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言:谋杀中国经济的文化魔咒(3)
《功夫熊猫》这整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为了武功秘笈而背叛师门的豹子大龙,而主角就是不小心进入了师门而被安排来对付大龙的熊猫阿宝。美国人在电影里通过大龙一针见血地指出:
第一,中国人就是自私的和冷酷的。大龙只想到自己,根本就不顾念养育他从小到大的浣熊师父,因为中国人就是自私冷酷的。
第二,中国人从来不在乎别人的,中国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大龙一定要取得武功秘笈,因为大龙跟师父学习了那么久,只有拿到武功秘笈才能成为全天下最厉害的人,才能得到全天下人的认可。爱面子使得中国人与生俱来就有这种自私和无情的特性。所以大龙把师父痛打一顿,当他要把师父掐死那一刹那,竟然跟师父说了这么一句话——当初你训练我的时候不就希望我能拿到武功秘笈吗,否则我干嘛吃这个苦?现在你竟然不给我,我要掐死你!
而这部电影通过熊猫也一针见血地指出:
第一,中国人没有优雅的举止,也没什么礼貌。这个电影讲的就是熊猫的故事,一个没读过书、靠卖面条为生的熊猫,粗鲁得不得了,没有优雅的举止,也没什么礼貌。
第二,中国人总是梦想着奇迹,因为我们不愿意付出努力,我们总想不劳而获。你看看熊猫在电影里面干了什么事?叫他练功,他吃不起苦,练得不好。叫他吃饼干,尤其是偷别人的饼干,他就很有兴趣。师父一看,他为了偷饼干吃,居然能够爬到墙上去,两条腿可以分得很开。平常练功是分不开的,偷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分得开。而且偷饼干吃一偷一个准,干得特别好。你叫他努力练习他不肯,你叫他投机取巧偷饼干,他特别有兴趣,因为熊猫总是想不劳而获。
第三,中国人老想走捷径。我相信这句话应该是没有错的。你们知道熊猫怎么练功吗?在电影里面,熊猫练功是非常懒惰的,他非常不喜欢去练功,因为他认为练也没有什么用。他想偷懒,于是师父为了让他练功,就不断给他包子吃。后来就通过两个人抢包子这个办法,让他练就了一身敏捷的好功夫。你叫他去蹲马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他没兴趣,抢包子他有兴趣。为什么?这是走捷径。
第四,中国人从来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执行力特别差。师父叫熊猫练功,练了一半,他半夜开溜了,不干了。他为什么不干呢?因为他想练功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大龙,而大龙太可怕了,自己怎么可能会是大龙的对手呢?虽然从道理上来讲,他已经进入这个师门了,师父也收他做徒弟了,他就应该把功夫练好,按照当初所签的合同或者是协议,去把大龙打败。可是不,他干了什么事情呢,半夜溜之大吉。
电影中的豹子大龙和熊猫阿宝,本身就代表着中国。但是话又说回来,大龙和阿宝本身所学习的各种技能、武术,是不是我们各种电影文化给西方各国的印象呢?所以我告诉大家,这部电影本身就是西方人对我们中国人看法的一个缩影,所以这样一个嘻嘻哈哈的熊猫形象,其实恰恰是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性格深处莫大的悲哀。而我们看完这样一部电影之后呢,不但缺少一种自觉的自我检省,反而跟着这只熊猫一起嘻嘻哈哈的,这不正是中华文化的可悲之处吗?这些是我在本书第九章中要讲的内容。
中华文化下的四大商帮
讲了这么多,稍微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中华文化都有什么问题呢?浮躁,投机取巧,而且还自闭、僵化,既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很少自我检省。可问题是,这些劣根性都是从哪里遗传下来的呢?我们对外界的极度不了解,是因为我们往往关注人家怎么想,而很少去思考为什么人家这么想,他们这么想的文化和历史根源在哪里,所以我们一再错过学习别人先进之处的历史机遇。
