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日已上至七八日不解者,可服小柴胡湯。柴胡八兩,人參、甘草、黃芩各三兩,生薑八兩,無者,乾薑三兩,半夏五兩,湯洗之,大棗十二枚,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微覆取汗半日,須臾便差。若不好,更作一劑。
若有熱實,得汗不解,復#4滿痛,煩躁,欲謬語者,可服大柴胡湯方,柴胡半斤,大黃二兩,黃芩三兩,芍藥二兩,枳實十枚,半夏五兩,洗之,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水一斗,煮取四升,當分為四服,當微利也。
此四方最第一急須者,若幸可得藥,便可不營之,保無死憂,諸小治為防以窮極耳。若病失治,及治不差,十日已上,皆名壞病,唯應服大小鱉甲湯。此方藥分兩乃少,而種數多,非備急家所辦,故不載。凡傷寒發汗,皆不可使流離#5過多,一服得微汗,汗潔便止,未止粉之,勿當風。初得傷寒,便身重腰背痛,煩悶不已,脉浮,面赤斑斑如錦文,喉咽痛,或下痢,或狂言欲走,此名中陽毒,五日可治,過此死。宜用此方。
雄黃、甘草、升麻、當歸、椒、桂各一分,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溫覆取汗。服後不汗,更作一劑。
若身重背強,蟄蟄如被打,腹中痛,心下強,短氣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冷,脉沉細而緊數,此名中陰毒,五日可治,過此死。用此方。
甘草、升麻各二分,當歸、椒各一分,鱉甲一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溫覆取汗。汗不出,湯煮更作也。
陰毒傷,口鼻冷者,乾薑、桂各一分,末,溫酒三合服之,當大熱,差。凡陰陽二毒,不但初得便爾,或一二日變作者,皆以今藥治之,得此病多死。治熱病不解而下痢困篤欲死者,服此大青湯方。大青四兩,甘草三兩,膠二兩,豉八合,赤石脂三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盡更作,日夜兩劑,愈。
又方,但以水五升,豉一升,梔子十四枚,韭白一把,煮取三升半,分為三服。
又方,龍骨半斤,搗碎,以水一斗,煮取五升,使極冷,稍稍飲,其間或得汗,即愈矣。
又方,黃連、當歸各二兩,乾薑一兩,赤石脂二兩,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三夜再。
又方,黃連二兩,熟艾如鴨卵大,以水二斗,煮取一升,頓服,立止。
天行諸痢悉主之,黃連三兩,黃檗、當歸、龍骨各二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入蜜七合,又火煎取一升半,分為三服,效。
天行毒病,挾熱腹痛,下痢。升麻、甘草、黃連、當歸、芍藥、桂心、黃檗各半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之當良。
天行四五日,大下熱痢。黃連、黃檗各三兩,龍骨三兩,艾如雞子大,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忌食猜肉、冷水。
若下膿血不止者,赤石脂一斤,乾薑一兩,梗米一升,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服七合,日二。
又方,赤石脂一斤,乾薑二兩,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二服。若絞臍痛,加當歸一兩,芍藥二兩,加水一升也。
若大便堅閉,令利者。大黃四兩,厚朴二兩,枳實四枚,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再服,得通者,止之。
