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知识链接

一、猪传染病的传染与流行过程

(一)传染病的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也称传染。

病原微生物进入猪的机体后不一定引起感染。在多数情况下,猪的身体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猪的机体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侵入者消灭,从而不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抗感染免疫,也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亦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性。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有易感性的机体才能引起感染过程。

(二)感染的类型

病原微生物的侵犯与猪的机体抵抗侵犯的斗争是错综复杂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感染过程表现出各种形式或类型,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感染来源分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指病原微生物从猪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传染病属于这一类。如果病原微生物是寄生在猪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免疫力较强时,它并不表现其病原性。但当机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猪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可引起病原微生物活化,毒力增强,大量繁殖,最后引起猪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就是内源性感染,如猪肺疫。

2.按病原种类分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单纯感染(或单一感染)是指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大多数感染过程属这种感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引起的感染称混合感染。如猪同时感染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如果猪在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为继发感染。最初的感染称为原发感染。如慢性猪瘟常出现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或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继发感染。由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引起的传染病,都表现严重而复杂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给兽医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诊断和防治增加了困难。

3.按临床表现分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一过型和顿挫型感染

显性感染指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过程。隐性感染指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特征性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过程。隐性感染的猪或称为亚临诊型,有些猪虽然外表看不到症状,但体内可呈现一定的病理变化;有些隐性感染的猪既不表现临床症状,又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剖检变化,但它们却能排出病原微生物而散播传染,一般只能用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才能检查出来。这些隐性感染的猪,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又转化为显性感染。

一过型(或消散型)感染指猪病初症状较轻,特征性症状还未出现即行恢复的感染。顿挫型感染指病初症状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恢复健康的感染。常见于传染病的流行后期。

4.按感染部位分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局部感染指由于猪机体的抵抗力较强,而侵入的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或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引起该部位发生一定病变的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所引起的各种化脓创。如果猪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突破了机体的各种免疫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全身感染和严重中毒的情况。表现形式主要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等。

5.按发病严重性分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一般常以患病猪的死亡率作为判定传染病严重性的主要指标。如果该病没有引起猪的大批死亡可称为良性感染。相反,如能引起猪的大批死亡的,则可称为恶性感染。

6.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感染

最急性型感染指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内或1d内,症状和病理变化不显著而突然死亡的感染。常见于传染病的流行初期。急性型感染病程较短,几天至2~3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亚急性型感染病程稍长,可达3~4周,症状不如急性型显著,而比较缓和。慢性型感染病程发展缓慢,常在1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明显或不表现出来。

7.按病毒感染时间分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持续性感染指猪长期处于感染状态。这是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亦不能被宿主体内免疫细胞吞噬或杀死,从而形成病毒与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感染猪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常缺乏临诊症状,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症状,但常不致死。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其与持续性感染的不同点在于疾病过程缓慢,但不断发展且最后常引起死亡。

以上感染类型都是从某个侧面相对进行分类的,各型之间会出现交叉、重叠和相互转化。识别这些感染类型对判断预后、防治和流行病学调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染病的特征

凡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亦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以此可与其他非传染病相区别。

1.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由病原微生物与猪的机体相互作用从而引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微生物存在,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和疫病的过程,使猪的机体表现出该种病特征性的综合症状。如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引起猪脾脏梗死是其特征性病理变化。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性是指从患传染病的猪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另一个健康猪体内,并引起同样症状的特性。这是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流行性是指在一定适宜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猪群中可能有许多猪被感染,致使传染病向着这个地区蔓延散播而形成流行的特性。

3.被感染的动物发生特异性反应

在感染发展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改变,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这种改变可以用血清学方法检验抗体等检查出来。

4.耐过猪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猪耐过某种传染病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使猪的机体在一定时期内或终生不再感染该种传染病。

(四)猪传染病发生的条件

1.具备一定数量和足够毒力的病原微生物以及适宜的侵入门户

没有病原微生物,传染病就不能发生。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弱或数量少,一般也不引起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想要侵入猪的机体,也要有一定的感染部位(侵入门户),否则也不引起传染病。

2.具有对该传染病的易感性

只有当猪对某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易感性,该种病原微生物才能引起传染病。同一毒力和数量的不同病原微生物,侵入抵抗力不同的同一种猪,可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临诊症状严重,有的轻微,有的不发病。

3.具有可促使病原微生物侵入猪机体的外界环境

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化学药剂等能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命力和毒力、猪机体的易感性、病原微生物接触和侵入猪的可能性和程度。没有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传染病也不能发生。

总之,在传染病的发生过程中,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和猪的机体的防御机能,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具备病原微生物、猪的易感性和外界环境这三个条件,猪的传染病才能发生。了解传染病在猪个体中发生的条件,对于控制和消灭猪的传染病有重要意义。

