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为什么明明心里在拒绝,嘴上却答应了(3)
薄妹的外号正来源于此。在同事们眼里,薄妹太过“不好意思”,脸皮超薄,恨不得刮点儿风脸上就能吹个大窟窿。有次去商场买东西,银行卡里总共被刷了497元钱,回家一看购物清单,总价才479元。看来是商场收银员按错了键。好在银行凭条和商场购物小票都在,铁证如山,只要拿着去商场服务台说清事实,相信商家会补回她的损失。但是我们这位薄脸皮的妹子,无论怎么劝说也不肯为了这20元钱去撕破自己娇羞矜持的脸面,主动找商场说事儿。用她的话说就是,“就为20元钱再回去找人家一趟,多不好意思啊,就这样吧,以后注意点就是了。”
脸皮薄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还算小,对感情的影响可大了。她的娇羞,她的矜持,她的不好意思,拒绝了外面更丰富的世界,也间接地拒绝了大多数追求者。多年来,她身上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气质,贴上了鲜明的标签——“不好意思”。因此,让她主动去追求喜欢的人,这个念想可以绝了;让她去相亲网上注册等别人来挑她,她害怕被朋友看见不好意思;朋友给她介绍对象,让她去跟别人约会,她去了后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仅仅是男的看她一眼,她都恨不得把头埋在胳肢窝里。如果我们生活在500年前的话,薄妹的这种做派肯定会得到男人的追捧。不过社会已经变了,薄妹也只能感慨生不逢时了。眼见好男人一个个被别人占了,薄妹还在痴痴地守株待兔,信天由命。岂知,命是弱者的借口,运乃强者的谦词。强者会去创造命运、改变命运,弱者只能被动等待。
什么是羞怯心理
羞怯心理是一种情绪反应,人感到羞怯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血液循环加速,这种反应往往导致大脑中枢神经活动暂时紊乱,记忆功能会在这时出现故障,思维相互“撞车”或“短路”,以致在与人交流中出现语无伦次、举止失措等现象。
羞怯心理主要是由什么造成的呢?从大的方面来讲,有社会文化教养方面的原因。即便是现代社会,封建传统思想仍然在人们的交往中不同程度地施加着某种心理压力。比如从小妈妈就告诉孩子“枪打出头鸟”等一些出世道理,导致孩子在课堂上不愿意积极主动地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这与中国的社会文化教养和传统习惯是有直接关系的,家长从小受到较为保守和封闭的教育,之后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多少也注入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习惯,导致一代一代将“羞怯”传播了下去。据社会调查显示,80%的中国人都曾在年少时有过羞怯的经历。只不过有的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随着在社会上的历练,慢慢地克服了羞怯心理,而有的人则始终过不了这一关,反而愈发羞怯,养成习惯。
少年时期特别容易形成羞怯心理,青少年,尤其是女孩,一旦遇到失败、遭受挫折和打击,对“恶劣”的环境常常心生逃避,无力面对。渐渐就会形成羞怯心理,以后再面对同样的境遇时,就显得信心不足,自卑羞怯。上文已经提过,家长的教育在这一时期非常关键,以前的家长经常教育女孩子应当文文静静、贤淑达理、礼貌整洁,说话声音要小,见到陌生人和异性要回避,大人说话时小孩不要插嘴,等等,以致孩子在人群聚集的场合往往无法参与谈话,不敢表达内心的想法。孩子在交际过程中,通常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孩子会出现两种心理,要么是极端叛逆,要么是羞怯无比。而羞怯一旦在少年时期形成,是很难在以后的成长中完全克服的。
还有一种羞怯来源于不正确的自我认识,比如常常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别人的否定,害怕自己发言有误遭到讥笑,等等,过分追求一种自我安全感。因此,当其置身于人群之中时,便会产生过分的自我关注,一会儿想自己的那句话说得合适不合适,一会儿想自己坐得是否端正,等等。越是过分在意,言行越是不自然,看在别人眼里就越是忸怩作态。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过去看着不像胆小羞怯的人,现在却变得胆小羞怯了,因为他在意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因此,有羞怯心理的女人,常常包含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过分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担心别人瞧不起自己,有自卑感,经常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导致自己常常处于消极的状态中。羞怯的女人,在社交中常常出现脸红、紧张、难为情和退缩等表现,从而导致在社交与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这样将导致女人错失很多工作和感情上的机遇。要知道好的工作错失一次,下次还可能再碰上,对的人可能一生只有一两次机会,错过了就永远失去了。一个因羞怯心理而言辞迟缓、畏首畏尾的女人,肯定无法取得事业与感情上的成功。