若十餘日不大便者,服承氣丸。大黃、杏人各二兩,枳實一兩,芒消一合,搗,蜜和丸如彈丸,和湯六七合服之,未通更服。
若下痢不能食者,黃連一升,烏梅二十枚,炙燥并得搗末,蠟如棋子大,蜜一升,合於微火上,令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二丸,日三。
若小腹滿不得小便方。細末雌黃,蜜和丸,取如棗核大,內溺孔中令半寸,亦以竹管注陰,令痛朔之,通。
又方,末滑石三兩,葶藶子一合,水二升,煮取七合,服。
又方,搗生葱,薄小腹上,參易之。
治胸脅痞滿,心塞氣急,喘急方。人參、术各一兩,根實二兩,乾薑一兩,搗,蜜和丸,一服一枚。若嗽,加栝簍二兩。吐,加牡蠣二兩。日夜服五六丸,不愈更服。
毒病攻喉咽腫痛方。切當陸,炙令熱,以布藉喉,以熨布上,冷復易。
又方,取真茄#6 爪甲大,內口中,以牙小嚼汁,以漬喉,當微覺異為佳也。
毒病後攻目方。煮蜂窠以洗之,日六七度,佳。
又方,冷水漬青布以掩之。
若生翳者,燒豉二七粒,末,內管鼻中以吹之。
治傷寒嘔不止方。甘草一兩,升麻半兩,生薑三兩,橘皮二兩,水三升,煮取二升,頓服之,愈。
又方,乾薑六分,附子四分,末,以苦酒丸,如梧子大,一服三丸,日三服。
治傷寒啘不止方。甘草三兩,橘皮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取差。
又方,熟洗半夏,末服之,一錢一服。
又方,赤蘇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飲。
又方,乾薑六分,附子四分,末,苦酒丸,如梧子大,服三丸,日三服。
比歲有病時行,仍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决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治得差後,瘡瘢紫黑,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世人云:永徽四年,此瘡從西東流,遍於海中,煮葵菜,以蒜齏啖之,即止。初患急食之,少飯下菜亦得。以建武中於南陽擊虜所得,仍呼為虜瘡,諸醫參詳作治,用之有效方。
取好蜜通身上摩,亦可以蜜煎升麻,并數數食。
又方,以水濃煮升麻,綿沾洗之,苦酒漬彌好,但痛難忍。
其餘治猶依傷寒法,但每多作毒意防之。用地黃黑膏亦好。
治時行病發黃方,茵陳六兩,大黃二兩,栀子十二枚,以水一斗,先煮茵陳,取五升,去滓,內二物,又煮取三升,分四服。亦可兼取黃疸中雜治法,差。
比歲又有虜黃病,初唯覺四體沉沉不快,須臾見眼中黃漸至面黃,及舉身皆黃,急令溺白紙,紙即如檗染者,此熱毒已入內,急治之。若初覺,便作瓜蒂赤豆散,吹鼻中,鼻中黃汁出數升者,多差。若已深,應看其舌下兩邊,有白脉彌彌處,蘆刀割破之,紫血出數升,亦歇。然此須慣解割者,不解割忽傷亂舌下青脈,血出不止,便煞人。方可燒紡軨鐵,以灼此脈令焦,兼瓜蒂雜巴豆搗為丸服之,大小便亦去黃汁,破灼已後,禁諸雜食。又云:有依黃坐,黃復,須分別之。方:
切竹煮飲之,如飲。
又方,搗生瓜根,絞取汁,飲一至二三升。
又方,醋酒浸雞子一宿,吞其白數枚。
又方,竹葉切,五升,小麥七升,石膏三兩,末,綿裹之,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一服一升,盡吃即差也。
又方,生葛根汁二升,好豉一升,栀子三七枚,茵陳切一升,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葛汁,分為五服。
又方,金色脚雞,雌雞血,在治如食法,熟食肉飲汁令盡,不過,再作亦可,下少鹽豉佳。
治毒攻手足腫疼痛欲斷方,用虎杖根,剉,煮,適寒溫,以漬足,令踝上有赤許水止之。
又方,以稻禳灰汁漬足。
又方,酒煮苦參以漬足,差。
又方,鹽豉及羊尿一升,搗,令熟,以漬之。
又方,細剉黃檗五斤,以水三斗,煮,漬之。亦治攻陰腫痛。
又方,作坎令深三赤,少容兩足,燒坎令熱,以酒灌坎中,著屐踞坎中,壅勿令泄。