(五)传染病的病程经过

猪的传染病的病程经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潜伏期

从病原微生物侵入猪的机体开始,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刚刚开始出现时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毒力和侵入途径、部位,不同猪的品种或个体的易感性不同,使潜伏期的长短差异很大,但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表1-1)。一般来说,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的差异范围变动较小,并且潜伏期较短;慢性传染病以及症状不太显著的传染病潜伏期的差异变动较大,并且潜伏期也较长、不规则。同一种传染病潜伏期短促时,疾病经过一般较严重,反之,潜伏期延长时,病程一般较轻缓。了解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对于传染病的诊断,确定传染病的封锁期,控制传染来源,制定防治措施,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表1-1 一些主要传染病的潜伏期

2.前驱期

潜伏期后到该病特征症状出现前,称前驱期。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多数传染病呈现一般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呼吸及脉搏增数、生产性能降低等。前驱期通常只有数小时至一两天。这一阶段的变化,只能诊断动物患病,不能确诊具体的疾病。

3.明显期

明显期也叫发病期,指前驱期后到该病全身的主要症状或特征性症状明显表现出来的时期。例如亚急性猪丹毒,皮肤出现红色疹块特征病变。此阶段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比较容易识别,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4.转归期

转归期为传染病发展到最后结局的时期。表现为痊愈(康复)或死亡两种情况。如果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增强,或猪体的抵抗力减弱,则感染过程以猪的死亡为转归;如果猪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则机体逐渐恢复健康,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渐减轻,体内的病理变化逐渐减弱,生理机能逐渐恢复正常。值得一提的是,机体在一定时间内还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存在,但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免疫学特性,直至最后病原微生物可被消灭清除。

(六)猪传染病的流行

猪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指从猪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猪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猪群中发生、发展和终止的过程。猪传染病能够在猪群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或间接地通过媒介物(生物或非生物)互相感染,构成流行。

(七)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在猪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猪属于该种传染病的易感动物这三个基本环节,若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就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构成传染病在猪群中的流行。同样,当流行已经形成时,若切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即告终止。因此,要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如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猪的抗病力,来中断或杜绝流行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是预防和扑灭猪传染病的主要手段。

1.传染源(或传染来源)

传染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在其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猪的机体。具体地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猪,包括患病猪和病原携带者。

(1)患病猪 患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不同患病时期的猪,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患病猪可以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微生物,因此这个时期的传染源的作用也最大。

患病猪能排出病原微生物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不同传染病传染期长短不同。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制定的。为了控制传染源,对患病猪原则上应隔离至传染期终了为止。

(2)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是指外表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但能够携带并排出病原微生物的猪,是更危险的传染源。如果检疫不严格,常被误认为是健康猪而参与调运,从而将病原微生物散播到其他地区,造成新的流行。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如已明确所带病原微生物的性质,也可以相应地称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等。病原携带者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①潜伏期和恢复期病原携带者:一般来说,处于这两个时期的病原携带者,其传染性很弱抑或没有传染性,但还有一些传染病如猪支原体肺炎等,在临诊痊愈的恢复期仍能排出病原微生物,少数传染病如狂犬病、口蹄疫和猪瘟等,在潜伏期的后期能够排出病原微生物。对于这种病原携带者,应考查其病史,并进行多次病原学检查方能查出。不同疾病在病愈后病原携带的时间长短不一,3个月以内的,称为急性病原携带者,如猪瘟、口蹄疫等;3个月以上的,称为慢性病原携带者,如猪支原体肺炎等。

②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微生物的猪。一般认为这是隐性感染的结果,通常只能靠实验室检查方法检出。这种携带状态一般时间短,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有限,但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猪丹毒等病的健康病原携带者较多,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存在着间歇排出病原微生物的现象,因此需反复多次对其进行病原学检查,只有结果均表现为阴性时,才能排除病原携带状态。消灭和防止引入病原携带者是传染病防治工作艰巨的主要任务之一。

2.传播途径

病原微生物由传染源排出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具有易感性的猪所经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具有易感性的猪受感染。传播途径可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大类。

(1)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传播。在传播方式上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①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传染源与具有易感性的猪直接接触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如交配、舔咬、触嗅等。如狂犬病。

②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传播媒介使具有易感性的猪发生传染的方式。大多数传染病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将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传播给具有易感性的猪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可能是生物(媒介者),也可能是无生命的物体(媒介物或称污染物)。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称为接触性传染病。间接接触传播一般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

a.经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物体传播:传染源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病死猪尸体及其流出物污染了饲料、牧草、水源、饲槽、用具、畜舍、车船等,都有可能引起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沙门氏菌病等。

b.经空气(飞沫和尘埃)传播:虽然空气不适于所有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但空气可作为媒介物成为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暂时存留的环境。经空气传播主要是通过飞沫和尘埃为媒介。患病猪由于咳嗽、打喷嚏时喷出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细泡沫,如果被健康猪吸入而感染称飞沫感染。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而传播的,如结核病、猪支原体肺炎、猪流行性感冒等。一般猪饲养密度大、舍内黑暗、通风不良、寒冷和猪集中等,有利于传染病的空气传播。从传染源排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处理不当的尸体散布在外界环境中,病原微生物附着物干燥后,由于空气流动的冲击,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尘埃在空气中飞扬,被具有易感性的猪吸入而感染称尘埃感染。但实际上尘埃传播的作用比飞沫要小,因为只有少数的病原微生物在外界环境的生存能力较强,能够能耐过干燥或阳光的暴晒。能经过尘埃传播的传染病有结核病、炭疽等。

