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系出名门——英才辈出家运旺(1)
1.出身于典型的耕读之家
在安徽省庐州府以东的肥东县磨店乡有一个地方,举目望去,农田和村舍很多,坑坑洼洼的泥巴路让行人总是有所顾忌,待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过,会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稻草和牛粪的味道。在这里,有几十户人家居住,如今被称作祠堂郢村。
这里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一天地过着这种平淡而安宁的日子。往村子西头儿走去可以看见一口古井,它是由明朝后期一位熊姓地方官员带人挖掘的,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熊砖井”。由于井水甘甜,所以村民们一直饮用这里的井水。在古井附近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名叫李心庄。他家虽然贫穷,但是此人却能够勤劳做事,因而生活倒也能够自给自足。
明朝末年,李心庄的一个远方姻亲许迎溪为了躲避战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安徽合肥定居,李家与许家既是姻亲又是好友,关系自然不同常人。由于李心庄没有子嗣,因此请求收养许迎溪次子许慎所为嗣,许迎溪慨然应允。从此以后许慎所便随李心庄改姓李,并且李氏家族定下了李、许两族不得通婚的族规。
到了李慎所这一代,经过繁衍生息,李家人口逐渐兴旺起来。与中国大多数传统农民家庭一样,李氏家族世代以“耕读”为业。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李家的家境才逐渐好了起来,已经有了200多亩土地,而且李慎所的五代孙李椿也成为了家乡的一名小地主。由于李家没有靠山,因此会时时受到乡里的那些土豪劣绅的压榨。好在李椿善于分析问题,也懂些文墨,因此才能够保住几代人攒下的基业。
土豪劣绅的欺辱,让李椿懂得了想要光宗耀祖就必须进入官场的道理。于是,这一重任便落在了李椿的长子李殿华的身上。
李殿华在父亲李椿的期望下累年苦读,但是学业上仍旧没有多大的长进。由于体弱多病,在两次乡试落第后他心灰意懒,从此便放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逐,一气之下回到乡下一边耕种一边教子孙读书。他在家乡待了足足50年,没有再走出过家乡一步,因为每天所过的男耕女织的生活,让他感到很满足。但是由于李殿华为人比较大方,不拘小节,又因治病花了不少钱,因此家里分给他这个长子的田地也逐渐被变卖殆尽。因而,为了维持生计,他只得四处借债,致使最终向他讨债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此一来,李殿华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钱还债,到最后弄得自己狼狈不已。以至于许多亲戚朋友见了李殿华就开始躲避,而李殿华自己也备觉悲哀。幸亏一位姓周的姑舅帮助,才让李殿华一家不至于流离失所。
年少时科举考试的失利以及如今的生活艰难,让李殿华不得不把希望放在自己的下一代上,这致使他重视对每一个孩子的培养,并在学习上严格地要求他们。李殿华的四个儿子分别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李殿华家人口众多,经济上自然也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李殿华“耕读”为业的方式没有改变,他一直严格地督促儿子们认真地读书。
李文安字式和,号玉泉,于1802年出生。由于李文安少时多病,天资一般,因此李殿华让他与长兄李文煜一起读书。李文煜教授自己的小兄弟相当认真,每年从正月初三开始一直到岁末除夕要求都极其严格。在长兄的严格教授之下,李文安专心攻读,初步奠定了做学问的基础。
除了长兄之外,李文安还跟随童培山、汪子庄以及杨静闲等几位老师学习,而这也为他今后步入仕途奠定了基础。
李文安为人“事亲至孝”,对子女影响很深。1822年,李文安20岁,他一边继续刻苦攻读,一边设馆授徒,当上了私塾先生。
在李文安办私塾授徒之前,他已经结婚,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对于中国人来讲,李文安已经成家立业了,不过李家依然有说不出的困难。
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也就是1823年2月15日,当人们正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之中时,一声啼哭给李文安家带来了更多的欢笑。按照传统习俗,过了大年初一,初五便是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天是“财神爷”的生日,并且人一生的财运都是由“财神爷”决定的。而李家在这一天刚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后来扬名晚清的中兴名臣李鸿章,即李文安家的第二个儿子。虽然出生时并没有任何异于常人之处,但是他却和“财神爷”同一天降临人间,这给李文安心里带去了丝丝的安慰与期待,因此他对李鸿章相当看重,并且对其寄予了厚望。
李殿华并没有因为李文安已经成为人父就放松对他追求功名的要求,他依然督促李文安不懈的努力,他希望自己最小的儿子李文安能够有一天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每当李文安参加考试,李殿华必定亲自相送。
道光五年,也就是1825年,李文安初次参加江南乡试。李殿华望子成龙心切,又亲自将李文安送往南京。但是,李文安却名落孙山。虽然后来他也屡次参加考试,不过依然是榜上无名。
