能片面,材料所谈及的方面都应该概括进来。说明文标题风格往往比较客观,不带有作者的感情倾向。
(三)新闻报道型标题选择
给新闻报道选择标题,通常只需要阅读并提炼材料第一句或第一段话的内容,也就是导语部分,即可把握新闻的核心意思。
新闻报道的标题需要具有实际语义,避免虚化的空洞言说。同时标题表述的意义要完整,要交代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新闻标题往往要带有动词,一般是主谓式或者动宾式的短语;新闻标题还应该尽量包含能够突显新闻事实核心信息的关键词语;另外,新闻标题的用语不宜口语化,也不能过于专业或生僻,语言应简明平实。
(四)记叙型标题选择
记叙文标题往往不再是字面义,需要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入理解材料中蕴含的某种思想感情。记叙文标题不仅要具有概括性,感情倾向性也要与材料的感情倾向性一致。当材料讲述故事、轶事的时候,标题往往具有很强的凝练性和哲理意味或趣味性。
专题五 词句理解★
词句理解题属于考试中的选考题型,出现频率不高。此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某个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和判断。
词句理解题可以细分为代词指代和词句理解两个考点。代词指代考查考生判断代词所指对象的能力。对词句含义的把握不能脱离语境孤立地去看某个词句的概念意义,而是需要考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句在语境中特定的使用意义。
一、词句理解题的判别标志
这种题型提问中往往会把所问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用双引号或加下划线标注,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上文中“这”指的是;上文中“此”指代的是;对“×××”的理解正确的是;这段文字中的“××”指代的是;文中画线的“此××”表示。
二、词句理解题答题思路
词句理解题答题思路框架图
◎高频考点一 代词指代
代词指代考查考生迅速判断代词所指对象的能力。代词本身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代词指代主要考查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一般指代人,包括“你”“我”“他(她)”“你们”“我们”“他(她)们”等(“它”一般指代非人);指示代词一般指代事物,包括“这”“那”“这些”“那些”等。其中“这”“这些”属于近指,“那”“那些”属于远指。有时候还会考查一些文言代词,如:“此”“其”“前者”“后者”等。寻找代词所指代的对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形式上来考虑,往往需要运用“就近原则”。根据代词出现的位置,选择在句法结构上与其最靠近的词语为正确选项。
(2)从语境上来考虑,分析所问词语前后语境,确定逻辑语意。语境限定的逻辑关系是引导、暗示所问的词语或者句子的含义的,它可以用事例说明,可以用原因证明,可以用理论支撑,可以用引用支持,可以用结果正反加强,也可以用特定的标点符号如冒号、破折号等来援引支持。另外,从阅读材料的语法构成来考虑,一定注意主语、话题一致的原则。
(3)从内容上来考虑,确定代词指代的对象正是代词所在语句中的谓语所描述的对象。如果代词就近位置是一个复句,就不能只从其中一个分句中寻找答案;如果代词就近位置是一个时间状语,就不能在时间状语里寻找答案。有时,只机械地考虑就近原则得到的答案极有可能是错的。
(4)当考查“前者”或“后者”所指代的对象时,需要先在“前者”或“后者”这个词语的前面找到一个由并列关联词连接的并列关系的短语或复句,“前者”指代并列关联词前面的内容,“后者”指代并列关联词后面的内容。
真题·直击
(联考2010上)体育竞技掺入越来越多的经济利益,会驱使一些人走向极端。虽然目前运动员的自然能力仍占主导,但是如果有一天科技手段足以超越自然赋予的力量,运动员在日常不需要严格训练,而是通过仪器、手术来增强体质,这与驾驶着摩托车去参加百米竞赛是否还有本质区别?这不仅是抛给体育界的问题,也将成为科学的两难。
“这不仅是抛给体育界的问题”中的“这”指的是( )。
A.通过仪器、手术来增强体质
B.科技手段的作用超过运动员的自然能力
C.让运动员的自然能力占据主导地位
D.体育竞技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走向极端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先定位“这”在语境中出现的位置,根据就近原则,距离“这”最近的而且选项中有所呈现的是“通过仪器、手术来增强体质”,它是否是代词“这”所指代的对象,还需通过语境内容进一步判断。根据代词“这”所在的语句“这不仅是抛给体育界的问题,也将成为科学的两难”可知,“这”所指代的对象既和体育界有关,又与科学有关,普通人“通过仪器、手术来增强体质”与体育界无关,因此“这”应该指代的是“如果有一天科技手段足以超越自然赋予的力量,运动员在日常不需要严格训练,而是通过仪器、手术来增强体质”,但选项中没有相应的表述,根据语境,与这个句子意思相同,并且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科技手段足以超越自然赋予的力量”,这便是给体育界和科学带来的难题,故而选择B项。