c.经污染的土壤传播:随患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一起进入土壤并长期生存的病原微生物称土壤性病原微生物。一些病原微生物形成芽孢后能在土壤中长期生存,如果猪伤口感染了土壤中的芽孢,在一定条件下即可能引起感染,如破伤风和恶性水肿等;猪啃食受到污染的牧草或土壤时亦可被感染,如炭疽和气肿疽等。引起猪丹毒的病原微生物虽然不形成芽孢,但对干燥和腐败等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落入土壤中能生存一定时间。土壤性病原微生物一旦污染土壤,可形成长久疫源地,造成严重后患。

具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所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疫源地具有向外传播病原微生物的条件。因此可能威胁其他地区,尤其是临近区域的安全。疫源地的含义要比传染源的含义广泛得多,除传染源之外,它还包括被污染的环境以及这个范围内的可疑猪群、贮藏宿主以及饲料、水源、用具等。

通常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有某种传染病正在流行的地区称为疫区,其范围除患病猪所在的畜牧场、自然村外,还包括患病猪于发病前(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后曾经活动过的地区。多个疫点连接成片围成的区域,并范围较大即构成疫区。从防疫工作的实际出发,有时也将某个比较孤立的畜牧场或自然村称为疫点,所以疫点与疫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疫区周围临近区域可能受到威胁的地区称为受威胁区。疫区和受威胁区又统称非安全区。受威胁区以外的地区为安全区。

疫源地的存在有一定的时间性,但时间的长短由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所决定。只有当最后一个传染源死亡或痊愈后不再携带病原微生物,或已经离开该疫源地,对所污染的外界环境及所有物品的表面进行彻底消毒,并且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不再有新病例出现,还要通过血清学检查猪群均为阴性反应时,才能认为该疫源地已被消灭。如果没有外来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侵入,这个地区将不再有这种传染病存在了。

自然疫源地有些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即使没有人类或家畜的参与,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动物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自然界不断繁殖产生子代,这些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等特点,并受人和动物活动的影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伪狂犬病、犬瘟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非洲猪瘟、蓝舌病、口蹄疫、鹦鹉热、恙虫病、Q热、鼠型斑疹伤寒、蜱传斑疹伤寒、鼠疫、土拉杆菌病、布鲁氏菌病、李氏杆菌病、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等。

d.经生物媒介传播:主要是指节肢动物、野生动物和人类。

节肢动物:主要有虻类、螫蝇、蚊、蠓、家蝇和蜱等。它们主要是机械性传播,通过在患病猪(或尸体)和健康猪之间的刺螫吸血和污染排泄(或分泌)物而散播病原微生物。也有少数是生物性传播,某些病原微生物(如立克次体)在感染猪前,必须先在一定种类的节肢动物(如蜱)体内经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才具有致病能力。

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传播可以分为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类。机械性传播是野生动物本身对该病原微生物无易感性,但可机械地传播疾病,如乌鸦啄食炭疽猪尸体后,从粪便排出炭疽杆菌芽孢,从而使得炭疽芽孢得到扩散。生物性传播是野生动物本身对病原微生物有易感性,受感染后再传染给其他易感动物,在此野生动物实际上是起了传染源的作用。如狐、狼、吸血蝙蝠等将狂犬病传染给其他动物,鼠类传播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伪狂犬病等。

人类:人类除在人兽共患病中作为传染源外,饲养人员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如不注意遵守防疫卫生制度,衣物和器械消毒不严时,也很容易机械性传播病原微生物。如体温计、注射针头等器械可能成为猪瘟、炭疽等病的传播媒介。

(2)垂直传播从广义上讲属于间接接触传播,它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经胎盘传播、经卵传播、经产道传播等。

猪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复杂,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传播途径,有的有多种途径,有的有一种途径。即使是同一种传染病,不同的病例也可能有不同的传播途径。

3.猪群的易感性

猪群的易感性是指猪群体对某种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感受性的大小。猪易感性的高低虽然与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毒力强弱有关,但主要还是由猪的遗传特征、特异免疫状态、外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易感动物群体中具有易感性的猪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到传染病能否造成流行以及流行的严重程度。

(八)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在猪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根据在一定时间内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围的大小(即流行强度),可分为下列四种表现形式。

(1)散发性 发病猪数量不多,并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只有零星地散在发生的病例出现,疾病的发生无规律性,并且发病时间和地点没有明显的关联时,称为散发。

