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学者(1)
当一个中国家庭有一个男孩儿降生的时候,这个男孩儿的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就是他可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从孩子一落地,这一愿望就在父亲心中点燃,孩子是整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所有的父亲都可以在这一愿望中畅游,因为在中国,任何阶层都有获得财富与荣誉的机会。除了妓女、演员、剃头匠和一些特定职业者的儿子不能获得学历外,只要你愿意,任何人,无论身份、地位都可以成为文人,都有权利获得这个国家所授予的最高荣誉。因为,教育是获得荣誉最通顺的大路,至少理论上如此。
读书人,是这个国家对行政官员最基本的要求。只要想想管理这个国家如此广阔的地域要有多少行政人员,就可以想象出文人阶层在这个国家的地位以及它的影响力了。此外,还有为数众多未能通过任何考试的读书人,他们或许没有得到官职,但在自己的家乡,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他们所受的教育将他们从普通百姓的地位上高高抬起。
他们总是处于领导地位,这是因为无论是在人民与官府的抗争中,还是在不同村落的争斗中,或者是阶级斗争中,人们总是愿意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形成紧密的同盟,彼此互相支持,那么,与他们发生冲突就十分危险。这是因为除了背后的同盟者的支持,每个人背后还有与他同宗的村民们,那些人会不计后果地跟随他,不惜任何代价。
文人,从整体上看,更像是一群无耻之徒。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在获得教育、提高智慧的同时,在道义上似乎也变得麻木起来。他们拖住了这个国家进步的脚步,他们对于外国人有着最强烈的憎恨,深入骨髓,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
读书人成功地通过了考试可以得到三种称号:秀才、举人、进士。
从字面上来说,秀才是指聪慧而且有才干的人,举人是指地位高贵的人,进士是高级学者。通过乡里的考试就可以成为秀才;通过省里的考试可以成为举人;通过北京的考试的人可以成为进士,当然这要先通过前面的两次考试。而且成为进士后,一些人还可能被皇帝点选为翰林——中国的皇家学府中的一员。
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来看,获得这些称号或官职所需的知识少得可怜,如果是我们英国的学生恐怕会觉得十分可笑。对儒家经典的透彻理解,就是中国学生所要掌握的所有的知识。先不说英国大学生需要学习的那些高级课程论,就是那些基础课程中国人也知之甚少。数学、天文学、几何学、地质学……几乎所有这些名词,中国学生连它们代表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英国青年必学的纯科学的知识了,他们听都没听过。
但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中国学生的学习内容是非常容易的。
在很多方面,相对于英国学生的课程标准,中国的要求要严格很多。
学生们要将所有的经典以及这些经典的解释全部背下来。这些内容常常非常深奥、晦涩,很难让人提起兴趣。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无关,集中于道德和哲学这些抽象的问题。无论是现实思想的内容,还是研究自然以有所创造的课程,他们都没有。整个学习过程非常地枯燥,由于所有的书都是由那些看似神秘的象形文字构成的,所以一个学生首先就要掌握数以千计的汉字,然后按照那些文字在书中的排序背诵,牢记于心,无论书中的哪个词、哪个短语都必须非常熟悉,以便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准确地引用出来。在这两方面,任何一个英国的学生都没办法忍受,这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在中国,究竟有多少读书人在这可怕的令人过度疲惫的学习过程中被压垮,恐怕只有那些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人才能告诉你了。这些可怜的人啊,只能带着他们永远也不曾实现的梦在山侧长眠了。
必须通过四门考试才能成为秀才:五言诗或七言诗,字数在六十个以内;格律文,长短不限,主要描写著名建筑物或古物;小品文,可从正反两面来写,主要针对一些经典的词句;评论,主要针对一些重大事件,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具体看考官的心意。
诗讲究韵律,所描写的东西要韵味十足,依靠景物发挥想象,并以诗歌的形式表现。下面是一些以前的考题,它们因为表现得非常完美,极具韵味,被刊印成册,以便后人学习。“古林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描写的是从孤山之中的寺院里传来悠扬的钟声,飘到在山中独居的人的耳中;《别有人》描写的是一个有名的官员离开任职的地方,返回遥远的家乡的情景;《玉镯春水》描写的是春雨之后,溪水在山间蜿蜒而下,欢快地流向山下的平原,太阳照在溪水上,为它镀上了一层翠玉般的色彩。此外,还有《鸟鸣涧》和《春天的石榴》等。
有很多诗都极具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它们展现了诗人惊人的观察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一些西方著名诗人因为受到这些想象的启发而收获了不少荣誉。中国人的观察力与想象力显得非常可贵,因为单凭第一印象,你很难联想到他们内心竟然燃烧着诗的火花。尽管这些中国人看起来呆笨、麻木、粗俗,身上完全不存在诗的味道,但即使以一头老牛或者犀牛为对象,他们也能迅速地找到它们生而有之的闪光点,描写得既雅致又细腻。
中国人的外表看起来鲁钝、麻木、完全不存在艺术方面的修养,你永远也想象不到在那层表象下所拥有的天赋和才华。但其实他们在很多方面颇具才能。而且在内心深处,他们对大自然充满热爱,只要一眼就能发现它的魅力所在。他们似乎拥有在自然中发现美的天赋,不仅如此,他们还能用诗将这份美展现出来。大自然是如此地羞涩,它常常将自己的美丽掩藏起来,也只有那些真正具有艺术眼光的人才能发现。
从本质上来说,格律文所描写的东西并没有什么诗意。但在马丁·塔珀形式之后,格律文就不再像是散文,因为它有了严格的韵律规范,看起来像是一个即将成为诗词大师的人所写的文章。在以前的考试中,主考官曾经出过这样一个题目:《阿房宫,铜雀台》。为人称颂的铜雀台建造于三国时期,那时候中国分裂成了三个国家,它们互相敌对。为了能提前得到敌人的消息,其中一位篡位者修筑了铜雀台,站在它上面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再来的一个考题是“宫花”。相传,在汉朝的时候,有一棵石榴树,它给人感觉就像是会睡觉一样,每天有三次会垂下自己的叶子,小睡片刻后,就又精神十足地把枝条伸展开来。
小品文的论述是这样一个过程,考生通过对那些从经典中引用的词句进行批评,进而引申出自己的观点。下面列举了几个以前考过的题目:《饥与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德不孤,必有邻》《心诚则灵》《以德报怨》。
评论的对象非常广,上至远古,下到当下,相对于其他的文体来说,评论是一种更加普通的方式。以前有过这样一个题目—《论秦始皇焚书坑儒》。这是要求考生找出秦始皇要焚书坑儒的原因。焚书是指秦始皇为了使人民变得愚昧,烧毁了当时所有的经典,使人们没有书读。在秦始皇为新帝国推行一系列政策时,那些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成了他最大的麻烦,这是始皇帝焚书坑儒的主要原因。“对万里长城进行描述,并对铁路以及铁制船做出评价”,这一考题出现在光绪帝时期,这个题目的提出,除了在考试选题上给了考官们一个新方向,也可以看出光绪皇帝当时有了改革的想法,在一八九八年他开始着手改革。
透彻地理解经典中的每个字、词,了解这些字、词公认的解释是写出小品文以及评论文的基础。且不谈还要写出文章,单是记住这些字词的工作量就已经十分庞大,足以将其他国家的任何一个人压垮了。
由于每一部典籍都有各自不同的内容,特点不一,所以都要分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