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数字地图应用现状和前景
数字地图被誉为“地理学的第二代语言”。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地图在地里信息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城市规划管理系统、海洋开发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是地理学、测绘、导航、军事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数据基础,具有巨大的可重复利用价值,数字化城市和数字化国防建设都需要数字地图的支撑和保障。数字矢量地图具有地理信息丰富、造价昂贵、经济及军事利益突出等特性,在地理信息相关领域正在得到迅速普及,整个信息化社会对数字矢量地图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 。
数字地图的应用范围很广,它只受想象力的限制。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数字地图的应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借助可视化技术将地理空间数据变成印刷地图、电子地图、虚拟环境等,体现以人为本,发挥人的视觉和大脑的认识潜力。这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数字化仅仅是一种技术,它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二是数字地图的直接应用,运用某一数学模型对数据地图运算处理并获得结果,例如定位、控制与制导和空间分析。
2007年,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通过卫星遥感资料和野外调查的GPS数据相结合,并运用有关软件对调查的玉米、大豆、花生、芝麻、水稻等作物受灾状况进行识别,实现定量分析,并适时提出各种应对措施,进行技术指导。经过科学分析,气象部门最终出具了一份《7月以来河南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评估》,通过卫星遥感,清楚地查明了淮河洪水的受灾情况,为指挥抗灾夺丰收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科技部下属国家遥感中心启动应急工作机制。5月12日晚,遥感中心应国家减灾委员会的要求,安排北京宇视蓝图公司为国家减灾委提供“北京一号”小卫星的存档影像并部署实拍,掌握灾区最新影像信息,为灾区抗震救灾决策服务。中国科学院遥感所所属北京国遥万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5月14日接收到四川汶川地区最新高分辨率卫星数字影像地图数据以及5m雷达数据,5月15日凌晨,完成北川东部、安县北部真彩色卫星影像图的处理与分析,完成茂县、什邡、都江堰及成都雷达卫星影像采集与处理。在地震灾区通信、交通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及时提供宏观灾情,有利于有关方面对灾情作出科学评估,进而采取救灾防灾减灾措施。
2008年5月,陕西省森林防火指挥部首次启用“火场应急通信系统”。这个系统运用了目前最尖端的通信科技,不仅能够利用遥感技术在任何条件下传输照片、视频,还能够连接后方电话和前方对讲机,实现后方指挥部与前方扑火第一现场的直接联系。
最近,北京引进了22辆激光尾气遥感监测车,这就是北京监测机动车尾气的新式武器。车辆经过测试仪时,由于尾气对光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只要通过光谱分析,用0.7s的时间就能把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检测出来,这些数据能同步显示在遥感监测车内的微机屏幕上。一旦汽车的尾气超标,监测仪就会拍下车辆牌照作为处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