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林牧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农林牧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
就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海原县来讲,既要生产粮食,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又要退出耕地,减少耕地,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增加植被,恢复生态平衡。还要舍饲圈养,发展畜牧业、壮大畜牧业,扩大规模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这里看似有矛盾,好像无法同时实现,但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优化生态环境,首先是必须治山,治山是治水之根本,山青才能水秀,山穷必然水尽。治山才能治土,治土必须是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才能有效。将退耕还林还草与全面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发展畜牧业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我县农业经济走向合理化的重要步骤。
农林牧紧密结合,农作物的生产有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中林与草对生态有决定性影响。林与草在光能利用、土壤水分、养分吸收方面均以不同特征互助互利,在生态效益上林可蓄水,草可保土,各有功效,草木繁盛,畜牧业才能发展。
林区人民在林下种草可促进林木生产,如在疏林地建立人工草地,可使几十年都长不大的“小老头”树重现生机,枝繁叶茂。林木繁茂,绿色铺地,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从而保护了农田耕地,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
(一)跳出小农业抓大农业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还草易于还林、还草先于还林、还草优于还林”,这是干旱生态现状和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
因此,从提高植被着手,大力种草种树,努力搞好生态平衡,逐步改善自然条件,增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农林牧业全面发展的目的。因为农业生产的生物性决定了它必然有一定地区性和季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和经济资源条件,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因地制宜,适当集中。
(二)退耕还林草发展大农业
退耕还草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应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先行试点。因此,退耕还草首先要从治穷开始,本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优先发展种草业,引草入田。种植牧草,农牧民可以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割草饲喂牲畜,饲养草食动物,使农牧民在生态建设过程中,不但能得到生态效益带来的好处,更重要的是生态建设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才是生态建设的根本目的。实践表明,如果只注重生态效益,而忽视当地农牧民的切身经济利益,这样的生态建设是难以维持下去的。因此在大搞生态建设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效益。
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不断提高初级和次级生产力,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了防止风沙危害,提高农业生产力,可以采用各种途径,如灌溉、施肥、改良品种,改变耕作习惯,建立人工风障,营造农田防护林等。林带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也有很大作用,它可以保护草场,提高饲草产量,改善环境条件,保护牲畜,顺利度过严寒酷暑、暴风雪和冰雹等异常天气的侵袭。
(三)农林牧全面发展
宁夏中南部山区干草原地带,除河谷川地和塬盆坝地可以农为主外,广大丘陵应农牧结合以牧为主。而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则是平原、丘陵农牧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林牧之间、草灌乔之间,在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的合理镶嵌结合和综合协调发展,更是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品可以相互利用,农业可以为畜牧业提供饲草饲料,而畜牧业又为农业提供肥料和畜力。发展畜牧业为农业提供肥料,肥多就粮多,自然也就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为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稳定提供保障。使农林牧综合发展和多种经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大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大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证明,农林牧全面发展,相互结合是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所要求的。
林业不仅是一种行业,也是一种产业。是现代林业观与传统林业观的本质区别之一。传统的林业工作中,一直把林业作为一种行业对待,只强调了其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忽视了其作为一种产业的经济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忽视了其作为一种产业的经济功能,特别是用材林更为突出。
发展畜牧业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能够对种植业的初级产品进行转化,实现种植业产品成本的增值,这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的今天显得尤为实际和重要;另一方面,能够就地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解决失业问题,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我国农业加入WTO以后,畜产品比较优势度较高,是极具竞争优势的产品,畜牧业也将是极具竞争优势的产业。畜牧业与种植业关联度密切,是与种植业共生的产业。发展畜牧业,无疑对海原县的玉米等饲料的生产、草产业的兴起大有裨益,将会促进种植业结构优化。
实践证明,宁南山区在近几年来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凡是农林牧结合好的,灾情就轻:凡是农林牧结合不好和搞“单一农业”的灾情就重。所以,群众说“山区要想富,发展农林牧。”绿色植物的转化、贮积在粮食和油料等有机物质中的太阳能,人类只能直接利用其中的一部分,如小麦、水稻、玉米、糜谷、胡麻等籽粒,马铃薯的块茎等;而另一部分,如茎秆、麸糠等副产品则要通过动物食用后,才能转变成为人类较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产品。如皮、毛、油、肉、蛋、奶等,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困扰当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大难题。通过发展畜牧业是破解这道难题的重要途径。畜牧业是传统的收益行业,也是当今的生财之道。因此,在重视农业的同时决不可忽视畜牧业的发展。只有把农业和畜牧业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利用绿色植物转化和贮积太阳能量的功能。同时,有利于改善农产品的品质,生产绿色食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的效益。所以,农业和畜牧业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正确认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生态问题,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是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即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难点。