◎高频考点二 词、句子理解
当提问方式出现“文中画线的×××表示……”“×××的意思是……”“对×××的理解正确的是……”等,其中“×××”是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时候,此类题就是词句理解题。
考生要把握词语或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含义,主要是分析上下文语境与所问的词句的逻辑关系。判断词句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可以从语境中的一些标志信息入手:
(1)标点符号:当所问词句后面出现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时,后面的语句是对这个词句的解释说明。要理解这个词句的含义,只要把握后面的句子即可。
(2)标志词句:当所问词句后面出现“是”“即”“成为”“也就是说”等表示解释说明的标志词句时,可以通过标志词句之后的语句来理解所问词句的含义。当所问词句后面出现“比如”“例如”“因为”“由于”“原因是”等标志词句时,其后面的内容是对所问词句的举例或原因论证,可以通过把握例子和原因来理解所问词句的含义。
(3)标志句式:当所问词句出现在“是A,也是B”“有的A,有的B”“不是A,而是B”“因为A,所以B”“虽然A,但是B”这样由关联词引导的特殊句式中,可以通过A和B的逻辑关系来理解A或B中的所问词句。
(4)修辞手法:当所问词句使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格时,要理解该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其实就是要把握这个词句比喻、借代的对象。也就是要通过喻体、借体来判断本体。喻体和本体具有相似性,借体和本体具有相关性。寻找比喻、借代的对象要遵循主题一致和感情倾向一致的原则。
真题·直击
视频解析
(吉林2015乙级)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互联网也成就了马云。已成功上市开启一个时代的马云,谈起了梦想,享受着告白理想的特权。站在成功者的立场,他说:“今天非常残酷,明天会更加残酷,后天会非常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但审视这个阶层固化的时代,真正的残酷,并不是梦想的煎熬,而是理想不孕不育的苦恼。
对加横线的句子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是为成功而奋斗时的艰难,而是不再梦想着成功
B.不是不想做马云第二,而是马云的成功难以复制
C.不是死在明天晚上,而是没有死在明天晚上的机会
D.不是奋斗中的半途而废,而是被固化的社会底层
名师解析 “理想不孕不育的苦恼”表示有理想但难以实现,而不是表示没有了理想、不再梦想着成功,故A项错误。马云的成功难以复制,与“理想不孕不育”并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文段并未提及社会底层固化是“真正残酷”的原因,故D项错误。根据转折关联词,可知加横线的句子正好与马云的说法相反,故选C。
考霸必练
云题库:片段阅读
云题库
专题六 篇章阅读★★
篇章阅读可以说是若干个片段阅读的集合。如果说考生明确了这一点,那么备考的策略也就十分明确了。首先要对片段阅读的各种题型有清楚明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结合审题技巧和阅读策略,再来整合一篇文章。通常篇章阅读中有一半以上的题目是可以根据提问方式直接对应原文中的某句话或某段话进行作答,并非要求全部阅读,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训练自己通过提问寻找对应段落的能力。此外可结合教材前面片段阅读部分的方法与思路进行备考。
针对篇章阅读进行一定程度的复习是有必要的。因为语言的原理是相通的,能够达到在短时间内对一篇信息量较大的文章有准确把握的能力,其语言功底和做题速度必然都会相应提高,易于在言语理解部分胜出别人一筹。更重要的是,篇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样适用于各位考生对于申论考试的作答,把握了如何处理大段文章的技巧,再去面对申论材料中洋洋洒洒的近万字,就不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根据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与归纳,篇章阅读常考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句理解题:篇章阅读题中的词句理解题包含了两小类题目。
