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园林设计概述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早在远古时期,人们栖居于山林之中的时候就懂得装饰生活环境,如在山洞中绘制壁画。随着物质生活逐渐富足,人们渐渐懂得在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来美化环境。到了现代,人们远离自然环境,居住在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中,对青山绿水又表现出无限的神往。于是,园林设计就发展成为一门值得深入学习与研究的学科。
1.1.1 园林理论
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对原有的地形进行改造,如叠山、凿池、平整土地,进而种植树木花草,引水造形,铺设园路,构造建筑,创建出一个可供人游览、休憩的优美环境。园林的类型非常丰富,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名胜区,小到十几平方米的私家庭院,都属于园林的范畴。
因研究园林而产生的学科,称为“园林学”。园林学同时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集植物学、测量学、美学和文学于一体。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专门研究如何合理地运用各种自然的、社会的因素来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优美的环境。
园林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甚至连“园林”这个名称都几经变更。在我国历史上,游憩性的场所曾经使用过不同的名称。最早在西周时期,园林被称为“苑”。畜养家禽和供狩猎及游赏的场所称为“囿苑”和“猎苑”。到了秦汉时期,将专供帝王游憩的室外园林称为“宫苑”,而将达官贵人私有的园林称为“园”、“宅”和“别苑”。“园林”一词刚开始仅仅出现在诗文当中,直到唐宋以后才广泛应用,并且流传至今。
如今,园林不只是作为游览、休憩之用,它对于保护环境和改善生存条件也有着重大的贡献。园林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它吸收二氧化碳和城市中的废气,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将空气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局部小气候;同时还具有减弱噪声,以及防风、固沙等防护作用。此外,园林对于人们的身心还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进入景色优美和宁静的园林中,可以全身心地放松,从而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
1.1.2 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绿地逐渐减少、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园林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人们在设计大型公共绿地或者住宅区绿化时,最先考虑到的两大问题就是生态化和人性化。
1.生态化
园林设计取之于自然,是对自然的改造,但是要尽量保证生态相互协调。人们在对自然进行开发的过程当中,越来越认识到开发自然不能等同于无所畏惧地征服和破坏自然,而是应该与自然和平共处。这又回归到了原始时期人们对待环境的自然状态,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尽可能相互平衡。由此可见,园林设计应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们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
生态化的园林设计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尊重原有的生态多样性,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品种;开发和利用资源,但不是掠夺;引进外来动植物品种时要多加考虑,是否与地方环境相适应,风格是否协调;大量种植植物,运用科学的手段,保持水土资源不会流失。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地。实际上,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家园。
2.人性化
几乎所有的设计都是以“为人所用”作为前提条件的,这也是设计与纯艺术的根本区别。园林设计也不例外。人性化设计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所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体现在设计时要最大限度地去适应,甚至是迁就人们的生活规律,考虑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人们的不同需求。
人性化的设计更多地体现在细节方面,如材料的选择,尺度的合理性,以及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等。例如近几年来在各个公园、广场处的台阶增设了无障碍通道;又如草地上步石的大小与间隔都要与成年人迈开一步的尺度相适应。但这绝不仅仅是单纯地将人捧到极至的高度,片面地考虑人们的需求,而是对人们的生活与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使人们享受到园林所带来的舒适感受的同时,又把园林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
由此看来,生态化和人性化的设计是站在人的角度,与景观相协调,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
1.1.3 园林设计的构成要素
每一种艺术作品都有其构成要素,这些是艺术表现的媒介,园林设计也是如此。园林设计主要有四大构成要素,分别是地形、水体、园林建筑和植物。这四大造园要素有着各自独特的外部特征和欣赏价值,可以作为独立的欣赏对象,但它们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呼应的,从而构成了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1.地形
地形是园林景观的骨架,是其他几种园林要素的载体。大自然的地形姿态丰富,有的一马平川,有的高低起伏,还有的千沟万壑。对原有地形进行合理地改造和利用,是园林建设中最为基本的一步。地形可以丰富园景,以便在不同高差的地形上设置台阶、叠水地形。当空间更为立体化,可以使人们在上山下坡的过程中增添游览的乐趣,甚至还可以利用地形创建开合不同的空间,烘托周围的环境,给人们以不同的心理感受。
2.水体
叠山,当然还要理水。人们自古就对山水大加赞赏,许多风景名胜都是得山水相助。园中有山有水才会清新凉爽,园景因水而活,所以也可以说水体是园林的灵魂。理水,指的是对原有的水体进行利用、改造,或者平地凿池,引水入园。有了水体,可以种植亲水植物,可以构建水上建筑。除了观赏以外,园中的水体也有着实用的功能,如在炎热的夏季,一洼池水可以降低局部的温度。大面积的水域,还可以划船、养殖水产等,充分发挥园林水体的经济效益。
3.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常常作为园林景点来处理,它不仅是观景的场所,同时也是被观赏的对象。因此,除了实用的功能,园林建筑还应该具有优美的外观。它不像地形、水体和植物那样占据园景的大面积空间,但是它能够提供一个适合人们活动的内部空间,这是其他园林要素所不能比拟的。园林建筑的魅力,来自体量、外形、色彩、质感等因素。经过园林设计师巧妙地处理,把功能、结构、艺术统于一体,就成了一件艺术品。
4.植物
植物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试想如果园林中没有植物,建筑均显露于平地山坡之上,高山上光秃秃的一片,是多么地冷清,死气沉沉,所以说园林中优美的环境是由花草树木衬托出来的。这里可以引用王维《山水论》中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道理:“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通过山与树两者关系的描述,把植物的衬托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另外,植物造景在为人们提供观赏价值、创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的同时,还可以改善生活环境。园林植物有净化空气、降低噪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调节局部气候和防风、庇荫等功能,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园林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了。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园林设计的水平已经成为人们对园林工作者的共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