(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人口增加,生态恶化,所造成的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农业资源与环境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做到既合理利用资源,长期高效地生产优质农产品,又能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继续呈现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水土流失。二是土地荒漠化。三是草地退化沙化。
(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海原县曾经于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将草山和草原划片承包给个人,其目的是分片承包,分片管护,分片放牧,为的是更好的保护草山。但是群众错误的认为,既然分给他了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放牧,有的开荒种地。山区有的乡村开荒成了疯狂的举动。当然,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是要受到自然惩罚的。海原县的农民经过十几年的开荒种地,其结果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作物收获量没有增加多少,反而使原有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粮食没有种出来,山上连草都没有了。天下雨时黄泥剧下,洪水泛滥;天不下雨时干绵黄土晒的烫人,风一吹过,轻者扬尘,重者沙尘暴。水蚀加风蚀更为严重,极大地破坏了黄土高原干旱带的生态平衡。现在,当地的老百姓也认识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外出打工的多了,开荒种地的少了。
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护现有的林场、草地比治理荒山、沙地和沙漠要重要得多,有效的多,也容易实施的多。有些地方,只要我们人为的减少其活动,退出其活动,它的植被或草地,就会慢慢自然恢复,因为大自然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停止人为的破坏这很重要。
草山和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植被的薄厚也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物质基础。山区每年都采取毁林开荒的形式,大面积开荒种粮,只要是有一年是降雨多墒情好,不管是生荒还是熟荒,不管是陡坡还是平缓地,能开的都统统开荒,大面积撒播糜谷,其结果是破坏了固有的土壤表皮和良好的植被,种出的糜谷则是品质劣,口食性差,对以后还造成严重的白板地和不毛之地,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一、二年后,由于干旱又撂荒,经过十多年的撂荒地仍然生长着牛、羊,不能食的杂草或有毒草,反而为鼠害生存提供了条件。
(三)生态和特色是中部干旱带发展经济的根本
解决中部干旱带的旱情,看似是干旱一个问题,但透彻地看有深层原因:生态和人的因素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生态恶化与贫穷互为因果,是造成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的外在根源。生态是前提、是基础;特色是保障、是发展的切入点。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所以,生态和特色是中部干旱带发展经济的根本,是抗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有专家建议,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发展必须系统考虑、综合治理。要紧紧围绕生态和特色两大主题进行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用钱和发展问题,退耕还林(草)才能退的下,稳得住,不反弹;只有把计划生育、脱盲等社会进步工作抓出成效,才能促使经济发展整体走上良性轨道。
(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长期以来,我国仅仅靠占全国土地面积百分之十几的农田解决吃穿问题。尽管近几年间,我国粮食连年稳定增长,但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逐年减少,水资源不足,限制了人均粮食增长幅度。通过增加动物性食品,如肉、奶的供给,可有效降低人们对谷物的消费与需求,而且肉、奶,还是高质量的食品,对维系人民健康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近40公斤,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我国的肉食主要是以耗粮型的猪禽为主,猪禽肉比重占到80%以上,牛羊肉占有比例很低,而国外发达国家牛羊肉在肉类中的比重都在50%以上,特别是我国奶类年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发展畜牧业,大量饲养草食家禽,把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牧草化为肉和奶,可以提高我国人民食物构成质量,并保障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三、正确认识利用与改造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常把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对立起来。注意改造自然多些,想到充分利用自然少些。甚至错误地把改造看作是进步,而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看作是落后,是保守。其不知利用的过程就是改造的过程,两者不应对立起来。这表现在发展农业生产,只重视改土治水、劈山造田、建筑水库等工程措施,而忽视了山谷造林、山坡种草等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
海原县的南华山、西华山和月亮山周围一带,是农田、草地与林地的交混带,多年来而忽视了充分利用山地的特点,没有封山育林,反而开荒种地,大大破坏了原有的次生林覆盖和草皮,挤掉原有的畜牧业,早年虽然曾经搞了垒石砌坝、挖土造田的工程措施,使大片原始草地变成了广种薄收的耕地,但结果是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繁,以至后来人畜饮水都发生了困难。这是把利用和改造对立起来的恶果,也是受自然界惩罚的突出事例。
海原县境内北部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严重,每年大量泥沙流入清水河,使清水河变成了季节性的混水河,带着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国家曾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搞了多年,但为什么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光搞了筑坝淤地,修建梯田的水利工程措施,而忽视了全面种草造林的生物措施,未把荒山坡地利用起来种植适宜的草木,以解决群众的饲料、肥料和燃料问题。
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可持续农业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兴起的一种高效、低耗、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它的核心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人口的增加需要有一种更可靠的农业和更有效的农业,达到既能够让人们持续有效地利用土地产生谷物,又能维持土壤肥力的目的,而发展草业正是帮助人民实现这种愿望的重要途径。