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观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观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内容:一是公有制;二是计划经济;三是按劳分配。这种认识的重大缺陷是忽略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赖以建立的大前提 ——生产力基础和社会主义经济的最终目标 ——共同富裕,因此,给过去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很大的失误。同时,也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的大前提和最终目标的忽视,使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观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存在某些误解和偏颇。而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经济观正是在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观的错误认识进行了扬弃以后,科学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一是发展生产力;二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这一本质特征体现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一系列论述之中。
一、强调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根本任务和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概括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出发点和基础,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摧毁旧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说,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是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前提和基础。脱离了这个前提和基础,新的经济制度的建立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观对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不足,没有在社会基本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却错误地把新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对生产关系性质和规模的追求上,脱离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来盲目拔高生产关系。这是“揠苗助长”,其结果适得其反,使社会主义新经济制度的建立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而新的社会主义经济观却立足于生产力这个前提和基础,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建立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因此不同于马克思所设想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我们还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事实上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当务之急,应该是在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基本制度的同时,把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并通过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新建立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地适应生产力的水平,这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发挥。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基础上的,是新的社会主义经济观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基础问题上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观的一次重大突破。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问题上,突出地抓住了生产力这个主要矛盾,把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的前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检验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准这样一个首要地位。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首先只有依靠发展生产力这个物质力量才有生命力,才有优越性,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还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共同富裕。应该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任何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在它处于上升阶段时都存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一切新生的进步的社会制度(包括处在上升阶段的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共同具有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区别于历史上其他新生的社会制度的本质在于,历史上曾有过的其他几种起过进步作用的社会制度,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其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只是让少数人富裕起来,而没有使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共同富裕起来,因而造成了明显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因此,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不仅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且还强调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使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共同富裕起来。这就把社会主义制度与一切私有制度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社会形式,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因此,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的理解不仅要从生产力的角度而且也要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理解。邓小平在许多场合谈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时,曾多次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第二,绝不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会见穆加贝时的谈话》),“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这正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性质的界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关系中最基础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因此,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因为正是公有制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所以,邓小平一再强调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必须坚持公有制,而只有在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由于我们过去一个时期中不懂得生产关系还有一个自身的现实形式也就是具体体制的问题,因而也就无从了解这种现实形式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长期以来,传统的社会主义认为,只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突出公有制的统治地位,它的优越性就会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展现出来,从而迅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传统的社会主义不断地拔高所有制以求达到完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如果不从生产力的具体实际出发,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寻找真正适合生产力水平的实现形式,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一种真正有利的具体体制,那么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新的社会主义观正是在基于对这一问题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创立了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辩证统一的理论,把制度和体制区别开来,并以体制为中介,用改革体制的办法来解决落后的生产力和超前的制度之间的矛盾。如:由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并由此在分配领域内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有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转变;由原来国家直接经营的国营企业向政企分开的现代公司制企业转变……我们党正是认识到了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辩证统一关系,用对体制进行改革的办法,既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又解放了生产力,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观的突破性发展。
二、突出地强调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重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普遍性和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规律
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对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它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抓住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从而正确地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国际社会主义半个多世纪实践和中国改革开放后十多年实践对比有力地证明,中国以初级阶段作为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并据此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特别是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而使自己在20世纪末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巨大变故中,仍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以生产力论为理论基石的邓小平创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的伟大胜利。
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对所有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对于世界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义都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和以具体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模式,却是由于现实生产力的不同而可以因国而异的。也就是说,在坚持公有制、共同富裕的原则下,社会主义各国可以根据各自的国情,探索创造出不同模式的社会主义,各种不同模式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国际大花园中,就能出现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的局面。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所证明的一条真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普遍性和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规律。
三、发展生产力和坚持公有制原则,从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最本质规律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极为丰富:
1.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在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结果,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之所在。因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
2.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没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就不可能使社会主义的劳动者达到共同富裕。在强调共同富裕的同时,又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从而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最终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如果说,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加私有制,那么,社会主义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加公有制。而社会化生产就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因此从经济上来说,资本主义是私有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结合,而社会主义则是公有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结合。只有公有制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才能保证实现真正的按劳分配,才能保证实现广大劳动者的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属性和基本制度三者是密不可分,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同时又坚持公有制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原则和达到共同富裕三者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良性循环的最基本的运行机制。
因此,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概括中可以看到新社会主义经济观的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这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无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对当代世界的社会主义实践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