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1 “经济人”假设
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条件。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经济人”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
因此,自利或曰自私,是经济学最重要的基本假设。经济学的任务是解释人的行为,一切的解释都是以若干假设开始。人的本质是否自私,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个假设出发,是否能够令人信服地解释人类的行为现象。假如经济学在解释现象时,一会儿假设人是自私,一会儿又假设人不是自私的,那么整座经济学的大厦就要坍塌。
【专栏1.2】做好事需要回报吗?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规定,凡是有人赎回了在国外做奴仆的鲁国人,国家最终要支付那笔赎金。孔子的学生子贡一直做生意,他解救了不少做奴仆的鲁国人,国家要把他花费的赎金补给他。因为子贡很有钱,所以他没有要政府的钱。当时,不少人称赞子贡,说他仗义疏财。但是孔子却批评了子贡。孔子说,鲁国人本来就不是很富有,国家出台政策就是为了鼓励人们不需要额外花费就可以解救鲁国人。子贡这么做,自己是做了好事,但负面影响却很不好。有一些人本来要解救人,但子贡救人都不要政府给钱,自己救人如果要政府的钱,那么跟子贡相比,境界要低很多。这样本来要救人的人,因为经济能力所迫,会因为子贡的行为而放弃救人。
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中立原则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但是资源是通过人的行为来配置的,因此现代经济学很重视研究人的行为。这就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中立。
1.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对各种价值的认识,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价值关系可能结果的预测活动,是主体通过理性的研究,研究价值关系可能结果的认识过程。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价值判断,在这些价值判断中最关键的就是考验人们对各种价值的认知程度。如果对自己要进行的价值判断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就会很快做出合理、可行的价值判断;反之,如果没有充分的认识,价值判断就会出现错误,给自己、他人甚至社会带来损失。
只有一种价值就无所谓判断,比如在你面前只摆了一杯水,你要喝水,就只能喝这一杯水,别无选择;只有在多种价值中,人们才能选择、判断。由于人们对多种价值认识程度不同,人们的才能和知识又有不同的局限,因此在面对很多价值判断中,对于哪种价值对自己更有利,人们更需要准确地进行判断。这是在价值判断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例如,对新闻记者的采访而言,被采访者说了很多,作为记者在听时就要敏锐地做出反应和判断,对被采访者讲述的内容进行有用、无用、选择、淘汰等的价值判断,其采访过程就是对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这个判断过程贯穿在记者所有的采访中。如果记者在采访中缺乏知识,缺乏理论修养,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所以,记者的采访也要靠大量的知识积累,一名记者要懂得工业、农业、商业、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记者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
由此可见,价值判断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善于积累知识,就会在多种价值判断中表现出判断的层次越来越高,灵活性越来越强,准确性越来越高,人们就可以针对各种复杂的价值关系及时、灵活、准确地调节理性判断的方向与层次,从而准确无误地指导自己的行为与思想。
2.价值中立原则
价值中立(Value Free)最早由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的“是”与“应该”的划分,他认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从“是”与“不是”推论出“应该”与“不应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应当把价值中立原则作为从事社会学研究所必须遵守的方法论准则,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的人或事,在研究中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
然而,价值中立本身也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人的一言一行。价值观同文化一样,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接不接受的区别。跨文化管理大师霍夫斯塔德认为:“适应新文化的最好方式是将其作为客观事实接受。”那么价值观也是如此。既然我们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想要规避它的影响,更广泛地得以和其他价值观的学者讨论,就必须采取价值中立的观念,分析它们内在的联系,而不是评论它们。我们只需实事求是地去讨论事实,解释因果,判断可能性,归纳意义,而不是去讨论应该或不应该如此的问题。可见,价值中立可以成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引入科学研究中,而不会破坏科学神圣的客观性。
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本身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客观描述,而不应以外在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这就是所谓的“价值中立”原则。它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将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2.3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按是否提出价值判断,西方经济学把经济理论区分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并分别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不同方法进行研究。
1.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在分析经济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排除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只确认经济事实的本身,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于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实证经济学所力图说明和回答的问题是:(1)经济现象是什么?经济事物的现状如何?(2)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它不回答是不是应该做出这样选择的问题,即它企图超脱和排斥价值判断(即关于社会的目标应该是什么,经济事物是好是坏,对社会有无意义的价值判断)。实证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是说明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实证科学。