又方,煮羊桃汁漬之,雜少鹽豉尤好。
又方,煮馬矢若羊矢汁,漬。
又方,猪膏和羊矢塗之,亦佳。
又方,以牛肉裹腫處,腫消痛止。
又方,搗常思草,絞取汁,以漬足。
又方,猪蹄一具,合葱煮,去滓,內少鹽,以漬之。
毒病下部生瘡者,燒盥以深導之,不過三。
又方,生漆塗之,綿導之。
又方,大丸艾灸下部,此謂窮無藥。
又方,取蚓三升,以水五升,得二升半,盡服之。
又方,煮桃皮,煎如飴,以綿合導之。
又方,水中荇菜,搗,綿裹導之,日五易,差。,
又方,榉皮、槲皮合煮汁如枯糖以導之。又,濃煮桃皮飲之,最良。
又方,搗蛇莓汁,服三合,日三,水漬烏梅令濃,并內崖蜜,數數飲。
若病人齒無色,舌上白,或喜睡眠,憒憒不知痛癢處,或下痢,急治下部。不曉此者,但攻其上,不以下為意,下部生蟲,蟲食其肛,肛爛見五臟便死。治之方:
取雞子白,內漆合攪,還內殼中,仰頭吞之,當吐蟲,則愈。
又方,燒馬蹄作灰,細末,猪脂和,塗綿以導下部,日數度,差。
又方,桃人十五枚,苦酒二升,鹽一合,煮取六合,服之。
又方,燒艾於管中薰之,令烟入下部,中少雄黃雜妙,此方是溪溫,故爾兼取彼治法。
又有病囗下不止者,烏頭二兩,女萎、雲實各一兩,桂二分,蜜丸如桐子,水服五丸,一日三服。
治下部卒痛如鳥啄之方,赤小豆、大#7豆各一升,合搗,兩囊貯,蒸之令熟,更互坐,即愈。
此本在雜治中,亦是傷寒毒氣所攻。故凡治傷寒方甚多,其有諸麻黃、葛根、桂枝、柴胡、青龍、白虎、四順、四逆二十餘方,并是至要者,而藥難盡備,且診候須明悉,別所在撰大方中,今唯載前四方,尤是急須者耳。其黃膏赤散,在辟病條中,預合,初覺患便服之。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耳,而源本小異。其冬月傷於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風玲,至夏發,名為傷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氣及西風,使人骨節緩惰受病,至春發,名為時行。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如此診候相似,又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道術符刻,言五溫亦復殊,大歸終止,是共途也。然自有陽明、少陽、陰毒、陽毒為異耳。少陰病例不發熱,而腹滿下痢,最難治也。
附方
《必效方》:治天行一二日者,麻黃一大兩,去節,以水四升,煮,去沫,取二升,去滓,著米一匙及豉,為稀粥,取強一升,先作熟湯,浴淋頭百餘碗,然後服粥,厚覆取汗,於夜最佳。
《梅師方》:治傷寒汗出不解,已三四日,胸中悶吐。豉一升,鹽一合,水四升,煎取一升半,分服,當吐。
《聖惠方》:治傷寒四日,已嘔吐,更宜吐。以苦參末,酒下二錢,得吐差。
又方,治時氣熱毒,心神煩燥,用藍澱半大匙,以新汲水一盞服。
又方,治時氣,頭痛不止,用朴消三兩,搗羅為散,生油調塗頂上。
又方,治時氣煩渴,用生藕汁一中盞,入生蜜一合,令勻,分二服。
《勝#8金方》:治時疾熱病,狂言心燥。苦參不限多少,炒黃色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溫服。連煎三服,有汗無汗皆差。
《博濟方》:治陰陽二毒傷寒,黑龍丹。舶上硫黃一兩,以柳木槌研三兩日,巴豆一兩,和殼記個數,用二升,鐺子一口,先安硫黃,鋪鐺底,次安巴豆,又以硫黃蓋之,釅醋半升已來澆之,盞子蓋合,令緊蜜,更以濕紙周回固濟,縫勿令透氣,縫紙乾,更以醋濕之,文武火熬,常著人守之,候裏面巴豆作聲數已半為度,急將鐺子離火,便入臼中急搗令細,再以少米醋并蒸餅少許,再搗,令冷可丸,如雞頭大。若是陰毒,用椒四十九粒,葱白二莖,水一盞,煎至六分,服一丸。陽毒用豆豉四十九粒,葱白二莖,水一盞,同煎,吞一丸,不得嚼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