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地标上的财富部落(3)

2012年,作为海西经济区的核心,福建省迎来了连续11年两位数的增长,GDP总量较2007年翻了一番。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5元,比上年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9967元,比上年增长13.5%,均超过GDP增速。

据省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0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对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全国GDP总量为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的数据,福建经济增长超过国家平均水平。这是福建省GDP增速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以此测算,海西经济区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个事实也在说明,海西经济区的体量在壮大,经济总量在增长,一个新兴的财富部落正在形成。

大西南经济圈

大西南经济圈是近年来热度逐渐升温的一个名词。客观地说,大西南经济圈是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经济带,具有较长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在区域分布上,目前的大西南经济圈涵盖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藏及成都市即六省一市的广大地区,是一个跨省区开放型的横向经济协调组织。

回顾大西南经济圈的由来,一般认为,大西南经济圈的正式诞生要从1984年的四省一市第一次大西南经济协调会议算起。1984年4月,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省一市联合召开了“西南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确立了西南四省区五方共同“开始西南、建设现代化基地”的目标。此后,1987年、1990年西藏与成都先后加入协调会,至2005年,会议正式更名为“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至此,大西南经济圈初步形成。

大西南经济圈所涵盖的六省一市总面积约257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5亿。经济发展虽然滞后于发达地区,但资源优势却是十分明显的,是我国重要的资源聚集地和工业能源基地。西南地区的煤炭、水力资源丰富,全国70%以上的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地区;这一地区临近亚热带,气候湿热,拥有非常丰富的生物资源;西南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明显,有色金属资源储量丰富;同时这一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绚丽多姿,加上雪山、湖泊、石林、温泉、瀑布等独特景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目前,西南地区已逐渐形成钢铁冶炼、矿业开采、水电开发、机械制造、食品工业等工业企业框架结构,一些地方已经改变了过去“老、少、边、远、穷”的落后面貌,特别是在长江上游、各省区市中心城市带,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随着西南地区经济地位的迅速提升,以“一区一带”(南贵昆经济区和长江上游经济带)为核心的西南区域经济地位得以凸显,西南各地政府正在谋求促成“一区一带”联建机制,加快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国家对于这一项目也给予大力支持。

比较而言,大西南经济圈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尽管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但发展水平与富裕程度还远不能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相提并论。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以及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等到基础建设的完成,大西南经济圈有望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的前沿地带,迎来一个迅速崛起的良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是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因长三角经济圈内企业向内陆进军而创建的一条经济带,其大背景是劳动力大省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和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总人口3058万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皖视察时指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进行谋划,10月,安徽省政府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请示。11月初,国务院领导在王金山书记、王三运省长《关于设立皖江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问题的报告》上作了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研究并给予支持。2009年1月,国务院领导同意了国家发改委关于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关问题的请示,2009年7月16日,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80多名专家与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了见面会。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同志指出,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利于形成新的增长极,推动安徽经济加快发展;有利于为中部地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路子,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在大范围大尺度上开展区域合作,促进东中西良性互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形成。

比较而言,金融危机背景中的长三角与珠三角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为严重,国际经济的不景气,订单大量缩减让大批外向型企业无法承受高居不下的生产成本,产业转移为这些企业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

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沈卫国介绍,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安徽省近年来在开发皖江、加快融入泛长三角中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备探索科学承接产业转移、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的客观条件。

据统计,2005年~2008年,皖江城市带实际利用外资额年均增速达到43%,分别比全国、长三角、中部地区平均增速高27.8、25.4和15.4个百分点。同期,皖江九市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年均增长达65%,2008年达到了2163.9亿元,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占55%,皖江城市带已成为与长三角联系最为密切、承接产业转移较多的区域之一。

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并以现有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园区的规范、集约、特色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

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继续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空间布局上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双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还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还将加快技术创新升级,强化技术创新要素支撑,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

此外,为保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顺利实施,使这一区域战略尽快落实见效,示范区还在投资、财税、金融、土地、对外开放等各方面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如在规划期内,中央财政将加大对示范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示范区的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和环境建设,积极探索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等。

据统计,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批复后的10个月之内,示范区新批内外资项目8032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59.2%,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1.9%,合同引进省外境内资金同比增长77.3%,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同比增长51.4%。从投资主体来看,长三角仍是皖江示范区利用省外资金的主要来源地。

总体来说,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有条不紊地实施着规划方案,并在金融风暴席卷世界的逆风中展露出雄健的身姿,一条新兴的产业带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财富部落正在形成!

西三角经济圈

西三角经济圈是目前仍停留在学术探讨阶段的经济圈,最初含义为以中国西部三个特大中心城市成都、重庆、西安为支撑点,形成联结大西部南北版块的经济合作区域,构造中国西部经济重心和中国西部经济高地。

此后,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正式提交了西三角经济圈发展提案,西三角经济圈由此名闻天下。

准确地说,“西三角经济圈”的内涵是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万~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目前经济圈经济总量近1.2万亿,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20%。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中,西三角经济圈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西三角经济圈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增长,“大西三角”经济圈概念浮出水面。

“大西三角”经济圈,较西三角增加了兰州、银川城市群,是一个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兰银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和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30万~4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包含约60座城市,经济总量近2万多亿元,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40%。

这些数字令人振奋,概念的愿景也令人鼓舞,一时之间,媒体也兴奋起来,不惜笔墨地刊发有关西三角的报道与分析文章。时任兰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的牛铮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西三角经济圈一旦确立,可以形成与东部地区相当的经济总量,可媲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形成东中西相平衡的战略格局。并进一步指出,三个城市群涵盖了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区域成伞状结构,不仅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而且对我国的国土安全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也表示,国家正在研究制定新政策,以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已经获批,成渝经济区规划正在编制中,西三角经济圈将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有望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

与以上观点相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也持不同观点。他认为,从经济总量来说,兰州和重庆、成都、西安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难以形成势均力敌的支撑,此外,兰州和成都之间的区域,大都是以前红军过草地的地方,经济基础薄弱,无法形成区域间的辐射和联系,“新西三角”概念不能成立。

客观地说,西部内陆城市的发展与沿海城市不同,沿海城市的发展靠的是外向型经济,而内陆城市则不具备这个优势。所以,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模式并不适合内陆地区。如何发挥内陆省份的资源优势,确定正确的发展模式则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一个经济带的形成,并非有了政策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深入研究经济运行中内在的决定因素,才能有效地实施组合完成优势互补,造就一个健康的经济体。

西三角,一个仍在孕育中的婴儿。一个财富梦想,在空旷的西部大地上徘徊,一个财富部落在梦想中延伸。

四、东北亚经济圈迎来发展新契机

从以上各节对经济圈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圈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地缘关系,圈内的经济发展具有区域优势互补的特征。这种地缘关系既可以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一个区域,当然也可以是多国或多地区形成的一个经济热点地区。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过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经济依存度日益加深,东北亚经济圈渐渐浮出水面。

一直以来,对东北亚经济圈的界定就存在争议。一般认为,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东北亚经济圈由中国、俄罗斯、朝鲜、日本、韩国以及蒙古等六国共同构成;从具体的区域来看,东北亚经济圈应该包括日本、朝鲜、韩国的全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和京津地区以及山东与河北、蒙古的东部地区。

东北亚区域既有经济发达国家,也有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还有发展中国家,各国发展水平、经济结构梯次明显,资源条件也各具特点,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东北亚区域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贸易合作迅速发展。加强东北亚各方的对话,促进理解和协作,已经成为东北亚各方共同的迫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