最早区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经济学的人是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19世纪70年代以后,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斯提出了边际效用论,使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跨出了从纯粹逻辑推理到数学公式演绎的一大步。20世纪30年代以后,实证经济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凯恩斯到现在,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一直是实证经济学。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所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客观的、可检验的;但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不应该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科学。因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提出什么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突出强调哪些因素,实际上也涉及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
2.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的经济学类别。
规范经济学研究和回答的经济问题是:(1)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应该怎样解决;(2)什么方案是好的,什么方案是不好的;(3)采用某种方案是否应该,是否合理,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经济学家看来,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因而在其多种用途上就必然面临选择问题,有选择就存在一个选择标准,选择标准就是经济活动的规范。规范经济学涉及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对人们福利的影响和评价问题,涉及是非善恶、合理与否的问题,具有根据某种原则规范人们行为的性质。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和道德观念不同,对同一经济事物、经济政策、同一经济问题会有迥然不同的意见和价值判断。对于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3.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关系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一是根据不同。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认识事实本身,研究经济本身的规律;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二是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经济学则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三是结论不同。实证经济学的结论可以根据经验事实来检验,具有客观性;规范经济学的结论则会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缺乏客观性。
【专栏1.3】GDP的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现在上至国务院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非常关心我国的GDP和人均GDP,因为这两个数字,前者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后者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富裕程度。从实证角度看,这些数字的统计归纳过程就是实证分析的过程,如果对某些数据有怀疑还可以重新检验。具体数字是客观的,在统计过程中不涉及道德问题,只回答是什么。从规范分析的角度来研究,首先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率,确定一个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小康的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就应该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后者涉及道德问题。对于后者,不同人站在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多数人认为经济增长率提高是好事,但也有人认为经济增长率太快是坏事,应停止经济增长。这些都是主观的判断,无法检验客观性。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看到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是有区别的,但不难发现二者也有联系。实证分析数字结果,为国家制定和选择适度经济增长政策提供了依据,而适合的政策环境又是达到和保障经济数量指标的保证。因此说实证经济学是规范经济学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又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就越有规范性。它们在实践中难于截然分开,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既有实证分析又有规范分析,其中实证分析占重要的地位。
微观经济学在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做出若干假定的基础上,对影响个体经济单位行为的因素加以解释、说明或做出预测。这种分析不带有任何价值判断,因而属于实证分析。消费者行为、企业行为、市场定价行为、公共选择行为、政府干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导致的结果的分析都属于实证分析。微观经济学也涉及规范分析。例如,经济运行最优状态的确定涉及价值判断。究竟什么样的状态才是经济运行的最优状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经济运行的结果是好还是坏,经济运行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往往也难以取得一致的意见。经济学家在实证性问题上容易达成共识,但在规范性问题上却往往分歧较大。研究经济学需要记住这两种分析的不同,这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学语言。
1.2.4 实证分析法的分析工具
尽管经济学应该既是实证经济学,也是规范经济学,但在当代经济学中,实证经济学是主流,实证方法是经济分析中的最基本方法。
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可以简化为某种能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在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提出用于解释事实(即经济现象)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做出预测。
实证分析要运用一系列的分析工具,诸如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经济模型等。我们这里着重介绍在经济学中应用最多而在前面又未曾有过说明的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等内容。
1.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1)均衡分析
均衡是从物理学中引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均衡是表示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不同的外力作用而合力为零时,该物体所处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中。在经济分析中,均衡(Equilibrium)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者(消费者、厂商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这种均衡与一条直线所系的一块石子或一个盆中彼此相依的许多小球所保持的机械均衡大体上一致。均衡一旦形成后,如果有另外的力量使它离开原来的均衡位置,则会有其他力量使它恢复到均衡,正如一条线所悬着的一块石子如果离开了它的均衡位置,地心引力立即有使它恢复均衡位置的趋势一样。