(2)地方流行性 在一定的地区和猪群中,发病猪的个体数量较多,但传播范围常局限于一定地区并且是呈较小规模的流行,可称为地方流行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表示在一定地区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发病的数量稍微超过散发性。另一方面除了表示一个相对的数量以外,有时还包含着地区的区域性的意义。如猪丹毒、猪支原体肺炎等常以地方流行性的形式出现。

(3)流行性 流行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猪群发病率较高,传播范围较广的一种流行。发病数量并没有绝对数界限,当对某种病称其为流行时,各地各猪群出现的病例数是不一致的。流行性疾病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如不加强防治,常可迅速传播到几个乡、县甚至省。如口蹄疫、猪瘟等。

(4)大流行 大流行是一种大规模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几个国家而呈世界范围。在历史上口蹄疫和流感等都曾出现过大流行。

上述几种流行形式之间的界限是相对的,并且不是固定不变的。

2.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1)季节性 某些猪传染病常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出现季节性的原因主要是:季节对病原微生物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和散播的影响;季节对动物性传播媒介的影响;季节对猪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等。

(2)周期性 某些猪传染病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常以数年计),还可能再度流行,这种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周期性。

猪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掌握其特性和规律,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改善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有计划地做好预防接种等,可以使传染病不发生季节性或延长周期性流行的时间间隔。

3.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猪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猪的易感性三个基本环节。只有这三个基本环节相互连结,协同作用时,传染病才有可能发生和流行。猪活动所在的环境和条件保证了这三个基本环节相互连结、协同起作用,而这个因素正是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是通过对三个环节中某一环节的直接作用,或对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间接作用,而影响流行过程的。

(1)自然因素 对流行过程有影响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气温、湿度、阳光、雨量、植被、地形、地理环境等,它们对三个环节的作用错综复杂。如支原体肺炎的隐性病猪,在寒冷潮湿的季节里病情加重,咳嗽频繁,排出病原微生物增多,从而使该病传染的机会也增加;反之,在干燥、温暖的季节里,如果饲养管理较好,病情容易好转,咳嗽减少,散播传染的机会也减少。日本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所以猪的发病有很明显的季节性。

(2)社会因素 影响猪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民俗民风、饮食方式以及贯彻执行法令法规的情况等。这些既可能是促进猪传染病流行的原因,也可能是有效消灭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所在。因此,严格执行兽医法规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这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保证。

(九)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

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根据调查的目的和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次流行情况调查

对本次疫病发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最初发病的时间,患病猪最早死亡的时间,死亡出现高峰的时间,高峰持续的时间,以及各种时间之间有何关系;最初发病的地点,随后蔓延的情况,目前疫情的分布及蔓延趋向;各种频率指标、感染率、发病率、病死率;疫区内各种猪的数量和分布,发病和受威胁猪的品种、数量、年龄、性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及效果。

2.疫情来源调查

本区域过去曾否发生过类似的传染病,流行的方式,是否经过确诊及结论,何时采取过哪些防治措施及效果,附近地区曾否发生,有无历史资料可查,这次发病前曾否由外地引进猪及其产品或饲料,输出地有无类似疾病等;可能存在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各种致病因素,死亡猪尸体、粪便及排泄物如何处理等。

3.传播途径和方式调查

本地各类有关猪的饲养管理方法,猪调运情况、牧场情况,防疫卫生情况;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和屠宰检疫的情况,病死猪的处理,有哪些助长疫病传播蔓延的因素和控制扑灭疫病的经验;疫区的地理、地形、河流、交通、气候、植被;野生动物、节肢动物和鼠类等传播媒介的分布和活动情况,它们与疫病的发生及蔓延传播有何关系等。

4.相关资料调查

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基本情况,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以及流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猪防疫检疫机构的工作情况,当地有关人员对疫情的看法等。

调查者可根据以上调查内容设计出简明、直观、便于统计分析的表格及提纲,调查中做好调查记录。

(十)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方法

1.询问调查

这是流行病学调查中一个最主要的方法。询问对象主要是猪饲养管理人员、疫病防疫检疫人员,以及与生产管理相关的知情人员等。通过询问座谈等方式,力求查明传染源、传播媒介、自然情况、猪群体资料、发病和死亡情况等,并将调查收集到的资料分别记入流行病学调查表格中。

2.现场观察

调查人员对疫区的情况进行观察,以便进一步了解流行病发生的经过和关键问题的所在。可根据不同种类的疾病进行不同重点项目的调查。

3.实验室检查

为了确定诊断,往往还需要对患病猪或可疑病猪应用病原学、血清学、变态反应、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等各种诊断方法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可以发现隐性传染源,证实传播途径,掌握猪群体免疫水平,发现有关病因因素等。为了解外界环境因素在流行病学上的作用,可对有污染嫌疑的各种物体(水、饲料、土壤、猪肉产品)和传播媒介(节肢动物或野生动物)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理化检查,确定可能的传播媒介或传染源。

