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世纪中,计算机知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计算机知识和应用向一切有文化的人普及。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大学生毕业后应当成为我国各个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成为向全社会推广计算机应用的积极分子。在大学里应当把计算机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30多年来从无到有迅速地发展,从理工科专业发展到所有专业,从最初只开设一门语言课到按三个层次设置课程,学时也从三四十小时增加到一二百小时。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先后上了几个台阶,现在又需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新世纪初,我们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指面对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而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教育的特点有很大的区别。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都和计算机专业有很大的不同,绝不可简单地照搬计算机专业的模式,否则必事倍功半。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际上是计算机应用教育,应当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

计算机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工具是可选的,文化却是必备的。对学生来说,它还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能激发学生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向往,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善于思考、自学能力较强、喜欢动手实践的。他们绝不是只会死背书本的书呆子。

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非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根据教学上的需要与可能,制定出恰当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到最多的有用的知识。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曾提出了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应当正确处理的10个关系:

(1)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2)深度与广度的关系

(3)当前与发展的关系

(4)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5)追踪先进水平与教学相对稳定的关系

(6)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7)课程设置与统一考试的关系

(8)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9)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与当前设备不足的矛盾

(10)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与师资现状的矛盾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学校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准确定位,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我们必须分清楚:哪些内容是需要的,哪些内容是不需要的;哪些内容是目前暂时可以不学而留待以后学的,哪些内容是目前不必学而以后也不必学的;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绝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加分析、不问主次,使学生感到难以入门。

在教学方法和教材的编写上,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和语言说明复杂难懂的概念。传统的教学三部曲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于计算机应用课程总结了新的三部曲: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出必要的概念和结论。

从具体到抽象,从实际到理论,从个别到一般,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的。实践证明,这样做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推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我在1996年主编了“计算机教育丛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编写这套丛书的指导思想是20个字:内容新颖,实用性强,概念清晰,通俗易懂,层次配套(也可简单地概括为:新颖,实用,清晰,通俗,配套)。先后出版的近20种供大学非计算机专业使用的教材,受到高校广大师生的欢迎,几年内发行量达75万册,大家认为它定位准确,程度适当,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便于自学。

在进入21世纪之际,我们根据新时期的要求,按照上述的指导思想,重新进行规划,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筛选,淘汰了部分内容已过时的教材,同时根据计算机技术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组织编写了一些新教材,并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以实现推陈出新、不断提高。我们遴选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校老师编写这些教材,我们还将根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需要不断推出新的教材。

本教材由浩强创作室策划、组织和编写。参加工作的有:谭浩强、薛淑斌、吴功宜、边奠英、徐士良、赵鸿德、李盘林、孟宪福、张基温、宋国新、龚正良、徐安东、毛汉书、李凤霞、许向荣、周晓玉、张玲、刘星、秦建中、王兴玲、蔡翠平、訾秀玲等。电子工业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由于我们的水平和经验有限,加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本书肯定会有不少缺点和不足,诚恳地希望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正,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使本书能尽量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

谭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