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护犊”式教育有害无益(田伟)(1)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却未必真的会爱孩子。因为有一种爱,是毁灭性的爱——溺爱,这也被称为一种“护犊”式的教育,这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无益的。

可能因为在生活中女人是受保护的对像,所以溺爱在女孩的教育中也尤为明显。有些父母对女儿过分保护,怕女儿受苦,把女儿的一切都安排地妥妥当当;还有一些父母怕女儿受到委屈,什么事都由着她的性子来,面对一些无理的要求,父母也会尽量满足,甚至还认为这是她的个性。却不知,这正是为孩子挖下了一个深深的“陷阱”,当孩子掉进这个“陷阱”时,父母再后悔往往就来不及了。

由于父母没有及时进行正确地引导,才使女孩的性格朝不好的方面发展。一旦女孩在日后生活中因为父母所谓的“个性”受挫,就会回过头来责怪父母误导了自己,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护犊”式教育有害无益

一个女孩在小时候就显示出许多天才的迹象,幸运的是她的这种迹象被父母发现了,本来就是独生子女的她更因此得到了父母加倍地呵护和极力培养。

女孩也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在上小学、初中、高中时都以十分优异的成绩回报给父母。当然,在这一路上,都有妈妈辛苦的陪伴。为了女孩的天才能力得到正常的发挥,父母包揽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一直在学校陪女孩上学。十几岁时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在女孩收到某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问题来了,大学不允许妈妈再陪读下去。这时的女孩已经习惯了妈妈在身边,当妈妈不在时,她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女孩因焦虑过度变得精神失常,女孩只好中断了学业,回到家里养病。

在痛苦之余,女孩的父母说了一句值得人反省的话:“我们本着爱她出发的,几事都替她着想,没想到最后却害了她。”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这本身没有错误,但爱孩子的方式却可能因为盲目出现错误,只顾一心一意去爱,却忘记了孩子需要自主发展,一旦孩子习惯了消极依赖之后,当他们独自面临一些挑战的时候,便很难适应了。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人们的成功于否最显着的差异不在智力上,而在于人们的性格不同,在某一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大多是有独立或坚强个性的人。事实也一再证明,要想取得成功,只有头脑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独立、坚韧、自制等良好的性格。因此教育专家认为,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为他们做太多事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独立意识,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女孩做惯了家里的小公主,习惯了父母为她包揽一切,她们便会真的像公主一般娇贵,一旦父母不在她们身边做“仆人”,“小公主”则会因为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变得痛苦起来。也许很多父母没有溺爱孩子到上面案例中父母的地步,但也多少有些非理性的爱和不科学的教育方法,只不过表现的形式可能手故事中的父母不同而已。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科学和理性的,不仅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还要有正确的教育观点。父母除了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外,还应该让孩子的心理也得到健康发展。这才是一种理智和科学的爱。给了孩子生命的是父母,抚养孩子长大的也是父母,可以说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这种爱的科学与否则决定着他们的“公主”以后是不是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父母应该重视女孩独立性的培养,不要总怕她们受伤,女孩也没有那么脆弱,你要先改变自己过度呵护孩子的观念。明智的父母会让女孩做个既有独立能力又有公主气质的女孩,当然,这需要你在教育女孩的过程中注意科学和理性的教育方法,父母应该有科学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够科学地教育孩子,科学理智的爱孩子,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父母要做到对女儿理智和科学地爱,首先要给她一个健康的身体。现在的孩子由于父母的过度呵护,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他们买什么,这是致使女孩的身体不健康的主要原因。许多女孩不是肥胖就是弱不禁风。女孩有个健康的身体,还在于父母帮助她们加强身体的锻炼。

其次,父母在给女孩健康的思想的同时,也要培养她们健康的心理。在当今社会,有些父母在培养女孩的过程中只看中物质生活,没有给她们健康的思想,让她们的成长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因此,父母在教育女孩的过程中,还要向她们灌输一些正确的人生观。

