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女孩的成长,需要妈妈更多的爱
女儿小语没出生前,我听周围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女孩比男孩听话,比男孩好管。”当女儿出生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小女孩的心思,真是难以捉摸。
小语六岁时,我带她到亲戚家玩。亲戚家有一个比她小一岁的男孩。那个男孩很护家,无论小语玩什么,他都不让。为了安慰小语,我就说:“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一点。好吗?”
她默默地点点头。亲戚家的小男孩可能是在家里霸道惯了,即便是小语坐他家的沙发,他也不让。
亲戚跟我说,她儿子吃软不吃硬,我就哄他:“我听你妈妈说,你很有礼貌、很懂事,来,你说让小语姐姐坐哪儿?”
他听了,才答应让小语坐在茶几前的小凳子上。
那天,在回家路上,我见小语满脸不高兴,一句话也不说,就对她说:“小语今天表现真好,知道让着小弟弟了。”
没想到小语生气地说:“妈妈不诚实,爱说谎话。”
我一惊,问道:“我什么时候说谎话了?”
她说:“那小弟弟明明不讲道理,欺负我,你不帮我,不批评他,还夸他,不是在说假话吗?”接着又生气地说:“你不喜欢我,却喜欢坏孩子。”
听了她的话,我一时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向她解释了。
相比于男孩,女孩有更好的自制力,在大人面前,更容易调整自己的情绪,或是把小心思隐藏起来,但她内心深处更需要理解和关怀,更渴望爱和安慰。
一般来说,女孩四到六岁是性别敏感期,这时做妈妈的要多关注她,多倾听她内心的真实想法,鼓励她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并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几年前,有位亲戚痛苦地找我倾诉,说她和丈夫想尽一切办法把女儿送进贵族学校,可是女儿在学校里的表现让她心寒不已。
原来,女儿认识了一个网友,之后竟然逃学去千里之外的城市见网友。幸好她和丈夫及时发现,提前坐飞机赶到那个城市,在火车站堵住了女儿。
女儿回家后大发脾气,嫌妈妈和爸爸干涉自己的生活,不再同他们说一句话。
这位亲戚难过地说:“我们说轻了,她不理我们;说重了,她就离家出走。她爸发现她和一个男网友聊一些肉麻的话,多次劝她都不听,一气之下打了她一个耳光,她竟然报了警。”
说到这里,亲戚流泪了,说:“我和丈夫拼死拼活地挣钱,还不是为她好!她吃的、穿的、上的学校,全是最好的,可她就是不知足。我们的爱,还不如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网友呢!”
亲戚和丈夫很能干,自己创业,据说家资已上千万。当年夫妇俩打拼事业时,不满三岁的女儿住在奶奶那里,直到他们赚钱后,才把女儿接到身边。
为了补偿女儿,夫妇俩就拼命地在物质上满足她。
我对亲戚说:“钱只能给孩子带来瞬间的快乐,而永久的快乐则来自妈妈心底那温暖的爱。也许她渴望的正是这种爱,她失意时,你一个亲昵的拥抱会让她更感动。”
亲戚一愣,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她和我吵架时,总是说,谁稀罕你们的钱!我小时候你们为什么不对我好一点?当时我还以为她是一气之下说的呢。”
相比于男孩,女孩的心思更细腻、感情更脆弱,来自外界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牵动她敏感的神经。你一个哀怨的眼神,都有可能让她不安、惶惑、惊惧、痛苦。
女孩就好比那娇美的花,需要你耐心的呵护、关爱。若你的爱是阳光、雨露,她就会开出灿烂的花朵;若你的爱是狂风、骤雨,她就会早早凋谢,甚至于夭折……
在女孩眼里,母爱就是那温暖的阳光,父爱就是那凉爽的雨露,你们对她施以适度的爱,会让她的人生开出璀璨的花朵。
我读研究生时曾经采访过一位女画家。她向我讲起她的身世时,提到最多的是她的母亲。她说:“直到现在,每当我想起妈妈的微笑,我全身都会充满激情。”
她母亲是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因为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开销主要是靠母亲打零工来支撑的。她们家最丰盛的饭菜,就是每年除夕夜的年夜饭。
有一年春节期间,她父亲因病情加重而住院。母亲一边四处向亲戚借钱筹备父亲的医药费,一边在百忙之中安慰她和妹妹。
母亲微笑着说:“这就是生活,时不时地会吓唬咱一下。咱要是挺住了,就算胜利了。”
在母亲的鼓励下,她和妹妹准备好年夜饭后带到医院去陪父母。当时,值班医生和与她父亲同病房的人都被他们快乐的气氛所感染,大家在一起过了一个难忘、快乐的春节。
她说:“多年来,母亲不曾给我们买过漂亮的衣服、精美的食物,但她那乐观的爱、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和妹妹终生受用。长大后我才知道,母亲给予我们的,是丰厚的精神之爱。”
生活是一所不用付学费的大学,妈妈就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女孩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妈妈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女孩最好的教育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培养她的人格品质,这才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女孩最终要走向社会,接受人生新的洗礼与考验,承担生活赋于她的艰巨责任,她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取决于她所具备的素质和品格。
她只有具备了坚定、自信、自强、独立、负责等良好品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巾帼不让须眉”。
蒙谨
2011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