用积极主动对抗害羞
前文我们提到了害羞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很多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或不同的环境中都曾有过害羞的体验。
女人首先要明白,害个羞、羞个涩都不算啥大事,放在几百年前,你这就属于道德和节操的典范。只不过,时代不同了,我们想在这个时代干点事儿,总得与时俱进,适时做点改变。何况做出这点儿小改变远比让你戒掉拖延症更简单。
其次,还要明白,害羞这个事,在你看来可能有多么严重、多么不堪,实际上你对面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注意到你的反应,或者注意到了也不会常常记在心上,大家都太忙了,没时间老盯着你这点事儿。所以,把你脑子里挥散不去的害羞画面忘了吧,想想中午吃什么都比想这个要有意义得多。
要对抗害羞,还有这么几招:
主动跟他人打招呼
要是你见了长辈、同事、朋友,还是点头致意或一笑而过,你就彻底out(过时、淘汰)了。这是一个强调沟通的年代。什么叫沟通?最简单最明了的要求就是——开口说话!相信我,一句满含热情、主动出击的问候,比请对方吃一顿早餐的冲击力还要强劲。尤其是对于平常不爱开口的你来说,对方会惊讶你的表现,这时你可以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往往当你强势出击时,对方反而有些无措或惊讶,心理上的微小震动也会让人变得失去通畅的表达,这时对方的反应很可能是支支吾吾、扭扭捏捏,一如过去的你。没错,他害羞了。害羞只爱找胆小被动的人,当你大胆主动去交流时,害羞就转移给了对方。
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去做了吧?当你见到你的领导、你的同事时,永远抢在他们前面开口说话,哪怕是简单的问个“早”(但最好能多说一句,这是驱逐害羞的绝佳机会和有效方法)。你依然要每天跟自己比赛,当你抢在别人前面开口说话时,就给自己记一分;当你落在别人后面说话时,就给自己减掉一分。当你的成绩每周可以保持在50分以上时,恭喜你,起码你在交流方面已经不再是一个害羞的人了。至于其他方面,你可以继续修炼。比如在老板没有叫你的时候,主动去找他汇报工作、谈心;在同事需要你协助时,别等他来恳求你,主动问他是否需要你的帮忙;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更积极大方的人。
多参加、组织现实中的社交活动
社交活动往往是积累人脉的好时机,更是祛除羞怯心理的舞台。在社交活动中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你将有机会与更多人攀谈,去了解你可能不知道的生活故事或没体验过的特殊经历。而且,在这种场合即便你不是太主动,可能也会有人主动与你沟通,你只需要保持自信,放松心情,展现自己的魅力即可。
另外,羞怯心理,很多时候来源于缺乏经验。当你做某一件事情缺少经验时,心里自然会七上八下的,拿不稳紧急情况下该怎么应对,而当你变得经验丰富,什么情况都见识过、应对过,就不会再有这方面的担心,从而可以轻松自如地驾驭场面。而现实中的社交活动可以在这个层面上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增加你的阅历,增强你的应变、应对能力,当你大小场面都见过、好话坏话都听过、形形色色的人都接触过后,内心会充满很多对你一生有益的人生经验,这些东西将会挤掉羞怯在你心中的位置。
虚荣心:别被客套的肯定和夸赞蒙了眼
虚荣让人因小失大
虚荣心与我们前面提到的爱面子有点儿相似,爱面子属于虚荣心的外在表现,但又不是全部表现。虚荣心强的人,仅凭爱面子还不能全然反映,多数伴有爱追逐潮流、跟风、权利欲望强、吹牛吹破天、爱听别人称赞等症状。
人多少都有点儿虚荣心,在不伤天害理的范围内都爱吹点儿小牛,至于说爱听别人称赞,可能有的人会愤愤不平地说,自己就不爱听这个。这样的人也有,虽然别人夸他,他看上去满不在乎,甚至不屑;但别人如若批评他两句,他血压立马就得往上冲,后果难料。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内心潜伏着一点儿小虚荣,无非是自己没看到罢了。都是俗人,您就甭装圣人了!
