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八层架构体系
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兼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将物联网分成了八层架构。这八层架构之间大部分情况下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1.传感器/执行器层(域)
物联网中任何一个物体都要通过感知设备获取相关信息,以及传递感应到的信息给所有需要的设备或系统。传感器/执行器层是最直接与周围物体接触的域。传感器除了传统的传感功能外,还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本地处理能力,使得所传递的信息是系统最需要的,从而使传递网络的使用更加优化。
2.传感网层(域)
传感网是传感器之间形成的网络。这些网络有可能遵守公开协议(如IP地址),也有可能基于一些私有协议。而目的就是为了使传感器之间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及传递感应信息。
3.传感网关层(域)
由于物联网世界里的对象是人们身边的每一个物理存在的实体,因此感知到的信息量将会是巨大的。如果传感器将这些信息直接传递给所需要的系统,那么将会对网络造成巨大的压力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某种程度的网关将信息进行过滤、协议转换、信息压缩/加密等,使信息更优化和安全地在公共网络上传递。
4.广域网络层(域)
广域网络层主要用于将感知层的信息传递到需要信息处理或业务应用的系统中。可以采用IPv4或IPv6协议。
5.应用网关层(域)
在传输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优化信息处理过程,要设置局部或者区域性的应用网关。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信息汇总与分发;第二是进行一些简单信息处理和执行业务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IT与通信资源,提高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能力,提高可靠性和持续性。
6.服务平台层(域)
服务平台层是为了使不同的服务提供模式得以实施,同时把物联网世界中的信息处理方面的共性功能进行集中优化,缓解传统应用系统或者应用系统整合平台的压力。这样使应用系统无须因物联网的出现而进行大的修改,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已有业务应用系统,支持物联网的应用。
7.应用层(域)
应用层包括了各种不同业务和服务所需要的应用处理系统。这些系统对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执行不同的业务,然后把处理的信息再反馈给传感器进行更新,为用户及终端使用者提供服务,使得整个物联网的每个环节都更加连续和智能。这些业务应用系统一般都是在企业内部、外部被托管或者共享的IT应用系统。
8.分析与优化层(域)
在物联网世界中,从信息的业务价值和IT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它与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就是信息和信息量。物联网的信息来源广阔,信息是海量的,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信息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是建立在信息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之上的。传统的商业智能也是对信息进行分析,以及进行业务决策。但是在物联网中,基于传统的商业智能和数据分析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更智能化的分析能力,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模型进行优化分析、模拟和预测,才能够带来业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