4.生物统计学方法

在调查时可应用生物统计学的方法统计疫情。必须对所有的发病猪数、死亡猪数、屠宰数以及预防接种数等加以统计、登记和分析整理。

(十一)流行病学调查的分析与统计

流行病学分析是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材料来揭示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本质以及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常用的统计指标有:

1.发病率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猪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比例。发病率能较全面地反映出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但还不能说明整个流行过程,因为常有许多猪呈隐性感染,而同时又是传染源。

2.死亡率

死亡率是指由于某传染病死亡的猪数占该品种猪总数的百分比。它能表示该病在猪群中造成死亡的百分比,而不能说明传染病发展的特性,仅在死亡率高的急性传染病时才能反映出流行状态。但对于不易致死或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的传染病来说,则不能表示出流行范围广泛的特征。因此,在传染病发展期还要统计发病率。

3.病死率

病死率是指由于某病死亡的猪总数占该病患病猪总数的百分比。它能表示某病在临诊上的严重程度,因此能比死亡率更为精确地反映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特点。

二、猪群健康的监测与保健技术

目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猪的生产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同时,猪的体质、抗逆性等也相对有所下降,对营养、饲养、管理等各种环境条件变化更加敏感。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群更加集中,与此相关的疫情也变得更加复杂,稍有疏忽,疫情就很可能在猪群中迅速传播开,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饲养猪群的大型农牧场、集体或个人,应采取各种主动措施、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减少或避免各种疾病的侵袭。

(一)猪群的健康监测

做好猪群的健康检测工作,及时发现亚临床症状,尽早控制疫情,把传染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操作中,监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猪群

饲养人员对自己所负责猪场的猪只要随时观察,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兽医或技术人员汇报。猪场技术人员和兽医每日至少巡视猪群2~3遍,并与饲养人员经常保持联系,互通信息,以掌握猪群动态。在进行观察猪群时,不管是饲养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要要认真、细致,掌握好观察技术、观察时机和方法。生产过程中可采用“三看”,即“平时看精神、喂饲看食欲、清扫看粪便”,并结合考虑猪的年龄、性别、生理阶段、季节、温度、空气等,有重点、有目的地观察。对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仔细分析,查明原因,尽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属一般疾病,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采用对症治疗或淘汰。如是烈性传染病,则及时上报,并在兽医人员的指导下,立即捕杀,妥善处理尸体,采取紧急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措施,防止其蔓延扩散。

对异常猪只及时淘汰,可提高生产水平,减少耗料和用药,更有利于维护全群的安全,因为这些猪可能处于传染病的潜伏期,甚至是带菌带毒者,是危险的传染源或潜在的传染源,因此要及时切断其传染源头,对控制传染病的扩散或传播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测量统计

特定的品种或杂交组合,要求特定的饲养管理水平,并同时表现特定的生产水平。通过测量统计,便可了解饲养管理水平是否适宜,猪群的健康是否处于最佳状态。良好的饲养管理,能让猪发挥出最大遗传潜力,同时也可使猪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猪所表现的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就是反应饲养管理好坏和健康状况最好的标尺。例如,猪的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往往与配种技术不佳、饲养管理不当和某些疾病有关;出生重低与母猪怀孕期营养不良有关;21 d窝重小、整齐度差与母乳不足、补料过晚或不当、环境不良或受到疾病侵袭有关;肉猪日增重低、饲料报酬差有可能是猪群潜藏某些慢性疾病或饲养管理不当。

3.尸体剖检

通过对濒死病猪或病死猪尸体的剖检,检查各器官组织有无病变或病变的种类、程度等,了解猪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如有必要,可做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并确诊。

4.屠宰厂检查

在屠宰厂检查屠宰猪只各器官组织有无异常或病变,了解有无某种传染病及严重程度。

5.抗原、抗体的测定

检查和测定血清及其他体液中的抗体水平,是了解猪只免疫状态的有效方法。被检猪血清中如果存在某种抗体,说明被检猪曾经与同源抗原接触过,抗体的出现意味着被检猪正在患病,或过去患过病并呈耐过,或意味着被检猪接种该种抗原疫苗已经产生效力。如果抗体水平下降,表示这些抗体可能是该种传染病或接种疫苗的残余抗体。接种疫苗后测定抗体,可以明确人工免疫的有效程度,并且可以作为参考确定以后再次接种疫苗的时间。怀孕母猪接种疫苗后,仔猪可通过吸吮初乳获得母源抗体。测定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量,可了解仔猪的免疫状态,同时也是确定仔猪何时再次接种疫苗的重要依据。临床可以利用检查抗体的技术,进行检查和鉴别抗原、诊断疾病。生产现场可用全血凝集试验等较简单的方法进行某些疾病的检疫,淘汰反应阳性猪,净化猪群。

