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乌孜别克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乌孜别克民族乡

与新疆境内其他的少数民族相比,乌孜别克族人口较少,而且居住非常分散,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伊宁市、乌鲁木齐市、塔城市、喀什市、叶城县等城镇中。他们绝大多数居住在城镇里,少数人分布在农村和牧区,70%的乌孜别克族人居住在北疆,30%的生活在南疆。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一个单独的乌孜别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很困难。但为了照顾各民族的特点,增强民族团结,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建立适应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特殊情况的基层政权组织,为了进一步保障乌孜别克族人民的政治权利,加快乌孜别克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1987年7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境内乌孜别克族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南沟成立了乌孜别克民族乡。这让乌孜别克族人民感到欢欣鼓舞。这成为当代乌孜别克族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乌孜别克民族乡虽然不是一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但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补充形式,它的建立为乌孜别克族管理本民族事务、发展繁荣本民族各项事业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新成立的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位于天山北支——博格达山脚下,距离木垒县城13公里,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全乡下辖3个行政村,分别为大南沟村、东沟村、阿克喀巴克村,是一个居住相对分散,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牧业乡。乡总人口为2156人,共345户,其中乌孜别克族87户,共603人,占总人口的28%。这其中父母一方是乌孜别克族的为36户,占总人口的11.8%,其余的1553人由哈萨克族、塔塔尔族、汉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组成。为了充分体现乌孜别克族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的乡长由乌孜别克族人担任,11名乡干部当中乌孜别克族的任职比例达到50%以上。乌孜别克民族乡下辖的3个行政村的村长则由村民民主大会选举产生,多数为乌孜别克族或是哈萨克族担任。

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成立以来的各届领导合影(摄于2011年6月6日)

乌孜别克族人民在政治上得到尊重,在权利上获得自主的同时,严峻的现实也摆在了乡领导和全乡各族人民的面前。当时乌孜别克民族乡所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边境县,而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又是全县12个乡镇中的4个贫困乡之一。乌孜别克民族乡所辖的大南沟村、东沟村都位于天山山区,山区降水充沛,牧草茂盛,是得天独厚的牧场,生活在这里的乌孜别克族多以牧业为生,但是牧区牧民们从事的仍然是原始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天然草场难以很好利用,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当地牧民生活水平长时间内得不到发展,牧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一直比较落后。而且牧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该乡刚刚成立时这里没有公路,汽车只能沿着天山雪融水冲刷出来的高低不平的河道行驶,到了夏季河水上涨,汽车根本无法通行。到了冬季,大雪封住了山路,山里山外的消息只能靠骑马来传递,基本上属于“四不通”乡:不通邮、不通电话、不通自来水、不通班车。牧区孩子的教育难落实,牧民得了疾病难医治,发生灾害难救助,生活水平难提高……鉴于以上的诸多难题,在该乡成立一年之后的1988年,木垒县政府决定将原来位于大南沟村的乡政府搬迁到阿克喀巴克村,下大决心开始实施牧民定居计划。

被选中的牧民定居点阿克喀巴克村位于天山脚下,戈壁的边缘,地势平坦。虽然这里土质疏松,干旱少雨,但是这里有曾经被开垦过的土地,有曾经的定居者留下的房屋,而且靠近县城,是相对较为适合的定居点。县政府规划,将“四不通”的大南沟村、东沟村的牧民分期分批地迁到阿克喀巴克定居,形成一个新的行政辖区,即阿克喀巴克村,并将乌孜别克民族乡政府设在了阿克喀巴克村。

新开辟的定居点阿克喀巴克村土壤贫瘠,含碱量高,开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艰苦,村民也由从牧区迁居而来的牧民组成,根本没有任何的农业生产经验。牧民定居工程能否成功,如何克服艰苦的自然环境,摆脱贫困,成为乌孜别克民族乡建立后摆在全乡人民面前最大的难题。