①词语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篇章中某一词语隐含意义的理解能力。这些词语虽然在文中出现,但常常不用本义,而是具有比喻、反语等修辞色彩。因此要求考生在理解基本意义的基础上,还要理解其在篇章中结合语境的具体含义。
②语句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其中既包括对比喻、反语等具有修辞色彩语句的理解,也包括对结构复杂的长、难句式的理解,还包括对一些含有专业术语、意义晦涩难懂的语句的理解。
(2)代词指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代词指代词语的理解能力。这类题型多体现在对指示代词“这(些)”“那(些)”、人称代词“你(们)”“我(们)”“他(们)”等指代内容的考查。
(3)细节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篇章具体语句信息准确理解和掌握的能力,其中包括对语句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等方面的能力。这类题目难度较高,要求考生在文段中快速寻找仔细辨别,从而准确判断。
(4)标题填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整篇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根据具体表述与文体风格判断篇目大意与论述主体,要求考生在把握篇章主旨的基础之上进行概括归纳,从而选择正确恰当的标题。
(5)语句衔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语言优化表达的能力,根据前后文的语境信息判断横线处的表达内容。
(6)选词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词语准确含义的把握,根据篇章中所给信息进行未知信息及词语的选择,其中包括对实词、虚词(主要是关联词)及成语的考查。
(7)病句辨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语言规范表达的掌握能力,判断篇章中所给语句是否存在语病。考生需要根据病句类型及特征进行准确判断,从而辨别答案所在。
◎高频考点一 人文社科类★
人文社科类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篇章类型,一般包括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这类篇章是篇章阅读中的重中之重,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对重点词语语境意义的理解,对关键语句在文中的含义的理解,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对作者观点及意图的归纳、总结、推断等。
通常人文社科类题目难度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文社科类的文字量较科技说明类会有较大增幅,单位时间内对考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要求更高。
第二,人文社科类的题目及选项设置较科技说明类会更具难度,尤其是在选项设置上会存在一些强干扰项,其中包括对文段的误读理解、具体细节的偷换篡改、对作者文意表达的曲解、模棱两可的模糊表达,等等。
因此要求考生在作答人文社科类的篇章时要更加注意对文章态度、观点内涵的整体把握,不要人为割裂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只有真正理解语句表达的内涵,才能做出快速正确的判断。
真题·直击
(吉林2015甲级)阅读材料回答1—5题:
我和朋友圈的人聊起各自小时候的故事时,他们会觉得我老爸对我的苛刻要求很过分,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在家听到的都是表扬和鼓励,很少被家长严厉地批评。在他们看来,我爸带给我的都是负能量。我对他们说:“假如你们不是从小在北京长大,而是像我一样,在小县城长大,没有负能量激发你,你就不可能走得出来。”
正能量的关怀适合坦途的赏花者,而负能量的刺激适合绝壁的攀登者。
每一个从负能量包围中成功逃脱的人,期间忍受的辛苦都是无法对外人言明的。而一个人每次对自我的极大突破,莫不是源自孤身从负能量的________中杀出。这个过程对你胆气、心力的锻造,足以让你________,当然,你也可能就此沉沦,被征服。而万一________,它给你带来的巨大快感让你瞬间领悟成长的真谛。当你一个人干掉要吞噬你的整个负能量集团军时,那种成就感绝非正能量的鲜花、掌声、赞扬所能比拟。一场惊心动魄的逆袭要比毫无悬念的完胜精彩太多,也诱人太多。
许多人说:“不要和那些带给你负能量的人在一起。”但每当我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我更多的是想到那些曾给我带来负能量的人。每一次负能量的冲击波袭来,在令我痛苦的同时也令我迅速成长。
正是那些负能量,让我从充满温情和爱意的童话笔触描绘下的世界里走出,从充满书生迂腐气的书斋里走出,独自面对这个庞大、冰冷而陌生的世界。但当我不得不忍痛从跌倒处爬起时,不得不运用自己的力量和意志揭开真实世界的面纱时,我才慢慢发现,原来真实的世界并非初看时那样,在它庞大、冰冷和陌生的外表下,也潜藏着幽默、温馨和感动。