再次,科学地爱孩子要求父母理解孩子,并且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有些父母为了让女孩长大后有出息,让她们学这学那,恨不得把她们的每一分钟都利用上。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得不到父母预期的结果,因为父母忽略了她们的天性,只一味地对女孩施加压力,这让女孩产生叛逆心理。父母应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理解并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强制孩子必须听从自己的意见,包办孩子的一切生活。父母可以合理地帮助女孩安排时间和计划,而不是代替她们安排时间和计划。当女孩产生独立的要求并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时,你要学会珍惜孩子的独立意识,并及时给予支抚持和鼓励,让她们的独立意识得到发展,这样她们做完一件事后才会产生自豪和自信的感觉。

最后,父母要多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子。女孩是喜欢接触社会的,只有父母进步了,才能不和女孩之间产生代沟,这样父母就能够很好地了解女孩,知道她们的需求,父母才能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她们。如果发现女孩在某个方面感兴趣,可以在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她独立的个性。不过要注意避免简单的命令女孩做事,因为这样会让女孩对本来喜欢做的事情产生厌恶的感觉。

要陪孩子成长,不要替孩子成长

许多家有女孩的父母认为女孩的个性不如男孩强,而且年龄还小,所以为女孩包办一切,认为这是为孩子好。可让他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自己忙了、累了,女孩不仅没有进步,还不领他们的情,甚至变得不如以前乖了。

许多父母是情绪饱满地替女孩做这做那,并且乐此不疲,可是孩子此时成了旁观者,因为她们无事可做,只能旁观。父母忘记他们的使命仅仅是陪孩子成长,父母无意中把“陪”变成了“替”,女孩刚入学的时候,父母习惯性地替他们收拾书包,替她们找些“有兴趣”的补习班;上了大学,父母也会跟去替她们收拾行李,打点好一切,再交待脏衣服可以拿回家,还会替她们选一个“适合”女孩的专业……总之就是孩子有什么事,最忙的不是他自己,而是父母,父母忘了自己只是“陪”孩子成长的,他们自己当成了“主角”,而把孩子当成了“配角”。正是他们喧宾夺主的做法,让女孩变得要么过于依赖别人,要么叛逆,要么没有生存的能力,相信这些都不是父母想看到的。

傅雷是中国著名翻译家和学者,他不仅学识渊博,精通文学艺术,而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先进的方法,他的长子傅聪能成为一代音乐宗师与傅雷给予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而傅聪的音乐才能正是父亲发现和培养的。而傅雷根据孩子的优势和兴趣培养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值得家长们的借鉴的。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傅雷的原意是想让傅聪学画画的,希望他将来成为一名画家,因为傅雷本人对于美术理论有很深刻的了解,这样教导起孩子来也就比较方便了。谁知道傅聪根本不是学画的“料”,他的习作总是乱涂乱画,丝毫没有显露预期的美术天赋。而且他在学画的时候又常常心不在焉,这让傅雷感到失望,但是傅雷没有放弃孩子的培养,而是开始注意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

傅聪3岁时特别喜欢家里的手摇留声机,每当留声机放音乐的时候,他就会一改平时好动调皮,靠在留声机旁边安静地听。傅聪这些细微爱好引起了傅雷的注意。于是,傅雷开始让孩子听一些音乐,并且放弃了让傅聪学画的打算,转而让傅聪学音乐。傅聪7岁那年,父亲请来了几位音乐界的朋友,商量着让他学钢琴。就这样,傅聪开始跟着他的启蒙老师雷恒教授学钢琴。傅雷常常会从旁观察儿子的学习效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傅聪在音乐方面确实有超人的天赋,而且对音乐的兴趣非常浓厚。至此,傅雷决定全力支持儿子学习音乐,并为他买了一架钢琴。从此,傅聪每天放学做完功课后便钻进琴房,全身心地扑在音乐上。

傅雷对儿子总是循循善诱,并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引导。有一次,傅聪弹得兴起,撇开琴谱,即兴弹出了一些调子。在楼上工作的傅雷察觉有异,便从楼上轻轻地走到琴房。傅聪怕父亲责备,连忙重新弹奏琴谱中的曲子。但傅雷和善地叫儿子再弹一遍刚才即兴创作的曲子,一遍一遍地听,并亲自用五线谱把曲调记录下来,夸儿子创作了一首好曲子,还特意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春天。有了自己的曲子后,傅聪学琴更起劲了,在父亲的启发和教育下,他的琴艺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傅雷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基础教育,他还亲自编写课本,教傅聪中文。事实证明,傅雷的判断和教育方法是正确的,傅聪就好像是为音乐而存在一样,音乐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在傅雷的启发式教育下,傅聪终于成为一颗耀眼的音乐之星。