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的村民以牧业为主,实施牧民定居工程迁到阿克喀巴克村定居后,他们除了仍然保留原有的大南沟的牧场外,还在该村分得数量不等的庄稼地和饲料地,因此阿克喀巴克村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自乌孜别克民族乡建立后,尽快地摆脱贫困,让村民们过上温饱甚至达到更高的小康生活水平,让有能力的人达到富裕的水平,成为全乡人共同的奋斗目标。

牧业的发展 过去,乌孜别克民族乡的乌孜别克族牧民祖祖辈辈都过着游牧生活,牧业生产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木垒县1984年开始实行牧业承包制后,在国家大力推广牧民定居工程和政策指导的资金扶持下,牧区逐步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实行牧民配套定居,兴修水利,修建房屋、棚圈,建立人工草料基地,提高载畜能力等。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当地政府计划性地从邻乡划入耕地,拨出专款打机井,架设电线,引导牧民走向定居。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下,每年从牧区迁往阿克喀巴克村定居点居住的牧民就达50户。随着定居户的增多,阿克喀巴克村的生产生活设施逐步完善,各项基本的生活条件已经具备。到目前为止,牧区已经有70%的牧民迁到了阿克喀巴克村居住。按照县政府的计划,如果资金到位,今后几年,将有更多的牧民搬进定居点居住。

牧民定居促成了牧业经营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乌孜别克民族乡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牧民定居后,户户配套有暖圈和饲料微贮池,传统的草原畜牧业和舍饲畜牧业相结合。冬天他们回到定居点,让牲畜在暖圈中吃储存的饲料度过寒冬,夏天将畜群赶进山里水草茂盛的牧场放牧,彻底改变过去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经过建乡以来多年的发展,牧业经营方式现在正在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牧民定居后,在政府引导下,逐步走上了“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路子,进行饲草料连片种植,还种植玉米、小麦、苜蓿等。随着定居后乌孜别克族种植水平的提高,以及定居后随着生产的需要和与外界接触的增多,有些牧民逐渐放弃了牧业,转而从事其他的行业。而一些懂得养牧技术,又能忍受深山寂寞生活的牧民逐渐扩大了自己的牧群,承包别人的草场,同时受雇代放别人的牲畜,发展成为放牧的专业户。与此同时,一些牧民还在政府的鼓励下从事天山马鹿、良种肉牛等特种牲畜的养殖,这都增加了牧民的经济收入,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在乌孜别克民族乡建立后,随着阿克喀巴克村定居点建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产业。由于该村村民多为牧民,耕种水平低,再加上这里土壤贫瘠,含碱量大,水源缺乏,农业生产基本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水平上。农作物种类主要有小麦、玉米、豌豆、胡麻和苜蓿等。农作物品种单一,产量低,缺乏科学的耕作方式,如果遇到好天气,收成还好一些,如果遇到雨天,或者其他灾害性天气,农作物的产量就会低到所收粮食的值还不抵收粮工工钱的程度。这种落后的农业生产水平一直是该乡经济链中最薄弱的环节。

根据这种情况,要让农业生产状况有所改善,就必须制定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1999年,乌孜别克民族乡政府制订了以农养牧,农牧结合,种好玉米、苜蓿保证饲料饲草的农业发展规划;也采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使防渗渠道配套,提供足够的水源,确保灌溉,加大土地开发力度;加强农牧民的科学培训,提高科学种植、养殖的意识等措施,以期改善农业生产落后的状况,实现农业的丰收。

阿克喀巴克村的农业生产水平虽然比较薄弱,但是在乡政府的鼓励和村民们的努力下,农业经济正在一种良好的态势下运转,并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家庭经营经济的发展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充分调动了乌孜别克民族乡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原来的土地和牲畜不再需要很多人来经营,致使一部分的劳动力从牧业和农业上空闲出来,加上政府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使这部分闲置的劳动力具备了从事其他产业的机会和条件,从事其他产业的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绝大多数家庭经营仍然没有专业化、规模化,村民只是在农闲时间或是在其他闲暇时间兼营一下其他产业,这些其他产业都具有家庭作坊式的特点。在乌孜别克民族乡,人们从事的家庭经营产业主要有以下几种:

家庭刺绣业。刺绣是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手工艺,心灵手巧的乌孜别克族妇女在与当地哈萨克族妇女的交往学习中,将哈萨克人缝制花毯的工艺特点和乌孜别克人的刺绣工艺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乌孜别克族特有的刺绣工艺。1990年,乡政府尝试发展民族经济,筹集资金,办起了刺绣厂,但是因为经营不善,产品没有销路,最终资不抵债而被迫关闭解散。但是已经掌握了刺绣技术的乌孜别克族妇女仍然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继续从事这项事业。

乌孜别克族乡的刺绣种类有壁毯、垫毯、枕头套还有装饰品,图案新颖美观,工艺细致精巧,几乎每一件都是一个水平很高的工艺品,很受欢迎。现在乌孜别克民族乡的乌孜别克族妇女大部分从事刺绣,刺绣产品或由商人到家里来收购,或组织起来自行到附近的奇台、木垒等地去出售。这不仅增加了她们的收入,还为保留、发扬和繁荣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手工艺做出了贡献。

家庭运输业。阿克喀巴克村地处准噶尔盆地边缘,地势平坦,交通十分方便。有能力的村民借此优势,搞起了家庭运输业。现在村里有三家运输专业户,客车经营从县城到乡里的旅客运输,每天可以赚100~150元。客运运输专业户成了村子里的富裕户。

而大卡车进行的货物运输相比之下就逊色多了,本地的货物运输量很小,据车主说基本赚不到什么钱。

此外,村子里还有4辆小型四轮拖拉机,一位农田机械化作业的专业户家里有履带式拖拉机、播种机、碎土机、推土机等机械,这些机械在农忙的时候自家使用,农闲的时候就用来跑运输或出租收费。这不仅方便了村民,也成为提高收入的有效手段。

集市贸易。乌孜别克民族乡没有集市贸易,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因为在其他的乡,凡是乡政府所在地,都会定期举行集市贸易,这不仅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对搞活经济也是大有好处的。但是不管乡政府怎么努力,这里的集市就是搞不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这里距离县城只有13公里,买价值高的商品,村民们都到县城里去买,质量可靠放心,零碎的生活用品村子里小商店就能买到,没必要到集市去买。二是因为一直以来这里的村民收入普遍不高,生产生活方式单一,没有更多的剩余农牧产品需要出售。由于没有买家和卖家,集市自然就消失了。

小百货商店在该乡已经开了8家,由于货物种类差不多,竞争比较激烈。善于经营者收入比较可观,日子过得比较富裕;不善于经营者缺少顾客光顾,生意就不好。除了开小商店之外,村子还开小餐馆,虽然这里有公路,可是由于距离县城只有13公里,来往车辆和人员一般不会选择在这里用餐,而本村的村民少有在餐馆用餐的习惯,所以,小餐馆的生意也很冷清。

除了以上的刺绣、家庭运输、商店、餐馆的经营之外,还有村民通过自己掌握的技术,比如木工、家电维修、补鞋、修理自行车等为大家服务,不但为村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不便,而且合理的收费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在正确的发展思路引导下,全体村民受到相关的扶持和富民政策的鼓励,不断地摸索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1996年,乌孜别克民族乡成功地甩掉了贫困乡的帽子。目前,随着从事牧业、农业和家庭经营者收入的不断增加,乌孜别克民族乡的80%以上的村民生活能够自给自足甚至有部分的盈余。由于劳动力不足、疾病、灾难、孤寡等原因造成近20%的人生活比较困难,需要政府的扶持和邻里街坊的帮助。无论怎样,在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缺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在发展本地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这些方面,乌孜别克民族乡自建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乌孜别克民族乡的村民正在乡领导的带领下,向着人均纯收入1200元以上、小康户90%以上、牧民定居户90%以上的小康村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