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惨痛热烈的心声(2)

史密斯老人被女儿和她的情人弄得破了产,孑然一身,形销骨立,贫病交加,最后孤独地惨死街头。表面上看,他至死都没有饶恕他的女儿。他由爱而恨,但这恨中仍深深地藏着爱,因此他才会一听到女儿快死了,便跌跌撞撞地赶去,结果他看到的已是一具尸体——女儿的尸体。这时,他悔恨交加,昏死在地。后来,他像具木乃伊似的踯躅街头,形同疯子,也主要是因为这种对女儿的畸形的爱,由爱而产生痛彻心肺的恨,悔不该把她拒之门外。

本书中的说故事人伊万·彼得罗维奇,本来与娜塔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来他俩长大了,他爱她,她也爱他。可是这时娜塔莎却身不由己地爱上了另一个人,并与这人私奔,进而同居。在这种情况下,伊万·彼得罗维奇并没有因为被所爱的人抛弃,由爱而生恨,而是仍旧像哥哥一样爱着她,甚至为他们俩跑腿,送信。后来,娜塔莎被她的情人抛弃了,他也没有幸灾乐祸,而是一如既往地爱她,爱她,而不一定要求回报。

二,宣扬基督的宽恕精神。

造成内莉和她母亲不幸和惨死的罪魁祸首是那个人面兽心的瓦尔科夫斯基公爵,可是作者痛心疾首地谴责的居然不是他,而是他的牺牲品史密斯老人。因为他不肯饶恕女儿,把她拒之门外,以致她流离失所,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里郁郁死去。试看,内莉站在她母亲的尸体旁,涕泪交加,抓住外公的一只手,对他大叫:“瞧,你这狠心的坏蛋,瞧,你瞧!……你瞧呀!”

本来,伊赫梅涅夫老人也不肯宽恕娜塔莎,甚至诅咒了她。可是在内莉现身说法的感召下,老人泪如雨下,吸取了史密斯老人失去女儿的沉痛教训,宽恕了自己的女儿,把她拥抱在自己怀里。请看他面向苍天,面向上帝的陈述:“噢,我感谢你,上帝,感谢你的一切,一切,感谢你的恼怒,也感谢你的仁慈!……也感谢暴风雨过后你现在又照耀着我们的阳光!为了这千金一刻,我要感谢你!噢!尽管我们是被侮辱的人,尽管我们是被损害的人,但是我们又在一起了,就让那些骄横不可一世的人,就让那些侮辱过我们和损害过我们的人,现在去得意吧!就让他们拿石头打我们吧![8]”

三,宣扬基督的受苦受难精神。

娜塔莎曾向万尼亚承认道:“是的,我像疯子一样爱着他……听我说,万尼亚:我过去就知道,甚至在我们最幸福的时候我就预感到,他只会给我带来痛苦和磨难。但是有什么办法呢?现在甚至为他历尽苦难我也认为是幸福……居然愿意这样,这不是犯贱吗?也没什么!我自己就说这是犯贱,如果他抛弃了我,我将跟着他跑到天涯海角,哪怕他推开我,哪怕他赶我走,我也认了。”她还说什么“受苦受难能净化一切”。万尼亚也说:“我觉得,她是在故意刺激自己的创伤。她感到有一种需要,需要她这样做——需要去寻求痛苦和绝望……大凡一颗失落了许多的心,往往都这样!”

内莉也同娜塔莎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经由故事讲述人万尼亚之口说道:“她好像以自己的痛苦为乐,以这种只顾自己受苦受难(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为乐。这种刺激自己的创伤并引以为乐的心态,我是明白的:许多受到命运折磨并意识到命运对自己不公平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人,都有这种存心加剧自己痛苦并引以为乐的心态。”

受苦受难是受苦人的内在精神需要,“在不幸中能悟出真理”,受苦受难能净化人的灵魂,受苦受难能使人获得新生,——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作品中的基调。本书是始发轫,一直到《罪与罚》中公开宣扬“受苦受难是伟大的壮举”,“受苦受难,其中有道”。

