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挤出你的时间,你的一天会比别人长(1)
财富是忙出来的,付出的多得到的就多。我们必须学会做“忙一族”:多加一会儿班,就会多一份薪水;多做一件事,就会向成功迈进一步……这样,一个人才会逐渐“忙而不穷”,最终成为“富一族”。但我们经常会听人说:“我事情太多,没有时间了……”其实,不是你没有时间,而是你不会挤出时间来。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所以“忙一族”要是不懂得挤出时间去忙出成功,他只会是永远做“穷忙族”。
看看是谁偷走了你的时间
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杜拉克说道:“不能掌控时间,便什么也不能掌控,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严加掌控,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然而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面对时间的流逝竟然无动于衷,或者说毫无办法,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是谁偷走了他们的时间。其实,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盗用自己时间最多的人正是我们自己。下面这几种行为司空见惯,但正是这些行为耗费了我们大量宝贵的时间。
首先是纯粹消遣性地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给自己买顶新帽子、或新领带,或者是读一本新书;打高尔夫球,晒太阳;去看电影。把整个星期天全部用在睡觉、洗澡和好好打扮一下自己上。
其次是并不必要的大量的社交活动;拜访其他人;跟人随便闲聊;煲电话粥。用很长的时间喝咖啡,延长午饭时间,去参加一场鸡尾酒会或者去购物。
再次是漫无目的地阅读。阅读那些还没来得及读的杂志,随便翻翻那些其实根本不值得读的资料;百无聊赖地阅读《华尔街日报》,或者拿出一堆《纽约时报》或“本月图书俱乐部”的推荐读物。
毫无疑问,阅读、社会交往、或者是做白日梦并没有什么不对。时间的大量无谓流逝还表现在我们的工作中。每一个人都明白“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很少有人去对时间的流逝深感痛惜,甚至于常常对时间的浪费视若无睹。如果我们能够站在珍惜和把握自己生命的高度来看待下面这些行为,对于我们改变自己命运,更快地实现成功是不无裨益的。
1.经常做白日梦
在工作中精力不集中,一边工作,一边计划如何度过周末,为那些还没完成的工作操心;想着自己提升后工资会增加多少和怎么花掉这笔钱;反复琢磨你在昨天聚会时讲的那个笑话。有的管理人员对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惋惜不已或白日做梦老是想着;也有的成天空想未来,这两种心境都是非常浪费时间的。
几乎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对于时间的浪费,这种行为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要想克服这种恶劣地习惯,我们首先要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划一条清晰的界线。在工作时间,我们必须保证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工作之外,我们应该尽情地享受生活,充分休息,处理好自己各方面的生活问题。
2.总是在找东西
许多人在工作中总是在找东西,甚至为此忙得不亦乐乎。美国通过对100家大公司职员的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7周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浪费在从堆砌无章的资料里寻找需要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年要因此损失掉至少10%的时间。
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将东西区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种;其次,将不用的东西统统扔掉;最后,将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地进行有规律地保管。
3.工作总是被突发事件打断,思维断断续续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造成管理职员浪费时间最多的是干活断断续续的工作方式。因为每一次的重新开始,都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停顿才能接下去干,所以,这是最浪费时间的普遍情况。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之前就必须首先明确自己今天该干什么。其次是推掉与所干工作无关的任何活动。另外,要事前有所准备,利用好偶发的延误,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化为有用的时间,或者利用其他时间来完成其他事项。
