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若知此免依巾似有。唯虗無實。無相性智亦復如是(除分別性)。能知諸法依心似有。唯是虗狀無實相性也。若知虗免之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免有即非有。本來不生。無性性智亦復如是(除依他性)。能知虗相唯是真心。心所現相有即非有。自性無生也。若知手巾本來是有。不將無免以為手巾。無性性智亦復如是(除真實性)。能知淨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無為真實性。此即喻三無性止門也。
三止觀合辨。
是故若欲捨離世諦。當修止門入三無性。若欲不壞緣起建立世諦。當修觀門解知三性。若不修觀門即不知世諦所以緣起。若不修止門即不知真諦所以常寂。若不修觀門便不知真即是俗。若不修止門即不知俗即是真。以是義故。須依幻喻通達三性三無性。
世諦謂十界假名差別建立。事造三千也。真諦謂因緣生法空假即中。理具三千也。真則三諦俱真。俗則三諦俱俗。真即是俗俗即是真。良繇非真非俗所以雙照真俗。則三諦俱中。幻喻若此餘皆可知。二正說幻喻竟。
三例結。
如幻喻能通達三性三無性。其餘夢化影像水月陽燄乾城餓鬼等喻。但是依實起虗。執虗為實者悉喻三性。類以可知。若直以此等諸喻依實起虗故偏喻依他性亦得也。但虗體是實即可喻真實性。虗隨執轉即可喻分別性。是故此等諸喻通譬三性。解此喻法次第無相。即可喻三無性也。
文中先例結。次若直以此等下。又將諸喻喻前文。約依他辨三性之義也。例結中所依之實喻真實性。所起之虗喻依他性。執虗為實喻分別性。三性既爾。三無性義例此可知。次文中虗體是實以喻在染之真。所謂淨分。虗隨執轉以喻習氣種子及虗相果報。所謂染分也。
三約夢喻。
又更分別夢喻以顯三性三無性。譬如凡夫慣習諸法故。即於夢中心現諸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由無始已來果時無明及以妄想熏習真實性故。真心依熏現於虗相果報也。彼夢裏人為睡蓋所覆故。不能自知己身他身皆是夢心所作。即便執為實事。是故夢裏自他種種受用得成。分別性法亦復如是。意識為果時無明所迷故。不知自他咸是真心依熏所作。便即妄執為實。是故自他種種受用得成也。是以經言。是身如夢。為虗妄見。虗者即是依他性。妄者即是分別性。此即緣起三性為觀門也。然此夢中所執為實者。但是夢心之相。本無有實。分別性法亦復如是。但是虗想從心所起。本來無實。即是無相性也。又彼夢中虗相。有即非有。唯是夢心更無餘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自他虗相有即非有。唯是本識更無餘法。即是無生性也。又彼夢心即是本時覺心。但由睡眠因緣故名為夢心。夢心之外無別覺心可得。真實性法亦復如是平等無二。但以無明染法熏習因緣故。與染和合。名為本識。然實本識之外無別真心可得。即是無性性法。此即除滅三性為止門也。以是喻故。三性三無性即可顯了。此明止觀體狀中約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竟。
上已通舉夢等八喻。例如幻喻可知。今更分別。欲令止觀轉明故也。先喻三性中不言真實性者。即指能夢之心為真實性也。依此起於夢中所見諸法。名依他性。夢中妄執為實。名分別性。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不了惟心。妄計我法。深觀此喻寧不冷然者哉。三止門喻在文可知。
二約清淨三性三。初分科。二各釋。三通簡。今初。
次明清淨三性中止觀體狀。就中亦有三番。一明分別性中止觀體狀。二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狀。三明真實性中止觀體狀。
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二約依他性。三約真實性。今初。
第一分別性中止觀體狀者。謂知一切諸佛菩薩所有色身。及以音聲大悲大願。依報眾具殊形。六道變化施設。乃至金軀現滅舍利分頒。泥水雕圖表彰處所。及以經教威儀住持等法。但能利益眾生者。當知皆由大悲大願之熏。及以眾生機感之力。因緣具足熏淨心故。心性依熏顯現斯事。是故唯是真性緣起之能。道理即無實也。但諸眾生有無明妄想。故曲見不虗。行者但能觀察。知此曲見執心是無明妄想者。即名為觀。以知此見是迷妄故。強作心意觀知無實。唯是自心所作。如是知故。實執止息即名為止。此是分別性中從觀入止也。
先觀後止文並可知。住持三寶一切佛事。本皆真性緣起之能。真性即清淨真實性。緣起即清淨依他性也。但繇眾生不了妄計為實。故名為分別性耳。既是無明妄想分別。復名為清淨者。以所緣境是從大悲大願出生。能與眾生作增上緣。縱令不了唯心。亦不增長結業故也。然欲入大乘門。必須強作心意觀知無實。否則心外計法。永違出要矣。
二約依他性。
