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妙用经商厚黑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人人都想发大财,可是,钱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能靠你自己去争取。在商场上,有实力才是硬道理。常言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经商也是有素质要求的。所谓“无奸莫商”,经商虽不是让你去坑蒙拐骗,但商场如战场,若没有一些经商策略,要想揽下“经商”这瓷器活儿是不可能的。

在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商场上,作为一个商人,必须懂得生意经,知己知彼,才能运筹帷幄、稳操胜券。

任何一个企业王国,都不是在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这中间铸入了经营者无数的艰辛。一文不名者,若能够把握机遇,运用智慧,便可以缔造出一个大财团;而腰缠万贯者,若是经营失策,入不敷出,则会负债累累,甚至破产。更兼商场中充斥着激烈的竞争,为了取得利益,各方无所不用其极,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智慧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现代生意人应站在时代的高峰,环顾变化万千的世界潮流,跟踪信息,把握机会,果决谋断。只有跟随形势,运用智慧,才能让生意长久。

第四节借鸡生蛋,为我谋利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借”并不陌生,平时缺物少钱时,往往会向左邻右舍借取或向亲朋好友求助。但一般人对借的理解只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互通有无上,将借的范围局限在钱物使用上。

其实,借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借贷、借口、借花献佛、借题发挥、借风使舵、借助外力等。就是说,不仅有钱物意义上的借,也有借助意义上的借。为了发展事业和更好地生活,你不仅要借钱借物还要借智借力,借机借路,借局借势,借手借心,使天地万物无不成为借助的对象。

做生意要懂得利用

人类因为懂得利用,才得以发展进步。英国著名作家约翰·德莱顿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以利用的。”做生意更要学会利用,利用他人之钱、他人之力、他人之名,只要有钱可赚,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军政外交,无不可利用之。

做生意要讲究利用,而且要利用得巧妙,不懂得利用的人是做不好生意的。

希尔顿年轻的时候很想发财,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有一次,在街上走时,他看上了一块繁华地段的土地,觉得很适合开旅店。他很想买下这块地,可是,土地的所有者老德米克开价30万美元。

希尔顿向老德米克表示,自己还需要考虑一下。他回去之后,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给自己所要开设的旅馆进行预算,其实,这不过是希尔顿假想的一个旅馆。他问按他的设想开那个旅店需要多少钱,建筑师告诉他起码需要100万美元。

也就是说,买地加开旅馆,总共需要大约130万美元。然而,希尔顿只有5万美元。于是,他找到了一个朋友,请他一起出资,两人凑了10万美元,但这点钱还是不够,连地皮都买不下来。

可是,希尔顿却找到老德米克签订了买卖土地的协议。然而,就在老德米克等着希尔顿如期送来30万美元之时,希尔顿却对他说:“我买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钱只够建造一般的旅馆,所以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借你的地。”

老德米克听了十分生气。希尔顿非常认真地说:“如果我可以只租借你的土地的话,我的租期为10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就请你收回你的土地和我在这块土地上建造的旅店。”

老德米克一听,转怒为喜:“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事·既可以长期得到高收益,又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权。如果有点意外,说不定还可能得到一家大旅店。”

于是,交易谈成了。

希尔顿第一年只需支付给老德米克3万美元的租金就可以。换句话说,希尔顿只用了3万美元就拿到了应该用30万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权,这样希尔顿省下了27万美元。

土地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建造旅店还需要100万美元,希尔顿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

大胆的希尔顿把刚刚拿下的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从银行顺利地获得了30万美元,加上他支付给老德米克3万美元后剩下的7万美元,他就有了37万美元。他找到一个土地开发商,请求他一起开发这个旅馆,又获得20万美元的投资,这样希尔顿就有57万美元的资金了。

1924年5月,希尔顿旅店开工了。但是,当旅店建设了一半的时候,他的57万美元已经全部用光了。

这时,希尔顿再次找到老德米克,如实介绍了资金上的困难,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资把建了一半的建筑物继续完成。他说:“如果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拥有这个旅店,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你的租金最低不少于10万美元。”

