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物流的分类
物流按不同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如图1-3所示。
图1-3 物流分类
1.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1)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一般指流通领域所发生的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的整体,所以有人称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社会物流的一个标志是:它是伴随商业活动(贸易)发生的,也就是说,物流过程和所有权的更迭是相关的。
就物流科学的整体而言,可以认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物流。社会物资流通网络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流通网络分布合理、渠道畅通至关重要。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高效率、低成本运行,这样做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物流科学对宏观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是物流科学受到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
(2)行业物流
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但是在物流领域中常常互相协作,共同促进行业物流系统的合理化。例如,日本的建设机械行业,提出行业物流系统化的具体内容有:各种运输手段的有效利用;建设共同的零部件仓库,实行共同集配送;建立新旧设备及零部件的共同流通中心;建立技术中心,共同培训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统一建设机械的规格等。又如,在大量消费品方面采用统一传票,统一商品规格、统一法规政策,统一托盘规格、陈列柜和包装模数化等。
行业物流系统化的结果使参与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应的利益。各个行业的协会或学会应该把行业物流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3)企业物流
企业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某些服务的经济实体。一家工厂要购进原材料,经过若干道工序的加工,形成产品销售出去。一家运输公司要按客户要求将货物输送到指定地点。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称为企业物流。
2.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大小分类
(1)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是指国与国之间、洲际之间开展的物流活动,包括多国之间或多洲之间开展的物流活动。国际物流是伴随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分工合作而产生的。由于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企业经济活动范围遍布世界各国,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进程随之加快,国际物流的重要性将更为突出。
(2)国内物流
国内物流是指一个国家内发生的物流活动,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局限在一个国家领土、领空内。它所制定的各项计划、法规、政策应该是为其自身的整体利益服务的。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内容中。
(3)地区物流
地区物流可按行政区域、经济圈和所处地理位置划分。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按经济圈可划分为黑龙江边境贸易区、沿海经济贸易区等;按所处地理位置可划分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河套地区等。地区物流所形成的物流系统,如大型物流中心,对于提高该地区企业活动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及保障当地居民生活福利,稳定物价等具有很大的作用。但由于供应点集中,货车往来频繁,也会产生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问题。因此,物流中心的建设不单纯是物流问题,还要同城市建设规划、地区开发计划协调一致。
3.按物流活动的业务性质分类
(1)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Production Logistics)是指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流动过程中还包括分类拣选、包装,以及原材料的采购、运输、装卸搬运、储存及产成品入库等物流环节。
(2)供应物流
供应物流(Supply Logistics)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是物资(主要指生产资料)从其生产者或持有者,经过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加工或包装、拣选、配送、供应,到达客户手中的流动过程。
(3)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Distribution Logistics)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是商品经过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加工或包装、拣选、配送、销售,到达客户手中的实体流动过程。
(4)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及伴随货物运输或搬运中的包装容器、装卸工具及其他可再用的旧杂物等,经过回收、分类、再加工、使用的流动过程。
(5)废弃物流
废弃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是指将经济活动或人民生活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