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妙用经商厚黑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由于这个买卖很低档,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这个生意。但是,陈伟却起了兴致,他决定做这个生意。为此,他写了一份60页的可行性报告,到处找钱,但是,钱哪有这么容易找到呢?最后,还是女友借了他2万元,他的人生也就从这里开始发生转折。

陈伟租了一个40多平方米的铺面,从3元擦一双鞋开始干。为了制造人气,他做了一批印着宣传擦鞋广告的纸巾到街头免费派发,客户可凭纸巾免费擦鞋,结果第一天就卖了23张VIP卡。但一个月后,人们的新鲜感过去了,生意就冷淡下来。他又想了一个点子,到大街上举牌做宣传,吸引众人的眼球。果然,这一招吸引了媒体的目光,大量的报道开始狂轰全城。

陈伟对自己的经营越来越有信心,不满足现状的他开始琢磨开设分店。2002年11月,陈伟开了第一家分店。第一个月,这家分店卖了近2000张贵宾卡。2003年4月,陈伟正式注册了“非靓美鞋公司”,并把“非靓”注册成商标,他要把自己的擦鞋店做成一个美鞋产业。于是,连锁加盟店开始接二连三地开了起来。

他觉得擦鞋的技术含量不高,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于是,专门成立了技术研发部,陈伟本人亲自带着员工到意大利、美国、韩国去学习修鞋、洗鞋、皮革翻新换皮技术。

2005年4月,陈伟又成功推出“能匠”美鞋品牌。2005年5月底,陈伟在拥有了“非靓”“能匠”和“威浪”三张王牌后,将公司更名为“伟帮美鞋业连锁有限公司”,把产业化发展定为公司长远的发展方向。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有成就卓越的人,就连擦皮鞋也一样。在做生意方面,陈伟无疑是一个出色的商人,可以说,他开创了一个新产业,做了第三百六十一行的状元,因为他把擦皮鞋的摊子搬进了店铺中。仅仅这么一点改变,他就做出了不一样的生意效果,由此可见创新对于生意的重要性。

生意场上,成功者肯定是少数,与其跟随大流做生意,不如退出来,另辟一条致富的途径。

本小,利不一定薄

有的人认为,小本生意赚不了多少钱,因为利润实在太微薄了。其实不然,相比较而言,小本生意因为门槛比较少,成本比较低,有的时候,利润反而更高。只不过,有些人难以克服面子问题,只想做大买卖。

事实上,生活中有不少做小本生意的如卖早点、摆地摊等,收入往往更稳定。

孔大嫂是安徽人,原来在一个国有的厂子里做工人。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过下去了,没想到,四十多岁的时候,她失业了,成了下岗工人。当时,孔大嫂还有一个女儿正在上高中,这样生活就愈发困难起来了。祸不单行的是,孔大嫂下岗没几天,丈夫也下岗了。

眼看一家人就要断粮了,孔大嫂没有办法,只好每天早起卖糯米团,兼卖两三样小菜。这仅仅是一个小买卖,也挣不来多少钱。孔大嫂选择做这买卖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南方人爱吃糯米,二是因为这个糯米饭团她做起来拿手。其实,这种糯米饭团就是将热腾腾的糯米铺开,中间放一些白糖或辣萝卜丁,夹一根油条,就成了一个糯米团,整个制作过程简单,取材也非常方便。一个糯米饭团售价为1元,成本约为3角。

孔大嫂把自己的摊位选在一个小学附近的交叉路口,由于卖糯米团的就她一家,没有激烈的竞争,而且学校的孩子多,他们又喜欢吃小吃类的零食,口味图新鲜。因此,孔大嫂的收入比较稳定。有时,她还会采取生日优惠的方式,把小小的买卖做得十分红火。这个摊位在那里足足摆了5年,每个月都能挣3000多元,一家三口的生活有了保障,还能每月给女儿存500元。

谁能想到小本生意也能有大利润呢?事实确实如此。仅买1元钱一个的小小糯米饭团,竟然有高达两倍多的利润,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钱太太也摆摊做小买卖,不过她选择的是服装业,地点是在农贸市场。钱太太是下岗职工,儿子还在上学,家庭的负担有些沉重,不过,好在丈夫还有一份工作,生活也算过得去。但是,钱太太想,自己也不能闲着,不管挣多少,只要能够减轻家庭负担就行了。

