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正确看待与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一方面有浓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色彩,另一方面又包含许多对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几个世纪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关系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因此,在学习、研究经济学时,要充分认识中国和西方在国情上的重大差异,正确看待与应用经济学。

1.4.1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历史的多种学科的总称。经济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经济关系也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因而,除了哲学之外,经济学就成为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成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必须掌握的思想武器。

经济学要联系国家制度、法律等上层建筑,来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政治学、法学等要联系所要维护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来研究各种国家制度、各种法律等。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同样适用于经济学与其他的社会科学学科。

经济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也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是决定一个社会结构的基础,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又都有一定的心理动机,并受行为习惯的影响;而且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也往往是以一定经济利益的考虑为基础的。

1.4.2 关于常见的经济学分类

目前,人们接触到的关于经济学的名称很多,常见的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经济学”等,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区别。通常所谓的“经济学”一般情况下指西方经济学。下面做一个简要介绍。

第一,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ics)。现在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部分。资本主义部分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其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部分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重点是计划经济理论。

第二,西方经济学(Economics)。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20世纪50~60年代,我国一些大学开设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学说课程,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版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系列教材,20世纪70年代末被统一称为“西方经济学”,当时都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的。后来,国家教委和国家学位委员会将其规定为高校课程的统一名称。在这里,“西方”是政治性概念,不是地域性概念。在资本主义国家,我们所说的政治经济学通常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将其归入古典经济学之中;而我们所说的西方经济学通常被称为经济学。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经济学根据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分为计划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学。一般来说,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学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学为主。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虽然它并不忽视计划调节的作用,但是更强调市场配置资源,将消费者、生产者和资源所有者的自由选择置于特殊地位,特别重视竞争和供求决定价格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更为强调宏观调控、计划指导和政府干预,把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作为实现社会范围内最大限度平等的调节手段。

1.4.3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接受并采纳了《资本论》的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根深蒂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实行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计划经济的观点,因此,学习经济学时往往容易混淆。为此,本书特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简单比较,以供加深理解。

1.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比较

第一,价值取向比较。两大经济学理论观察的客体是资本主义制度或称市场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这一制度基本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认为它必将为新的更高级的经济制度所替代,因为马克思在创立其经济学理论之前就已经是共产主义者了,作为共产主义者的价值观念,客观上必然具有为工人阶级群体辩护的价值倾向;而西方主流经济学则对市场经济制度持肯定和辩护的态度,即认为市场总是最有效的,并成为其经济学始终不变的“基本内核”。

第二,社会历史认识论的比较。西方主流经济学建立在对社会历史的个体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上,从个体出发解释整体,如从经济人这一人性假设出发解释人的经济行为,进而解释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而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其本质上是整体主义的,即不是从个人动机出发来解释整体社会现象,而是从整体社会客观存在的基本矛盾出发来解释全部社会现象,表现在经济学方面,就是不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论证市场经济的稳定与有效,而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出发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性。

第三,研究对象的比较。作为两大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客体(市场经济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是具有多个层面的客观存在,不同理论研究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选取不同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就西方经济学而言,它的研究对象集中在对市场功能的论证上即如何进行资源配置,才能够实现最佳效率;而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言,将其研究对象集中在生产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上,便于揭示出这一制度内在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从而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与历史过渡性。

第四,分析方法比较。西方经济学主要用均衡分析方法,通过对消费者、生产者、不同类型市场等的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从而显示市场趋于稳定且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主要采用矛盾分析方法,着重于分析相互对抗性的社会力量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质变。

2.核心理论的比较

基于上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比较,下面再进一步对经济学的两个核心内容(即价值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做一个比较。本部分内容转引自http://sxy.lcu.edu.cn/bbs/showbbs.asp?bd=8&id=5&totable=1,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第一,价值理论的比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是商品在货币条件下的外在表现,而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量由创造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现实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变化并不完全与价值变化相一致,马克思认为这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外在干扰造成的,使价格暂时偏离价值。商品能否在市场上顺利销售出去,即商品的价值能否实现,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被社会承认,而资本主义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因为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西方经济学发展到新古典经济学后,价值理论就是供求均衡价格理论,商品的价值就是在商品供求均衡时的价格,并不存在独立于价格之外并能决定价格的抽象的价值本质。

第二,收入分配理论的比较。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本身只是发生价格转移而不能带来价值增值,只有工人的劳动过程才能产生价值增值,即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超过了资本家支付的工资,这一超过的部分往往为剩余价值,资本家所获利润就是剩余价值。而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土地资源及企业家才能都是进行生产的必需的生产要素,工资、利润、利息、地租则是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是生产要素在市场供求作用下的价格。

1.4.4 正确看待西方经济学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依托于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又都是市场经济,两者之间自然会有一些范畴、规律相通,可以相互借鉴和吸收。摈弃对西方经济学盲目崇拜、一概肯定、照抄照搬的倾向,以辩证的态度研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有帮助的。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发展,研究、反映这个市场经济的经济理论也已存在和发展了几百年,其间产生过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和大量有用的系统观点和论述。而我国过去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实行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很不发达,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远不够系统和深入。这就更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借鉴西方经济学,吸收其中对我国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用以分析我国的现实经济问题和构造我国的经济理论。

例如,西方经济学的一般均衡论和帕雷托最优社会福利论,可以用于抽象地分析市场交换对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全社会最优福利的作用,论证实行市场经济的合理性;西方经济学的有效需求理论,可以用于论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表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西方经济学的边际效用论和供求论可以用于分析价格的形成和作用,为研究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提供一种理论框架;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指出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可以在研究企业行为和消费者行为中广泛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新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知识和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参考。至于像边际分析、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等经济学分析工具,更应该重点借鉴,不应一概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