所谓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假定外界诸因素(自变量)是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再研究因变量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均衡分析方法又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与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产品(或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分析在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决定时,则在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产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是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但由于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市场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是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使得这种分析实际上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所以在微观经济学中,大多采用局部均衡分析。
在现实中,外界条件不断在发生变化,均衡可能是转瞬即逝的一刻,也可能永远也达不到。但在均衡分析中,我们只考察达到假想中的均衡时的情况。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的决策对个人来说,已使私人利益极大化,或达到最优。那么这种最优是如何达到的呢?一般通过边际分析来实现。
(2)边际分析
“边际”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增加的”的意思,“边际量”也就是“增量”的意思。说的确切一些,自变量增加一单位,因变量所增加的量就是边际量。例如,生产要素(自变量)增加一单位,产量(因变量)增加了2个单位,这因变量增加的两个单位就是边际产量。或者更具体一些,运输公司增加了一些汽车,每天可以多运200多名乘客,这200多名乘客是边际量。所谓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是指分析自变量每增加一单位或增加最后一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值。
边际分析法在经济学中运用极广,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ivity)等;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EC)等,都属于边际分析之例。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边际分析方法的广泛应用分不开的。正是边际分析方法的深入应用,20世纪30年代才建立了完整的微观经济学体系。在宏观经济学中,这一方法同样被广泛采用。所以,边际的概念和边际分析法的提出被认为是经济学方法的一次革命。可以说,没有边际分析方法,便没有现代西方经济学。
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从另一角度看,又可分为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相应的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总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动态分析考察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在微观经济学中,无论是个别市场的供求均衡分析,还是个别厂商的价格、产量均衡分析,都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在微观经济学中进展不大,只在蛛网定理(Cobweb Theorem)这类研究中,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上采用了动态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中,则主要采用的是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采用的主要是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而其后继者们在发展凯恩斯经济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是长期化和动态化方面的研究,如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3.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是指论述某一经济问题的一个理论。一个完整的经济模型由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四个部分构成。
定义是对经济学所研究的各种变量所规定的明确的含义。变量是一些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在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变量有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存量与流量。
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中得到说明。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也往往被视为外生变量。
例如P=a + bQ,表示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则a、b是参数,都是外生变量;P、Q是模型要决定的变量,所以是内生变量。除此之外,譬如相关商品的价格,人们的收入等其他与模型有关的变量,都是外生变量。
存量(Stock)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无关。流量(Flow)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
假设是某一经济模型所适用的条件。因为任何经济模型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假设非常重要,离开了一定的假设条件,分析与结论就毫无意义。例如需求定理是在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偏好、数量、社会习惯等不变的前提下来分析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离开这些假设,需求定理所说明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定理就没有意义。在构建经济模型时,所假设的某些条件可能不现实,但没有这些假设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假说是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在理论形成中提出假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假说往往是对某些现象的经验性概括或总结,但要经过验证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因此,假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仍然来源于实际。
预测是根据假说对未来进行预期。科学的预测是一种有条件性的说明,其形式一般是“如果……就会……”。预测是否正确,是对假说的验证。正确的假说的作用就在于它能正确地预测未来。