第二依他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門故。此中即知諸佛淨德唯心所作。虗權之相也。以不無虗相緣起故。故得淨用圓顯。示酬曠劫之熏因。即復對緣攝化故。故得澤霑細草。表起無邊之感力。斯乃淨心緣起寂而常用者哉。作此解者名為觀門。依此觀門作方便故。能知淨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德。有即非有用而常寂。如此解者名為止門。此止及觀應當雙行。前後行之亦得。
利根者可以雙行。鈍根者前後亦得。義並可知。
三約真實性。
次明真實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行故。即知諸佛淨德唯是一心。即名為觀。復知諸佛淨心是眾生淨心。眾生淨心是諸佛淨心。無二無別。以無別故。即不心外觀佛淨心。以不心外覓佛心故。分別自滅。妄心既息。復知我心佛心本來一如。故名為止。此名真實性中止觀門也。
義亦可知。或問。此與上文染濁三性止觀為先後修耶。俱時修耶。有次第耶。不次第耶。須具修耶。不須具修耶。答曰。亦有先後亦可俱時。亦次第亦不次第。亦具修亦不具修。何以言之。前約染濁三性修止觀。是觀身實相念自佛三昧也。後約清淨三性修止觀。是觀佛實相念他佛三昧也。若惟念自佛。則不須具修後三止觀。以染濁真實性中止行若成。習氣既盡。體證真如。自於清淨三性三無性法能通達故。若惟念他佛。則不須更修前三止觀。以清淨真實性中止行若成。我心佛心平等一如。不於染濁三性三無性法更生迷故。復次清淨分別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應化佛。清淨依他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法門佛。清淨真實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實相佛。亦可名自他俱念。不惟念他佛也。若泛論雙念自他佛者。則須具修二種三性止觀法門。於中復有先後俱時次及不次四義。言先後者。先約染濁分別性修。次約清淨分別性修。然後染依他淨依他。染真實淨真實。一一次第修之。不得越次也。言俱時者。具約十界分別性修。次約十界依他性修。次約十界真實性修。則染淨俱時無先後也。言次第者。如下斷得中辨。言不次者。上云念念之中三番並學。亦可例云染淨齊觀。又如下文所云位位俱行三止也。故知圓融行布橫豎包羅。頓漸俱收利鈍悉被。法門之妙無以加矣。
三通簡六。初簡寂用之相。二簡生佛之名。三簡同異之義。四簡自他修益。五簡佛德實虗。六簡常住生滅。初中二。初約以修顯性。二約稱性起修。今初。
上來清淨三性中。初第一性中從觀入止。復從此止行入第二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復從此止入第三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故得我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轍入修滿足。復以大悲方便。發心已來熏習心故。即於定中起用繁興。無事而不作。無相而不為。法界大用無障無礙。即名出修也。用時寂。寂時用。即是雙現前也。
一轍入修滿足。謂念佛三昧。始從應化。終至法身。托外義成唯心觀。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自性究竟圓顯也。此為根本智大寂靜止門。復以大悲方便熏習力故大用繁興。即是差別智。法界常然。大用之門用寂寂用。說有先後體無先後。故名雙現前也。
二約稱性起修。
乃至即時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雙修。此義云何。謂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用時常寂。非有而有不無似法。即名寂時常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滅空也。
色即是空。有即非有。法界法爾本性寂義也。非色滅空。不無似法。法界法爾本性用義也。繇此性具寂用。本自不前不後。故炤性成修。始從名字。終於究竟。無時不雙現前。何俟成佛之後方名雙現前哉。
二簡生佛之名。
問曰。既言佛心眾生心無二無別。云何說有佛與眾生之異名。答曰。心體是同。復有無障礙別性。以有別性故。得受無始已來我執熏習。以有熏力別故。心性依熏現有別相。以約此我執之相故。說佛與眾生二名之異也。
同不障別。別不礙同。故名無障礙別性。餘可知。
三簡同異之義。
問曰。諸佛既離我執。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別也。答曰。若離我執證得心體平等之時。實無十方三世之異。但本在因地未離執時。各別發願。各修淨土。各化眾生。如是等業差別不同熏於淨心。心性依別熏之力故。現此十方三世諸佛依正二報相別。非謂真如之體有此差別之相。以是義故。一切諸佛常同常別。古今法爾。是故經言。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此即同異雙論。若一向唯同無別者。何故經言。一切諸佛身。一切無礙人。若一向唯別不同者。何故經言。唯是一法身。一道出生死。以是義故。真心雖復平等而復具有差別之性。若解明鏡一質即具眾像之性者。則不迷法界法門。