这时的老德米克不答应也不行了,因为如果他不答应,不但希尔顿的钱收不回来,自己的土地也收不回来了。于是,老德米克只好同意。

1925年8月4日,以希尔顿的名字命名的“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希尔顿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时期。就这样,在两年时间内,希尔顿利用别人的资源完成了他的宏伟计划。

对于希尔顿的成功,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说穿了十分简单。一个善于利用别人的高手,会找一个有实力的利益追求者,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与自己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让他帮助自己实现目标。在生意场上,要想利用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诱之以利。如果你无法给对方以利益的诱惑,那么就很难利用别人。

做生意就要懂得利用之道。在商人看来,世上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利用”二字来解释。有人会觉得这种看法很极端,但这是事实。有的人会利用别人的名气,有的人则会利用一个平台。可以说,没有利用,也就没有成就。

精明的人善于拿别人的钱去发财

精明的生意人是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的,因为他知道做生意的风险。想方设法借别人的钱发财,才是生意人的做法。

在华尔街,吉姆斯·林恩就是一个传奇。这位华尔街前所未闻的成功最快的奇才有一个绝活,那就是善于利用别人的钱替自己赚钱。他是一个融资天才,敢于在华尔街那些金融商们态度冷淡的情况下独树一帜,将众多的资金集中到自己的公司名下。

吉姆斯·林恩把生意当做近身搏斗的比赛。1968年,他正担任LTV公司的业务主持人和主要大股东,那时LTV可能是纽约的证券交易所中最热门的公司。该公司只有7年的历史,但在短短的7年里,LTV竟激升为全美最大的15家公司之一,该公司的普通股由每股20美元涨到每股135美元。

吉姆斯·林恩在有生之年,就已经成为华尔街传奇的神话人物。

吉姆斯·林恩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位油田工人。上小学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后来,他由姑母抚养。14岁时,他自认为已经长大并且精明得可以自己打天下了,于是,他离开学校,从姑母家逃了出来。在全国各地游荡了好几年,到19岁,他才在达拉斯城定居下来,到一家电机工程行找了个差事,并且很快成了家。后来,他参加了海军。

1946年,吉姆斯·林恩从军中退伍下来,并认为该是自己创业的时候了。为了筹集资金,他把房子卖了,加上做海军时存的一点钱,凑在一起,差不多有3000美元。他用这些钱开了家小电机工程行,主要的财产只有一部旧卡车、一间租来的办公室和自己。

最初,吉姆斯·林恩只是靠着为一般住宅架设电线来维持生活。很快,他发现了办公大楼和工业建筑的电气工程合同却是以上千美金来计算的。于是,他急急忙忙地跟进,抢到几笔并非住宅区的合同。后来,他学会了通过购买便宜的军用剩余电线和其他物资来增加自己利润的窍门。

但是,年轻的吉姆斯·林恩很不满意。因为他挣来的钱在交纳所得税后所剩无几。他十分气恼,决定与他人一起办股份公司,这样既可以筹集资金扩展事业,又可以有更多的合法逃税的机会。

一个小型电机工程建筑商竟能公开发行股票?证券经纪商和投资银行都觉得十分可笑,不愿替他办理发行股票的业务。

没办法,吉姆斯·林恩只好自己来办。不久,他办妥了一切法律程序,把林记电气行改为林氏电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并获准发行80万股普通股票。吉姆斯·林恩个人持有50%的股份,其余的40万股以每股25美元公开上市发行。

金融界都瞪大眼等着看笑话,吉姆斯·林恩却找来一些朋友替他推销股票,他们通过电话和挨家逐户游说的方式展开推销工作,他们还跑到德州博览会发公司股票的传单。仅仅数月时间,他们就把全部上市的股票销售光了。扣除推销员的佣金和其他开销,林氏公司实收资本约75万美金。

这样的结果让金融界大吃一惊。

现在吉姆斯·林恩拥有40万股的股票,照当时市场的价值计算,差不多已接近100万美元之多,在几个月之后,其股价还要上涨。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在任何时候将他的股票脱手而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富翁。

然而,吉姆斯·林恩没有把股票卖掉,而是买下了另外一家电机工程建筑公司,使林氏公司扩充了一倍。这下,公司的股票售价在证券市场上立即涨了起来。仅靠股票交易,几乎很少动用到他自己和公司的现金,他又买下了一家电子公司,并改为林氏电子公司,于是公司的股票价格涨得更高。然后以同样的手法,他又买下了另一家电子公司。