四,研究人的非理性和无意识。

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是一个谜,人心像大海一样深不可测。这主要是因为人除了理性以外还有非理性,除了意识以外还有无意识(潜意识或下意识)。同弗洛伊德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的无意识活动是大量的,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所以伟大,除了别的原因外,恐怕大半在于他对人心的开掘、展示和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他的处女作《穷人》起就接触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起又逐渐接触到了人的非理性和无意识。在这方面,本书是从人们最常见,也是得到人们普遍承认的非理性和无意识活动——爱情纠葛谈起的。娜塔莎爱阿廖沙,阿廖沙也爱娜塔莎。他们到底爱对方什么呢?谁也说不清楚。娜塔莎对卡佳说:“我就是爱他,说不出道理。”她也知道阿廖沙这人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既愚蠢,又自私,而且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根本不值得她爱,但是她硬是爱上了他,而且疯狂地爱他。她曾向万尼亚承认,你们说“他没有性格,而且……像小孩一样天真烂漫,智力有限。嗯,我最最爱他的也正是这点……你信不信?不过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仅仅爱他这点。就这样,说不出道理,我爱他整个的人,要是他换了一种样子,有性格或者聪明点,说不定我倒不会这样爱他了。”

再如本书中以“我”出现的主人公万尼亚,搬到史密斯老人生前住过的那套房子后,常常感到一种“神秘的恐怖”,“这种感觉根本不听理性提出的理由”。它无以名状,匪夷所思。有一天,他背对着门,站在屋里,心想:他只要回过头去,就会看到史密斯的阴魂出现在门口。这时,他猛一回头,“门当真开了,轻轻地,无声无息地,跟我一分钟前想象的情况一模一样。”蓦地,在门口,出现了一个怪影。“我全身毛骨悚然。使我恐怖万状的是,我看到,这是个孩子,一个小女孩,如果这就是史密斯的阴魂,也不会使我如此害怕。”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一种无意识的预感?这是鬼人的感应?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脉冲?难道我们在生活中就没有遇到过或不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形吗?恐怕未必……

五,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

西方的尼采哲学形成于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看过尼采的书,尼采却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而且他用自己的哲理揭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许多秘密。尼采说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唯一的一位能使我学到东西的心理学家;我把同他的结识看做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成就。[9]”

尼采是一个反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者。他曾提出“权力意志”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人和人生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渴望统治,渴望权力,扩张自我。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揭示了《罪与罚》中拉斯科利尼科夫“超人哲学”的秘密,揭示了拉斯科利尼科夫的座右铭“自由和权力,而主要是权力!统治一切发抖的畜生和芸芸众生的权力”的秘密。同时,权力意志论也揭示了娜塔莎和阿廖沙,阿廖沙和卡佳相爱的秘密。请看娜塔莎的自白:“我没有把他看做一个学识和智力上与自己相当的人那样来爱他,不是像一个女人通常爱一个男人那样来爱他,我爱他像……几乎像个母亲。我甚至觉得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彼此平等的爱。”万尼亚也说:“娜塔莎本能地感觉到,她将成为支配他的主人。”卡佳也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有主见的姑娘,她之爱阿廖沙也是由于她觉得他“怪可怜见的”。可怜并不是爱。但是可怜一个男人出现在一个女人身上,却可以由怜生爱,甚至是强烈的爱,起码在一部分女人身上是如此。这就是女人以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权力意志”。而阿廖沙的爱则表现为一种负面的“权力意志”;他渴望被人统治。诚如万尼亚所说:“既然他自己没有能力思考和判断,那他就一定会爱上那些能够替他思考,甚至替他希望的人……而能使阿廖沙爱慕的只会是那些能够支配他,甚至命令他的人。而娜塔莎在他们相好之初之所以能够吸引他,一部分也是由此而来。”

