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先区分清楚,然后再出击
思维决定行动。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能盲目地行动,必须分清“市场局况”,区分出包围在自己周围的各种“市场机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就是经营思维的一句行话“先区分清楚,然后再出击”。一般讲,企业管理者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1)信息市场与产品市场之分
信息革命可望像个19世纪工业革命那样改变我们地球的面貌,任何打算从信息革命中得益的企业家都必须知道。在这个技术急剧变化的时代里,产品过时的速度越来越快。创新的冒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成为取得进步和成功的动力。因此,在这个新时代里,一切都将很快成为过去,只有把握未来才有希望。企业家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时刻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迎接挑战,获得成功。
从1847年到今天,150多年过去了。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有多少企业骤然崛起,又有多少企业悄然隐退,市场无情,优胜劣汰。西门子公司虽几经沉浮,但依靠科技进步,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巨型企业。
回顾成就固然令人欣慰,然而西门子人更清醒地认识到:高科技不断发展的年代,一切都将很快成为过去,只有把握未来才有希望。关键在于企业要具有良好素质。
尽管西门子公司在电气工业领域具有相当实力,但在电子工业这一新技术领域,始终面临着美国、日本公司的严峻挑战。以微电子技术的关键部件——芯片生产为例,目前美日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包括西门子在内的欧洲各大公司仅占10%左右。
为扭转劣势,来自欧洲各国的60名微电子专家共同制定了预计耗资80亿马克的发展规划,要求1993年研制出16兆位芯片,它可以在拇指大小的面积上储存4000页打字纸的信息。为实现这一计划,每年动用的财力达2.1亿元。西门子承担了其中的重要任务,并于1990年在实验室中研制出16兆位芯片样品,除此之外,西门子还把人工智能、核聚变、空间技术、超高速列车、太阳能利用、光通信技术等课题作为科研攻关重点。力争尽快取得新突破,使公司在新技术产业中牢牢占据主动地位。
(2)全面市场与局部市场之分
1988年,温州出现了外国高档服装热,一套进口名牌西装卖到几千元,一些时装个体户因此发了大财。
但这只是该地区某一时期内的一种特殊需求,在全国其他地区市场并不是如此,如果其他城市也像温州那样搞,结局一定很惨。
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区分全面市场机会和局部市场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全面市场机会是大范围市场,如国际市场、全国市场等出现的未满足的需求;而局部市场机会则是在一个局部的市场,如某省或某个特定地区出现的未满足的需求。这两种机会是相对的,与国际市场机会相比,全国市场机会是局部市场机会,而与某地区市场机会相比,全国市场机会则是全面市场机会。
同时,这两种市场机会是紧密关联的。一方面,全面市场机会也是局部市场机会,但不如局部市场机会那样更有利于企业,另一方面,局部市场机会发展好了,必然会影响甚至带动其他局部,从而转变为全面市场机会。
一个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既受着作用于整个市场的一般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只作用于该特殊区域的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这种区分可以使企业少犯盲目行动的错误。
“异”与“同”是思维质量的重要区别。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和别人不一样,才能有更大的出路。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懂得,所谓的市场良机,其实是无处不在的,但关键看你是否能打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牌!
综观捕捉市场机会打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牌的种种方法,可归纳为三种:一是快速获得经济信息,尽早窥见市场机会;二是善于运筹,铸成巧用市场机会的高招;三是创造条件,把市场机会转化为企业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各种市场信息,从而将本企业的产品顺利地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印度尼西亚有位华人——林绍良。这位传奇式人物被列入12位世界大银行家之一,拥有银行、保险、财务、工业、运输、贸易等各类企业。然而在40年前,他却只不过是一个油店小伙计。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
1945年日寇投降后,荷兰在印尼卷土重来,战火一开,最紧要的是军火与药品。有着强烈正义感的林绍良毅然离开叔父的油店,筹集一笔资金,做起了军火生意,大力支持印尼军队。他的机敏、勇敢和坚毅,使他受到了后来印尼总统苏哈托的赏识。在许多商人不敢经营军火的时候,林绍良慧眼洞察,发现是一本万利的大买卖后,抓住时机,造就了林氏金融王国。
日本人安藤百福常见到这种场面:总有许多人挤在面铺里等着吃面条。他心想,日本人的时间是那么的紧,把时间花在等吃的上面太浪费了,但人们又都那么地爱吃面条。这里面有机可投!
当时,日本对美国采取了扩大小麦进口的方针,政府为增加面粉使用量,也采取了具体措施。这样安藤百福直觉地感到:是否可以生产一种由工厂批量生产的可保存的面条。
在1959年4月,安藤百福售出1300万份他发明的面条,是什么面条呢?——就是今天的方便面。安藤百福的成功就在于,嗅到了未来的机会,并抓住了它。从“无”创造出了“有”。
下面,不妨提出三种最为实用的经营思维战术:
(1)“人有我优”
英国华伯斯服饰公司以制领带而闻名。然而曾有一度,华伯斯公司陷入了困境——当时高速生产领带的厂家太多了,竞争激烈。是倒闭,还是转业?华伯斯公司的创始人华伯斯开始了痛苦的思索。突然,他猛地想起一位伯爵曾对他说过,贵族阶层对市场上的领带颇有微词,觉得不能显示自己的华贵。华伯斯想到这一点,倾尽最后的努力,精心制作了一批符合上层人士的高质量领带,拿了一些送人。未料到的是,这原本准备拼死一搏的举动却真的给华伯斯带来了大量的订单。“人有我优”,华伯斯将眼光放得远了之后,发现了市场上的又一“新大陆”。
(2)“人优我转”
香港的“地产大王”李嘉诚原先是“塑胶大王”。
早年投资做塑胶花生意取得了成功,并且在欧亚占领了大量的市场。然而处于喜悦中的他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冷静地进行了分析:①欧洲方面发现塑胶花市场有利可图时,必定会全力介入,那么欧洲地区生意就很可能被中断。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花已出现将取代塑胶花的势头。于是李嘉诚毅然决定战略转移,逐步退出塑胶花市场,做起了前景看好的地产生意。果然,当鲜花占领市场时,李嘉诚已在地产界稳稳地站住了脚。
(3)“人弃我捡”
譬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食品研究机构把黄豆列为健康食品,美国人吃黄豆制品之风便很快流行起来,随之对豆制品加工机械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美国机械制造业早已专注于尖端产品,没有厂家搞这类简单的加工机械。此时,台湾机械制造厂商瞄准这块“荒地”,迅速开发生产出豆制品加工机械,结果抓住了大洋彼岸的这一市场机会,捷足先登,占领了美国市场。
我国有一家公司生产的低附加值传统药品“藿香正气丸”,以其价格低、疗效好,深受海外消费者欢迎。
但这些年来,国内制药厂纷纷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药的开发生产,但是有一家公司都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了“藿香正气丸”的生产力度,使之质量更上一层楼,成为低档药品中的佼佼者,走俏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如今仅此一项出口即可为该厂增加上千万元的收入。
人的需求是无限的,而且是全方位多样化和多变的。
然而,由于企业的认识总是带有程度不同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误弃本来很有市场或暂时没有市场的产品的现象总有发生,所以,谁能耐心地在人弃之处发现商机,迅速推出适宜的产品,就能够独步市场,先胜一筹。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自古以来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意经。那些喜欢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的涉外企业,与其在“人争”之处“迟人一手”,不如在“人弃”之处“领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