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专文
从五方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工业经济紧密结合为目标,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主线,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和通信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政策规划研究制定方面,工信部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近期,工信部又制定并且发布了重点行业《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从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电子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8个领域,阐述了176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应用,引导地方、行业和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工作。
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工信部主要负责的4个民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进展良好,较好地发挥了对产业技术升级,特别是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比如,“核高基”专项安排的核心电子器件一批关键技术在航天工程当中得到了应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研制完成了一批支撑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装备,如内蒙古的3.6万t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等十多种重大的装备,不仅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从2010年开始,工信部与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两年共投入资金近20亿元,支持300余个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同时,工信部还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此外,我国在建材、石化、钢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多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实现了产业化,建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线和生产装置。
在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工信部与科技部签署了《联合培育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协议》,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机构和7所大学当中有计划、有重点地联合培育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信部还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协议》,积极推动和支持各地开展产学研用的合作。截止到2010年年底,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到729家,地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达到了5500多家。从2010年开始,工信部与财政部联合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2011年首批确定55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在推进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方面,工信部及时建立和完善了物联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三网融合,半导体照明等重要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制定,实现了标准、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同时,工信部大力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促进自主创新的成果转化和应用。此外,工信部认真落实知识产权行动计划,积极协助处理工业通信业领域知识产权国际争端,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维护了知识产权创造人的合法权益。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工业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是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工业通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产业和科技竞争,不断地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全面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扎实地抓好《“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的实施,从根本上扭转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努力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提高工业通信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要大力开发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继续加快实施“核高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大资金投入,实现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新材料制备、智能制造装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重点方向,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和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产业重大技术开发,推动解决工业发展当中的技术、工艺和装备瓶颈。
二是要全力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加强部内资源整合,加强与相关部委和地方工信系统的联动,重点围绕节能环保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快编制、发布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依托骨干企业,加大对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
三是要加强技术创新的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行业重点实验室,在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重点产业集聚区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鼓励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区域技术创新的有效协同和配合,走“专、精、特、新”差异化创新的道路。
四是要大力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重点产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以品种、质量、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为重点,积极地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加强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推广和应用。
五是要进一步做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工作。加快出台标准化工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做好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分析和布局,加强标准顶层设计,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实施力度,积极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升对重要国际标准制定的参与度,还要积极承担基础性、公益性、共性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完善行业知识产权预警和纠纷应对机制。
推进工业和企业技术创新意义重大,任务繁重,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调,加强政策支持,将技术创新作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旗帜性工作,抓好抓实,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资料来源:《中国企业报》,本文系苗圩在2011年全国企业技术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