尼采哲学后来成了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哲学,当然是反动的。但是它也反映了旧社会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恃强凌弱的部分真理。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于一八六一年在《时报》杂志第一至七期连载。因属于长篇连载性质,为了吸引读者,小说情节必须引人入胜,跌宕起伏,高潮迭起,而且在发展到最高潮时要突然中断,让人接着看下一期。所以当时称这一类小说为“随笔式小说”,以情节紧张曲折见长,类似于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断了十年的文学生涯之后,在这类文学体裁上所作的第一次尝试,即让小说带有强烈的戏剧性。以后,这种随笔式小说所使用的某些手法,成了他后期许多作品的固有形式,并发展成为不同于传统命运小说形式的小说戏剧形式。这种小说是对传统命运小说形式的突破,是新小说形式的开端。什么是小说戏剧形式呢?那就是“选择人生的一个危机时刻,在紧凑的、高度浓缩的时间过程里,在旋涡般相继发生的戏剧性事件中,展开小说人物之间的心灵对话,展开对世界性问题,人类灵魂问题的辩论[10]”。

小说戏剧形式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写人物对话的卓越技巧。有人把这种形式称之为“对话小说”或“复调小说”[11]。《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几乎是由人物的各种对话组成。作者像写戏剧对话一样,在各种情况下把各种人物聚集在一起,对他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谈、讨论,乃至辩论,说出各自的观点,并在对话中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又通过人物的长篇独白或对话对小说人物的自我意识、复杂的内心活动,以及他们情绪的转换和瞬息万变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和刻画。

本书书名曾由南江同志改译为《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一九八○)。但是,考虑到原译书名《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已经约定俗成,并具有特定涵义,几乎成了“被剥削与被压迫”的同义语,而不专指书中内容,所以我想还是保留原译名为好。当否,敬请专家指正。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曾得到北京大学胡明霞女士不少帮助,特此致谢。

臧仲伦

本书主要人物

万尼亚(伊万·彼得罗维奇)——本书故事的叙述者,即书中的“我”,孤儿,作家。

杰里米·史密斯——俄籍英国人,内莉的外公。

伊赫梅涅夫,尼古拉·谢尔盖伊奇——娜塔莎的父亲。

娜塔莎(娜塔利娅·尼古拉耶芙娜)——伊赫梅涅夫的女儿,与阿廖沙私奔,后遭遗弃。

安娜·安德烈耶芙娜·舒米洛娃——伊赫梅涅夫之妻,娜塔莎的母亲。

瓦尔科夫斯基,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公爵,阿廖沙的父亲。年轻时曾诱拐史密斯之女,始乱终弃,使她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并留下一女名内莉,靠乞讨和帮佣为生。

阿廖沙(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公爵的儿子,娜塔莎的情人。这是一个貌似单纯,憨态可掬,实则极端自私的花花公子,他对娜塔莎也是始乱终弃,后来迷上了另一个女人卡佳。

卡佳(卡捷琳娜·费奥多罗芙娜·菲利蒙诺娃)——富家女,阿廖斯基公爵所生。

布勃诺娃,安娜·特里福诺芙娜——女房东,人贩子,私蓄暗娼的鸨母。马斯洛博耶夫,菲利普·菲利佩奇——万尼亚的中学同学,私人侦探。

亚历山德拉·谢苗诺夫娜——马斯洛博耶夫的情人。

注 释

[1].作家对这一悲剧一直沉默了四十年,直到在他临终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才把他对父亲的“挽词”扩展成一部描写卡拉马佐夫家族罪孽的震撼人心的长篇史诗。

[2].陀思妥耶夫斯基于一八五六年三月二十四日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在法庭上是光明正大的,没有诿罪于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如果看到有可能通过自己承担责任而使别人免遭不幸的话。”(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第八十一页。)

[3].《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一九二六—一九三○年俄文版,第十一卷,第一三八页。

[4].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第四十五、四十八页。

[5].同上,第六十四页。

[6].有人称《地下室手记》是一部宣言式的小说。《罪与罚》在很多重要方面是《地下室手记》的进一步发展。

[7].转引自格罗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外国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第七十六、七十七页。

[8].源出《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七节: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9].舍斯托夫:《悲剧的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漓江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第十八—十九页。

[10].彭克巽:《苏联小说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第七页。

[11].参看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一九八八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