我们包容适当的虚荣,但不容忍过度的虚荣。因为过度虚荣正是“不好意思”这一病症的主要诱因之一。
小曼就是那种虚荣心潜伏得比较深的人,多数情况下她以端庄、干练的形象示人——一头乌黑精致的短发,一袭银灰色的女士小西装,搭配一件黑色职业短裙,在办公室里颇有些英姿,尽管小曼长得不属于秀外慧中的类型,但其职业装扮和个人气质还是有一种所到之处令人眼前一亮的“媚”力。
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看,喜欢穿银灰色、黑色的人,大多比较沉稳、干练,生活四平八稳,比较有规律、理性。仅从职场上的表现看,小曼确属这一类人。但再沉稳的人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个性的表现。
有一次,同事们在小曼家里聚会,饭后嬉闹之余,无意中看到小曼老公的手机通讯录上有个名为“皇后”的联系人。大家猜测这个“皇后”估计是小曼老公的妈妈,然后就打趣说,小曼起码也得是“太子妃”那个级别的身份。岂知小曼老公苦笑着说,哪里啊,这个“皇后”就是我们家小曼!大家恍然大悟,看来有句话是对的——“天下没有一个女人不是虚荣的”。
其实细心的同事早就发现了,小曼在公司里就表现出了一定的虚荣心,比如有个刚毕业的小女生刚进公司时,称呼小曼为“小曼姐”,小曼就告诉对方说:“你还是叫我小曼老师吧。”尽管语气平和,但能听出其中的不乐意。
有的同事不是太理解小曼的这一行为。其他同事则分析道,“姐”的称谓和“老师”的称谓有距离和学问上的区别。叫“姐”呢,比较模糊,对平级和上级都可以称呼姐,对称谓比较在乎的上级就会觉得你拉低了她的身份,而且叫“姐”多有拉拢心理距离的嫌疑。叫“老师”呢,尊重的程度明显上升了,在公司里,“尊重”和“客气”是下级与上级相处时最明显的特征,这就体现出“老师”这一称谓的重要性。而且这个称谓一般来说可以拉开心理距离,让新人感受到来自上级的威严。
事实上我们在现实中很少有人会刻意区分这两种身份。对这个太在乎一是说明了对自己的不自信,二是体现了潜在的虚荣心。也就是说,更明确的称谓和更高的位置能带给她更多的满足感。
老板深谙小曼的这一心理。在小曼年初提出离职时,老板正是利用小曼的这一心理留下了她。事情是这样的:
有位猎头在受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委托后,主动联系了小曼,认为她的工作经验正好符合这家公司的职位需求,希望她能跳槽过去,各方面的待遇都要比目前这家公司高出不少。小曼了解了这家公司后,心动不已,于是就找老板谈离职。
老板说话很讲究,他从三个方面来挽留小曼,第一就是戴高帽。“首先我要说,你确实是这个岗位上的高手,否则也不会有其他公司要来挖你。不像其他人,你的高,不在技巧,在境界;你是那种内心有大气魄、有大格局的女人。这一点我是一直看在眼里并且很钦佩的。”这几句夸奖不同反响:第一,来自老板;第二,不同于同事泛泛的、常见的称赞用词;第三,这几句话真正说到了小曼心里。所以说老板之所以能当老板,一定是有两把刷子的。把话说到心坎里,是老板们的绝杀技。
第二,老板给小曼分析跳槽利弊。“你是咱们这边的重点员工(看看老板多会开发新词),大小事务都依赖你,在这里你享受到很多默认和附带的权力。也就是说,虽然你没有经理的身份,但是实际上你执行的是经理的事务和职权。我作为企业的负责人,对你的信任,其他同事看在眼里,可能要比某个职位所能给你带来的利益和尊重更多。”对老板说的这一点,小曼也只有在心里默默点头。
第三,当然是画饼充饥。老板们无论前面说得多么天花乱坠、纷繁复杂,最终都要走这一条路,什么“即将去美国开辟新战场对你是机会”“刚好前几天某个部门经理走了正准备提拔你”“这个项目年底可以分到多少红利”,等等。相信很多人有过这些经历,就不必赘述了。
这三条讲完,小曼感觉自己的眼眶都湿润了,刚才那些戴高帽的话还在一遍一遍地抚摸着小曼温润的心。混了多少年了,知己难得啊!没想到最了解自己的人竟然是自己的老板啊!士为知己者死,有这样知人善任的英明之主,不誓死为他效忠你,好意思吗?
然后,小曼戴着虚荣的小红帽,得意扬扬、内心富足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前。她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拼命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