4.对工作消极怠工、毫无激情,办事拖拖拉拉
悲观消极的情绪,完全可以使人失去干劲,工作效率下降。对人怀有戒心、妒忌、明争暗斗、愤怒及其他消极情绪都会使工作几乎很难做好。许多员工对面前堆积如山的工作感到非常的厌恶,几乎没有一点快速完成它们的欲望,工作表现懒懒散散。
还有的人总是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本来能完成的任务不得不转入到下一个工作日里。
要克服这些时间上的恶习,我们首先必须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积极心态;其次要学会使用日程安排表,每天强迫自己及早开始行动,用积极的行动来带动自己的情绪。另外,除非有此必要时,尽量不要在家里办公,因为家庭是生活的地方,不是工作的地方,我们在自己生活的空间里,很难专心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总而言之,时间管理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一个人能否取得丰厚的财富,搞好时间管理至关重要。
最大限度利用空闲时间
经常听到有人说:“等我闲下来再做”,“等我手上没什么重要事情的时候再做”。但事实上,他们是将“空”的时间与“闲”的时间混淆了。他们可以在高尔夫球场上,悠闲地挥舞着球棍,在游泳池边尽情玩乐,但就是没有“空”的时间。
著名的麦肯锡公司曾做过一个调查,清晰地向世人展示了人们空闲时间的秘密。这份抽样调查表明:美国城市居民每周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5小时1分;个人生活必需时间10小时42分;家务劳动时间2小时21分;闲暇时间6小时6分。四类活动时间分别占总时间的21%、44%、10%、25%。每一天,人们就是这样度过的。10年来,人的闲暇时间增加了69分钟,闲暇时间占到一个人生命的1/3。中国人在电视机前每天是3小时38分,打发掉自己一半的闲暇时光,而日本、美国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分别为1小时37分和2小时14分。
这个调查还显示,本科以上高学历者的终生工作时间是低学历者的3倍,平均日学习时间为50分钟,收入是低学历者收入的6倍以上。由此可见,学历越高,越重视时间的利用,越能赚取财富。
许多人都认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穷有富,完全是因为环境、机遇、能力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然而,正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人的差异在于利用空闲时间”。
古今中外,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成功的诀窍:变等待为行动。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喜爱清闲,贪图安逸。
澳大利亚著名生物学家亚蒂斯,不仅用他智慧的头脑和宝贵的时间,为人类成功地发现了第三种血细胞而且赋予了业余的空闲时间以生命的神奇。他十分珍惜自己有限的时间,因此他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制度,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哪怕是清晨两三点钟,他进入卧室以后也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才肯入睡。这个制度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之久,共读了8235万字、1098本书,医学专家最终变成了文学研究家。
通过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空闲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每个人因为职业的不同,习惯的不同,业余的空闲时间的多少也就不同,但主要的空闲时间大同小异。
不少人习惯于在上下班时呆视车外流动的景色、放飞思想做白日梦、或是漫无目的地随便翻阅报章杂志、收听电台广播……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对时间缺乏计划的一种表现。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倘若这些举动都是出自惯性的,那么这一段时间里,你的收获将极为细微。但如果你是十分有计划地运用这一段时间,那么你的收获可能会变得更大些。
在车上,如果你想阅读或者书写,最好选择挂钩旁边的位置。因为,即使是车厢很混乱的时候,这个地方也很少有人移动。你在这里,自然就可以放下心来阅读,或者书写。为了使一天的业务顺利进行,为了确定一下当天的商谈、会议、面谈等事务是否被记载在工作时间表里,你要养成每天早晨检查当天工作时间表的习惯。你每天只需耗费5分钟就足够了,这对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在车厢里面,一旦看书入了神,往往会因为坐过站而耽误时间。然而,如果一直想着下车的时间,那就没有办法集中精神阅读。明智的管理者,在车厢里阅读书籍,或者撰写稿件时,都会将手机“闹钟”定在离下车还有一分钟的时刻。这样不仅可以集中精神读书而且可以在疲倦的时候放心地小睡片刻。