“年来落魄多贪酒,老去猖狂半在诗”,这是屡次落第的李文安的心情写照,也是他对屡次名落孙山的自己的一种自嘲。不过,为了不让诲人不倦的恩师还有对自己寄予厚望的老父失望,李文安咬紧牙关,一次又一次地参加考试。虽然有许多时候李文安都是痛苦万分,借酒浇愁,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对科举考试的追求。
如果李文安就这样认命了,或许李氏家族也不会被人如此津津乐道,历史上至多又留下了一个无名者而已。但背负了家族期望的李文安,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利,身为人师,他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就自暴自弃,心灰意冷。于是,他一边继续授徒,一边苦读诗书,因此他所掌握的知识也随之一天天地精进起来。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努力,道光十四年(1834年),李文安终于靠着自己永不言弃的精神考取了举人。而这,也预示着李家辉煌时代的到来。
2.文章经国,家道永昌
1834年,双鬓花白的李文安终于考中举人,4年后又成为戊戌科进士,不久朝考入选,到刑部任职。由于李文安少时曾在徐子苓等人的指导下饱读经史,打下了扎实的学问根底,因此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又再次应试成功。
李文安是合肥李氏家族走出安徽走进京城的第一人,在有家谱记载的文字中,他是唯一的一个进士。
在封建社会,权钱一直是捆绑在一起的,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权”、“钱”皆能相互转化,因此,一向以耕读为业的合肥李氏家族,由于李文安的“以科甲奋起”,一跃而成了庐州一带的望族。
李文安自号愚荃,也就是说他认为自己天资愚钝,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与别人相比,李文安总少了那么几分聪慧。在当时,聪明的孩子在4岁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启蒙教育了,而李文安直到8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并且,由于李文安体弱多病,在四兄弟中年龄最小,因此读书也相当辛苦。在他13岁时,与他同龄的人有的都已经考上了秀才,而李文安才刚刚读完“毛诗”和“四书”。不过父亲李殿华却不认为李文安大脑愚钝,而是认为他不用功,这才让同样在科场上郁郁不得志的大儿子李文煜来督促李文安读书学习。大哥的严格我们从他大年初三开始要求李文安读书一直到除夕夜才结束可以窥见一二。毕竟是严师出高徒,最终李文安终于不负众望考中进士,而他的三位哥哥则都名落孙山。
成功不是那么容易就会来到的,李文安在考中进士之前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而且每一次的考试他都积极参与,父亲李殿华也亲力亲为,每次都送李文安参加考试。这其中的痛苦与磨难自不必多说。
在李文安求取功名的这数十年里,他一边当教书先生一边读书学习,自己的功课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因而终于在他快40岁的时候,考中进士。虽大器晚成,但合肥李家终于可以吐气扬眉了。
作为司法官,李文安公正严明,坚持依法办案,为人清正廉洁,能够耐心地批阅案卷。特别对于那些秋审之后需要断案的卷宗更是谨慎细心,每次都尽量做到准确量刑,不出差错。
李文安审案的原则就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以至当时有人称他为“包公再世”。不过李文安的独行特立、不巴结权贵的为官作风并没有得到上级的赞同,相反他还屡屡受到排挤和打压。虽然李文安做事认真负责,但是他仍旧在监狱做事,而他的一些同事早已官升几级了。中国的官场讲究“水至清则无鱼”,追求中庸之道,做事既不能不认真也不能太认真,除此之外还要善于揣摩上级的心理,而李文安无论什么事情都讲究原则,“咬定青山不放松”,由此损害了一些上层官员的“利益”,当然也就不能受到上级的欢迎了。
尽管如此,李文安的行为依然被那些正直的人记在心里,而且李文安善待囚犯的善举也被人们做诗进行颂扬。由李文安管辖的两个监狱,他每天都要亲自巡视一遍,并且严禁虐待囚犯,保证囚犯最基本的伙食供应,要求相关人员给囚犯每人一满勺的饭,而且为此在囚犯开饭之时他还会亲自去检查督促。
由于李文安为人厚道,待人真诚,虽然并没有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而予以重用,但是他却在自己为官期间能够刚正不阿,而且每一件事情他都认真负责地去做,因此他也得到了乡里之人的尊敬和称赞。
李文安在中进士之前,和他的父亲李殿华一样,一直在家乡过着那种“耕读”的田园生活,即他既是塾师又是耕农。与妻子李氏一起,李文安育有六子二女,可谓是人丁兴旺。
在李文安中进士之后,李家也成为了名扬乡里的大族。李文安的众多儿女个个风光无限,在晚清的历史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今天再来看看李鸿章的家谱,就会发现这个家族祖先的聪慧独到之处: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50年不曾迈出家乡一步,为的就是培养自己的小儿子李文安,而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李文安也在一次次挫折和打击下成长起来,终于实现了李家考取功名的梦想,跻身于仕途,从而导致合肥李家,在一夜之间扬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