(二)猪群的保健措施

为了保证猪群有较高的健康水平,必须采取各种主动措施,防患于未然。

1.场址选择与建筑物布局

场址选择与建筑物布局要重点考虑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蔓延扩散。猪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排污方便、无污染、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并远离铁路、公路、城镇,距离居民区500m以上,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场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区1000m以上,猪场周围建有围墙或防疫沟,整体建筑不得违反兽医法规中的所有规定要求。场址最好设置于种植区内,有利于种养结合,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猪场的建筑物布局既要考虑生产管理方便,又要避免猪、人、饲料、粪便等的交叉污染。猪场的生活区与生产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要严格分开。

2.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加强饲养管理

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高水平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猪只生产性能,而且也是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增强猪群抵抗力、降低猪群易感性、预防传染病发生的积极主动措施。因此平时应保持圈舍清洁舒适,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冬季保温防寒,夏季凉爽防暑。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类猪的饲养管理规程,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3.坚持自繁自养

猪场频繁到各地引种,极易将各种病原引入本场,同时,由于新引猪与原有猪体质不同,耐受性不同,敏感程度亦不同,因而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可能不同,极易暴发传染病。因此,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尽可能少引或不引种,特别对于种源缺乏或不稳定的地区。

4.精选种源,引种检疫

当猪场规模扩大,需要引入猪种时,为防止引猪带来传染病,猪场需由特定猪场的健康猪群提供引进猪只,而不应由几个不同的猪场或猪群提供。同时,引种前必须详细了解该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并要求猪场满足如下3个条件:确定有可靠的免疫程序;有良好的供应历史;保证没有特定的传染病。另外,引种时应进行检疫,引入猪不应有猪瘟、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疥癣等病。引种后还应将新进猪种集中于隔离区,进行隔离观察2~3个月,检疫合格后才可与原猪群合群。

5.隔离饲养,全进全出

猪的生产饲养方式主要有连续饲养和隔离饲养、全进全出等几种。

(1)连续饲养 连续饲养是在一栋猪舍饲养几批年龄不同的猪群,转群或出售时不能一次全部调出,新猪群调入时部分猪舍仍留有尚未调走猪群。这种饲养方式尚存有不足之处:一方面容易造成剩余猪群在上一批调出猪群及下一批引入新猪时,增加其应激性而使其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还容易造成各种慢性传染病的循环感染。

(2)隔离饲养 隔离饲养又称多隔离点生产,是国外商品猪生产用的越来越多的一种健康管理系统名称。这种系统的基础是将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猪养在不同的地方。多点养猪时,生产过程分为配种、妊娠和分娩期、保育期、育肥期几个阶段。可将这些处于不同阶段的猪分别放在3个分开的地方饲养,距离最少在500m以上。也可采用两点系统,即配种、妊娠和分娩在一个地方,保育猪和育肥猪在一个地方。采用这一方法时,宜采用早期断乳(10~20日龄),并在每次搬迁隔离前对猪群进行检测,清除病猪和可疑病猪。这样有利于消灭原猪群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防止循环感染。隔离饲养与全进全出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3)全进全出 即同批猪同期进一栋猪舍(场),同期出一栋猪舍(场),猪全部调出后,经彻底清扫消毒后空闲1周再引进下一批猪。这样可以消灭上一批猪留下的病原微生物,为新引进的猪提供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进一步避免循环感染和交叉感染。同时,同一批猪日龄接近,也便于饲养管理和各项技术的贯彻执行。

6.卫生消毒

消毒就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猪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消毒工作的重点也就不同。

主要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口蹄疫、猪传染性胃肠炎、大肠杆菌病、仔猪副伤寒等,是通过误食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饮水,或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养工具等传播的,因此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料、饮水、地面、饲槽、饲养工具等的消毒,在预防该类传染病上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猪支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等,患病猪在呼吸、咳嗽、喷嚏时将病原微生物排入空气中,并污染环境空气及饲槽、饮水、饲养工具等物体的表面,然后通过飞沫、飞沫核、尘埃,借助于流动的空气传染给健康猪只,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对污染的猪舍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彻底消毒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接触性传染病,如猪痘、猪支原体肺炎等,主要是通过健康猪体表的皮肤、黏膜的直接接触而传播的,控制这类传染病可通过对猪皮肤、黏膜和有关工具的消毒来预防。

某些生物性传播媒介:蚊蝇等昆虫传播的传染病,如乙型脑炎、猪丹毒等;鼠类等猪传播的传染病,如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伪狂犬病等,这些传染病的预防必须采取必要的杀虫灭鼠等综合措施,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扩散。

对不属于特定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般外科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虽然没有特定的传染源,但其病原微生物都来自外界环境、自身体表或自然腔道等,为预防这类感染和疾病的发生,对外界环境、猪体表及腔道、畜牧生产和兽医诊疗的各个环节及各个空间角落采取预防性消毒也是非常必要的。

7.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激发猪只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降低猪易感性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某些传染病,如猪瘟等,免疫接种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猪场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8.猪场禁养其他动物

猪场严禁饲养禽、犬、猫等动物;猪场食堂不准外购猪只及其产品;职工家中不准养猪。

9.杀虫、灭鼠

虻、蝇、蚊、蜱等节肢猪都是家畜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杀灭这些昆虫,在预防和扑灭猪疫病方面有重要意义。鼠除了破坏建筑、偷吃饲料外,还是多种人畜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因此,灭鼠对于防病灭病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0.病猪尸体及粪便处理