于是,钱太太就在市郊的一个农贸市场里租了一个12平米的摊位,房租是一年4800元。她用原单位买断工龄的钱交了房租,又借了2000元作为流动资金,进了一些低价的童装、内衣,开始做起了生意。

刚开始,她每次进货只在千元左右,不敢多进。后来随着进货点已相对固定,价格也优惠,她就开始囤积一些货。她每天早晨7点带上午餐出门开业,平均每月能挣5000元左右。一件童装进货价大约在15~30元之间,销售价则在40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一两百元。除去房租、水、电以及进货成本等,一般利润率高达80%。逢年过节,生意好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能达到几千元。

本小不一定利薄,小本生意同样有大利润,千万不要小看小本生意。例如一根闪着荧光的彩色吸管,平均售价约8厘,也就是说,平均每卖出100根吸管,才可以赚到8分钱。但是,这样的生意照样有人做,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在浙江义乌市,有一家双童吸管公司。听到这个公司名,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陌生。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生产的吸管有90%以上外销,其吸管供应量占全球吸管市场的1/4。现在,世界各地都有人使用“双童”的吸管。

一根细细的吸管,能卖多少钱?平均销售价为每支8厘至85厘,其中原料成本占50%,劳动力成本占20%,设备折旧等费用为15%,纯利润约10%。也就是说,一支吸管的利润8毫至85毫。

正因为产品不起眼,别人不屑于生产,“双童”反而做到了最大。如今,公司每天都有两个集装箱柜子装上约8吨重的产品后被运往世界各地。这些小吸管给公司带来的利润是每月40万元,而且市场非常稳定,换句话说,双童吸管生意每年的利润就是480万元。

这绝对算得上是不可思议的生意!

生意不管大小,只要能挣钱就行。不要看不起任何一种生意,精明的商人往往不做那些人人都做的大生意,却愿意去摆弄那些为人所不屑的小买卖,因为小买卖更容易上手,也更容易得到顾客的照顾。

世上没有无用之物

世上没有无用之物,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意义。一个商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只要有钱赚,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即便是垃圾处理,也可以获得高收益。

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而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几个月过去了,仍无人问津。

远在法国旅行的一位犹太商人听到消息后,立即飞往纽约签下合同。他组织工人将废料进行分类,然后把废铜熔化之后铸成小自由女神像,并用水泥块和废木料做底座;把废铅、废铝加工成纽约广场图案的钥匙型饰物;最后,他甚至还把从自由女神像身上扫下的灰尘都包了起来,准备出售给花店。

不到3个月的时间,犹太商人让一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的现金。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垃圾、废料的观感就是无用,没有几个人会想到其财富价值,更没有几个人会发现这里面的商机。然而,有心人却能够看到这些。一个智慧的人往往能够把别人眼中的无用之物变成财富。

在沈阳,有个叫王洪怀的拾荒者,他原本和其他拾荒者没什么两样,早出晚归,每天从垃圾堆里几分几角地掏。

一天,王洪怀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于是,他把一个空罐剪碎,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金属,又花了600元钱在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显示,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铝合金。

于是,王洪怀算了一笔账:每个易拉罐重185克,54万个就是1吨。当时,这种铝合金的市场价每吨在14万~18万元之间。这样算下来,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罐多赚六七倍的钱。

王洪怀得知结果之后大喜,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为了多收易拉罐,他把回收价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014元,并把回收价与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捡破烂的同行散发。一周后,他回收了13万个易拉罐,足足两吨半。一年内,他用空易拉罐炼出240多吨铝锭,3年内赚了270多万。

就算是捡垃圾,也要有头脑。由此可见,是否能够致富,不在于生意的好坏,更不在于东西有用与无用,而在于是否有想法。转变思路向来都是生意人的拿手好戏,只要能够转变一下思路,跳出常规的路子,往往可以成就不凡的人生。

当安徽人王清华满心失望地走上上海街头时,看到大都市的繁华,突然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了。

难道自己要去捡垃圾不成?

王清华想到这里便有些气馁了,可是,自己又真的没什么能干的。他转念一想:与其无事可干,还真不如收废品呢。

这么一想,王清华就决定开一家废品回收站。回老家筹措了5000元钱后,王清华夫妇的废品回收站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