因此,在构建经济模型时,首先要对所研究的经济变量确定定义,并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根据这种假说可以提出对未来的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这种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错误的,模型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
运用实证分析得出的各种理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述,也就是说,同样的理论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述。一般说来,经济模型有三种表述方法:叙述法,即用文字来表述经济理论;几何图形法,即用几何图形来表述经济理论;数学法,即用函数关系来表述经济理论。这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在分析经济问题时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借助经济模型,人们可以预测经济行为的后果,或分析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特征。根据研究的问题和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建立起各种微观的或宏观的经济模型。但是,模型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希望建立的模型不仅能反映现实中的经济运行状况,而且能够对某些条件变化后我们所关心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做出一个大致正确的预测,否则经济模型就会脱离它的本意,成为单纯的数字游戏。
4.对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评价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其他学科是不可缺少的研究工具。在20世纪里,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这种趋势本身应被视为经济学具体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不断扩展的结果;然而,数学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被滥用。由于过度追求数学的表达方式,使本来可以用文字或简单数学方法说明清楚的理论变得十分复杂,从而增加了他人学习和研究的成本。
必须看到,数学是经济学者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但工具本身并不能创造理论。它只是为理论生动直观地、定量地表达,提供了可能的方式。经济学是对大量社会经济现象加以分析和科学抽象才能得出结论的学科。经济学虽然用数学方法,但与自然科学所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自然科学所采用的方法是比较严谨与准确的,比如说,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转一圈所带来的误差也许仅仅有几十米的误差,与地球周长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再高明的经济学家预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其误差也达不到“微不足道”,而是相对比较大。所以在我们学习经济学时,不要过多地去强调某个数学公式的准确程度,只要这个数学公式确实反映了现实经济变动的主要特征就可以了。
由于经济学已经被经济学家竭尽全力地武装成一门真正的“科学”,而这门科学里面充斥着数学描述、几何图形、函数坐标,再套上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一般而言,当一门知识变成深奥的“科学”时,就会渐渐地远离大众,使大多数人不知其所云。这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是没问题的,因为自然科学的深奥的符号公式本身是工具,也是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而经济学不是自然科学,过分强调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只会使数学成为经济学的主人,经济学家反倒成为数学的奴仆,失去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人文性和真正的科学性。
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数学是研究经济学的工具,如果把经济学比作大楼,数学就是盖大楼的脚手架,没有脚手架,我们很难作为生产者去建设大楼;但是作为消费者,没有脚手架并不妨碍我们去了解并使用这幢大楼。本教材里运用的数学是非常简单的,即便掌握不了具体应用的数学工具,只要掌握了经济学的大概结构也是可以的。
【专栏1.4】经济学家和数学家乘火车的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经济学知识。比如在自由市场里买东西,我们喜欢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银行存钱,我们要想好是存定期还是活期。经济学对日常生活到底有多大作用,有一则关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参考。
故事说的是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一起乘火车去旅行。数学家讥笑经济学家没有真才实学,弄出的学问还摆了一堆诸如“人都是理性的”之类的假设条件;而经济学家则笑话数学家们过于迂腐,脑子不会拐弯,缺乏理性选择。最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打赌看谁完成旅行花的钱最少。三个数学家于是每个人买了一张票上车,而三个经济学家却只买了一张火车票。列车员来查票时,三个经济学家就躲到了厕所里,列车员敲厕所门查票时,经济学家们从门缝里递出一张票说,买了票了,就这样蒙混过关了。三个数学家一看经济学家们这样就省了两张票钱,很不服气,于是在回程时也如法炮制,只买了一张票,可三个经济学家一张票也没有买就跟着上了车。数学家们心想,一张票也没买,看你们怎么混过去。等到列车员开始查票时,三个数学家也像经济学家们上次一样,躲到厕所里去了,而经济学家们却坐在座位上没动。过了一会儿,厕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并传来了查票的声音。数学家们乖乖地递出车票,却不见查票员把票递回来。原来是经济学家们冒充查票员,把数学家们的票骗走,躲到另外一个厕所去了。数学家们最后还是被列车员查到了,乖乖地补了三张票,而经济学家们却只掏了一张票的钱,就完成了这次往返旅行。
这个故事看起来使经济学充满了趣味性,但在包括经济学初学者在内的大多数人看来,经济学既枯燥又乏味,充满了统计数字和专业术语,远没有这则故事生动有趣;而且经济学总是与货币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因此,人们普遍以为,经济学的主题内容是货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济学真正的主题内容是理性,其隐而不彰的深刻内涵就是人们理性地采取行动的事实。经济学关于理性的假设是针对个人而不是团体。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它源自这样的假设: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地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这样的假设虽然未必总是正确,但很实用。在这样的假设下发展出来的经济学,不仅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这样的学问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娱人心智,令人乐而忘返。
因此,掌握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将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小到油盐酱醋,大到谈婚论嫁,就会减少生活中的诸多郁闷和不快,多一些开心,多一些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