事实上,我们对自己的过去比对自己的现在还缺少深刻的自省。社会上不时就会出现一股风潮,把我们这些古代的商帮从尘封的历史里请出来,而且敬奉为经商楷模,顶礼膜拜,所以市面上称颂胡雪岩的书可谓是汗牛充栋,有关山西票号的电视剧也是热播好一阵子。可是大家知道不知道,胡雪岩不过是一个投机分子,而且最后也不过是一个失败者?四大商帮[晋商、徽商、浙商(包括湖商和宁波帮)、粤商(包括广州帮和潮州帮)]大部分都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政治和政策的原因,就像我们分析今天的企业一样,内因决定外因,大家有没有仔细地分析过这些商帮失败的原因?这些经过仔细思辨的东西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向老祖宗学习的地方,而不是说简简单单地听几个古代商帮如何煊赫的故事,然后涌起几分钟的民族自豪感的热血。
纵览晋商、徽商乃至湖州帮的沉寂,都不是因为资金不足,而是因为思维上的浮躁、投机取巧,而且还自闭、僵化。浮躁就是暴富之后开始吃喝嫖赌、纸醉金迷,投机取巧就是倒卖盐引、炒作房地产。他们完成初始的资本积累后,无一不进军房地产,之后比如湖州帮就是折戟在上海的房地产投机狂潮里,胡雪岩所代表的徽商就是崩溃在自己的蚕丝贸易投机里。思维僵化的最主要表现,就是暴富之后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比如晋商从来不读书,徽商读书也只是热衷科举,为的只是进一步的官商勾结。甚至很大程度上,他们往往不觉得自己是暴富的,反而认为自己的致富是辛苦闯荡而来的。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崛起都是靠当时的重大经济政策或开放政策,这些我会在本书第十章到第十五章中详细介绍。因此,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也毫不陌生,而思维僵化这一点,恰恰是中华文化最陈旧、最要不得的地方。所以你不得不承认,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站到多高。
以此为鉴,其实只有两条出路:其一是顺应改革进入下一个政策性行业;其二是升级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高度整合,告别传统的商业模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胡雪岩和晋商、徽商还有湖商根本不值一提,而宁波商帮和潮州商帮的战略高度反而更值得我们关注。胡雪岩只是纯粹的个人投机,不但无法引领一个行业,甚至都无法令一个家族企业长存。他的财富完全来自于权力的腐败和荫庇,这甚至与其他同样基于权力垄断而崛起的晋商、徽商和广州商帮等都不可相提并论,因为后者的垄断正是为当时的政权提供了其必需的服务,并且正因为如此才能得到政治体制上的不断维护和支持。本书中第十章到第十五章中所展现的一个又一个例子也同时说明,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商帮能够长期做到顺应和主导改革,进而继续垄断这种政策性行业,特别是当面对来自体制外部的强大挑战、竞争甚至侵略时,商帮大抵都难逃被淘汰出局的宿命,包括晋商、徽商、湖商和广州商帮。历史都曾留给每个商帮转型的时机,然而山西票号迈向现代银行这一脱胎换骨变革的几度难产,又无比鲜明地展现了僵化思维的痼疾。
面对这种依然存在的挑战、依然存在的悲哀,今天的每个中国人和中国企业不都应该反省一下吗?这种劣根性,在百年前决定了晚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丧权辱国,在今天呢?我们不但浮躁,而且喜欢投机取巧,所以就决定了中国企业落后于人,永远只能做产业链里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而无法脚踏实地地走向产业链价值更高的其他环节。而且我们还自闭僵化,以为做这个最低的环节有所谓的比较优势,因此就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更可悲的是,我们常常把浮躁冒进当作进步,或者是孤注一掷地押宝在一些不切实际、没有科学工序和科学思想的尝试上。百年间的蹉跎反复犹在眼前,今天的中国企业,乃至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如何自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