因患传染病而死亡的病猪尸体,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是散播疫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之一。因此,对病猪应严格进行检查,尽快确诊,及时送隔离室。未经兽医人员,不得自行解剖,需要剖解的死猪及时送到解剖化验室,经兽医检后,认为是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猪不得随意处理,更不能食用或拿到集市上出售,以免散播疫病或发生食物中毒。通常的处理办法是烧毁、深埋或化制后作工业原料。处理粪便常用的方法有生物热消毒法、焚烧法、化学消毒法及掩埋法,其中以生物热消毒法最为常用。

11.严格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猪场应有明确、完善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并有专人负责,严格执行。

三、猪传染病的免疫预防

对养猪业来说,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预防。免疫接种是防治猪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用疫(菌)苗给猪接种,能使猪体产生特异性的抵抗力,在一定时间内能使猪只不被某种传染病传染,这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一)疫苗的类型

兽用疫苗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或其组分、代谢产物经过特殊处理所制成的,用于人工主动免疫,预防疫病的生物制品。兽用生物制品的猪疫苗种类很多,但当前猪常用的疫苗有以下几种。

1.弱毒活疫苗

此类疫苗是指通过人工致弱或筛选的自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抗原性和遗传特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等。此类疫苗的特点是:疫苗能在猪体内繁殖,接种少量的免疫剂量即可产生坚实的免疫力,接种次数少,不需要使用佐剂,免疫产生快,免疫期长。其缺点是:稳定性较差,有的毒力可能发生突变,返祖,储存与运输不方便。

2.灭活疫苗

此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仍能保持免疫原性,接种猪后能使其产生自动免疫,这类疫苗称为灭活疫苗。如O型猪口蹄疫灭活疫苗、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等。此类疫苗的特点是:疫苗性质稳定,使用安全,易于保存和运输,便于制备多价苗或多联苗。其缺点是:疫苗接种后不能在猪体内繁殖,必须依靠再次接种来维持免疫能力,因此使用时接种剂量较大,接种次数较多,免疫期较短,不产生局部免疫力,并需要加入适当的佐剂以增强免疫效果。此类疫苗包括组织灭活疫苗和培养物灭活疫苗,加入佐剂后又称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和油佐剂灭活疫苗等。

3.基因缺失疫苗

此类疫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强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后构建的活疫苗。如伪狂犬病毒TK、gE、gG缺失疫苗等。此类疫苗的特点是:安全性好,不易返祖;免疫原性好,可产生坚实的免疫力;免疫期长,尤其是适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黏膜免疫力。

4.多价疫苗

多价疫苗是指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而制成的疫苗,如猪链球菌病多价血清灭活疫苗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血清灭活疫苗等。其特点是:对多血清型的微生物所致疫病的猪可获得完全的保护力,而且适于不同地区使用。

5.联合疫苗

联合疫苗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如猪丹毒、猪巴氏杆菌二联灭活疫苗和猪瘟、猪丹毒、猪巴氏杆菌三联活疫苗等。其特点是:接种猪后能产生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减少接种次数,进而减少应激刺激,使用方便。但与单苗相比,多联苗免疫的效果不确切。

6.亚单位疫苗

此类疫苗是经细菌或病毒粗抗原中分离提取来,具有某一种或几种具有免疫原性的生物学活性物质,除去“杂质”后而制成的疫苗,如巴氏杆菌的荚膜抗原疫苗、大肠杆菌的菌毛疫苗等。此类疫苗的特点是疫苗不含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因而无不良反应,使用安全,免疫效果较好。但其缺点是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广泛应用。

7.类毒素疫苗

此类疫苗是将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后,使其致病性消失,而保留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生物制品,如破伤风类毒素、肉毒类毒素等。接种猪后可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获得主动免疫,还可用于免疫猪以制备抗毒素血清。

除此之外,还有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及转基因植物疫苗等,部分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才能用于猪病的防治实践。

(二)不同工艺疫苗的保存特点

1.冷冻真空干燥疫苗

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病毒性冻干疫苗常在-15℃以下保存,一般可有效保存2年。细菌性冻干疫苗在-15℃保存时,一般可有效保存2年;2~8℃保存时,可有效保存9个月。

2.油佐剂灭活疫苗

这类疫苗为灭活疫苗,以白油为佐剂乳化而成,为大多数病毒性灭活疫苗所采用的方式。油佐剂疫苗注入肌肉后,疫苗中的抗原物质可以缓慢释放,从而可以使疫苗的作用时间延长。这类疫苗2~8℃保存,禁止冻结。

3.铝胶佐剂疫苗

以铝胶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大多数细菌性灭活疫苗采用这种方式,与油佐剂疫苗相比,铝胶佐剂疫苗作用时间较快。2~8℃保存,不宜冻结。