享有盛名的“奥林匹克科学院”,经常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举行聚会。与会者总是手捧茶杯,边饮茶,边议论,后来相继问世的许多科学创见,有不少就产生于饮茶之余。
高效率的玛尔扎特通常在他的电话机旁边放一叠阅读资料,这样每次在等对方接电话时他就可以随便翻阅。一位必须在机场花很多时间的业务员说:“每次在下飞机去领行李的路上,我就停下来给我的客户打电话,等我结束通话时,行李也已经出来了。只要你用心,任何时间都不会被浪费掉的。”
众所周知,霍桑一生从事着非常枯燥单调的工作,他在马萨诸塞州萨勒姆市海关部门工作了许多年,同时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写出了四部小说,其中包括后来成为经典的《红字》。
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不少时间是用来等待的。每个人因为等待而浪费的时间,是可以用数以万计来说明的。
事实证明,信息化的社会里,市场竞争无孔不入,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生命。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人们势必要求不断地压缩、挤占业余的空闲时间。少年得志的搜狐总裁张朝阳说:“我只是一个平凡人,我没有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什么大的不同。如果说有不同,那就是我每天平均除了7个小时睡觉外,其他时间都在工作。”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们经过努力也会做到。因此,从今天起,从现在起,好好利用你的空闲时间吧!相信只要我们做到了,我们同样可以达到成功。
把各种闲散时间挤出来
时间是双重性格的东西,最长也最短,最快也最慢,最小也最大。人们很乐意把时间用在下棋、聊天等这样的事情上。但假如有人提议把这些时间用于学习时,他们便会立即反对:“我哪有时间学习,我都快忙死了……”这样的话来搪塞。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就曾说过:“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正是因为把各种闲散时间挤出来于学习,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成功者才能取得成功。
如果能毫不拖延地充分利用极短的时间,就能积少成多地供给你所需要的长时间。
时间像是海绵,要靠一点一点挤;时间更像边角料,要学会合理利用。一点一滴的累积,便会得到长长的时间,而如果你因为它只有一点便忽略它的话,时间便会悄悄地从你身边溜走了。
让我们来看看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息表:
8:00~17:00除早午餐外,校对修改作品清样。
17:00~20:00晚餐之后外出办理出版事务,或走访一位贵夫人,或进古玩店过把瘾——寻求一件珍贵的摆设或一幅古画。
20:00就寝。
0:00~8:00写作,夜半准时起床,一直写到天亮。
这位每天只睡4小时的文学巨匠,摈弃了巴黎的喧嚣与繁华,一个人静夜独坐,手握鹅毛笔管,蘸着心血和灵感,写出了96部小说,演绎了一部《人间喜剧》。勤奋惜时的巴尔扎克只活了51岁,他的作品却流芳百世。
那些伟大的人,有进取心、有紧迫感的人,无不把时间抓得紧紧的,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而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中有一种力量驱使翱翔时,他是不会爬行的。盛田昭夫说:“如果你每天落后别人半步,1年后就是182步,10年后即十万八千里。”
在贝尔研制电话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人也在研究。两人同时取得突破。但贝尔在专利局赢了——比格雷早了两个钟头。当然,他们当时是不知道对方的,但贝尔就因为这120分钟而一举成名,誉满天下,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时间是成功者进步的阶梯,是成功者的资本,但时间并非一成不变,它是有密度有年龄的。明天的时间比今天衰老。衰老的时间没有气势,就好像旭日东升,朝气蓬勃,而日落西山的太阳,就完全没有那种气势。所以想要有成功的人生,就必须把握零碎的时间。
如果你从家到学校10分钟路程,记住一个英语单词绰绰有余。最要紧的还不是背会了单词,而是养成了节俭使用时间的习惯。只有珍惜零碎时间的人,才会真正珍惜大段时间,浪费时间跟浪费钱财一样,都是从小数目开始的。
美国的富兰克林为自己拟出了13条目标,在“计划管理”目标中,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套时间上的财务制度:花时间之前先进行“财政预算”;尔后随时“记账”、“查账”。在花去了一段时间之后,在专用的“账单”上记下那段时间的使用情况,进行一下“成本核算”,看看收获与支出是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