傅雷教子成功的事例是值得家长们深思的,作为父母,总是有望子成龙的心思和想法,但不能盲目,而应该看清楚孩子的优势。如果傅雷强要傅聪继承自己的绘画事业,那傅聪的未来肯定是堪虞的,那样的话,孩子肯定不会有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失去生活的乐趣,变成父母操纵的工具,最终成为家庭教育的牺牲品。

孩子不能成为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家长应该主动寻找并挖掘孩子的优势智能,让孩子从兴趣出发进行学习,走上未来的成功之路。日本著名教育学家木村久一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能够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并不明白这一点,往往忽视孩子兴趣的培养,结果很多孩子的兴趣在萌芽时就被无情地扼杀了。

人生中的成功是没有任何固定模式的,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而且孩子的每种个性都有着成功的可能,关键在于作为父母的你如何发掘和引导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也都有与生俱来的特质,父母应该能够发现,并且尽可能地用最适合的方式来爱他们并引导他们。不管父母采用哪种方法引导孩子,都要讲究顺其自然,不要强迫孩子。父母要懂得引导孩子如何走向成功,而不是用自己的思想控制孩子走向成功,这样即使孩子会在某方面取得一些成就,也同时会在做人方面失去一些东西。

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代替孩子掌握他们的人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教育在于引导孩子做选择,而不是代替孩子做选择。

一位教育家在学生“减负”后,曾经去过几所学校和孩子们聊天,他本来以为自己会听到孩子说一些减负后的乐趣。可是他听的到的却与他想的相反,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愁眉苦脸地对他说:“在减负前,家里让我报了三个补习班,可是减负后,妈妈说我有时间了,又给我报了两个特长班。学校是减负了,可是我感觉更累了,简直是度日如年。”还有一个女孩对这位教育家说:“我家老是逼着我学弹琴,我对弹琴一点兴趣都没有,可是不愿意学妈妈就会很生气地训斥我,说什么这是一种特长,以后升学的时候可以加分!”教育家当然知道只为加分而学习自己不愿意学的东西是多么不值得,当教育家把这个观点告诉女孩时,女孩说:“要是你是我妈妈就好了……”

父母对设计孩子的前途兴致很高,但孩子往往感觉苦不堪言,有些父母替孩子着急,所以就帮他们做这做那,花再多钱,受再多累就心甘情愿,但到头来孩子却并不领情,还常常因此与父母发生争执,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父母没给他们自由成长的权利,而是想夺权代替他们成长。有些女孩虽然表达能力不强,但从种种行为上可以看出她们是讨厌父母的代替行为的。

作为父母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你是准备代替孩子过一生还是只能代替他一时,如果不能照顾她一辈子,那么何不让她学着自己去成长,而不是剥夺她成长的权利,父母与其包办和代替孩子的一切,不如和孩子做个知心朋友,看着和陪着他成长。在陪孩子成长的时候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

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发现孩子的特长。

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自己的选择中去。

在孩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付出辛苦的时候,父母不要过多干涉孩子。

经常鼓励夸奖孩子,让孩子产生成就感。

把女儿当成儿子来教

女孩通常比男孩要敏感、内敛一些,其实从根源上说,还是因为女孩不如男孩自信、坚强。善于细心地观察外界事物是女孩的优点。但若过于在意外界的变化就会让女孩变得敏感。这对女孩的成长是不利了,作为父母面对女孩的敏感时,不妨教她们变得坚强一些,自信一些,有点男孩子的阳刚气,也就是说可以把她们当成男孩去养。

有一个小女孩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对此父母感到很欣慰,但让妈妈感到操心的是,女儿太爱哭了,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哭鼻子。有一天,她刚回家就对妈妈说:“我不要去学校了!”

妈妈放下手里的活问:“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