4.蜂胶佐剂灭活疫苗

以提纯的蜂胶为佐剂制成的灭活疫苗,蜂胶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可增加疫苗免疫的效果,减轻注苗反应。这类灭活疫苗作用时间比较快,但制苗工艺要求高,需高浓缩抗原配苗。2~8℃保存,不宜冻结,用前充分摇匀。

(三)疫苗的接种方法

猪用疫苗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肌肉或皮下注射法,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和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等皮下或肌肉注射接种。其次是滴鼻免疫接种,如伪狂犬病疫苗和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等可用于滴鼻接种。再次是口服免疫接种,如仔猪副伤寒活疫苗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等可经口服免疫接种疫苗。另外也有经穴位注射接种的疫苗,如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疫苗采用猪后海穴接种,效果较好。

(四)疫苗稀释液的选择与使用

不同的疫苗,即使是同一种接种方法,其使用的稀释液也不尽相同。细菌性活疫苗必须使用铝胶生理盐水稀释;病毒性活疫苗注射免疫时,应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饮水免疫可用冷开水或井水稀释。某些特殊的疫苗,需使用厂家配用的专用稀释液。使用的稀释液要尽可能减少热原反应,质量不能出现问题,否则会造成免疫接种失败。

(五)使用疫苗免疫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前,要认真阅读瓶签及使用说明书,了解疫苗的有效期、疫苗瓶子有无破损、贮藏条件,严格按照规定稀释疫苗和使用疫苗,明确装量、稀释液、稀释度、每头剂量、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不得任意变更,防止造成事故;仔细检查疫苗的外包装与瓶内容物,变质、发霉及过期的疫苗不能使用。记清注意事项;油苗要摇均使用;如果是冻干苗,稀释液要少于疫苗头份。同时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是否相符。疫苗贮藏温度均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低温冷藏,严防日晒及高温。且稀释后尽快用完。疫苗稀释后其效价会不断下降,在气温15℃以下4h失效、15~25℃则2h失效、25℃以上1h内失效。因此,稀释后的疫苗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不能过夜,否则废弃。

预防注射前,应详细了解被注射猪的品质及健康状态。凡体质瘦弱、患病、怀孕后期或饲养管理不良的猪不宜进行免疫。发高烧、老弱、病残猪只不要接种疫苗。免疫接种还要考虑母源抗体。尤其是仔猪初次免疫,应按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接种。如果接种的早则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而影响免疫效果,如果接种时间过晚,没有保护力的时间过长,猪群发生传染病的危险性较大,可通过免疫监测,依抗体的水平来确定。

抗生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一般没有影响,可以同时使用,分别肌注。注射活菌疫苗前后各7d内不得使用抗生素,两种细菌性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注。注射病毒性疫苗的前后各4d内不准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干扰素等,两种病毒性活疫苗一般不要同时接种,应间隔7~10d,以免产生相互干扰。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使用,分别肌注。

正在潜伏期的猪只接种弱毒活疫苗后,可能会激发疫情,甚至引起猪只发病死亡。妊娠母猪尽可能不要接种弱毒活疫苗,特别是病毒性活疫苗,避免经胎盘传播,造成仔猪带毒。

认真仔细地注射疫苗,确保注射数量与部位的准确无误。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得将疫苗注射在坏死的肌肉上。如果有流出的现象,一定要重新注射。虽然抗体水平的高低与疫苗注射剂量呈正相关性,但是免疫接种时不要人为地随意增大剂量,超大剂量的接种会导致免疫麻痹,使免疫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一定要按规定的免疫剂量注射。同时免疫接种的次数也不宜过多,一定要科学合理,接种次数过多,对猪的应激刺激也越大,有时当抗体水平高时再接种疫苗会发生中和反应,反而导致猪体免疫力下降。

不要随意联合使用疫苗。在不了解情况时,不要几种疫苗同时免疫接种。从当前情况来看,灭活疫苗联合使用出现相互影响的现象比较少,有的还有促进免疫的作用。弱毒疫苗联合使用出现的相互影响较多,如相互促进、相互抑制、互不干扰等,故在没有科学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时,不要随意将两种不同的疫苗联合免疫接种。

猪机体对抗原的刺激反应性是有限度的,同时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数量过多时,不仅妨碍猪机体针对主要疫病高水平免疫力的产生,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而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给猪群进行免疫预防时,尽可能使用单独的疫苗,少用联合疫苗与多联苗。

注射接种疫苗时,要做到一头猪一个针头,消毒后使用,以免经针头传播疾病。条件不允许的,最多只能一栏猪用一个针头。注射用具在使用前一定要严格消毒后方能使用,如蒸煮消毒20min以上;注射部位先用碘酊消毒,后用酒精棉花擦干再注入疫苗,防止通过注射而发生交叉感染。注射完疫苗后,一切器械与用具都要严格消毒,疫苗瓶集中消毒废弃,以免散毒污染猪场与环境,造成可能存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