我因此知道,真实的世界和童话里的世界,未尝不是同一个世界;真实的世界和书斋里的世界,未尝不是同一个世界;而正能量与负能量,也未尝不是同一种能量。藏在幕后的上帝,就像双子座的孩子,有着双重性格。上帝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却未尝不是一个狡黠的胆小鬼,而那些负能量,正是用来检验勇者和凡夫的试金石。
每个人都希望永远和正能量为伍,但这个世界不能只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人能够永远活在正能量的庇护下,最好的成长就是直面负能量,并干掉它们。
1.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成语,符合语境、搭配合理的一组是( )。
A.十面埋伏 绝处逢生 脱胎换骨
B.绝处逢生 十面埋伏 脱胎换骨
C.十面埋伏 脱胎换骨 绝处逢生
D.绝处逢生 脱胎换骨 十面埋伏
视频解析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中所阐述的“负能量”的是( )。
A.家境贫寒造成的自卑
B.饱尝挫折带来的痛苦
C.忍受冷嘲热讽的屈辱
D.追忆少不更事的感伤
视频解析
3. 对文中划横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能量本身就包含着正负两面,无从选择
B.对于勇者和凡夫而言,正负能量都一样
C.无论正负能量都有可能成为成长的助力
D.作者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感悟,不具有普遍意义
视频解析
4. 作为选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最好的成长就是直面负能量
B.正能量与负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C.实现人生逆袭的精彩
D.负能量的刺激适合绝壁的攀登者
视频解析
5. 阅读全文,评析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能量不能使人更好地成长
B.战胜负能量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C.全文一直以负能量为中心,却带给读者很多正能量
D.此文针对的是当今社会越来越提倡正能量,逃避负能量的趋势
视频解析
名师解析 1. 第一个空搭配“杀出”这一动词,因此不能用“绝处逢生”,排除B、D项。第二个空承接“胆气、心力的锻造足以让人……”,是个人塑造的方面,因此选“脱胎换骨”,排除A项。验证第三个空,后文说“它带来巨大快感使你瞬间领悟真谛”,讲述的应该是一个事件,C项表述恰当。答案选C。
2. 原文中的负能量指的是人生中的经历过的羁绊、挫折,“家境贫寒”“饱受挫折”“忍受冷嘲热讽”都属于经受羁绊、挫折,而追忆时的感伤只是一种心理感受,不能算是负能量。本题正确答案选D。
3. 正能量与负能量未必不是同一种能量,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即两者是有共通的,也就是正负能量都有可能促使人们取得进步,因此选C。
4. 议论文起标题要注意概括文段的观点或提出对策,文段强调负能量对于人的发展很重要,而强调负能量重要性的有A、D两项,而D项只谈到部分群体,原文是针对所有人的,所以选A。
5. 原文强调负能量可以转化为正能量促进人的成长,但并没有说正能量不好,A项属于无中生有。因此选A。
◎高频考点二 科技说明类★★★
科技说明类是研究并反映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各类科学技术的文章,也是历年篇章阅读考查的重要文体之一。科技说明类除了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之外,还会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专业术语。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对一些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将知识背景加入阅读过程,借此降低篇章阅读的难度。当然这类题目不会从非常专业的角度进行考查,因此考生阅读的关键在于“读懂”文章即可。
科技说明类较人文社科类在题目设置的难度上会有所降低,主要测查考生对比信息进行准确“回读”和“比较”的能力,因此考生在阅读科技说明类的篇章时务必注意对选项表达的语句要进行与原文的一一对应。
通常正确选项的表达就是原文的某句话,或者将原文某几句话进行精简压缩与结合。而干扰项则一般为原文某些概念上的偷换,如时态、语态、数量、程度等方面。因此考生在作答科技说明类的文章时一定要注意题目选项与原文的对照,以及具体表述上的准确对应。
高分必看
云课堂:《篇章阅读》
云课堂
考霸必练
云题库:篇章阅读
云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