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吉姆斯·林恩已经在全国工商金融界颇引人瞩目。1960年,他的财产净值已有几千万美元。然而,他并不到此就收手,他的头脑里又酝酿着新的利用别人的钱赚钱的计划。

多年来,在吞并其他公司的过程中,吉姆斯·林恩的母公司只是简单地把它们吸纳入公司。虽然它们照旧经营,但它们已不是独立的公司,它们的股票已在证券市场上消失了。当这些公司并入LTV时,它们的旧股东把原来的股票交回,换发了LTV母公司的股票。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已经没有原公司的股票了,只有龙头老大LTV的股票。

动过这些脑筋之后,1965年,吉姆斯·林恩把LTV的主要经营事业分为3个独立的公司,分别为LTV航空公司、LTV电气公司和LTV林恩·阿提克公司。每一个公司都发行自己的股票,除LTV母公司掌握大部分外,其余的在证券市场上公开发行。

股票上市后,投资者抢购,这3家新公司的股票市价激升,而拥有这3家新公司大部分股权的母公司LTV的财产再次激增。

吉姆斯·林恩的无中生有再一次完成了“利用别人的钱赚钱”的精彩表演。在这桩令人眼花缭乱的交易中,吉姆斯·林恩所有的花费不过是发行股票过程中的一些手续费和发行费罢了。

吉姆斯·林恩已经十分有钱,即使他不做任何事,他手中的股票每天都在升值。但是他并没有就此罢手,又开始了吞并威尔逊公司的壮举。

这简直是一场奇迹。威尔逊是一家老公司,每年有10亿美元的营业额,比LTV公司大两倍。然而,野心勃勃的吉姆斯·林恩却要吞并它。

显然,吉姆斯·林恩自己没有那么多钱,那就只能用别人的钱。他以LTV公司持有的正在快速上涨中的股票做抵押去贷款。他借到贷款以后,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了一部分威尔逊公司的股票,又找到该公司现在的股东,以议价方式买了其余的部分,于是威尔逊公司变成了LTV公司的一部分了。

为此,LTV背上了8000万美元的债。不过,吉姆斯·林恩没有头疼,他用了一个十分高明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把大部分的债务转移到威尔逊公司的账下。然后,按照他分散LTV公司的做法,把威尔逊公司依它原来的生意路线,分成3家独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每一家公司都发行自己的股票。新公司的大部分股票成为母公司LTV的资产,其余的拿到证券市场上去公开发售,发售股票所得的款项就差不多已经可以抵偿转移到威尔逊公司账下的债务了。

看到这一精彩的表演,华尔街惊得目瞪口呆。吉姆斯·林恩在几乎没有动用他自己公司资金的情况下,竟然将这样一家庞大的公司吞并了。

这就是生意的高明玩法。傻瓜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聪明人是拿别人的钱去发财的,他们可以在不付出或付出很少代价的情况下,利用他人有形的或无形的资源来获取利益。

找到打开银行大门的钥匙

在商界,一直以来都有两个上帝:一个是顾客,另外一个就是银行。做生意、办企业的人都希望与银行有好关系,因为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资金困难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和银行的关系不好,往往就没有地方借钱。

依靠辛辛苦苦的积累或亲友的借贷,基本上是无法满足公司迅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的,而大多数公司又不能像上市公司一样,到资本市场中筹钱。到了资金紧张时,向银行借贷成为弥合资金链的一个重要方式。

不过,银行作为赢利机构,往外借贷还要考虑一些问题:这笔投资将来的收益如何,是否能够如期收回。如果投资计划不能赢得银行的支持,只怕生意就要走入穷途末路了。因此,找到打开银行大门的钥匙,对于老板尤其是资金缺乏的商人来说极为重要。

在中国,牟其中可谓大名鼎鼎,对于他巧用银行的故事,更是传得如同神话一般。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和苏联瓦解,一时间许多国际倒爷相继到苏联找财路,牟其中也是其中一个。当时,在生意界,他以心大、胆大、气魄大而闻名,一做生意就要做大生意,小生意绝对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