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危机中的世界
第一章 后危机时代应加强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8日电(记者刘丽娜):金融危机正逐渐退却,而金融监管问题则愈加引人关注。在后危机时代,“宏观审慎”正在成为加强金融监管改革的一个关键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孙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一方面,次债危机期间,中国国际经济金融地位相对上升。稳健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等因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金融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包括高额外汇储备、低外债、强健的银行体系、严格的监管等在内的货币金融政策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普遍赞誉。另一方面,次债危机也给我们提出新课题。
孙涛介绍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括的次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货币政策没能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集聚;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缺陷。三个因素作用结果是系统性风险的爆发。因此,如何防范、应对和处置系统性风险将是各国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
孙涛认为,系统性风险就像污染。防治系统性风险,可参考治污办法,即把成本内部化,建立一套事前防范、事中应对和事后处置的整套机制。具体来说,事前防范是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事中应对是利用降低利率、提供流动性、清理不良资产、注资和财政刺激等政策组合控制风险蔓延;事后处置主要是解决“太大(重要或关联)而不倒闭”的问题。
事前防范即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主要回答“什么是宏观审慎监管”、 “谁监管”、“监管谁”和“监管什么”。第一,宏观审慎监管是对微观审慎监管的升华。本次危机前,监管机构认为单个机构的稳定就可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强调微观审慎监管指标;而宏观审慎监管强调关注宏观/微观经济和金融状况的指标,从系统角度考察金融稳定。第二,“谁监管”是指由哪个或哪些机构负责宏观审慎监管。无论机构如何设置,都需要真正有效的协调和实施。第三,“监管谁”是指除监管商业银行外,是否还要监管商业银行的表外机构,是否要把投资银行、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养老金、外汇投资基金、主权基金纳入监管视野?第四,“监管什么”是指监管哪些指标?除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杠杆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外,是否还要关注居民和企业的债务率?个别金融机构风险向主权风险的转移及渠道是什么?货币政策是否要兼顾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如果两个稳定目标出现冲突,央行应该如何视国内外市场条件取舍?
事中应对包括识别系统性风险和采取对策。首先,如何识别系统性风险?如何兼顾低频数据(如资产负债表数据)和高频数据(如股价和信贷违约互换CDS),提高预警能力?如何预演一个机构的倒闭会在多大程度上、多大范围内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其次,一旦判定系统性风险正在(或已经)形成,如何实施货币、财政和金融救助政策?是紧货币以稳定汇率,还是松货币来提振市场信心?是紧财政来降低赤字,还是松财政来刺激经济扩张(或避免经济大幅下滑)?是先注资还是清理不良资产?是降低利率还是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更能缓解流动性不足压力?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即使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情况下,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怎么办?
事后处置主要是解决“太大(重要/关联)而不倒闭”的问题。是任金融机构倒闭还是视情况(如清偿力)存续金融机构?是把大机构分拆还是保留?如分拆,是拆成若干小的跨业务机构还是分拆成小的且不同业务的金融机构(如英格兰银行行长提出的“必需品”银行和“赌博”银行)?如保留大机构,如何监管?识别和确定系统性风险机构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对不同机构确定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和杠杆化比率?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危机退出机制?如何加强对系统性风险机构的国际监管协调以避免监管套利和金融主权受损?
孙涛认为,上述一些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教科书的范围,需要尝试和创新。针对中国现实情况,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监管机构设置、监管范围、监管方法等)?如何有效介入国际社会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标准制定和实施的讨论?如何防范资产泡沫,尤其是防治由(国内外)信贷或债务造成的资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