四簡自他修益又二。初明益。二釋疑。今初。
問曰。真心有差別性故。佛及眾生各異不同。真心體無二故。一切凡聖唯一法身者。亦應有別性故。他修我不修。體是一故。他修我得道。答曰。有別義故。他修非我修。體是一故。修不修平等。雖然。若解此體同之義者。他所修德亦有益己之能。是故經言。菩薩若知諸佛所有功德即是己功德者。是為奇特之法。又復經言。與一切菩薩同一善根藏。是故行者當知。諸佛菩薩二乘聖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德。皆是己之功德。是故應當隨喜。
答中先以修不修平等明體是一。所以破其他修我得之執。次復勸修隨喜功德。若能於凡聖功德深生隨喜。則他修我得之義亦成。蓋能解體同即是妙慧。念念隨喜破嫉妒障即是妙行。慧行兩具即非一向倚他覓道者矣。
二釋疑。
問曰。若爾。一切凡夫皆應自然得道。答曰。若此真心唯有同義者。可不須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無自他身相之別。真如既復有異性義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寧須一向倚他覓道。但可自修功德。復知他之所修即是己德故。迭相助成。乃能殊勝速疾得道。何得全倚他也。又復須知。若但自修。不知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復不得他益。即如窮子不知父是己父財是己財故。二十餘年受貧窮苦止宿草庵。則其義也。是故藉因託緣速得成辨。若但獨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糞之價。
答中先明不得全倚他修。次明必須知他即己。文義可知。然此自他修益須約四句。一者惟求於自不假於他則成二乘。以不達自他同體故。二者惟倚於他不求於自則成人天。亦不知自他同體故。三者自既不修亦不求他則常在三塗。以因緣俱沒故。四者知他即自深生隨喜則速成佛道。以藉因託緣故。
五簡佛德實虗又二。初示德相。二簡實虗。今初。
問曰。上言諸佛淨德者有幾種。答曰。略言有其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利之中復有三種。一者法身。二者報身。三者淨土。利他之中復有二種。一者順化。二者違化。順化之中有其二種。一者應身及摩[少/兔]摩化身。二者淨土及雜染土。此是諸佛淨德。
法報二身約能依言。淨土約所依言。理實能所不二。為令眾生得四益故分別言之。法身者所顯自性清淨理體也。報身者所成一心三智四智及常樂我淨無量功德法聚也。淨土者所依理智功德之性即是三德秘藏也。順化現佛身。違化現雜趣身。應身有勝有劣。勝依淨土。劣依襍染。摩[少/兔]摩亦云摩奴末那。此翻意生身。又翻意成身也。
二簡實虗又二。初約修正簡。二約性例簡。今初。
問曰。利他之德對緣施設。權現巧便可言無實。唯是虗相有即非有。自利之德即是法報二身圓覺大智。顯理而成常樂我淨。云何說言有即非有。答曰。自利之德實是常樂我淨不遷不變。正以顯理而成故。故得如是。復正以顯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緣起之用。然用無別用。用全是心。心無別心。心全是用。是故以體體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廢常用。以用用體非有即有。熾然法界而不妨常寂。寂即是用名為觀門。用即是寂名為止行。此即一體雙行。但為令學者泯相入寂故。所以先後別說止觀之異。非謂佛德有其遷變。
顯理而成則全體是理。故得名有。復以顯理而成則成無別成元只是理。故即非有也。但眾生無始以來執有情重。今欲令學者泯相入寂。故先說止後說觀耳。本自一體雙行。何嘗有遷變哉。
二約性例簡。
又復色即是空名之為止。空非滅色目之為觀。世法尚爾。何況佛德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世間色法尚自即止即觀。法爾性具寂用之理。何況佛德乃稱性成修全修顯性者。豈令寂用有異體哉。約寂則有而非有。約用則非有而有。夫復何疑。
六簡常住生滅。
問曰。佛德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眾生亦有即非有。應不妨不滅。答曰。佛德即理顯以成順用故。所以常住。眾生即理隱以成違用故。所以生滅。常住之德雖有即非有。而復非有而有。故不妨常住。生滅之用亦雖有即非有。而復非有而有。故不妨生滅也。此約清淨三性以明止觀體狀竟。
止觀體狀中總標及別釋竟。
三總結。
第三番體狀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